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数学讨论课怎么准备

数学讨论课怎么准备

发布时间:2023-03-28 00:41:19

‘壹’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有效的开展小组讨论

一、认真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4—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二、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5页的第10题,要求根据出游价格,怎样合理购买旅游票,去XX风景区一日游。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读,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旅行社人员设计最佳买票方案,并填写好买票方案,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三、优选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教学“四则运算”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唯山备或只有乘除法时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再中学习面积单位后,测量学校篮球场面积时,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面积大小,小组中有的同学记录、测量、监督测量和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唯键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地乐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要求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评价
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讨探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和谐,尤其更要多关注学困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让组长多些机会给他们发言表现等。对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颁发“小红花、金苹果、智慧星等指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贰’ 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如下:

一、要深入了解本班学情。

1、学生使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课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2、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真正吃透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基础,全面了解学生面前的素质发展状况。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

3、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让学生自主的学会知识,还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考虑如何设计练习题,不仅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还要有层次性,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

4、尤其重要的是还要想到这节课那些同学学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好在课上作重点地辅导、点拨。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把课上的好,上得实,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本人的教学风格等特殊性实现有效的整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要,才能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要吃透教材,科学地确定好教学目标。

四、要采用好的教学方法。

1、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有很多人认为数学单调和枯燥,只要我们在数学中遵循数学的学科特点,从孩子们现实生活出发,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选择、采用教学方法就行。

2、采用的方法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感到数学的兴趣,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使学生展示自我,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热情等等,这些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3、总之,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备好一节课,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合理科学的确定探究目标,灵活安排教学结构,采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宽数学知识领域,充分体现数学价值的魅力。

‘叁’ 怎样备好一节数学课

在上课前,教师为上好此堂课而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就是备课。备课的工作内容包括学习课标,钻研教材内容,阅读参考资料,了解分析学生的情况,确定具体恰当的教学方法,制定阶段的教学计划和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方案等。备课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一、钻研教材和处理教材 教师对教材,不同于学生对教材,不能仅停留在对结论的了解、掌握和运用上。因为教材的编写,为了简明和规范的要求,往往压缩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掩盖了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发现过程,隐去了数学思想的详细的阐述过程,精简了规律的提炼过程。教师不能把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抄在备课本中,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他需要对基本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它的丰富内涵作深层次的探索与分析,需要对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发现过程作广泛的研究与探索;需要对数学规律的认识过程作出符合学生心理的考察与构思,这就是教师对教材的加工与再创造的工作,是对教材的理解与挖掘。具体解决如下问题:1、弄清教材的基本要求教材的基本要求包括思想性、基础知识的深广度、基本技能和技巧的水平以及发展能力的侧重点等方面。教材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数学内容中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中学数学中的大量概念都有现实的模型,钻研教材就要特别注意这些概念是如何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中学数学内容中的辩证内容尤其丰富。例如,运动、变化、发展、转化,由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观点几乎渗透在各个章节的具体内容中。教材某些内容所涉及到的数学史料,尤其是中国数学史资料,也是体现思想性的一个重要侧面。教材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深广度,既要从整体上作一般了解,又要从局部上作精细分析。例如函数这一基础知识,中学数学是分四个阶段学习的。初中有积累素材和建立初步概念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具体要求如何?各阶段的分寸如何掌握?这些问题必须在纵观全局的基础上,再深入研究各个课题内容、例题和习题后才能真正清楚。基本技能、技巧要求的水平主要通过对例题、习题的研究来掌握。发展能力的侧重方面决定于数学内容的类型和难易。对于概念教学侧重于观察、抽象、概括、辨析等能力的培养;对于定理、法则、公式教学,侧重于归纳、类比、分析、综合等探索能力的培养;对于较易数学内容的教学,侧重于培养自学能力;对于较难的内容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2、沟通知识联系,把握教材知识体系中学数学是一门系统、严密的学科,数学教师不仅要钻研教材的基础知识,而且要熟悉所教的基础知识在整个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基础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熟悉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结构逐步变化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对知识体系的把握能力。例如,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时,要非常注意对“如何以旧引新,以新带旧”这个问题的思考。只有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才会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不是孤立的,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单凭记忆的。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种类很多,主要有从属关系、并列关系、发展深化关系、对应关系等等。教师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从这些关系中进行探索。3、确定重点、难点、关键一般地,学习中那些贯穿全局、带动全面、应用广泛,对学生认知结构起核心作用,并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到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它由在教材的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通常教材中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是教学的重点,数学的思想方法教学的重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求,定理、公式的推导的思维过程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的难点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点。一般地,知识过于抽象,知识的内在结构过于复杂,概念的本质属性比较隐蔽,知识由旧到新要求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以及各种逆运算都是产生难点的因素。分析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教师要从教材本身的特点、教学过程的矛盾、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等各种角度进行考虑和综合分析。教学中的关键是指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个问题能起决定作用的知识内容,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其余内容就容易掌握,或者整个问题就迎忍而解。4、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材料思维需要借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来实现,提供思维训练材料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组织,以训练学生思维。思维训练材料分两类:一类是感性材料,它是以感性表象来训练思维;另一类是理性材料,它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基本思维形式训练思维。学生在解决新课题时,往往出现思维受阻,需要教师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寻求解决新课题的联结点,并提供再现旧知识的材料;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有困难,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跳度,教师就需要安排铺垫性的材料,以旧引新,以低引高,揭示新旧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提供探索性的思维训练材料,设计各种变式训练的问题。5、备好习题,正确组织练习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国、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学习中的遗漏和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要注意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加强对解题的正确指导,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解题的思想方法上作必要的概括。教师必须加强对习题的研究,对习题作出精心的选择和安排。选择必须从练习的目的、内容、形式、分量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去考虑,才能使学生练得适当,练得有效果。为了使选题达到上述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按照对学生的要求,将教材上的全部习题演算二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明确习题的目的要求。对于教材中的练习、习题、复习参考题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题目,要注意各题的具体要求、解题的关键、解题的技巧以及习题的格式,分析哪些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哪些需要提示,哪些应作题讲解示范。②明确习题的重点习题是为巩固基础知识服务的,因此,选择习题也必须考虑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集中精力围绕有利于发展智力和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训练,要注意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在进行课堂练习和布置作业时,掌握习题的重点。③确定习题的解答方式要求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答习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题目的不同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等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口答、板演、复习提问、书面作业、思考等方面进行练习。一般来说,数字简单、运算不繁或论证较易,又是必须掌握某一基本概念、定理、法则或公式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作回答题;计算或论证不甚繁杂,但具有典型性,能体现知识、技能的具体应用以及书写格式要求规范化等特征的习题,可作板演;能巩固旧的知识,且容易由之引入新课内容的习题,宜作课堂复习提问题;计算较繁或论证较难,以及涉及知识面较广的习题,可作书面作业题;思考性较强、叙述较繁的习题,宜做思考题。④衡量习题的份量练习题份量的多少,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解题能力的强弱等来决定。题目太简,份量太少,轻面易举就可以完成解答任务,这样不仅达不到练习的目的,而且学生也容易产生自满情绪。题目太复杂,份量太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解答任务,不仅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而且会加重学生负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般,教师布置给学生的练习题,应当根据课内外可能给予的练习时间,及教师与学生解题的速度比(1:3-1:4)等来确定份量。但是,由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布置作业也要注意因材施教。除有统一要求的基本习题外,还要有一些要求较高的选做题或思考题,以满足学习较好的学生的需要,使他们的数学才能得到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善于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自编、改编或选编一些补充题目,特别是应当自编一些过渡题、联系题和综合题,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掌握方法和灵活应用。二、学生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教师设计教学总是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过到一定的目的。是否能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找出现状与目的之间的差距及产生差距的原因。1、了解、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指学科知识的实质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的组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是否有适当用以同化新知识的观念,这些观念是否稳定、清晰,以及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可辨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效果。如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教学,其中新知识包括:有理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运算律)有理数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运算律)有理数的乘方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用以同化新知识的观念不仅仅是有理数的知识,还就包括小学阶段的算术数以及算术数的四则运算,那么有理数教学的重点就集中在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提示以及掌握运算符号法则的教学上。教师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就会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哪些内容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不需要教师再多讲解;哪些是学生虽然了解,但是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化,内容要求的提高,还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哪些内容理解不深,掌握不熟练,但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就能加深理解和掌握的;有哪些知识还属于难点,需要教师在今后教学中作精心安排、逐步解决。2、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和思维特点有经验的老师好不仅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结果,还很注意把产生结果的过程作为学习情况分析的重点,重视学生学习数学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变化的规律,注意 分析学生学习心理的各种障碍。为了及时排除障碍,教师应该分析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同样一个题目,可能有许多学生都做对了,但可能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过程;可能有一些学生做错了,但是造成错误的原因也许不尽相同。还要分析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生理素质、生活环境、教育条件、爱好特长都不一样,既要研究学有作余力的学生的学习心理,又要分析学有困难学生的个性心理。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与分析,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掌握以上情况后,一般可将全班学生按学习优秀、学习中等、学有困难归为三类。课堂教学的设计是以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的情况为基本出发点,同时又适当注意照顾两头来考虑。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教学反馈系统,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习情况,进行对教学的有效控制。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信息输出,还要注意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一些细微反应,课后批改作业不是例行公事,而是接收教学信息的重要来源。第二,疏通了解学习情况的各种渠道。教师必须广泛地接触学生,倾听他们的回答,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叙述,为他们提供更多表达想法的机会。第三,主动开辟了解学习情况的途径。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系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通过其他任课教师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爱好特长;进行家访、个别辅导、谈心,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情况,等等。三、确定课堂教学目的确定教学目的的意义主要有四个方面:①教学目的是选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依据;②课标规定的中学数学教学目的是通过各章、各节、各课堂教学目的得以落实的;③教学目的是评价教学成效的依据;④教学目的为学生明确学习要求提供依据,每一堂课如果教学目的含糊,就很难引起学生对教学的注意和兴趣,更谈不上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制定教学目的时应该注意关于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的教育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的教育目的,以及非智力因素、个性培养的发展目的。这三个角度就有机地、整体地进行筹划,而不能有所偏废。在某一堂课的教学中可能强调几个侧面,但是从整章、整个课程看应该是整体目的最优。另外还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出发制定教学目的,并用简练的语言把教学目的概括出来。四、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就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把教材加工成课堂上便于师生双边活动的程序材料。这里的材料不局限于一本教材,还有教学参考书、指导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补充适当材料,围绕教学目的引经据典、广征博引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能。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实际上同时考虑了教学方法。一般说来,任何一堂课都不会采用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用教学方法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即使内容相同、学生相同、教学条件相同,也可选用不同的方法,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根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知活动的基本形式,可将教学方法分为四种类型。1、讲授法讲授法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导致教学上的“满堂灌”,在应用讲授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讲授的内容要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要把握内容的逻辑结构,抓住重点和关键。(2)讲授时,应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把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认知过程。(3)讲授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即善于设疑和解疑。(4)讲授语言要准确、精炼、清晰、生动,深入浅出,快慢适度。2、讨论研究法讨论研究法的模式一般是:(1)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2)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整理分析思路与解答方案(3)学生分小组或大组讨论研究,交流思维成果,对从不同角度提出的解答方案,就正误、繁简及构思的优劣进行争辨和探讨(4)教师对解答进行分析、概括、提炼和总结,对学生的积极思维,从量上加以鼓励,从质上加以评价讨论研究法能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多向信息交流,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气氛。讨论研究法的不足是,讨论的内容面小,不利于能力的全面训练和提高。如果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讨论问题或流于形式或钻牛角尖,达不到讨论研究的目的。此外,讨论研究法时间花费较多。3、自学法自学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其一般模式是:(1)教师提出问题,布置内容,列出提纲,引导自学(2)学生阅读内容,进行操练,从中发现问题(3)教师巡视,了解和掌握学生自学的进度和疑难所在,从学生各自的基础出发,进行个别指导(4)教师就深刻理解内容、突出关键、解决难点、小结规律方面进行精讲(5)学生运用知识,在较高层次水平上操练自学法的不足是,基础差的学生较难适应,缺乏智力的相互激励,学习气氛较为沉闷。4、发现法发现法的一般模式是:(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究的要求,明确发现的目标或中心(2)对所提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选择各种解答问题的方案(3)协助学生证明假设,如有不同观点,可展开讨论,使学生能运用自己已忣和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论据和论证(4)教师对争论和证明作总结,得出共同的结论,及时反馈巩固,使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如何选择或确定良好的教学方法,必须考虑下列三种主要因素: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除了这三个主要因素外,教师自身条件和教学物质条件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

‘肆’ 小学数学说课怎么准备

1.说教材。
能制定较为完满的教学方案,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提供前提条件。这主要包括:
(1)介绍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课中教者首先要阐述所备、所上的数学课在整个的一节、一章乃至整个小学数学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课时教学内容。这是由数学教材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序列性所决定的。
(2)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时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注意避免千篇一律地提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习题”一类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制定中还要提出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目标,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和兴趣、习惯培养目标。
(3)说说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材叙述语言与例题怎么俗配,按计么顺序展开的例题与习题的分布类型,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什么。
2.说教学程序。
程序是否合理,符合认知规律,也是课堂教学是否优化的标准之一。数学说课中的教学程序有点近乎教案上的教学过程安排。在教案过程自己能清楚的可不必都写出来,而说课中不谈清楚,别人不一定都了解,详略、繁简不同;教案上重视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而说课介绍重视教学环节的次序和方式。备课只要备出是什么,说课不但要说是什么,还要说说为什么,让别人接受信服,内容构成不同。说教学程序,还得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3.说教法。
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所采用的主要方式。这是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比如,教学思路和策略上,可以选择目标教学的方法,尝试教学的方法,发现教学的方法,阅读自学的方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等;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选用题组呈现或一题多变的方法,投影、录音的方法,教具模型演示的方法;在思维活动的组织上采取由实例列算式抽象的方法,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方法,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方法,比较对照、区别异同的方法等等。指导学法方面,有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方法。有组织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的方法,有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有安排学生操作、演示的方法等。叙述教法和学法,要注意坚持使教法学法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不是为了翻花样,图形式花哨。
4.说练习。
作业的安排和板书设计。练习作业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活动,犹如工业生产中的“产后服务”。说课就要谈谈是如何安排练习作业的,比如从内容上围绕重点,巩固新知;从层次上逐层深化、拾级而上;从数量上适度适量,紧凑而可以完成等等。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集中反映,板书要醒目突出,具有内在合理性,要让人体察到教学的“序”,这就有必要在说课中予以陈述。当然有些数学课的板书并不都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也可不必说。
一般数学说课材料都可从这四个方面去准备,但也不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总得有详有略,有的部分突出一些,篇幅多点,多说几句。

‘伍’ 数学课堂运用讨论法的注意事项

数学课堂运用讨论法的注意事项

课堂讨论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进步。曾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若是思想的话,每人都会有两个思想。由此可看出,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更有效的获取信息,再经过分析、转化、吸收,得到新的认识。而让学力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讨论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也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教学实践也证明合理、有效的运用讨论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思维的发展。但不是每次讨论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想使讨论发挥最大的效益,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讨论的目的要明确
教师在根据学生情况备课的时候应该要明确那些内容适合讨论,更要明确讨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讨盯高吵论而讨论,还是为了强调重点、突出重点而讨论,或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讨论等等。所以要精心准备讨论内容,选择讨论内容必须遵循三点:一是讨论的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如果太简单,学生体会不到讨论的价值,但若太难,学生就很难取得成功,都会影响讨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具体分析,做出恰当安排。二是讨论的问题应是感兴趣的。没有兴趣就没有讨论的'动力。可以事先让学生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几个学生询问感兴趣的问题,使教师有一定的把握。三是能体现一定的数学思想,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上几点需要有机地统一,讨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讨论的内容比较枯燥,就要创设情境,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一般地说,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在发现和概括规律时,在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处,在运用知识进行判断、辨析时,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时,都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
二、讨论的运用要及时
在上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凯侍的具体反映来安排讨论,根据学生的需要决定何时讨论,也就是说要把讨论的支配权给学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想让学生自觉主动的进入讨论,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就应随时抓住学生的思维动态,以此选择讨论的最佳时机。如果教案上安排讨论的问题,经过提问后学生回答出了,就不应再讨论了。而相反的,如果提问后发现很多学生都回答不出,或是发现学生有争论、迷惑、理解不清的时候,哪念咐怕教案上没有安排讨论,也应该及时的组织讨论,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
如在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课的教学中,练习完成后我让学生谈学习的体会。有一学生就说:“既然公式法是由配方法而得的,而且适合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再说配方法解方程很麻烦,容易错,那么配方法就不重要了,可以不再用它解方程了。”马上其他同学都表示有同感,议论起来了。这是在我意料之外的,我没有针对性的给予回答,而是干脆让学生展开讨论,先讨论配方法到底重不重要,再讨论哪些方程用配方法解简单。经过积极认真的讨论他们认为配方法是重要的,没有配方法就没有公式法。这一及时的讨论不仅使学生体会了配方法的价值,又增强了解题的灵活性。
三、讨论的时间要给足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不是不想让学生讨论,而是怕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有时讨论要占去不少时间,考虑到教学进度,就草草收场,或是让学生课外去讨论。酣畅淋漓的讨论嘎然而止,不仅抹杀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影响到下一环节的教学,以后要想开展积极互动的讨论就难了。所以一旦组织讨论就要充分保证讨论的时间,发挥小组讨论的交流与合作功能,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四、提高讨论的参与率
有效的讨论应是全生参与的讨论,如果只是小面积的讨论,哪怕讨论再积极也不是成功的讨论。
首先,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应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成为学生的伙伴、合作者,要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其次,要多一份容忍。对于讨论中一些不理想的表现,要多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去思考,学会理解、宽容和科学引导,切忌“讽刺挖苦”,“大发雷霆”,从而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再者,要尊重学生。让他们畅谈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不要因为学生的观点不对、不好或不符合老师的思路就中途打断其发言,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最后,要多鼓励。对学生的讨论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不仅要鼓励学力高的学生的奇思妙想,更要鼓励学力低的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勇气。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讨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参与率就高了。
五、讨论要在指导中进行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讨论亦是如此,“放羊式”的讨论是低效的。所以讨论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讨论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首先,要安排好小组讨论的成员。让学力各不相同的学生合理的组合,这样既能提高学力高的学生的能力,又能使学力低的学生得到帮助,从而提高讨论的实效。其次,教师在参与学生讨论时,要及时发现学生讨论方向上的偏差和讨论过程中思维“卡壳”的地方,给予必要的疏导,使讨论顺利进行下去。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文明、规范的讨论。要让学生明白讨论是一种“研讨”,要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能冷嘲热讽要以理服人。要求发言的同学组织好语言,归纳总结小组的讨论结果。要求学生及时反思,认真分析自己在讨论问题上的偏差,纠正自己的认识等等。让讨论在规范中进行,不断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讨论的效率。 ;

‘陆’ 小学数学课始怎样创设讨论情境

1、问题需要精心预设,也就是说你设计必须有讨论的价值,是个好问题,一般是教材中重点或难点问题。
2、讨论需要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这样才不会课堂冷场,教师尴尬。
3、渗并教学设计中必须思考:如果问题无法继续下去了,教师改如何引导,让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4、教师在巡视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动向,及时引导和调整。并且要附身听取学生的见解,发现对的和错的,以便于为后面的集体汇报交流做准备。(这是设计者的一个小小心思,在轿喊仿汇报交流中,你想要什么答案,就有什么答案,精彩往往从中生闭纤成,哈哈。)

‘柒’ 小学数学教师课前如何准备

老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时间,及问题的难易程度,多安排一些学生动手的环节(如,这都是老师必须要考虑的,上黑板上来写答案。
最后要讲的一点是,在讲解内容中,把讲台当成是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一个舞台。
总之,来知道学生是否都已明白,在课堂上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不要紧张,上课要能放得开,你这个内容你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讲,上课也不会觉得枯燥,也很受学生欢迎,或是做一个小小的手工制作等),或是做实验引入正题等等,所有的学生一起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上黑板来表演,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定要控制好,需要配备多少个问题,是讲故事导入课题,还是多媒体教学,每一个环节大概要多长时间讲,备课里面包括首先要备好课。
其次是上课的状态,只要你认真准备了,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祝你成功:课程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并且课堂上还要有控场能力

‘捌’ 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课堂讨论积极性

一、课堂讨论前的有效准备
1.明确讨论的目的。讨论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兴趣,让学磨扒帆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得出什么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2.设计讨论的内容。讨论的内容是实施有效讨论的“眼”。因此,教师在讨论前要精心地设计课堂讨论的内容,并遵循如下几个原则:有思维的价值性;有情境的现实性;注意解题思维的发散性;注意问题难度的适合性。
3.合理分组,恰当分工,制定讨论的规则。教师可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理,公平公正地组建各小组,并根据学生性格差异进行组内分工,务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事可做、各执其事、展示潜能、树立自信。每个角色在每次讨论时根据需要可以轮流交换,从而实现小组角色的分工与互赖,促进井然秩序的形成。
4.指导讨论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讨论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讨论的功能,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讨论。
二、课堂讨论时的有效瞎雹组织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其主导和调控作用,实现讨论的有效性。
1.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1)在新知探究过程中,组织讨论。(2)在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处,组织讨论。(3)在寻找问题方法处,组织讨论。(4)在教学概念易混淆时,组织讨论。(5)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组织讨论。
2.合理安排课堂讨论的时间。完整的讨论过程是由讨论前的独立思考和讨论时的相互交流组成的。要充分完成这两个步骤,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时间过短会导致不同的意见得不到充分发表,不利于培养学生质疑与批判能力。但是,讨论的时间过长,则会占用其他教学活动的时间,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要控制好讨论的节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讨论任务。
3.灵活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1)中心式讨论和板块式讨论。根据交流讨论的内容特点的不同分为中心式讨论(即围绕一个中心议题进行交流讨论)和板块式讨论(指教师同时引导学生针对此橘内容的不同板块进行讨论)。前者适用于内容比较集中、主旨比较突出的内容教学,后者则比较适合在并列性、对比性的内容中使用。(2)补充性讨论和碰撞性讨论。根据交流讨论的目的,可以将课堂上交流讨论的形式划分为补充性讨论和碰撞性讨论。前者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的以互相补充为特征的相容性讨论,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这种讨论交流方式所占分量较重;而后者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议题所进行的反驳式、对抗式的讨论,便于构建对于这个问题更全面的认识。(3)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这种分类是根据交流讨论的成员规模进行划分的。同桌讨论是其中最方便的讨论形式;小组讨论是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个问题讨论,通常4人或6人为一组,这是课堂交流讨论的基本形式,一般用于解决稍具难度的问题;全班讨论是教师引导全班学生有秩序地针对一个问题发表意见,这种讨论交流面广,影响面大,比较适用于重点、复杂或较难理解的问题的解决。
三、课堂讨论后的有效反馈
有效的数学课堂活动需要反馈手段的支持,这种反馈既包括学生的反馈,也包含教师的反馈。教师反馈时要注意多鼓励、多肯定,即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应给予充分地表扬;如果回答错误,也不能绝对地否定学生,应该在肯定其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加以鼓励。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增强兴趣,树立自信心。

‘玖’ 数学教师怎样做好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认为:数学课要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1)查阅资料。
现在各种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板书设计以及报章杂志上刊登的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是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所编写或撰写的,这些资料对我们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进行了比较深入透彻的分析、综合和概括,提出了多方面合理的教学建议,设计了科学的教学思路,这些现成的教学经验对我们备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它们,就可以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也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更合适的教材教法。
我们平时听公开课作的听课记录、自己上课的课后记录,也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公开课凝结着讲课老师的探索创新的心血,其中的成功与失败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借鉴。
因此,我们坚持多查阅资料,多听课学习,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广采博纳,取其精华,择人之善而从之,对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大有益处。
(2)精心备课。
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备好课,就必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梳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备课的直接产物和表现形式是教案。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进行教学的依据,使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课堂的时间。有的教师却不以为然,他们或者是把别人的教学教案“移植”到自己的备课本上;或是干脆拿着买来的备课手册走上讲台;或者是“一本通书读到老”,一本教案年年用、次次用。这些应付式的偷工做法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编写教案,既不是课文的抄录,也不是参考资料的凑合,而是对教材和各种教学参考资料进行创造性地加工的成果。数学教学工作本身是创造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每一堂成功的课例都体现了教师新颖的设计创新的结果。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教育对象不同、班级基础不同、要求不同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走出现成教案的圈子。我们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确定讲解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讲清知识性,还要有思想性,把教学与教育结合起来;注意智力因素教育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相结合,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意志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精心设计教法,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编写出切合本班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
我们必须适应教改的形势要求,深钻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精心备课,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如备课要求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我们只有紧密围绕做好这三备工作,写出来的教案才是算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讲台的教案。
(3)准备教具。
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既能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直观教具种类繁多,比如实物、图片、标本、模型、三机(录像机、幻灯机、放音机)、多媒体电脑等。上课需要用到哪些教具,我们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于上课前准备好。如果是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必须在课前检查一下电器是否正常,所要用到的软硬件是否已安装并可正常运行。最好自己先预做一次演示实验,以保证上课演示的成功性和准确性。上课时,教具摆放的位置,演示的时间也要考虑好。这些工作做得充分和细致一点,可以避免因教具准备做得不足而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
(4)静心想课。
写好教案不等于就能上好课,想课是备课的补充、完善和深化,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如果我们写好教案后在头脑中回忆教案的整个过程,像看了电影后重现一样,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通盘教虑,进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增补、删减等工作。可以说这是对教案的再加工,它会使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结构更严密,条理更清楚。
想课,这一步工作对于初步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对所讲的教材内容并不是很熟悉,并且是初次编写该课的教案。经过课前静心想课,上课会变得主动、自如、连贯。上课时就容易把精心编写好的教案得以在课堂中体现和实施,避免只限于纸上谈兵的局面。
(5)课前侯课。
侯课,也是上好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我们在上课预备铃响之时准时到达课室门口侯课,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首先,暗示了学生该上课了,使还在课室外游玩的学生赶快进入课室,使课室内的学生赶快回到自己的座位,逐渐稳定情绪,作好上课的准备;其次,起到调节我们自己的情绪的作用,以便在正式上课时以良好的情绪和精神来感染学生;再次,会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有利于学生严于律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养成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试想,若一个教师在上课铃响过之后才匆匆赶到课室,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转移和惜时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初步踏上讲台的年青教年来说,课前侯课会起到稳定情绪、防止怯场的作用。
(6)及时总结。
课后总结,既是当堂课的课后经验总结,是成败的记录,也是下一课的提前准备。我们把每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归纳总结,为以后的课前准备带来宝贵的参考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不断上课,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几年之后,十几年之后,那时我们才会真正称得上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民教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做得越充分、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这一点我们大部分教师在实践中都有所体会。所以,我们上每一堂数学课,都不容忽视以上课前六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2.学生准备:
要实施有效教学,除做好教师准备工作外,学生的准备也必不可少,它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先决条件。
(1)用品准备
上课前,必须准备好课本、练习本、笔记本,要削好铅笔,装好圆珠笔,灌满钢笔水等,有时还要准备好圆规等工具。不要等到老师开始讲课了才想到去找东西,这样不仅会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而且还会打乱听课的思路。
(2)知识准备
一般来说,每个新的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的。实践证明,人们可以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得到新知识。所以,要学好新知识,一方面要复习好前面所学内容,另一方面要预习好新知识。这样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课,效率就会更高。
(3)体力准备
除了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外,还要合理安排好休息时间,保证每天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并做到早睡早起。夏天要适当午睡,但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即可。应充分利用好课间时间,要到教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做些轻微的身体活动。这样就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听课,效果自然会好。
(4)心理准备
听课不能带着情绪,不能凭对老师印象的好坏,更不能凭对数学学科有没有兴趣。无论哪一老师上课,都必须认真去听。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位同学要在摸清老师的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去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可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而课前准备是教师上好一节课、学生学好一节课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让良好的习惯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必然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俗话说:有备无患。只有师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才能是积极主动和科学有效的。在教师的合理正确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阅读全文

与数学讨论课怎么准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8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4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9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