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如何有效布置小学数学作业

如何有效布置小学数学作业

发布时间:2023-03-31 08:03:32

‘壹’ 浅谈如何有效设计小学数学练习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变革芹做创新力度还远远不够,传统的做法仍然大量存在。具体表现在:练习要求“一刀切”,忽视了学生个体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练习量依然过多,不乏简单机械的练习,质量不高;练习内容的综合性不强,缺少对生活实际的关注、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不够紧密; 那么应该如何的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这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提高教学质量问题。数学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使新授知识转化为学生技能的重要手段。怎样才能精心设计小学数学学科的作业,切实有效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作业的针对性: 实事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面对学生,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承认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作业的设计要有坡度,在范围和数量上要有层次性、伸缩性,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既要使学困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饱”,又要使优等生“吃得好”。例如:教学“小数乘积的近似值”时,可通过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等步骤,依次设计作业题目。 基础练习: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这类作业留给“学困生”。 综合练习:测量学校操场的情况,再算出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要求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这类作业留给中等生。 拓展练习:“两位小数的乘积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是7.38,准确值可能是多少?”这类作业留给优等生。 这样,可有效的避免课外作业的“齐步走”现象。 二、作业的趣味性: 趣味性作业的设计能够寓教于乐,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巩固、强化了知识,又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快乐。例如:在做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时,一味地布置计算题,机械地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嫌慧衡感到枯燥无味,而且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两组练习,每组四道。我把每一组各题的得数之和告诉学生,这样同学们做完后,就知道做的对不对了。学生做完第一组后马上又去做第二组,做得快的同学要求老师出第三组。 三、作业的适量性: 教师布置作业要少而精,要在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做到举一反三这样能使教师迅速、清晰的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提供参考,同时可以使学生摒弃抄袭、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 总之,碧滚布置数学作业,要精心设计作业题,要讲求艺术、讲究方法,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使作业既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贰’ 如何有效布置小学数学作业

第一,作业的布置
作业布置不能太多,题海战术收效不大,反而造成学生厌学。
作业布置要小而精,精心设计,既照顾学有困难的学生,也照顾吃不饱的学生。设置三类题:1、选做题,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照顾差生的);2、必做题,针对新课重、难点(检测学生掌握新课情况);3、选做题,对新课知识进行拓宽,有一定的难度(面向吃不饱的学生)。
第二,引入激励机制
1、鼓励学有困难的学生完成选做题1和必做题2;鼓励中上学生完成必做题2和选做题3 。
2、能完成必做题的给满分100分,其他的附加分。
3、能把错题重做的,补回错题得分。(分嘛,反正不用你付钱的,但对学生来说,是对他的肯定,是激励。)
第三,及时评讲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要求。

‘叁’ 如何有效布置和批改小学小学数学作业

一、作业布置注意适量性
作业布置的适量性,是指布置份量适宜的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独立进行书面训练,达到“高效、低耗”的作业要求,有效促进智力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教师在布置书面作业时应如何用适量性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呢?
首先,作业布置要有全局观念。九年义务教育所开设的各门课程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没有“主、副”课之分,并严格提出了减轻学生负担,科学平衡各科作业量的要求。但是,目前任有部分教师为了单纯追求及格率、升学率,置其它科的学习、减轻学生负担、平衡各科作业量的要求于不顾,而盲目、一味地对自己所担任的学科超量布置书面作业,因而挤占了别科的作业时间,破坏了各科作业的平衡,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且还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养成了敷衍了事和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根本达不到做作业的目的和效果。同时,也因作业份量过大,使教师无法及时进行详细、诊断性的批改,影响了“信息”的反馈,人为地造成了新旧知识间的薄弱环节。因此,教师在布置书面作业时要从全局着眼,各学科利益着想,既要考虑自己所任学科的作业量,又要考虑其它科目的作业量,要以适量性为主。
其次,作业布置要有时间观念。在布置作业前,教师应准确掌握当天的总自习时间,预测作业时限,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小学高年级数学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30—35分钟,中年级不超过20—25分钟,低年级不超过15分钟。
二、作业布置要突出目的性
数学书面作业内容的选定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切忌机械照抄、照搬课后练习或随意信手拈来,无目的、无针对性地乱布置一气。如果教师无目的地盲目布置,不但达不到“优质、高效、低耗”的作业要求,而且还会出现主次不一、轻重不分、顾此失彼的现象。那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如何突出作业的目的性呢?首先,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应重新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研究作业目标,确定训练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其次,还要精心设计、选择作业内容,努力做到精练、巧练、趣练和有针对性的练。同时,也要注意在布置的作业中既要有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硬件作业,又要有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激发兴趣等软件作业。
三、作业布置要体现层次性
一个班上学生知识层次的不同,导致了它们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同一层次、要求的作业,就收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师在布置书面作业时不能一刀切,而要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来分层次布置。实践证明:这种分层次布置法既有利于中差生的矫正和达标,又照顾了优生的超前发展和能力培养。如,我在布置作业时对学习差一些的学生采取了“从基础知识着眼、基本概念着手,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措施,对他们布置一些与例题相似的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为主的较浅显易做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感,消除恐惧心理,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对中等生我采取了“从重点着眼、基本技能着手、半扶半放”的措施,布置一些与例题相近或稍有提高的以技能性、能力性、智力性为主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对优等生我采取了“从知识难点着眼、重点着手,高起点、快节奏、一放到底”的措施,布置一些以综合性、系统性为主且难度稍大的作业题,以发挥他们学习中的创造性和技巧性,满足他们不断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四、作业批改要强调及时性
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情况而采取的经常性、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加快书面作业“信息”产生和反馈的速度,对教师及时查漏补缺,最大限度地减少事务的积累,并培养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作业效率提供了重要保证。只有通过及时批改,教师才能随时了解掌握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缺点和不足,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在下节新课前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和弥补,并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学习状态,改进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薄弱知识部分的再学习。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采取“短、平、快”的方法,尽量缩短批改时间,加快“信息”产生和反馈的速度,要随收随改、随改随发,坚决做到当天批改不过夜,最迟也要保证在布置的当天下午放学前把已批改过的作业本发到学生手中。
五、作业批改要重视诊断性
作业批改的诊断性,是指教师在批改时可采取“望、闻、问、切”等手段对每本作业进行全面详细的确诊,从而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而确定相应的纠错策略,收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功效。在批改时切忌单纯看答案,简简单单打“√”、“×”,“不开处方,不下药”,使学生明知给某题打了错号,但不知究竟错在何处,主动进行纠正,也是置身于“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境地,即使纠正了,部分学生还是重复了原来的错误思路,在四位上造成了进一步的混乱,使错情更加严重。而且还使部分学生养成了一发下作业只看对、错号和分数,而不去积极探究和主动改正等不良习惯,甚至出现错时抄袭别人正确作业的现象。对此,教师在批改时要改一改数学作业批改的传统做法,借鉴作文批改,可采取“眉批、横批、划线标错、画圈指示、加注指示”等方法,保证让学生一看就知道错在何处,为什么出错及纠正时应注意什么等。这样的批改,不但使学生一看就发现,一改就正确,而且加深了印象,加强了“免疫功能”,让学生体验了分析或列式正确的快慰感,鼓励了纠错的信心。
另外,还要在单个确诊的基础上做好对全班的会诊。根据会诊发现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缺陷书写详细的批改摘记,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同时还可以采取以师批为主,自批、互批、面批相结合的手段,促使“信息”的纵横交流,培养学生“自诊、自疗”和“互诊、互疗”的能力,养成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肆’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

1、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儿童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游戏式作业 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如教学完“乘法口诀”后,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家长玩。再如教学《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学生相互之间玩一玩。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令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园地,学习的乐园。 2、情境式作业
所谓情境,就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营造的学习氛围。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生动的情境式作业,往往能使学生的精 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不断激起学习的 欲望。如学习完“100以内的加减法”后,设计“今天我当家”的情境活动,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架,让学生自主购物,算一算“20元钱可以买什么?”“30元钱可以买什么?”“你最喜欢买什么?”“共要花多少钱?

‘伍’ 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有效布置作业

同行说:教学质量的60%来自课堂教学,40%来自作业。我非常认同这个说法。课改又要求学生“减负”,还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认为这是非常应该的,也是必然的。二者看似有冲突,却都是势在必行。那怎么办呢?这就需要确保学生作业的“少、精、全”,让它依然为提高教学质量而服务。
“少”,即为合理控制作业量,争取以最少的训练量达到最深层的训练意图。这就要求教师按照大纲要求,根据教学目的,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反复斟酌,仔细推敲,根据每一个不同的训练目的选择制订每一道最合适的训练题目,以最少的训练量完成最终的训练任务。

“精”,即选择和制订的训练题目要能够集中反映一节课内容中的精华,凸显一节课内容的重难点,切实反映大纲要求,落实教学意图。这就要求教师吃透大纲的目的和要求,吃透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容中联系紧密的东西,使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也只有抓住一节课的精华,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全”,即所选择的题目要能反映课堂教学内容的全貌,要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有的放矢,精心选择相关内容,制订训练题目。根据大纲要求,知识的学习共分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技能的学习共分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每节课所布置的练习对于知识及技能的巩固和训练都要依据教材、学生等情况,紧密结合新大纲,使要求切合实际,切忌过深过难,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也不可随意指定层次,使学生无所适从、练无效果。
可见,作业布置还要有针对性、提升性。作业的难度上要易、中、难按比例呈现。基础概念,定义,公式等该抄的要抄,该背的要背,这是保证大部分学生教学质量达标的关键。作业内容要有一些发散思维的题型,以满足优生的需求。时间、精力许可的话还可以按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按低、中、高的难度来布置作业,也就是说作业数量要有弹性,不搞“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学优生优化知识结构。如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分类布置作业,也可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布置适量选做题,按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这样更能体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完全一样的知识,不同层次的学生又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因此,有针对性、提升性地布置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这样显然行之有效,但须注意不能因此走入降低教学标准的误区。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互质数”的概念时,设计这样一组判断题: ①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没有公约数。( ) ②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 ③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 ④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 ⑤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可能成为互质数。( ) ⑥1和任何自然数为互质数。( ) 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与课堂反馈,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了“互质数”,又避免了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错误,使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对学生作业的布置不能不重视,从减负的角度来看,作业量不在于多,而在于这些作业是否经过筛选组合,是否具有针对性、逻辑性,是否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是否能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陆’ 浅谈如何有效布置小学数学作业

数学教学离不开一定的练习,现在大多数教师对课堂练习非常重视,忽略了课后练习,特别是家庭作业的设计。有的教师通常是拿现成的习题集应付了事,大都机械重复,缺乏生活性和趣味性,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与省教育厅减负提质背道而驰。有效的数学家庭作业设计,应以教材为主阵地,以生活为主战场,以思维为主练线,要花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收获,为此,我认为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下设计。
一、尝试性作业
这种作业可以看作预习性作业,是通过学生自学教材,查阅资料,初步掌握学习内容,完成一定的练习,例如:学习“圆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剪圆片、折圆片,说出对圆有哪些新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实践动手练习,让学生了解到:①对折若干次后发现折痕在圆的中心有一个交点,它就是圆心。②对折痕的一半是半径,且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③圆心将直径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说明一条直径的长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培养钻研精神。
二、自选性作业
从学生方面考虑,作业设计要“因人施设”,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生,让学困生吃饱,让优秀生吃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避免作业一刀切的现象。以“圆的面积”一节为例:可以设计如下的家庭作业,(1)学校圆形花坛半径2米,请求出它的面积。(2)学校花坛直径8米,请求出它的面积。(3)学校花坛周长12.56米,求它的面积。(4)一只小山羊被主人用2米长的绳子拴在东西院墙根与地面相交的木桩上。小山羊想:哇!这么多青草,太好了,我一定把它全吃光。请问小山羊能吃光所有的青草吗?为什么?它能吃到多大范围的草?请你求出小山羊吃草的最大面积。
三、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布置得好、有趣、多样化,学生练习热情就高涨。同时在家中练习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为学生展示自己,家长了解孩子提供舞台。如,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可以让学生与家长互动,孩子任意说出一个分数,家长根据这个分数说出一个和它大小相等的数,让孩子判断对错,或家长说一个分数,孩子说出一个与之相等的分数。学习了圆面积后,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圆形物体的面积,学生积极性较高,与家长共同讨论为什么这些物体的面要设计成圆形的。
四、实践性作业
完成实践性作业是一种体验性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在实践中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根据给出的硬纸板,帮扬子江制药厂制作一个药盒的标样,盒子的长5cm,宽4cm,高3cm。并求出这个盒子的表面积和容积。虽然因人而异制作的成品会有差异,但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同时也巩固了长方体表面积和容积的知识结构。
五、开放性作业
作业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解题策略,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和灵活性。
例如学习《分数和比的知识》后,可安排这样作业:看到“a是b的,你能联想到哪些内容?”,要求学生联想到:a与b的比是5:6,b与a的比是6:5,b是a的 倍;a比b少 ;b比a多……等信息。
再如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设计这样一道题:把含盐16%的盐水40千克改制成含盐20%的盐水怎么办?这样一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打破“陈规旧矩”的束缚,引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可以通过加盐,使盐水中的含盐量变多,也可以通过蒸发水,使盐水中的含盐量相对变多。进而从两个方面思考:需加多少盐?或需要蒸发多少水?小学生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设计这样的习题让学生去解答,恰恰给他们创设一种“探索”的感受意境,解题中感到乐趣无穷。
六、设计性作业
针对一项工程、一个活动,让学生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规划图等,以训练学生的创新与策划能力。如,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为同学们安排游园活动,走迷宫,每人每次2元;摩天轮,每人每次3元,碰碰车,每人每次4元,空中游览车,每人每次1元;动物猎场,每人每次7元。问每个项目玩一次一共要用多少元?如果学校发给你15元的游乐券1张,请你设计游玩方案。
这个问题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在学生心理中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他们会从自己的经验爱好出发,开始琢磨,怎样设计自己所喜欢的游乐方式?怎样使自己喜欢的项目多玩几次?怎样玩才能使15元的券不浪费?……
总之,学生作业的设计应突出层次性、尝试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获得巩固训练的同时,也要体现一定的弹性,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达到“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柒’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上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繁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比如在学习“数的整除”这单元后,我利用这单元的知识设计一道让学生猜猜老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的作业,猜出后,拔个电话给老师。( ) 一位数中最大的偶数。( )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2和3的最小公倍数。( )既不是指数也不是合数( )最大的一位数。( )8的最小倍数。 ( )6和9的最大公约数。(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积。学生根据这些条件,猜出号码拨出去,接电话的果然是自己的老师,学生就觉得十分有趣。这样把作业寓于猜谜之中,有趣的猜谜活动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吃”得津津有味。
二、设计生活性作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作业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很大程度上就能吸引学生对作业是否敢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道作业:《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三、设计层次性作业,保护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面对全体,就要考虑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我们针对学生差异,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的A、B、C等组别,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自选超市”式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有余力的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这样设计练习能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我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把作业设计成一个学生喜欢的肯德基的儿童自助套餐的形式,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数学能力。
A餐: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
4×8=( ) 8×7=( )
口诀:( ) 口诀:( )
5×8=( ) 8×3=( )
口诀:( ) 口诀:( )
B餐:填上合适的数。
( )×8=40 8×( )=56
( )×4=32 8×( )=64
C餐:想一想,括号里能填几?
8×6+8=8×( ) 8×6-8=8×( )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学困生和中等学生要求完成A餐的两道题目和B餐中的两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A餐中的两道题目、B餐的一道题目和C餐中的题目。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优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给学生,要求他们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多渠道地解决问题,那么无疑可以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教学了《长、正方形的面积》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要给教室里二扇向阳的窗户做窗帘,每扇窗户高2米,宽1米,至少需要买多少米布?在作业交流时,学生很快解答如下:2×1×2=4(平方米)。这时一位学生提出质疑:这样买布太少,会遮不住太阳,应多买些。自由议论后,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为了便于拉开(透光)和关闭(遮光),还需把窗帘做成两幅,两幅之间要重叠一定的宽度,有的学生认为:市场上卖的布宽度和窗户宽度不一定一致,还需要根据布幅的宽度和窗户的宽度进行计算,才能确定应买布的长度。还有的学生说:质量好的布要尽量精确些,质量差些的可以适当放长些,这也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经济条件。
注重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开放性,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知识运用也更灵活,更有创意,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才能。
五、设计自主性、合作性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开发自主性、合作性作业业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为学生达到学习目的提供了问题情境和活动方式,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数学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如:在学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可以设计“包装礼盒”的实践题: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4个礼盒,让学生解决包装问题:4盒礼盒可以怎样包装?怎样包装可更省包装纸?让学生通过现场操作,加深乐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师驻足观赏、频频点头之际,已有一股春风吹进了学生的心田。在这一作业中学生会根据各自的特长合理进行分工,这种分工,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分层,也是学生自主的布置的分层作业。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就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并能真正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为新课标下的数学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捌’ 一年级数学课堂作业怎么布置

1、布置趣味性作业,不要布置重复性的作业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

强化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十分重要,应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童话、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使学生把作业看作是没有负担的学习,乐在其中。

2、布置多样性的作业,数学作业防止单一化

不分层次的作业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作业单一化的弊端。

在布置作业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布置作业,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都有所获,都在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成功的体验,例如:计算题作业是由数字与运算符号构成的抽象枯燥的作业,学生计算时容易产生烦燥的情绪,因此注重作业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比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形式,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注重作业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比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形式,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布置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活动,面向未来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化,当然,重现式的数学作业布置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它符合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有助于语言材料的记忆、积累。但是在优化重现式作业的同时,更多地布置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小学生学习建议

阅读课本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开始。对那些能读懂的例题,就先读课本自学,再作练习题,老师通过检查练习发现问题再讲。

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把教师上课讲的内容听懂就可以学好了。其实真正理解,单凭教师的讲授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有关的课外书籍,加深扩展和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

自学缺漏知识,以便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跟上和适应新教材的学习。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学习而系统自学有关的某种读物。不受老师的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系统自学新教材。

‘玖’ 浅析如何有效布置小学数学家庭作业

一、布置的家庭作业要讲究“生活”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丛返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另外,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如: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的安排学生的作业是:(1)去超市找一找1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2)调查:1根火腿肠、一包方便面、一瓶矿泉水、一袋黄酒、一个鸡蛋等的重量。(3)和爸爸妈妈一起先猜一猜1千克的花生大约有多少粒?然后称一称,数一数。又如教完“百分数应用题”枣枝后的作业:(1)小红的妈妈准备买4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6.5元,如果买5千克或者5千克以上可按八折优惠,小红的妈妈可以怎样买?
二 布置的家庭作业要讲究 “实践”性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因此,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
例如:学习“大树有多高”后让学生测量出家中或附近的一些高的建筑物或公共实施的高度,写出测量的主要数据及计算的过程(本题学生至少要两个人合作,要在有太阳的时候,找出一个容易测出高度的物体,把这个物体竖直在地面上,测出它的影子的长度,在同一时候,测出所要测量的高的物体的影子的长度,再通过所学知识求出高物体的实际高度)。
再如:学习了“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布置这样的作业:“如果每平方米墙面需2千克油漆,若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够吗?”(本题学生要知道先测量出自己的卧室的长、宽和高,再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面的面积之和,最好还应扣除门窗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出100千克油漆够不够。)
通过这两题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操作实践中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布置的家庭作业要讲究“操作”性
凡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丰富多彩的数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有趣材料,只要精心设计,就会使数学家庭作业的内容趣味无穷。布置一些制作或者创作性作业,做到“寓做作业于创作中”。
例如:教学“给三角形分类”后,布置学生先摆三角形的图形:用10厘米长的小棒5根、15厘米长的2根、9厘米和12厘米长的各1根,摆出下列规定的三角形图形。然后给三角形分类。
1、说一说三角形的作用。举例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他们又是怎样的三角形。想一想: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三角形为什么应用这样广泛。
这样的作业学生乐于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多方面的能力。
四、布置的家庭作业要讲究“阅读”性
新教材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从一年级开始就以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以“你知道吗?”为题,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凳郑敏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发现、数学史的知识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呈现,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除了课堂上充分利用数学新教材的文化特性,让学生切实领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外,在课后,可布置学生形式多样的综合性作业。
如:布置学生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像《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等报刊书籍中的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童话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等;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记录数学学习、生活经历中的点点滴滴;办《数学小报》、写数学小论文等。
让学生在作业中激发探索热情,发展思维能力,陶冶性情,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作业,如果让学生感到快乐,并且能在快乐的作业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这才是成功的作业,这才是有效的作业。

‘拾’ 如何让数学教学中的作业布置更加有效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上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小学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其有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的作业布置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趣味性的作业学生更乐意完成

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着这一目的,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例如,在学习完人版第十二册“纳税和利息”这节知识后,我让学习设计一个表格,到当地信用社或邮政银行,把当时的利率表抄下来。设定一个情节,给你们5000元,你们自己决定存多长时间,计算一下,到期可得利息多少元?同学们兴趣盎然,参与热情高涨,很积极的就完成了这项作业。

二、探索性课题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的作业印象深,效果好。例如,在教学了“图形的变换”这节内容之后,我让他们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第二天,有的学生带来了剪纸作品;有的学生设计了楼房图案等作业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看着学生这些“杰出”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全部掌握。我想,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数学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布置作业

首先作业不能多,不能要求面面俱到,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学生除了要完成数学作业外还有许多作业要完成,时间不允许学生去做很多数学作业,其次做太多反而使学生不易掌握知识重点。其次是布置作业要有目的性,每个作业题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到达复习知识,巩固知识的目的,不是只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作业量,每个题都要有针对性,针对某个知识点,可以是刚上过的新科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复习某个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总之,不能为了完成作业量而盲目布置作业。再次,布置作业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布置作业,有的学生基础很好,学习成绩也非常好,这样的学生可以多做一点,做一些难度大一点的作业题,而有的学生基础不好,成绩也相对差一些,布置给他们的作业需要简单一点,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作业,树立学习的信心,否则他们只会抄袭作业,最后连最简单的知识都没有掌握,费时费力给他们批改作业但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布置生活式的作业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学生适当运用课堂内容的自然延伸,能从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如何有效布置小学数学作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