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说明数学猜想的特征是什么

说明数学猜想的特征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3-20 09:56:18

① 各种数学上的猜想有什么意义

(1)数学猜想是推动数学理论发展的强斗闷轮大动力。数学猜想是数学发展中最活跃、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之一,是人类理性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数学猜想能够强烈地吸引数学家全身心投入,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从而强力推动数学发展。数学猜想一旦被证实,就将转化为定理,汇入数学理论体系之中,从而丰富了数学理论。
(2)数学猜想是创造数学思想方法的重罩岁要途径。数学发展史表明,数学家在尝试解决数学猜想过程中(无论最终是否解决)创造出大量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方法已渗透到数学的各个分支并在数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数学猜想是研究科学方法论的丰富源泉。首先,数学猜想作为一种研究模式,其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是探讨数学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基础;其次,数学猜想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其本身就是数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解决数学猜想中展现出的一些新方法的规律性而促进数学方法论一般原理的研究;最后,数学猜想作为数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又是科学假设在数学中的空信一种具体体现。数学猜想的类型、特点、提出方法和解决途径对一般科学方法尤其是对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研究具有特殊价值。

② 什么叫做猜想

猜想(或猜测)是不知其真假的数学叙述,它被建议为真,暂时未被证明或反证(如“霍奇猜想”、“周氏猜测”等)。 当猜想被证明后,它便会成为定理。猜想一日未成为定理,数学家都要小心在逻辑结构之中使用这些猜想。 猜想主要因为类比推理和偶然发现的巧合而出现。数学家通常会使用不完全归纳法,来测试自己的猜想。例如费马曾经根据首四个费滑轮搭桐梁马数是素数,便猜想所有费马数都是素数(此猜想已被推翻)。
某些猜想会称为“假设”,尤其是当它是针对某些问题提出的答案。 不能决定的猜想 并非所有的猜想都能解决。连续统假设已被显示为不能决定(或独立)于集合论公理体系。可以将此陈述或其反例作为一个新的体系而保持一致。(例如我们可以视平行公理或真或假)
在这个情况,如果某个证明使用了这个陈述,研究者通常会找寻另一个不须假设的解(同样道理,想象一件诱人的事情——欧几理德几何的陈述可以只用中立几何的公理来证明,那就是没有平行公理)。除非是专注研究这个公理,研究者通常不必担心结果要不要选择公理。
从命题的题设出发,经过逐步推理,来判断命题的结论是否正确的过程,叫做证明。 要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就是证明凡符合题设的所有情况,都信拿能得出结论。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说明命题不能成立。
证明一个命题,一般步骤如下: (1)按照题意画出图形; (2)分清命题的条件的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一项中写出题设,在“求证”一项中写出结论; (3)在“证明”一项中,写出全部推理过程。

③ 数学八大猜想是什么

哥德巴赫猜想 庞加莱猜想
庞加莱猜想和黎曼假设、霍奇猜想、杨·米尔理论等一样,被并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之一。
千僖难题”之一: P (多项式算法)问题对NP (非多项式算法)问题
“千僖难题”之二: 霍奇(Hodge)猜想
“千僖难题”之三: 庞加莱(Poincare)猜想
“千僖难题”之四: 黎曼(Riemann)假设
“千僖难题”之五: 杨-米尔斯(Yang-Mills)存在性和质量缺口
“千僖难题”之六: 纳维叶-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
“千僖难题”之七: 贝赫(Birch)和斯维讷通-戴尔(Swinnerton-Dyer)猜想
“千僖难题”之一:P(多项式算法)问题对NP(非多项式算法)问题

在一个周六的晚上,你参加了一个盛大的晚会。由于感到局促不安,你想知道这一大厅中是否有你已经认识的人。你的主人向你提议说,你一定认识那位正在甜点盘附近角落的女士罗丝。不费一秒钟,你就能向那里扫视,并且发现你的主人是正确的。然而,如果没有这样的暗示,你就必须环顾整个大厅,一个个地审视每一个人,看是否有你认识的人。生成问题的一个解通常比验证一个给定的解时间花费要多得多。这是这种一般现象的一个例子。与此类似的是,如果某人告诉你,数13,717,421可以写成两个较小的数的乘积,你可能不知道是否应该相信他,但是如果他告诉你它可以因子分解为3607乘上3803,那么你就可以用一个袖珍计算器容易验证这是对的。不管我们编写程序是否灵巧,判定一个答案是可以很快利用内部知识来验证,还是没有这样的提示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求解,被看作逻辑和计算机科学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它是斯蒂文·考克(StephenCook)于1971年陈述的。

“千僖难题”之二: 霍奇(Hodge)猜想

二十世纪的数学家们发现了研究复杂对象的形状的强有力的办法。基本想法是问在怎样的程度上,我们可以把给定对象的形状通过把维数不断增加的简单几何营造块粘合在一起来形成。这种技巧是变得如此有用,使得它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推广;最终导至一些强有力的工具,使数学家在对他们研究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对象进行分类时取得巨大的进展。不幸的是,在这一推广中,程序的几何出发点变得模糊起来。在某种意义下,必须加上某些没有任何几何解释的部件。霍奇猜想断言,对于所谓射影代数簇这种特别完美的空间类型来说,称作霍奇闭链的部件实际上是称作代数闭链的几何部件的(有理线性)组合。

“千僖难题”之三: 庞加莱(Poincare)猜想

如果我们伸缩围绕一个苹果表面的橡皮带,那么我们可以既不扯断它,也不让它离开表面,使它慢慢移动收缩为一个点。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想象同样的橡皮带以适当的方向被伸缩在一个轮胎面上,那么不扯断橡皮带或者轮胎面,是没有办法把它收缩到一点的。我们说,苹果表面是“单连通的”,而轮胎面不是。大约在一百年以前,庞加莱已经知道,二维球面本质上可由单连通性来刻画,他提出三维球面(四维空间中与原点有单位距离的点的全体)的对应问题。这个问题立即变得无比困难,从那时起,数学家们就在为此奋斗。

“千僖难题”之四: 黎曼(Riemann)假设

有些数具有不能表示为两个更小的数的乘积的特殊性质,例如,2,3,5,7,等等。这样的数称为素数;它们在纯数学及其应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所有自然数中,这种素数的分布并不遵循任何有规则的模式;然而,德国数学家黎曼(1826~1866)观察到,素数的频率紧密相关于一个精心构造的所谓黎曼蔡塔函数z(s$的性态。着名的黎曼假设断言,方程z(s)=0的所有有意义的解都在一条直线上。这点已经对于开始的1,500,000,000个解验证过。证明它对于每一个有意义的解都成立将为围绕素数分布的许多奥秘带来光明。

“千僖难题”之五: 杨-米尔斯(Yang-Mills)存在性和质量缺口

量子物理的定律是以经典力学的牛顿定律对宏观世界的方式对基本粒子世界成立的。大约半个世纪以前,杨振宁和米尔斯发现,量子物理揭示了在基本粒子物理与几何对象的数学之间的令人注目的关系。基于杨-米尔斯方程的预言已经在如下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实验室中所履行的高能实验中得到证实:布罗克哈文、斯坦福、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和筑波。尽管如此,他们的既描述重粒子、又在数学上严格的方程没有已知的解。特别是,被大多数物理学家所确认、并且在他们的对于“夸克”的不可见性的解释中应用的“质量缺口”假设,从来没有得到一个数学上令人满意的证实。在这一问题上的进展需要在物理上和数学上两方面引进根本上的新观念。

“千僖难题”之六: 纳维叶-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

起伏的波浪跟随着我们的正在湖中蜿蜒穿梭的小船,湍急的气流跟随着我们的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深信,无论是微风还是湍流,都可以通过理解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的解,来对它们进行解释和预言。虽然这些方程是19世纪写下的,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仍然极少。挑战在于对数学理论作出实质性的进展,使我们能解开隐藏在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中的奥秘。

“千僖难题”之七: 贝赫(Birch)和斯维讷通-戴尔(Swinnerton-Dyer)猜想

数学家总是被诸如x^2+y^2=z^2那样的代数方程的所有整数解的刻画问题着迷。欧几里德曾经对这一方程给出完全的解答,但是对于更为复杂的方程,这就变得极为困难。事实上,正如马蒂雅谢维奇(Yu.V.Matiyasevich)指出,希尔伯特第十问题是不可解的,即,不存在一般的方法来确定这样的方法是否有一个整数解。当解是一个阿贝尔簇的点时,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认为,有理点的群的大小与一个有关的蔡塔函数z(s)在点s=1附近的性态。特别是,这个有趣的猜想认为,如果z(1)等于0,那么存在无限多个有理点(解),相反,如果z(1)不等于0,那么只存在有限多个这样的点。

④ 猜想的数学猜想的意义

数学猜想是以一定的数学事实为根据,包含着以数学事实作为基础的可贵的想象成分;没有数学事实作根据,随心所欲地胡猜乱想得到的命题不能称之为“数学猜想”。数学猜想通常是应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提出的,或者是在灵感中、直觉中闪现出来的。例如,中国数学家和语言学家周海中根据已知的梅森素数及其排列,巧妙地运用联系观察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于1992年正式提出了梅森素数分布的猜想(即周氏猜测)。这一猜想加深了人们对特殊素数性质的认识。
数学猜想一般都是经过对大量事实的观察、验证、类比、归纳、概括等而提出来的。这种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中发现共性的方法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动力。数学猜想的提出与研究,生动地体现了辩证法在数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数学方法论的研究。此外,数学猜想往往成为数学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费马猜想产生了代数数论;庞加莱猜想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研究三维空间;哥德巴赫猜想促进了筛法和圆法的发展,尤其是发现了殆素数、例外集合、小变量的三素数定理等;黎曼假设使素数定理得到证明以及椭圆曲线技术应用于加解密、数字签名、密钥交换、大数分解和素数判断等;四色问题通过电子计算机得以解决,从而开辟了机器证明的新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猜想不仅是一颗颗“璀璨艳丽的宝石”,而且是一只只“能生金蛋的母鸡”。

⑤ 歌德巴赫猜想是什么样的数学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着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费马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 . . .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验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着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做段"。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Chen’s Theorem) ? "任何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 "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 "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 "9 + 9 "。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 + 7 "。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 "6 + 6 "。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Ricei)先后证明了"5 + 7 ", "4 + 9 ", "3 + 15 "和"2 + 366 "。
1938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5 + 5 "。
1940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 "4 + 4 "。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 + 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 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 + 4 "。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 "和 "2 + 3 "。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 "1 + 5 ",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和小维诺格亮岁拉多夫(BHHopappB),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最终会由谁敬胡睁攻克 "1 + 1 "这个难题呢?现在还没法预测。

初中数学基本猜想方法是啥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一、学会学习

五要:1、围绕老师讲述展开联想;2、理清教材文字叙述思路;3、听出教师讲述的重点难点;4、跨越听课的学习障碍,不受干扰;5、在理解基础上扼要笔记。

五先:1、先预习后听课;2、先尝试回忆后看书;3、先看书后做作业;4、先理解后记忆;5、先知识整理后入眠。

五会:1、会制定学习计划;2、会利用时间充分学习;3、会进行学习小结;4、会提出问题讨论学习;5、会阅读参考资料扩展学习。

二、学习数学应注意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1运算能力。2空间想象能力。3逻辑思维能力。4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5形数结合互相转化的能力。6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归纳问题的能力。7研究、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掌握预习学习方法,培养数学自学能力

预习就是在课前学习课本新知识的学习方法,要学好初中数学,首先要学会预习数学新知识,因为预习是听好课,掌握好课堂知备念源识的先决条件,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数学的预习主要是看数学书,这需要我们既要动脑思考,还要动手练习。数学预习可以有“一划、二批、三试、四分”的预习方法。

以“方程和它的解”一节为例来说明这种预习方法。“一划”就是圈划知识要点,和“已知数”、“未知数”、“方程的解”、“解方程”几个基本概念,以及例1、例2下面“注意”提示内容都要圈画出来。“二批”就是把预习时的体会、见解以及自己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批注在书的空白地方,对例1中判定y2+2=4y-1与2x2+5x+8是否是方程,为什么?说不出理由,这时我们可以把疑问批在此二题旁。“三试”就是尝试性地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四分”就是把自己预习的这节知识要点列出来,分出哪些是通过预习已掌握了的,哪些知识是自己预习不能理解掌握了的,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学习。例如通过预习这节高困内容,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知识要求:(1)什么是已知数,什么是未知数,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2)会判别一个式是否是方程,(3)会列一元一次方程,(4)会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某一个方程的解。

四、掌握课堂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学习是学习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数学课学习要坚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耳到:就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既要听老师讲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又要听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特别要注意听自己预习未看懂的问题。

眼到:就是一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所表达的意思,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板书内容,二看老师要求看的课本内容仿态,把书上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

口到:就是自己预习时没有掌握的,课堂上新生的疑问,都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心到:就是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新知识,课堂上的思考要主动积极。数学课堂学习有时是掌握例题的解法,有时是学会运用公式,

关键是理解并能融汇贯通,灵活使用。例如,证明任意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底边的一半,老师讲了例题,启发同学们思考,许多同学联想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平行线辅助线的作法,很快可以思考出下列四种证法:

对于老师讲的新概念,应抓住关键字眼,变换角度去理解。如命题“只有零和1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可以改写为“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零或1”。

手到:就是在听,看,思的同时,要适当地动手做一些笔记。

五、掌握练习方法,提高解答数学题的能力

数学的解答能力,主要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提高。

数学练习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数学练习的重要性。不论是预习练习,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复习练习,都不能只满足于找到解题方法,而不动手具体练习一练。实际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解答速度,掌握解答技能技巧,而且,许多的新问题常在练习中出现。

2.要有自信心与意志力。数学练习常有繁杂的计算,深奥的证明,自己应有充足的信心,顽强的意志,耐心细致的习惯。

3.要养成先思考,后解答,再检查的良好习惯,遇到一个题,不能盲目地进行练习,无效计算,应先深入领会题意,认真思考,抓住关键,再作解答。解答后,还应进行检查。

4.细观察、活运用、寻规律、成技巧。

例如下列一组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通过细致观察,会获巧解。

以上三题应精心观察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以上两题要细心观察运用整体思想灵活变形,正确迅速解题。

本题若不观察,按常规解法势必繁冗,联想到方程根的概念,可获精巧解答。

又如下题,若大胆联想,活用公式,转具体为抽象,用字母代替数,则可得巧解。

已知:A=199301981×198101993,B=199301982×19810992,试比较A与B的大小。

解:设x=199301981,y=198101992

则:A=x(y+1)=xy+x,B=y(x+1)=xy+y

∵x>y,∴A>B.

六、掌握复习方法,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复习巩固应注意掌握以下方法。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趁热打铁”,当天学习的功课当天必须复习,无论当天作业有多少,多难,都要巩固复习,一定要克服不看书复习就做作业,做不起再翻书,把书当成工具书查阅的不良习惯。

2.广泛采用综合复习方法,即通过找出知识的左右关系和纵横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提高,这种方法既适用于平时复习更适用于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和毕业复习。

综合复习具体可分“三步走”:首先是统观全局,浏览全部内容,通过唤起回忆,初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印象,其次是加深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是整理巩固,像华罗庚所说:“找另一条线索把旧东西重新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重视实际应用的复习方法。数学复习不能像文科复习主要靠背记,应通过“完成实际作业”来实现对数学的复习,教育家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把知识的实际应用作为重要的复习方法”,例如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可做以下四道题。

(1)方程3x2-5x+a=0的一根大于-2而小于0,另一根大于1而小于3。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方程2mx2-4mx+3(m-1)=0有两个实数根,确定实数m的范围。

(3)方程x2+(m-2)x+5-m=0的两根都大于2,确定实数m的范围。

(4)已知三角形两边长a、b是方程2x2-mx+2=0的两根,且c边长为8,求实数m的范围。

通过练习,从正、侧、反面三种不同角度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便于抓住本质强化记忆。正面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用判别式讨论根的性质;根与系数关系公式,把一元二次方程用函数的知识去理解,侧面从二次函数的角度来解决有关方程与不等式的问题,经过尝试失误,找出错误原因和解决办法,从反面留下深刻印象。

4.广览博集,突破薄弱环节的复习方法。

要提高数学综合能力,还应突破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一是多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加强巩固好课本知识,二是适当阅读这些课外读物,收集整理,广览博集,突破这一薄弱环节,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七、掌握复习方法,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复习巩固应注意掌握以下方法。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趁热打铁”,当天学习的功课当天必须复习,要巩固复习,一定要克服不看书复习就做作业,把书当成工具书查阅的不良习惯。

2.广泛采用综合复习方法,即通过找出知识的左右关系和纵横之间的内在联系。

综合复习具体可分“三步走”:首先是统观全局,浏览全部内容,通过唤起回忆,初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印象,其次是加深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是整理巩固。

3.重视实际应用的复习方法。通过“完成实际作业”来实现对数学的复习,教育家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把知识的实际应用作为重要的复习方法”,例如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可做以下四道题。

(1)方程3x2-5x+a=0的一根大于-2而小于0,另一根大于1而小于3。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方程2mx2-4mx+3(m-1)=0有两个实数根,确定实数m的范围。

(3)方程x2+(m-2)x+5-m=0的两根都大于2,确定实数m的范围。

(4)已知三角形两边长a、b是方程2x2-mx+2=0的两根,且c边长为8,求实数m的范围。

4.广览博集,突破薄弱环节的复习方法。

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现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八、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九、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十、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十一、学数学的几个建议。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为备战高考而加的课外知识。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4、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5、争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

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总结归类。可: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

8、上课认真听讲是最关键的一环。

虽然老师会在复习时把课本过一遍,但内容已经大大简化,根本就无法和初次授课相比。有许多东西是老师在第一次讲,以后就不讲的东西。而且,在第一次讲时,老师往往会把知识的基本原理讲清楚。不但让你知其然而且让你知其所以然,只有弄清楚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把握问题的本质。比如,不少同学只知“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但他并不知道为什么叫有理数,为什么不叫无理数。如果把有理数的来历弄清楚了,对有理数的理解肯定会清楚了许多。因此,认真听课,特别是认真听老师的新授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9、及时背有关概念。

许多同学对背概念不感冒,这也难怪。因为许多同学至所以喜欢理科,就是因为少了许枯燥的背诵。但基本概念如果不掌握牢,往往会把许多相关的知识弄混。实际上,做题只不过是提高基本技能的手段,而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是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数年之后,可能你做过的题都忘光了,但你所学到的数学基本原理却会伴你终身。

10、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错题、难题、好题及时做标记。特别是对于计算上的失误,大部分学生认为,只不过是自己算错了而已,并不是自己不会。但考试的时候,老师是不会管你到底是哪儿错了。特别是填空和选择,错一点都是错,少个符号也是0分(别怪老师太黑!)所以,大家还是按照“计算错也是错”方针严格要求自己。

②备好、用好自己的“纠错本”和“精华本”。错题、难题、好题及时做标记还不能万事大吉,因为,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那些错题、难题、好题都需要反复做三四遍才能真正掌握的(不排除一遍就能真正掌握的可能性,但这种学生为数不多,但部分学生都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那种)。因此,大部分同学都要把这些题整理到自己的纠错本和精华本上,隔一定时间就要复习一遍(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③及时复习。我们的大脑不是计算机的硬盘,遗忘是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根据遗忘规律,复习的间隔越短,记忆的效果越好。所以,希望大家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这可能会节省你不少时间。

④提前预习。提前预习,上课听讲就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对照老师的思路检验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否正确。特别是两个假期,如果两个多月的假期全玩过去,无疑是一种浪费。因此,建议大家能够在假期期间,把下期的内容提前学一遍。因为,对于学数学来说,第二遍的要比第一遍清晰得多,理解要深刻的多,所以效果要远好于第一遍。

⑤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来说,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总会有人说,学数学的人或数学学得好的人总要聪明些,这与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⑥对于个别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赋。但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数学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汗水+方法”才能成功的。

⑦ 世界数学三大猜想是什么(数学的几大猜想)

1、世界数学三大猜想是什么。

2、数学界的三大猜想。

3、数学的几大猜想。

4、数学史上十大猜想。

1.世界三大数学猜想即费马猜想、四色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

2.费马猜想凳宏的证明于1994年由英国数学家安德弊粗哗鲁·怀尔斯完成,遂称费马大定理。

3. 四色猜想的证明于1976年由美国数学家阿佩尔和哈肯借租行助计算机完成,遂称四色定理。

4.哥德巴赫猜想尚未解决,目前最好的成果(陈氏定理)乃于1966年由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

⑧ 数学猜想的介绍

数学猜卖培想即关于数学学术方面的猜想(或称猜测、假设袭配前等),这些猜想有的被验证为正拍清确的,并成为定理;有的被验证为错误的;还有一些正在验证过程中。

⑨ 数学猜想

(1)康托的连续统基数问题

1874年,康托猜测在可数集基数和实数集基数之间没有别的基数,即着名的连续统假设。1938年,桥居美国的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证明连续统假设和ZF集合论公理系统的无矛盾性。1963年,美国数学家科恩(P·Cohen)证明连续统假碰凳设和ZF公理是彼此独立的。因此,连续统假设不能用世所公认的ZF公理证明其对错。希尔伯特第一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已笑纳旅获解决。

(2) 算术公理的无矛盾性

欧氏几何的无矛盾性可归结为算术公里的无矛盾性。希尔伯特曾提出用形式主义计划的证明论方法加以证明。歌德尔在1931年发表不完备性定理加以否定。1936年根茨(G·Gentzen,1909〜1945)在使用超限归纳法的条件下证明了算术公理的无矛盾性。

(3) 两个等底等高四面体的体积相等问题

问题的意思是:存在两个等高等底的四面体,它们不可能分解为有限个小四面体,使这两组四面体彼此全等。德恩证明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两个四面体(1900)。

(4) 两点间以直线为距离最短线问题

次问题提得过于一般。满足此性质的几何学很多,因而需加以某些限制条件。1973年苏联数学家波格列洛夫(Poglelov)宣布,在对称距离情况下,问题获得解决。

(5) 一个连续变换群的李氏概念,定义这个群的函数不假定是可微的

这个问题简称连续群的解析性,即是否每一个局部欧氏群都一定是李群?中间经过冯·诺伊曼(1933对紧群情形)、邦德里雅金(Pontrja-qin)(交换群情形,1939)、歇瓦莱(Chevalley)(1941对可解群情形)的努力,于1952年,由格利森(Gleason)、蒙哥马利(Montgomery)、齐宾(Zippin)共同解决了,得到了完全肯定的结果。

(6) 物理学的公理化

希尔伯特建议用数学的公理化方法推演出全部物理,首先是概率论和力学。1933年,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Kolmogoroff)将概率论公理化。后来在量子力学、量子场论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物理学是否能全盘公理化,很多人表示怀疑。

(7) 某些数的超越性

问题要求证明:若 是代数数, 是无理数的代数数,则 一定是超越数或至少是无理数(例如 和 )。1934年苏联数学家盖尔封特(A.O.Gelfond)证明这是对的。1935年,德国数学家施奈德(Schneider)也独立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8) 素数问题

素数是一个古老的研究领域。希尔伯特在此提到黎曼(Riemann)猜想、歌德巴赫(Goldbach)猜想以及孪生素数问题。

黎曼猜想至今未能解决。歌德巴赫猜想亦未最终解决,中国陈景润取得领先地位。目前孪生素数的最佳结果也属于陈景润。

(9) 在任意数域中证明最一般的互反律

该问题已由德国数学家阿廷(E·Artin)给予基本解决(1927),但至今仍在继续发展类域理论。

(10) 丢番图(Diophantus)方程的可解性

求出一个整数系数方程的整数根,称为丢番图(约210〜290,古希腊数学家)方程可解。希尔伯特问,是否能用一种有限步构成的一般算法判断一个丢番图方程的可解性?1950年前后,美国数学家戴维斯(Davis)、普特南(Putnam)、罗宾逊(Robinson)等取得关键性突破,1970年,苏联的马蒂塞维奇(Matijasevic)最终证明:第10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得出了否定的结果,却产生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副产品,其中不少和计茄肢算机科学有密切关系。

(11) 任意代数数系数的二次型

德国人海塞(Hasse)和西格尔(Siegel)在20年代获重要结果。60年代,法国的魏依(A·Weil)取得了新进展。

(12) 将阿贝尔域上的克罗内克定理推广到任意的代数有理域上去

这一问题只有一些零星的结果,离彻底解决还相差很远。

(13) 用两变量函数解一般七次方程的不可能性

七次方程x7+ax3+bx2+cx+1=0的根依赖于3个参数a、b 、c ;x=x(a,b,c),这一函数能否用两变量函数表示出来?

这一问题已接近解决。苏联数学家阿诺尔德(V·I·Arnold)解决了连续函数的情形(1957)。1964年维土斯金(Vituskin)又推广到连续可微函数情形。如果求解析函数,则问题尚未解决。

(14) 某些完备函数系的有限性的证明

这和代数不变量问题有关。日本数学家永田雅宜给出了漂亮的反例(1959)。

(15) 舒伯特(Schubert)计数演算的严格基础

一个典型问题是:在三维空间中有四条直线,问有几条直线能和这四条直线都相交?舒伯特给出了一个直观解法。希尔伯特要求将问题一般化,并给以严格基础。现在已有了一些可计算的方法,它和代数几何学有密切联系。但严格的基础迄今仍未确立。

(16) 代数曲线和代数曲面的拓扑问题

这个问题分为两部分。前半部涉及代数曲线含有闭的分枝曲线的最大数目。后半部分要求讨论 的极限环的最大个数和相对位置,其中X、Y是x、y的n次多项式。苏联的彼德罗夫斯基(Petrovskiĭ)院士曾证 时极限环的个数不超过3。1979年,中国的史松龄以及王明淑分别举出有四个极限环的反例。

(17) 半正定形式的平方和表示

一个实系数n元多项式对一切数组(x1, …,xn)都恒大于或等于0,是否都能写成平方和的形式?1927年,阿廷证明这是对的。

(18) 用全等多面体构造空间

德国数学家比勃巴赫(Bieberbach)(1910)、莱因哈特(Reinhardt)(1928)作出部分解决。

(19) 正则变分问题的解是否一定解析

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少。伯恩斯坦(S·Bernstein)和彼德罗夫斯基等得出了一些结果。

(20) 一般边值问题

这一问题得进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一个很大的数学分支。目前还在继续研究。

(21) 具有指定单值群的线性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证明

已由希尔伯特本人(1905)和勒尔(H·Röhrl)(1957)、德利涅(P·Déligne)(1970)等人所解决。

(22) 由自守函数构成的解析函数的单值化

它涉及艰深的黎曼曲面论,1907年克伯(P·Koebe)获重要突破,其他方面尚未解决。

(23) 变分法的进一步发展

这不是一个明确的数学问题,只是谈了对变分法的一般看法。20世纪变分法有了长足发展。

从上面的简单介绍不难看出,希尔伯特提出的问题是相当艰深的,不少一般人简直连题目也看不懂。正因为艰深,才吸引有志之士去作巨大的努力。但它又不是不可接近的,因而提供了使人们终有所获的科学猎场。80年来,人们始终注视着希而伯特问题的研究,绝不是偶然的。当然,预测不可能全部符合后来的发展,20世纪数学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出本世纪初年的预料,象代数拓扑、抽象代数、泛函分析、多复变量函数等许多理论学科都未列入23问题,更不要说与应用有关的应用数学以及随计算机出现发展起来的计算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了。

大数学家韦尔(H·Weyl)在希尔伯特去世时的悼词中曾说:“希尔伯特就象穿杂色衣服的风笛手,他那甜蜜的笛声诱惑了如此众多的老鼠,跟着他跳进了数学的深河。”对有志的人们来说,这23个问题正是这样一种甜蜜的笛声,我们至今似乎仍能听到它的召唤。值得高兴的是,中国数学家在第8和第16问题上曾经作出一些贡献。

⑩ 数学是史上的三大猜想是什么

数学史上的三大猜想:1、费尔马大定理 2、四色猜想 3、哥德巴赫猜想 1、费尔马大定理,起源于三百多年前,挑战人类3个世纪,多次震惊全世界,耗尽人类众多最杰出大脑的精力,也让千千万万业余者痴迷.终于在1994年被安德鲁·怀尔斯攻克.古希腊的丢番图写过一本着名的“算术”,经历中世纪的愚昧黑暗到文艺复兴的时候,“算术”的残本重新被发现研究.1637年,法国业余大数学家费尔马(Pierre de Fremat)在“算术”的关于勾股数问题的页边上,写下猜想:a+b=c是不可能的(这里n大于2;a,b,c,n都是非零整数).此猜想后来就称为费尔马大定理.费尔马还写道“我对此有绝妙的证明,但此页边太窄写不下”.一般公认,他当时不可能有正确的证明.猜想提出后,经欧拉等数代天才努力,200年间只解决了n=3,4,5,7四种情形.1847年,库木尔创立“代数数论”这一现代重要学科,对许多n(例如100以内)证明了费尔马大定理,是一次大飞裂链跃.2、四色问题的内容是:“肆棚孙任何一张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迭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这四个数字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 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来,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都被着上不同的颜色.”这个现象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他和在大学读书的弟弟格里斯决心试一试.兄弟二人为证明这一问题而使用的稿纸已经堆了一大叠,可是研究工作没有进展.3、史上和质数有关的数学猜想中,最着名的当然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了.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写给着名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两个大胆的猜想:一、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 二、任何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质数之和芹和.

阅读全文

与说明数学猜想的特征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9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