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互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互动

发布时间:2023-03-18 20:14:36

1.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数学课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数学课堂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中来,是数学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课堂教学,教学效率就会提高,教学效果显着,

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抛砖引玉吧
首先,得让学生不惧怕数学,不惧怕学习。让孩子自己主动的想去探求答案。
设立奖品(实物或精神的皆可),用非常简单的问题做起始,让孩子们轻松能够解答,得到不错的奖品,让孩子先相信自己,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被调动集中起来。
然后开始增加难度,引导至你需要教学的知识点上面,然后进行简单的通俗的讲解,然后带着孩子进行应用,出非常简单的该知识点的题,让孩子们回答,同样给于答对的孩子夸奖和奖励。
然后慢慢将问题提升至你需要他们掌握的难度
最后留下稍微高阶一点的思考题,让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知识点。
整体的思路就是,循序渐进,充分褒奖,保证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取足够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
希望我这块烂砖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让小学生积极有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体验来获得。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学中的活动、民主和自由的体现。积极参与是个情感问题,是解决学生愿不愿学习;而有效参与是个认知问题,是解决学生能不能、会不会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着。如何让学生积极有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巧设活动,营造学生参与氛围。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诸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生长的构建过程,这种经验和体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构建的过程离开活动是无法实现的。而活动的基本属性是主体的参与,活动的基本形态是交往和探究,主体的参与决定着活动的始发、活动的过程、活动的质量。因此,数学教学要要以活动为主线,巧妙设计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促进师生和生生的交往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如教学“比较轻重”时,教师设计了看一看、掂一掂和称一称三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学生的参与。看一看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掂一掂是利用了学生的触觉,称一称是让学生亲身体验。 二、创设民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主在课程实施中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能够平等的参与。如果没有民主,学生的参与就不是主体性参与,而是被动、消极的参与。因此,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放弃“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形成以知识素养和人格魅力为内容,以与人为善和和蔼可亲为特征的新教师形象,与学生平等相待,友好交往,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这种民主应该体现在整个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只有教师发挥了民主,学生才可以充分地、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教师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一起承担苦恼、分享快乐,学生才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只有教师的心里与学生的心里彼此协调一致,让自己 的行动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才能维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使学生主动参与;只有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以一个合作着的身份出现,一颦一笑都体现出对知识的热情渴望和对学生的满腔爱心,学生才能完全在一种平等、自由和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三、加强操作,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这个活动,往往要从大量的例项、操作和数学材料中归纳出数学概念、公式、规律等。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逐步放手学生自己操作、试验,参与到整个数学活动中去,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和对新知识是探索去发现和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即培养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如教学“认识分数”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涂一涂、折一折、量一量、做一做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认识分数的数学活动,很好的完成了这节课的内容。 四、加强指导,提高学生参与效率。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学生自己把要学生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景,给学生创造的自由和空间,引领孩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但教师的引导决不是对学生的放入自流。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由于原有认知水平不同,最近发展区的差异,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和思维方式就不同,这就需要求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的突破口,充分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条件,积极加强参与方法的指导。而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效率的高低,关键在教师的系列化数学活动的设计和参与方法的指导。只有教师真正引导学生进入思维参与,使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多,思维活跃起来,获得大量的学习策略,学生有充分的自我表现机会,才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效率。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为学生的参与交往提供适宜、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与机会,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与他们参与交往的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参与交往有充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使侧重于解决情感态度的积极参与和侧重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的有效参与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在快乐中探索,积极有效的参与数学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切 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 样参与和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状况,让课堂充满生机。数学知识的抽象 性、概括性、精确性等特点,也决定了数学知识往往不能直接注入,而必须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参与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呼唤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中心任务。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只要抓住情感、思维、方法、手段四个关键因素,就能有效地帮助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优化情感氛围、创设和谐心理
1、激发动机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首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培育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既然每个人都有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和需求,因此我尽力在授课、作业、辅导、测试的等教学环节中设定不同的标准,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同学在各个阶段都取得成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价值、有追求、有实力、有地位,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充满信心地迎接新的挑战。
2、密切情感
情感是教育的润滑剂。只有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情绪背景带入课堂,才能让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进入最佳的学习意境。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来自于教师的道德与情感。因此我常常用鼓励性、期待性语言向学生发问,以赞许性语言肯定学生正确的答案,以谅解性语言引导学生错误的回答;以和蔼亲切代替冷漠严厉,以鼓励帮助代替讽刺挖苦,最大限度地消除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普遍存在的烦燥、焦虑、压抑和困乏心理,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下,以灵活的思维、强劲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取得学业的成功。
3、培养兴趣
兴趣是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形成了稳定的兴趣和追求。我校主要从创设课堂情境和培养个人兴趣两个方面实现以上的目标。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条件和情境,我常常采用科学成就、小故事、漫画、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悬念激起学生注意;利用原有认识的片面性或不完整性引起认知冲突,利用新旧知识的关系提出学习课题引起认知期待,使原有认知结构处于能动状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4、形成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意志力的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型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能自已安排好学习计划,自觉地阅读教材,主动地收集资讯,大胆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完成作业,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当然要学生形成这些良好习惯,需要顺序渐进,分阶段逐步给予引导与强化。
二、优化认知结构、掌握思维规律
现代认知学派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既要遵循思维规律组织教学,还必须把认知规律教给学生,让他们能够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
1、梳理知识
知识结构是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为了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学得生动,要教会学生梳理知识的方法。学生梳理知识可以在几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从内容上展开--学会找出教材的知识点,如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枢纽点与德育点;第二从深度上展开--学会分析教材各部分的地位和要求,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哪些是需要理解的,哪些是需要记忆的,哪些是需要掌握应用的,哪些是值得深入钻研的;第三从思想方法上展开--学生要学会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学会归纳和总结,不单要总结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还要总结自己掌握了什么新的思维方法或研究方法。
2、设定问题
巴尔札克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科学地设定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引导学生逐步迈进科学的殿堂,攀登科学和峰峦。我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问题的发现和设定。
设定问题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目的性原则--问题的设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要求;适应性原则--设定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层次性原则--问题的设定应当是顺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有利于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接近并实现教学的目标;新异性原则--问题的设定要有新鲜感、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3、训练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过程,要让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有意识地设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自己解决;第二、对于各种型别的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不能满足于记住现成的结论,要学会挖掘其中潜在的思维成分,独立思考,加深理解;第三、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也可以选择适当的教材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探索;第四、结合教学过程教给学生各种科学思维的方法,如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等。
三、 优化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参与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和能力。为了想方设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起来--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和动口,我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引导自学、合作讨论和独立作业。
1、引导自学
自学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自学能力是人的终生学习的需要,也是学校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由于中学生的能力限制,我采用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引导的形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导情--激发学习热情,创设悬念,形成问题意识,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导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掌握教材内容的方法;导路--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逻辑思路;导疑--指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独立解决疑难;导思--教给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2、独立练习
学生的独立练习,要注意强调以下几点:第一要求学生在自学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理解、消化、吸收所学到的知识,然后完成独立练习;第二要在独立练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复习教材,参考有关资料,学会独立地解决问题;第三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后认真核对答案,寻找错误的原因,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第四要求学生通过独立练习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把握学习的进度和难度。
3、合作讨论
学习的独立性与交换性都是教学的本质特征。在现代教学中,资讯由单向交流扩充套件到双向交流以至于多向交流。为了让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资讯联络与资讯反馈能够在多层面、多方向上展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合作讨论的机制。
四、优化教学手段、采用现代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神奇的舞台,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友好的接口、良好的互动性和强大的表现力赢得了广大学生的青睐,特别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表现在课堂现场中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和情景,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意志力的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型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能自已安排好学习计划,自觉地阅读教材,主动地收集资讯,大胆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完成作业,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当然要学生形成这些良好习惯,需要顺序渐进,分阶段逐步给予引导与强化。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澄迈县美亭学校 (国培语文研修班) 吴佩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因此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同时又是受益者。所以,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此,师生应该注意在建立良好的学习关系之前,首先要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应考虑自己还要向学生学习什么,应该怎样来调动,才能让学生敢于张扬个性,表达心声,阐述观点,让师生平等的交往共事,不被过多的条框束缚自己的个性发展,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学习的共同体。为使课堂中师生的交往成为具有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面广,有效程度较高,教学效果就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十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创设情境,乐于参与
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我们的教学只有深入到学生的情感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1、老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如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性的提问,富有感染力的声情并茂的导语等创设情境,努力缩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根据教学活动进展的需要,让学生在设定的情景中担当角色。这种角色转换,顺应了儿童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情绪,从而全面地投入学习。
3、要用一颗童心来珍视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调动学生在在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进行教学的方式之一,然而,教师总是见惯不怪,这类随堂鼓励的奖品发的次数多了,似乎也就不把奖品当回事了。可对学生而言,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种奖品的分量在他们心里是很重的,所以,教师要用一颗童心来对待奖品。在教学环节上,很好地把握发放奖品的时机,使学生能珍视自己得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鼓励质疑,学会参与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初动力源泉,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是保持不断探索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鼓励学生质疑,将思维的触角伸向课文的重、难点。
教师每教一篇课文,都应该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便在学习中主动地去释疑解惑。教师可以以下几方面引导:
1、 课题质疑
题目是课题的眼睛,教师引导学生从课题手,抓住题目的眼睛,教师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提出质疑,捕捉文章的中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
2、难点质疑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要抓住课文的难点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读、思中质疑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疑问难,促使学、思、问、悟的结合。
三、体验成功,激励参与。
1、幽默激励
枯燥的课堂使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学习乐趣,也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和创新精神。所以,善教者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乐趣;不仅是方法,而且是动力。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激励,而这种激励有时是靠即时的幽默实现的。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幽默的动作,不仅能让学生得到会心的微笑,而且会使学生得到成功的甜蜜。
2、期望激励
不管是哪个学生,都有期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肯定,因此,教师要时刻想着所有孩子的成功,及时给予肯定。在课堂教学中,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注意肯定性评价语言的选择和及时使用,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我们常常采用下列方式:学生回答准确,用你回答得棒极了、你真会动脑筋等等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成功,用惊喜的语气加以肯定,甚至表示向他学习;对欲言又止的学生,用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助你的;当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时,用你成功了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我们对她使用的评价语言也要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就会明显增强,更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总之,师生互动是让老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而只有师生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收效,而同时老师也是真正的受益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好的做法,应坚持以师生互动为重点,付诸实践,才会培养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同时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学中的个性化。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深度学习?

课堂中如何开展深度学习是新一轮课改的关键,作为数学如何开展深度学习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结合本人的教学,我想这样操作也许更好些?
一、 课前预习是实施深度学习的基础性前提。让学生们课前学习,通过读书、勾圈画知识点,明确课文知识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的基本精神,这是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强化要点知识达成的基础。然后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展做题练习,进行巩固、强化、提升的工作,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认同,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同向强化。这个环节是关键,保证基础知识的学习,保证基本技能的熟练,甚至强化。这些工作为我们开展深度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以进行选择兴趣点,开展深度学习。
二、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开展深度学习的课题。这是我们最为需要的策略,这样能够提升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效率,学生愿意学习,愿意开展工作,也愿意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例如我在教授学生三角形的稳定性问题时,让学生自制三角形和四边形,在材质相同的情况下,试一试那个图形的东西具有更强的稳定性的问题,学生做出不同材质的图形实物,通过给不同实物的外力,观察那个图形的实物容易变形?有的同学还把圆形的东西参与了比较,最后在课堂交流中,学生排列出相同材质的不同实物,三角形是最为稳定的结论。
实际上,我们应该根据所学内容,结合现实条件,做出最为切合实际的探索,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思考问题的可行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及其现实条件开展深度学习和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应用知识的热情,从而做到学以致用,用以带学的目的。
三、 教师设计深度学习的课题,引导学生开展研究,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积极性。
可以这样说: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形成能力,变成学生自身发展技能。因此,我们让学生把知识变成可以看得到,想得出、用得上的知识技能。这样我们就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知识的应用探索之旅,这样学生的学习动能就能被激发出来,兴趣也就能够坚持下去,一切的困难也就变得轻松,变得自如,他们不再把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看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
教师设计题目的最佳方向是:看得见、找得着、用得上;再次一点的是:借助仪器能够达到以上标准;最为差点是,借助网路能够达到以上标准。这样就能够让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够开展深度学习,同时也能达到最佳化的程度。
以上几点,是我对深度学习的思考和工作开展中的点滴认识,不当之处,望各位领导、同仁斧正。

如何引导学生提高数学课堂听课效率

切实加强预习环节的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可是这方面重视不够。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任务不明确,没有分解学习任务,没有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

2.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恰当地分析和使用教材,为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
(一)对教材进行准确的分析把握
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更是小学获取数学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数学能力的源泉。不过,教材并等于教师的讲稿。教师在授课之前,还必须深入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以便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抓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正确使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凭借,往往呈现一些生活、学习现象和事实,不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数学活动,因此我们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在对数学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而引发的。课的引入是学生能否产生学习兴趣,渴求新知,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挖掘教材活动性和创新性因素,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现实生活情境;第二种是问题矛盾情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认知冲突,以情激趣,以趣导思。让学生的注意指向新知,并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数学课的引入不但要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要选准新知识生长点,提供诱因,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兴趣。
三、设计活动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数学知识
学生能否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取决于新知是教师的给予还是自身探求而获得。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把课堂营造成学生的数学活动场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在活动中发现创新,提高学习活动效率。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有所发现,并能对自己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掌握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教学中可让学生联系生活环境,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师生共同研讨等探索性活动,通过观察、操作、归纳、
1/2页
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水平。例如,教学第七册《可能性》时,我为学生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抽奖、摸球、涂色、抽签等。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
四、建立合作小组,提供主动参与的合作伙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可采取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以4---6人一组为标准,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别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分小组讨论之时,教师关心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地参与一、两个小组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帮助,共同商讨,不仅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开展组间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和鼓励学生的相互争辩。通过议论,争辩,让学生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加评价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形式的交流,对于摄取信息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肯定;对摄取信息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启发、帮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必然更会学习,更喜欢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
五、营造教学的和谐性,提高师生友好互动的有效性
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都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为营造教学的和谐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
1.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教师在上课期间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

3. 小学数学课堂怎么与学生互动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以学生为主体”,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互动”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或手段。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充满生命活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要做到三种角色的转变。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在互动学习中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合作关系,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因此,教师在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二、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

为了有效地开展高互动学习,保证“互动学习”在实践中取得较高的效率,在互动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不论是“互动”、“合作”、“交流”,都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前提,以独立思考为基础。互动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没有独立思考的互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互动的效率、效果都要大打折扣;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就不能产生碰撞,不会产生共鸣,不能受到启发。互动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而应是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互动,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思考是互动的基础,引导有深度地独立思考和探究是进行互动的基础,更是建立自主、合作、互动等探究方式的核心。

(二)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认真倾听的习惯

交流是互动学习中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互动中得出的知识、方法、结论,都要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一个人会不会“听”是有很大区别的,那种时刻想说而不愿听别人讲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倾听”的快乐,更体会不到“倾听”所带来的收获。此外,这种少数人在“互动”中独霸课堂的现象,不仅不利于信息的多向交流、破坏“互动”的氛围,而且最终也将影响合作学习整体目标的实现。所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仅是互动学习中必要的习惯养成,也是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必要步骤。因此在互动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已的观点,养成会说的习惯;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三、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时机的选择

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时机,真正让互动学习体现其价值,而不是为了互动而互动。那么教师如何准确把握互动的时机呢?(一)在需要探究时进行互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一知半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让他们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新的问题,并把此作为探究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二)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进行互动。多用在出现了新知识,新难点需要处理时。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进行互动,这时的互动学习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三)意见不一,有必要争论时进行互动。可以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

除此以外,在人人都需要内化知识时;当学生举手如林,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时;当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需要与人分享时,也是互动学习的有效时机。

四、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评价的多元性

在互动学习中,评价内容和形式应体现出多元性。评价的形式可以是教师点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学生的创新与发现,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等。因此评价时应注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个性。

总之,师生互动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真实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唤醒学生的潜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互动的价值,组织开展好师生互动,真正使互动学习成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4. 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互动起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 摘要: 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银羡氏题,就是教学的高耗低效,即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探究“有效课堂”的教学将成为派老一种教育的必然,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锋散战

5. 上课如何与学生互动

问题一:怎样才能和学生互动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课,老师千呼万唤,学生远远不动;老师又哄又奖,只有少数学生动;要不就是课堂闹哄哄,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或者发搏斗迅言的在发言,而听发言的急于起来发言,根本就没有听别人的发言,而起来发言的又说到另一边去了。像这种动,就没有动好。●老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明确师生互动的好处,明确课改的目的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主动投入到课改中去,主动想办法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否则,一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就容易回到以前的老教法上去。人们常说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而在思想观念上,大多数人容易喜旧厌新。为了学生的未来,我们必须放弃以前陈旧落后的思想和方法,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课堂气氛一定要融洽,师生感情一定要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这种状态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易有光彩,见解最易独到。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相,课堂气氛一定沉闷,甚至紧张。学生生怕惹着你,哪还有心思听课,更不敢起来发言!就像鲁迅所说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师生关系并非掌柜、主顾与店小二的关系,所以不要搞得森严壁垒。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他怎会不活跃起来?●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简而繁。请学生回答问题也要因人而异,易、浅、简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难、深、繁的问题由成绩好的同学回答。请人回答问题的面要广,不能今天请张三,明天后天还是请张三,结果李四认为反正你只请张三不请他,他就懒得动。久而久之,他真的就不愿动了。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什么样的问题由谁回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让部分学生受到娇宠,部分学生又受到冷落,更要避免这种情况:如果他答不上,会认为你在故意为难他。●问题应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不是问题的问题就不要问。有的老师就有这样的习惯:一上课,刚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就开始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几课?它的标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后,他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说:黑板上写着呢。像这类问题就是明知故问,毫无价值,不仅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易让学生反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基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来又解决不了,再由老师帮助。

问题二: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那就要有明确的互动目标,
而且要在教案上写明具体的互动过程以及互动方法。
所以准备之后与学生互动就简单了。

问题三:课堂教学中怎样与学生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而,教师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该体现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获取知识。一、创设问题情景,探索新知数学课本上的算理、定义、法则、公式等数学结论都是思维的结果。课堂教学要让学生销简看到这些结论是怎样得到的,把思维的过程展现出来,使学生从中得到必要的思维训练,逐步掌握一些思维的方法。这就要为学生创设情景,以激发兴趣,还要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自己去尝试,去探索。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笔者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同时,教师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展开辩论。教师给学生

问题四:上课时怎样才能与学生更好的互动 10分 互动太多是会压不住..

老师你和学生相处很融洽、不太严格也不太放松

学生自然会给你面子的

问题五:新手老师,求问上课要怎样和学生更好的互动? 上研修网,中国最大的教师社区,有数百万教师在线沟通的社区,还有17.8万观课磨课、视频案例、解疑释难、专题讨论活动及素材。

问题六:课堂如何与学生互动?学生不配合怎么办? 50分 击鼓传花 1 蒙眼作画 所有学员用眼罩将眼睛蒙上,然后分发纸和笔,每人一份。要求蒙着眼睛将他们的家或者其他指定东西画在纸上。完成后,让学员摘下眼罩欣赏自己的大作。
让每个人在戴上眼罩前将他们的名字写在纸的另一面。在他们完成图画后,将所有的图片挂到墙上,让学员从中挑选出他们自己画的那幅。
教员用语言描述某一样东西,让学员蒙着眼睛画下他们所听到的,然后比较他们所画的图并思考,为何每个人听到是同样的描述,而画出的东西却是不同的,在工作时呢?(教具:眼罩,纸,笔 )
2 猜五官
1、两人面对面
2、先随机由一人先开始,指着自己的五官任何一处,问对方:“这是哪里?”
3、对方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来回答提问方的问题,例如如果对方指着自己的鼻子问这是哪里的话,同伴就必须说:这是鼻子。同时同伴的手必须指着自己鼻子以外的任何其它五官。
晚会互动游戏
扮时钟
游戏规则:
1、在白板或墙壁上画一个大的时钟模型,分别将时钟的刻度标识出来;
2、找三个人分别扮演时钟的秒针、分针和时针,手上拿着三种长度不一的棍子或其他道具(代表时钟的指针)在时钟前面站成一纵列(注意是背向白板或墙壁,扮演者看不到时钟模型);
3、主持人任意说出一个时刻,比如现在是3小时45分15秒,要三个分别扮演的人迅速的将代表指针的道具指向正确的位置,指示错误或指示慢的人受罚
4、可重复玩多次,亦可有一人同时扮演时钟的分针和时针,训练表演者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点评:
1、该游戏非常适合在晚会上或培训课程的休息时间进行,可以活跃气氛。
2、亦可在《时间管理》课程上引用这个游戏,同时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
猜五官
游戏说明:
1、两人面对面
2、先随机由一人先开始,指着自己的五官任何一处,问对方:“这是哪里?”
3、对方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来回答提问方的问题,例如如果对方指着自己的鼻子问这是哪里的话,同伴就必须说:这是鼻子。同时同伴的手必须指着自己鼻子以外的任何其它五官。
4、如果过程中有任意一方出错,就要受罚;3个问题之后,双方互换;
酒令游戏知多少
游戏1、循环相克令
用具:无
人数:两人
方法:令词为“猎人、狗熊、枪”,两人同时说令词,在说最后一个字的同时做出一个动作――猎人的动作是双手叉腰;狗熊的动作是双手搭在胸前;枪的动作是双手举起呈状。双方以此动作判定输赢,猎人赢枪、枪赢狗熊、狗熊赢猎人,动作相同则重新开始。
兴奋点:这个游戏的乐趣在于双方的动作大,非常滑稽
缺点:只是两个人的游戏
游戏2、幸运大白鲨
用具:幸运大白鲨
人数:两人
方法:幸运大白鲨的构造非常简单,但玩起来却趣味无穷。方式是将大白鲨的嘴掰开,然后按下它的下排牙齿,这些牙齿中只有一颗会牵动鲨鱼嘴,使其合上,如果你按到这一颗,鲨鱼嘴会突然合上,咬住你的手指。当然,鲨鱼牙是软塑料做的,不会咬痛您的。
你可以在酒桌上把它作为赌运气的酒具,几个人轮流按动,如果被鲨鱼咬到罚酒。
兴奋点:适合男孩女孩一起玩,对于胆小的女孩子来说比较惊险。
缺点:首先你要先去一个“大白鲨”,虽然价钱不贵
游戏3、官兵捉贼
用具:分别写着“官、兵、捉、贼”字样的四张小纸
人数:4个人
方法:将四张纸折叠起来,参加游戏的四个人分别抽出一张,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据其他三个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细节来猜出谁拿的是“贼”字,猜错的要罚,有猜到“官”字的人决定如何惩罚,由抽到“兵”字的人执行。
......>>

问题七:小学数学课堂怎么与学生互动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以学生为主体”,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互动”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或手段。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充满生命活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要做到三种角色的转变。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在互动学习中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合作关系,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因此,教师在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二、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
为了有效地开展高互动学习,保证“互动学习”在实践中取得较高的效率,在互动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不论是“互动”、“合作”、“交流”,都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前提,以独立思考为基础。互动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没有独立思考的互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互动的效率、效果都要大打折扣;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就不能产生碰撞,不会产生共鸣,不能受到启发。互动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而应是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互动,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思考是互动的基础,引导有深度地独立思考和探究是进行互动的基础,更是建立自主、合作、互动等探究方式的核心。
(二)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认真倾听的习惯
交流是互动学习中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互动中得出的知识、方法、结论,都要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一个人会不会“听”是有很大区别的,那种时刻想说而不愿听别人讲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倾听”的快乐,更体会不到“倾听”所带来的收获。此外,这种少数人在“互动”中独 *** 堂的现象,不仅不利于信息的多向交流、破坏“互动”的氛围,而且最终也将影响合作学习整体目标的实现。所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仅是互动学习中必要的习惯养成,也是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必要步骤。因此在互动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已的观点,养成会说的习惯;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三、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时机的选择
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时机,真正让互动学习体现其价值,而不是为了互动而互动。那么教师如何准确把握互动的时机呢?(一)在需要探究时进行互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一知半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让他们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新的问题,并把此作为探究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二)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进行互动。多用在出现了新知识,新难点需要处理时。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进行互动,这时的互动学习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三)意见不一,有必要争论时进行互动。可以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
除此以外,在人人都需要内化知识时;当学生举手如......>>

问题八:学生在课堂上不喜欢跟教师互动怎么办? 我理想中的课堂 理想中的课堂是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目标的达成应该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课堂内容该体现鲜明的时代感、动态的开放性。重视课本内容与广阔信息资源的开放性联系,并将之贯穿课程内外。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不仅仅是知识,而可以学有所用。 理想的课堂还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课上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变动位置和方向,而不需死板地固定在一个点上;学生还充分拥有提问权,可以任意提出各种性质、类型的问题,同时还能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评议、发表感受,因为学生在这样的问答中,思维不断相互碰撞产生智慧灵感的火花,不断得到情感体验,得到智力开发。 (综合意见) 课堂对于我来说是个很熟悉的场合,然而一个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呢?我个人希望在师生的积极配合下,共同营造一个融洽,活跃的课堂。 营造一个融洽,活跃的课堂,我认为老师处于一个领导的位置上。如何去发挥导向作用,老师在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等方面的努力是不可或缺。在课堂上,老师采用灵活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而且便于学生接受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倘若沿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方法,尤其是在理论课上,不仅带给学生生硬,枯燥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抑制了学生上课的兴趣。由此可见,老师在课堂上应扮好引导的角色,适时适景地激发学生听课的热情。譬如采用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地位,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课堂上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满怀兴致地投入到老师的教学中。 营造融洽和活跃的课堂,还可以从教学语言方面着手。风趣,生动地教学语言有利于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在风趣,生动地语言下,老师还可以发挥自身多方面的教学魅力。如采用些身体姿势,全身心散发教学动感,这对于带动课堂气氛是很有帮助的。然而在教学语言方面上,不是每个老师都是那么风趣,这是取决于每个老师的性格。因此,对于一些方面我们是不可过分苛刻的。 营造融洽活跃的课堂,除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外,学生还应积极配合。比如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聚神于教学中,积极踊跃发言,主动思考等,这对于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 以上是我理想课堂的愚见愚感,冒味之处敬请原谅。我的理想课堂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一种地位的差别,老师启示学生去想问题,然后学生提出问题,最后老师解答问题。(??) 上课既不缺乏严肃气氛,也不缺乏宽松的氛围。讲课的过程既不缺乏逻辑性,也不缺乏趣味性。课堂上师生应该互动。 老师上课表达要清晰,使学生听得明白清楚,老师讲课效率要高,学生要跟得上进度。(??)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气氛活跃,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但不要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使课堂气氛过于紧张,最重要的是在开心中学到知识。还有老师讲课要适当加入一些例子,使我们学到课内知识的同时,又对课外知识感兴趣。 (??) 阿拉希望:在课堂上老师讲多一些有趣有哲学,有吸引力,有让人深思的故事,语句,同时说一些能开拓我们视野的内容。在课堂上,同学也要积极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活跃气氛。(??) 1、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2、全部学生在该安静的时候要安静,该讨论的时候就讨论,因为课堂不安静会影响同学的思考。 3、启发学生用学到的东西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4、把问题简单化,具体化! (??) 老师您的课讲得很棒,但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1.一个轻松而没有压力的课堂不是由老师提问学生而是学生向老师提问。 2.自由讨论。倾心交谈,不要那呆板的......>>

问题九:给学生上课时怎样才能与学生更好的互动? 打入一片 多谈谈心

问题十:课堂上师生互动怎么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两个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积极互动。一、 创设和蔼民主的教学情境为了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要创设和蔼、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回答问题不论是对还是错,都不会影响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温馨而有鼓励的课堂气氛,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学生即使回答问题没有把握,也会争先恐后地参与。创设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要有利于学生获得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做深入的思考,有利于学生进行假设与猜想,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讲圆的概念时,教师引入:同学们都见过许多圆的东西,如初升的太阳,十五的月亮,生日蛋糕和中秋月饼,硬币,汽车轮等。这时,教师可以提问:什么是圆?圆有什么特点?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而不做成鸭蛋型的?这样,把教学问题和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挂钩起来,把学生引入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去,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去探究新的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研究圆的概念和特点。这样,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妙趣横生。二、 动脑思考,动 *** 流创设情境后,学生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期待。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提出引发学生做深入思考的问题。问题提出以后,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和判断的时间和空间。还要善于运用课堂激励的语言,如: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说错了也没关系,老师喜欢爱动脑筋的同学等等。对于说错的学生,教师不要急着去否定,而是要提供思考、对话、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式的对话中主动学习。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拔,讨论,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来实现教学目标。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三、 文化撞击,是师生互动的动力课本知识是师生互动的文化载体。师生互动的过程,就是对课程知识进行价值选择,理解,运用的过程,也是对文化交流,文化撞击的过程。这种交流和撞击是导致蕴藏在师生生命潜能中的创新火花迸发、创新思维涌动的催化剂。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忆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的内容,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在互动中认知,在交流中完善,在合作中进步,在创新中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了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生成的知识,真正丰富了学生的生命色彩,使学生的生命能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快乐成长。师生互动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却又是一个新的话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今天,重新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人本互动,合作交流,并赋予新的内涵,意义就更加重要了。

6. 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

摘要: 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的高耗低效,即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探究“有效课堂”的教学将成为一种教育的必然,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应该是“感悟”与“对话”共舞。“激情”与“智慧”齐飞。因为在这里,学生的灵性得以迸发,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因为在这里,一颗小小的种子也会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因为在这里,我们拥有的是和风细雨,春意盎然!只有这样,我们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更成就我们的学生。
关键词:数学教学 有效课堂
师生互动 课堂是师生双方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的舞台,是学生探究知识、获得发展的场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中师生互动是我们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是创造有生命课堂的主渠道,在实践中要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构建起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使师生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认识。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基本前提。但是课堂中真正的师生互动不会自然产生,它有赖于建立在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充分尊重,让尊重走进课堂。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民主,才能使学生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从而使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如在讲述“圆柱和球”时提出问题:“是不是会滚动的就一定是球”时让学生讨论,甲同学:“这不一定,圆柱也会滚动呀。”这时老师不轻易表明观点,在学生继续思考后,教师因势利导共同归纳出:会滚动的不一定是球,圆柱和球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会滚动。教师按上述处理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包办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从实践中得出结论,也形成了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教学气氛。
二、明确互动目标,增强互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重视互动的作用是必要的,但互动一定要讲究有效性。学生是互动教学的主体,所以有些教师就把互动教学等同于放羊式的师生对话,把互动理解为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讨论,做做游戏就可以了。同时,学生对这样轻松的“学习”兴趣也很浓,积极性很高,所以课堂气氛相当活跃,热热闹闹,组织交流都很好,但学生对自己应该学到什么,学会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许多学生课后对相关的知识、问题的结论知道并不多,更没有主动去思考,课堂设计的目标没能实现。这样不仅没有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连传统课堂中学生对“双基”的掌握目标都达不成,可说是得不偿失。又如在实施合作学习时,有的老师不考虑必要与否,也未作充分准备,很随便地就让前后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展开讨论学习,这样的合作学习,没有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实质上对学生的思维没有多大触动,只是流于形式的讨论而已。以上这些教学互动,有教学互动之名,无教学互动之实,有互动的形式,而忽视互动的内容,这样的教学互动其目的性是不够明确的。因此,明确互动目标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确定的教学目标中思考有效的互动策略,通过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交流来实现特定教学目标。 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有“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特点。现代教学观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学习是一个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的,经历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过程与方法同样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如在“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了对长度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我让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感兴趣的粉笔、磁带、磁卡等物品放到桌上量一量,学生自主操作后,反馈:“你量的物品是什么?长多少?”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量的是粉笔的长度,7厘米多2毫米。”“我量的是磁带盒的长度是11厘米”“你是怎样量的?”“我把粉笔的一头对准0这点,再看另一头对在哪里就可以了。”我继续问“你又是怎样看的?”“一个大格代表1厘米,一个小格是一毫米。这儿有7个大格,2个小格。”其他的学生鼓掌表示同意。接着其他同学展示,教师也引导他说明量的过程后,继续引导:“看来大家对这两位新朋友已经认识了,那你能不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学生交流讨论后反馈。有的说:“都是长度单位。”有的说:“一个厘米是10个毫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新知,借助投影仪演示介绍:“一大格是1厘米,一小格是1毫米。一大格里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厘米里有10个毫米。 三、创设有效互动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须的动力。此外,教师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情境,也能促使学生知识情感的内化,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老师说:“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并且知道三角形根据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现在你能猜出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吗?”这时,教师呈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大部分被挡住,只露出一个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猜另两个也许是锐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钝角三角形,我看到的虽然是锐角,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学生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学生对这个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因为“猜一猜”这样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说出是什么三角形,还要说明理由。这一过程无疑是加深了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特征的认识。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真正有效的。
四、运用有效的互动策略,促进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对教学过程中生动可变性的概括,它是对我们过去教学过程中强调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修正和发展。一个真实有效的教学过程必然是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互动策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当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真情互动时,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促进,使学生求知的欲望被激发、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这时,师生间的互动对话就可以催发、生成许多教学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加以利用,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师:“你们想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吗?”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我知道,三角形面积=底×高÷2”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从书上看到的。”师:“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生:“我知道,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对角线剪开,分成了两个等底等高相同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师:“那你知道为什么要沿着对角线剪,不沿着对角线剪可以吗?”该生摇头。师:“不要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动手试一试。”这时课堂又活跃了,学生又投入到新的探索中。这样,原定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变成了让学生验证结论的教学。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资源,需要教师敏捷地加以捕捉、放大。否则,契机稍纵即逝。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的动态生成。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形式上热热闹闹的你来我往,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要真正达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说到底就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只有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才能在和谐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权威型师生关系视社会或教育影响的代表者(教师)为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者,学生犹如被看管的羔羊,既无独立人格,更看不到学生的内在需要,强调的是师道尊严,要求学生服从、顺从,学生对教师常常有一种防备心理,甚至有一种恐惧感,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单向输出信息的过程,学生被动的参与,师生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这种活动常常是被动的、刻板的,学生的反应是消极的甚至抗拒的。
有效的师生互动,要求教师要转换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要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空间;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的支配者向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建立只有价值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人与人之间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互动性、互惠性的交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当教师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关爱等人际因素注入课堂时,就会不断领略到全新的体验:学生“动”起来了,生命活力焕发出来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崭新的变化。教师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学生则由接受者转化为主体者,角色的转换使课堂双边活动活跃起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制定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学互动的形成
1、创设问题情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视学生为容器,泛讲、滥讲,一讲到底的现象客观存在,不认真分析教材,不进行教学前的预测。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一些超前的学生发展受到抑制,从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中不愿动。另一方面教学环境的封闭性。学生被囿于课堂,唯参考书标准答案是尊,活动空间、思维空间是封闭的,视野是狭窄的,从而导致师生不能互动。 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互动,在问题设计上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要“精”,具有典型性;问题要“巧”,能深化主题;问题要“新”,能启发学生以新视角去观察、分析;问题要“活”,答案适度的开放性可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如:在教学对三角形分类的认识时,我这样设计:“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而三角形根据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现在你能猜出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吗?”这时教师呈现一个大部分被挡住,只露出一个角的三角形,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猜另二个也是锐角。” 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钝角三角形,我看到的是虽然是锐角,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直角三角形,看不到的两个角,一个可能是锐角,一个可能是直角。”……学生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学生对此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通过“猜一猜”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加深了对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特征的认识。这样的师生互动是真正有效的。
2、实行科学提问 力求根据学生特点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在内容上是融合新、旧知识,是学生必须经过认真思考才能获得。在难度上应恰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方式上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对象上应面向全体,调动绝大多数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要因人而异。要熟悉、了解学生所长,尝试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学生投入学习活动。对长于形象思维的同学,则巧比善喻;对长于逻辑思维的同学,则分条析理;好奇好动的同学,以启发兴趣入手;善于观察的同学以直观教学和实验问题引入。 如“9加几的加法”的教学,作为计算结果的得出,其实并不难,很多学生都会计算,但对算理的理解则会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显然,引导学生探究理解“9加几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这一节课的重点。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互动过程:师生共同列出算式:9+8。然后教师问:那么结果是多少呢?”很多学生说是17。教师继续追问:“那么9+8为什么等于17,你是怎样想的?你能告诉不知道的同学吗?”学生开始寻求证明自己答案的途径和方法。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是小棒操作。小棒操作的过程正是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算理的重要过程,完全可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引出。这里,教师正是利用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设置挑战性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去操作去体验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去体验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提供师生互动的线索,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如在“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物品放到桌上,有粉笔、校牌、磁带盒等。然后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长度。学生开始自主操作,完成后对老师反馈:“你量的物品长是多少?”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量的是粉笔的长度,7厘米多2毫米。”“我量的是磁带盒的长度是11厘米。”我微笑着问:“你是怎样量的?”那个孩子回答道:“我把粉笔的一头对准0这点,再看另一头对在哪里就可以了。”我继续问:“你又是怎样看的?”学生说:“一个大格代表1厘米,一个小格是1毫米。这儿有7个大格,2个小格。”的学生鼓掌表示同意。接着是第二位同学展示,他量的是磁带盒的长度。我也同样引导他说明量的过程。在不少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交流讨论后有的说:“都是长度单位。”有的说:“一个厘米是有10个毫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借助投影演示介绍:“一大格是l厘米,一小格是l毫米。一大格里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厘米里有10个毫米。” 本环节中,师生互动的过程在展示学生经验认知水平的同时,已经切入到了对厘米与毫米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1厘米=10毫米的感知、认识过程。
三、构建教学互动的教学机制,为互动教学保驾护航
1、竞争机制
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学生参与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让学生评出最优小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2、合作机制
让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参与甚至是相互讲解。
总之,师生互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方式,要真正实施它有效的策略是,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要以平等的师生观来指导与学生的交往过程,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促进师生互动

课堂是师生双方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的舞台,是学生探究知识、获得发展的场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中师生互动是我们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是创造有生命课堂的主渠道,在实践中要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构建起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使师生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认识。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基本前提。但是课堂中真正的师生互动不会自然产生,它有赖于建立在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充分尊重,让尊重走进课堂。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民主,才能使学生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从而使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如在讲述“圆柱和球”时提出问题:“是不是会滚动的就一定是球”时让学生讨论,甲同学:“这不一定,圆柱也会滚动呀。”这时老师不轻易表明观点,在学生继续思考后,教师因势利导共同归纳出:会滚动的不一定是球,圆柱和球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会滚动。教师按上述处理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包办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从实践中得出结论,也形成了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教学气氛。
二、明确互动目标,增强互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重视互动的作用是必要的,但互动一定要讲究有效性。学生是互动教学的主体,所以有些教师就把互动教学等同于放羊式的师生对话,把互动理解为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讨论,做做游戏就可以了。同时,学生对这样轻松的“学习”兴趣也很浓,积极性很高,所以课堂气氛相当活跃,热热闹闹,组织交流都很好,但学生对自己应该学到什么,学会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许多学生课后对相关的知识、问题的结论知道并不多,更没有主动去思考,课堂设计的目标没能实现。这样不仅没有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连传统课堂中学生对“双基”的掌握目标都达不成,可说是得不偿失。又如在实施合作学习时,有的老师不考虑必要与否,也未作充分准备,很随便地就让前后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展开讨论学习,这样的合作学习,没有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实质上对学生的思维没有多大触动,只是流于形式的讨论而已。以上这些教学互动,有教学互动之名,无教学互动之实,有互动的形式,而忽视互动的内容,这样的教学互动其目的性是不够明确的。因此,明确互动目标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确定的教学目标中思考有效的互动策略,通过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交流来实现特定教学目标。 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有“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特点。现代教学观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学习是一个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的,经历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过程与方法同样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如在“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了对长度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我让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感兴趣的粉笔、磁带、磁卡等物品放到桌上量一量,学生自主操作后,反馈:“你量的物品是什么?长多少?”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量的是粉笔的长度,7厘米多2毫米。”“我量的是磁带盒的长度是11厘米”“你是怎样量的?”“我把粉笔的一头对准0这点,再看另一头对在哪里就可以了。”我继续问“你又是怎样看的?”“一个大格代表1厘米,一个小格是一毫米。这儿有7个大格,2个小格。”其他的学生鼓掌表示同意。接着其他同学展示,教师也引导他说明量的过程后,继续引导:“看来大家对这两位新朋友已经认识了,那你能不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学生交流讨论后反馈。有的说:“都是长度单位。”有的说:“一个厘米是10个毫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新知,借助投影仪演示介绍:“一大格是1厘米,一小格是1毫米。一大格里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厘米里有10个毫米。
三、创设有效互动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须的动力。此外,教师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情境,也能促使学生知识情感的内化,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老师说:“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并且知道三角形根据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现在你能猜出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吗?”这时,教师呈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大部分被挡住,只露出一个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猜另两个也许是锐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钝角三角形,我看到的虽然是锐角,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学生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学生对这个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因为“猜一猜”这样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说出是什么三角形,还要说明理由。这一过程无疑是加深了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特征的认识。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真正有效的。
四、运用有效的互动策略,促进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对教学过程中生动可变性的概括,它是对我们过去教学过程中强调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修正和发展。一个真实有效的教学过程必然是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互动策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当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真情互动时,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促进,使学生求知的欲望被激发、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这时,师生间的互动对话就可以催发、生成许多教学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加以利用,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师:“你们想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吗?”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我知道,三角形面积=底×高÷2”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从书上看到的。”师:“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生:“我知道,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对角线剪开,分成了两个等底等高相同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师:“那你知道为什么要沿着对角线剪,不沿着对角线剪可以吗?”该生摇头。师:“不要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动手试一试。”这时课堂又活跃了,学生又投入到新的探索中。这样,原定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变成了让学生验证结论的教学。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资源,需要教师敏捷地加以捕捉、放大。否则,契机稍纵即逝。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的动态生成。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形式上热热闹闹的你来我往,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要真正达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说到底就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只有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才能在和谐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

8. 如何把小学数学课堂上的生动有趣

在数学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情趣化教学已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该将师生关系看作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更应该与学生有一种情感上的渗透和升华,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由厌学到乐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当然,培养情感的自控能力不是一劳永逸的,这需要教师经常不断地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互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9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