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孩子做数学题太粗心怎么办
学习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病。想要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坏习惯,我们需要明确一点:
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1、简单不该出错的题目,做错了;2、会做的题目,做错了;3、看错题目,做错了。
其实以上几点,只是我们看到的结果,粗心并不能作为原因。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粗心”,主要还是因为这三点:
1、知识不熟练,概念不清晰
出现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孩子对所学新知识,不及时复习,没有完全掌握。
还有一点是孩子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所学内容,只是对书本概念死记硬背,不多加思考,导致做题的时候不能触类旁通。
这类孩子需要多引导,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及时梳理自己的知识漏洞。
2、性子急,习惯不好
性子急的孩子不管做什么都容易出错,并且很容易出现不耐烦的情绪。
体现在学习不认真,写作业不检查,敷衍潦草,思维跳跃或混乱等,直接导致错误频出,这也是学习习惯不好的表现。
这类孩子需要纠正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学会耐心,尽量培养孩子将所想内容落到纸上,这样思维更清晰。
3、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孩子写作业时心不在焉,铅笔、橡皮都可能让他分心,总之就是对学习不上心。
一方面是因为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本身就有限,再加上课程和题目并不那么有趣,孩子玩心重,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这类孩子需要加强阅读习惯,用他喜欢的方式,趣味性地引导他,培养他的注意力。
当孩子出现这些“粗心”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帮助他“戒掉”粗心呢?
1. 慢慢读题
陪孩子写作业时,一定不能代替孩子做的事就是读题,因为家长不能代替孩子消化知识。
读题的时候,引导孩子速度一定要慢读,细读,边读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数据、信息等在草稿本上记录下来。
确保没有遗漏有用的信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解题,切记,草草读完题目,妄下结论。
2. 演算工整
务必培养孩子准备草稿纸的习惯,解题时,根据读题时得到的关键信息和数据,按调理演算,列出方程、算式。
这样在检查的时候,干净醒目,条理清晰,简单明确,很少会发生数位不对,或符号弄错等情况。
3. 回头检查
很多孩子做题时注重速度,而忽略了正确率,做完题后,很容易被速度麻痹,沉浸在完成的喜悦中,或不检查,或检查时草率。
家长不妨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算出的结果,推算出体重数据,判断是否符合题中数据。一方面不被自己的方法束缚,另一方面发散孩子的思维。而干净整齐的草稿纸也很方便检查。
4、规定时间,量化题目
陪读父母都知道让孩子认真专心写完作业有多难,所以要巧妙运用方法,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比如有的家长规定孩子做1小时作业,才能看动画片。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往往心不在焉,完成质量很差。但是如果家长条件改为“再做对5道题才能看动画片”,结果就是孩子5道题完成得有质有量。
孩子从“必须忍耐1小时”的消极状态,转变为“认真做完就能玩”的积极状态,不仅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还能保质保量,克服粗心,家长还可视情况给孩子一些奖励,一举多得。
培养孩子“戒掉”粗心,不仅能帮孩子理清知识体系,总结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还能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更有序高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框,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深远影响。
㈡ 做数学题老是很粗心怎么办
如何改正这个缺点呢?
1.留意身边很细小的事情,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2.多留意身边人的情感,培养自己的细腻情怀;
(是为了练习你的细心)
3.在做题目之前,要仔细地审题;
4.做题目时,要做到“一步一回头”;
5.你能考到那么高分,说明你是很聪明的。要相信自己,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6.多留意身边人的优点,多向别人学习学习,也能提高你的观察能力;
7.不要盲目去做一些题目,因为你不是不会做,而是因为粗心大意。盲目做题目会把你聪明的脑袋做晕的,当然一些必要的练习一定要做啦~不做你那聪明的脑袋会生锈,但切忌,不要自己去找题目做了;
8.要弄清楚你自己错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不会做,纯粹因为不会解题思路,就要加强练习了;
9.但如果出错的原因纯粹是粗心大意,那就不要勉强去做其他的同类型的题目了,越做越错;
10.我相信你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没有错,只是粗心大意,不要去怀疑自己的学习方法;
11.不要随便去更换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适应、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如果随意改变,自己会很不适应,反而会更加糟糕;
12.我也是跟你一样,其他成绩都很好,总是数学拉分。所以我和你的问题都是出于粗心大意。你做题目时也是很快就把试卷做完的吗?如果是,就请你放慢脚步,小心审题了;
13.也许你会因为粗心大意,使自己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数,所以你就应该吸取教训。例如:你是因为少看了一个字,题目意思自己看错了,下次就应该小心地审题。及时总结教训。
希望我的方法能够帮助你,你的这种情况,与我有些类似,所以我相信我会是你的镜子。切忌,千万不要盲目去做题目,那样只会是害了你!
㈢ 如何突破高中数学“瓶颈期
题记:“瓶颈”一般是指个人在前进中遇到的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个阶段就像瓶子的颈部一样是一个关口,突破了便是出口。但是,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就会一直被困在瓶颈处,体会进退两难的困窘。我刚好所带高二(18)班是一个重点班,目前正在学习圆锥曲线,我就不断地告诫他们,这个阶段的学习尤其要耐心、细心、用心,否则你马上就要进入数学的瓶颈期和困惑期了。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总结的“瓶颈期”症状及解决建议:
症状1:喜欢钻研难题、怪题,对有针对性的训练不屑一顾
解决建议:淡化偏怪,找出弱点,重点专练
在重点班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很多学生自认为自己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不屑于做基础题型打基础,而是侧重做大量偏、难、怪的题目,这样才能显示水平,才有档次,才能增强综合能力,才能拿下高考中的压轴题。与此同时,还有学生对热点、重点内容的专项训练不屑一顾,草草应付,眼高手低。忽视基础题是最大的误区,也是许多考生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其实,针对重点和热点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完善,这样可以扫除障碍。另外,《考试说明》中也明确指出,不考偏题、怪题,所以建议大家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学生。
我的建议:考生只有牢固掌握常规解题思路和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重视统法的作用。即使是尖子生,花费很多时间去钻研偏、难、怪的题目,也不是一个好方法。
症状2:不注意知识系统化,没把知识贯穿起来
解决建议:梳理知识,形成网络,纲举目张
不把知识系统化,是复习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没有系统,就难有头绪,各个知识点之间就彼此孤立。哪些知识过关了,哪些知识还是薄弱环节,学生心中没有数,看着也是整天忙碌,却不知道做了什么,又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在一轮复习之前,要提醒学生应在梳理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我的建议:通过归纳,不仅可以把知识点梳理清楚,而且还为今后攻克难题提供解题思路储备,要通过会一道题而会一千道一万道,而不要反过来。
症状3:学习面面俱到,不注重抓学科重点
解决建议:合理取舍,深化重点,有的放矢
有些学生总是希望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都能学得面面俱到,造成样样都想抓,反而样样都抓不牢的情况。他们常常怀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去请教老师,觉得自己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学习越来越没有方向。
其实,我们应该学会抓住重点。一方面要注意重点学科的学习及“补差”,因为差的学科上升空间大,考生应予以重视,坚持学科间的平衡;另一方面,要理清各学科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触类旁通。学生要把重要的知识点作为复习重点,达到以少胜多,举一反三的效果。
症状4:没找到科学、高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过早出现“高原现象”
解决建议:提升境界,有效解题,领会真谛
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总是跟着别人走,严重影响学习以及复习效果。要想在考试中取得成功,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很多考生学习不可谓不努力,可成绩总是上不去,为什么呢?因为方法不当。
成绩停滞不前,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学习的“高原现象”。考生需要从方法上寻求突破,要明确看书和解题的三重境界。
看书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记,就是记住书上所讲的概念、定理、公式,明白相关知识的意义(记,就要记牢,一定要理解之后记牢哦)。
第二重境界:联,就是将现在所学习的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第三重境界: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用到解题中,灵活运用才算真正掌握(掌握再多不动手熟练之,否则一切都白干!)。
解题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当前问题。
第二重境界:思,就是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总结解题经验和方法。
第三重境界:归,就是把知识经验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回归书本。
症状5:不善于总结归纳、开拓思路和举一反三
解决建议:由表及里,总结得失,去伪存真
这种症状是长期题海战术造成的。很多学生尤其是中等学生,习惯拼命做题,认为题目做多了,题型见多了,方法总会掌握的。但是题海茫茫,能做完吗?
俗话说:“学会总结,才能学会学习。”这是教育教学实践中被充分证明的宝贵经验。总结归纳其实是一个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的过程,这对增强我们的探究与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能让我们对知识的认识逐步深化,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效果。
在具体的学习以及复习中,学生首先要学会总结归纳知识系统,建立错题档案;其次是归纳解题方法,如归纳某些问题的相同解题思路和经典问题的多种解题途径;最后是归纳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相近知识点的本质区别。
症状6:旧错屡犯,成绩不见提高
解决建议:反思错题,追根溯源,提炼成经验
这是一部分考生最为头痛苦恼的事,错题再错,不仅阻碍成绩的提升,还容易打击信心。
错题集大家都总结,可是很多学生仅仅作为一项任务去做,而没有好好利用。我们任课老师就是要建议他们,通过平时的学习,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在错题中淘“金”。做错的题目,马上寻找做错的原因并对应练习。
一些同学认为选择题就是考一个个知识点,做错了是因为自己没有把知识点记牢。其实高考很少考一个个单独、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所以在平时复习的时候,我们要更重视对知识系统的分析,更注重答题的针对性。
知道自己做错了题目后,对做错的客观题和回答不完整、不理想的主观题进行认真的整理。认真反思和研究每个专题的切入角度,以及专题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明确专题的不同层次,然后得出需要运用哪些基础知识来解题。同时,还要在提取有效信息及答题规范方面下功夫,增强解题能力。
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鼓励学生将错题记录下来,把错误一一纠正,决不让同样的错误再犯第二次。经过长期的积累,相信他们犯错就会越来越少,解题正确率也就提高上来了。
症状7:平时随堂测验都挺好的,可是一到大考就特别紧张,容易患得患失
解决建议:看淡成绩,调整心态,确定目标
考试对与高中生尤其高三学生而言就像是家常便饭,成绩起伏在所难免。每次考试结束后,考生要理性分析考试得失。例如,可以结合每次考试暴露出的短板制定一个“补漏”方案,让每次考试都能成为备考路上的“加油站”。
其次是卸下思想包袱。考生只有回归心无杂念的备考状态,惧考症状才能逐步缓解。考生要明白眼下的每一场考试都不足以影响整个人生,只要付出努力,取得怎样的成绩都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以每一次考试为新的起点,鼓足干劲,有计划地向下一个奋斗目标前进。可是,我们任课教师都明白,很多道理他们都懂,能不能说服自己还要考自己。
最后,借用新东方李笑来老师的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我辛辛苦苦分享的这些道理:“无论我讲得多么有趣、多么有用或多么有道理,暂时还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当且仅当你按我说的去做了之后,对你来说,才算真的有趣、真的有用、真的有道理。”如果你用网络搜索“学习方法”四个字,会发现约有一亿个网页。优秀、高效的学习方法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问题只在于你是否真正想要去获取,是否有足够的执行力去不断尝试并坚持。
瓶颈并不是绝境,只要找对方法,立下恒心,克服困难,坚持下去,相信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突破重围。
㈣ 初中数学瓶颈期怎么突破
这已经是我第N次看到类似的问题了,数学是一门比较容易上手的学科,对于数学,最基本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题。首先,是要找合适的题来做,有人看见题就晕,主要就是选的题不对,一开始太难,没有成就感就会失去热情。
所以我建议你先做点简单的。然后在类似的,稍难的上手,遇到不会做的,不要恢心,要坚持下去。
上面的方法相信别人也和你说过,我再说一下我自己的方法。你可以多看看书上的例题,不要只看,照着例子抄,抄的时候一定要用心,要明白上面每一步是为什么,用到了什么公式,什么定理。
多几次就会记住了,能够在自己做题时融合进去。如果你确认没有时间,可以少做一点,因为数学作业就够了.我建议你多抄一下例题,一定要弄懂每一个过程,在做作业的时候,把例题的技巧运用上。这是一个过程,坚持过去了,后面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书上的例题都是很经典的,一定不要只看,如果只看,你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数学一定要动笔。还有,你最好准备个错题本,收集你平常做错了的题。无论是不会的还是粗心的或者是你觉得经典的,都记下来,有空看看,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如果还有心的话,每个题都写上自己的心得,一两句话,提个重点就好了。我以前上学的时候,错题本就收集了好几本,很有收获。周围的同学有时都要借去看,因为你曾经的错题,就是你薄弱的地方,要反复学习。数学这门科,就是一个多动手的学科。
㈤ 数学陷入瓶颈期、分数提不高…怎么办
找到成绩提不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导致成绩提不高:
1. 基础(定理,定义)不扎实
2. 不掐着时间做题
3. 不会从错误中学习
4. 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针对第一点要把基础知识比如定理定义一定要掌握清楚
第二点是要在平时做作业时养成定时做题的习惯,让自己有紧迫感,尽量像对待考试一样完成作业。
第三点是要整理错题本,并标明错误原因,尽量保证犯过的错误不要再犯。
第四点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方式是要利用数学思维去解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如李泽宇三招 翻译-特殊化-盯住目标的方法。
㈥ 小学生数学粗心问题怎么解决
面对孩子的粗心,妈妈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宽容,慢慢想办法,千万不要瞎指挥、乱批评,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孩子细心的好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
方法一:帮助孩子找到“粗心点”
一位10岁孩子的母亲在解决孩子的粗心问题方面很有心得:
我家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经过我和孩子仔细分析他每次做错题的原因,我们得出一致的结论:不是题不会做,而是每次都会把题目看错。由此,我得知,容易看错题目就是孩子的“粗心点”。
于是,我便告诉孩子:“你粗心的原因是每到审题时,你的思维就滑过去了。怎么办呢?以后你每次再做这样的题时,先停一下,闭上眼睛数三个数,然后再睁开眼睛往下写,这样就不容易错了。因为你没让思维滑过去,而是有意识地给它设了一个障碍。这就像警察叔叔在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设置提示牌一样。”
孩子用我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果真很明显,每次做作业时,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少多了。
看,面对孩子的粗心,妈妈与其批评孩子、给孩子上“政治课”,不如具体地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方法二: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
一个孩子的作业本、作文本里到处都有错别字,孩子因此很自卑,他的妈妈对此也很无奈。
于是,孩子的妈妈便去请教儿童教育专家,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妈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和这个孩子一起统计和整理他作业本里的错别字,整理完之后,她和孩子都惊奇地发现:原来,总是写错的字就是那么几个。最后,她让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本,把整理出来的错别字写在这个本子里,并且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字写错的原因,把这些也写进本子里。
在妈妈耐心的指导和孩子的认真坚持下,一周以后,这个孩子作业本里的错别字已经明显地减少了。
如果你的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你不妨让他准备一个错题本。
其实,只要对“粗心”问题进行详细地整理,这些问题就可以在思想上、意识上得到纠正。孩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大脑就会自动提出预警和反应,这样, “粗心”的现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这就如人在冰上走路,因为冰很滑,所以要小心翼翼地走,因为小心翼翼,所以犯错误的可能自然会少了很多。
方法三:围绕细心做文章
遇到孩子粗心的问题,一般的妈妈要么抱怨、要么批评,但这样做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其实,妈妈如果转换一下思维,围绕细心做文章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一位妈妈曾经这样介绍她的经验:
有时,我不总是盯住孩子因为粗心而犯的错误不放,而是寻找机会表扬孩子的细心之处。如孩子在没有经过大人的提醒下把地板扫干净了、孩子避免了一次以前经常会犯的错误等,我都会把这些记录下来。
在我们家墙壁上贴着一张细心表,孩子每细心一次,我就给他画一个红色五角星;当五角星满五个时,我就会给他一个小奖励,如带他去吃一次肯德基等;当小奖励满两次时,我就给他一个大奖励,给他买身新衣服、买个新文具盒等。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了,而粗心的毛病也明显地减少了。
妈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当孩子出现粗心的毛病时,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你真是屡教不改”、“你就是一个‘小马虎虫’,我看你这粗心的毛病是真改不了了”,当家长说出这样的话时,孩子自己也会丧失信心。
人往往是有求证心理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努力去寻找孩子的细心点,并不失时机地肯定他、鼓励他,孩子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时,细心便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
方法四: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长便饭”。
所以妈妈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
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当然也就是少有的现象了。
㈦ 做数学题总是很粗心怎么办
小学生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经常“粗心”,很多家长觉得这是小毛病,没有重视起来,然而,马虎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仅影响数学成绩,也会影响今后各科的学习。
1、先把书桌整理一下再做功课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没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外物干扰是影响他学习的最大因素。
因此如果孩子不能集中精神于功课上,不妨先帮他们把桌面上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整理整理:孩子的书桌上除了文具、课本和练习册之外,玩具、课外书、电子产品等都应该由家长收起来。
书桌前方除了粘贴与学习有关的地图、公式、拼音表格外,不应粘贴其他类似卡通画、装饰物等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
2、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尽量保持安静,像看电视、听广播、搓麻将、听音乐、和邻居聊天等行为,都应该尽量避免,或者是降低分贝。
当然最好的做法是父母拿一本书坐在他的身边和他一起学习。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这样做能为他树立一个好榜样,非常利于他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但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看的书尽量不要是报纸或杂志,因为在孩子看来,看那些“书”,不是学习,而是一种消遣,反而会适得其反。
3、学会把学习变成游戏
孩子不喜欢学习,主要就是因为学习强制又无趣。所以不如把强制学习换个做法,让完成课业变成游戏,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一张任务表,让他根据作业任务的轻重缓急,填上每天的学习计划、完成时间等。
4、逐渐延长学习时间
研究表明,各年龄段注意力稳定时间分别为:5-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12岁以上是30分钟,所以如果想一个孩子60分钟专注地完成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设定学习时间时,最好能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为孩子设置过高的学习目标。当孩子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时,就会心生挫折而放弃。
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视孩子情况而定,将学习时间慢慢从5分钟延长到10分钟,再延长到15分钟、20分钟,并对孩子的良好表现及时给予称赞。当孩子一次比一次有更好的表现时,其成就感会随之逐步增加,也就能更好地坚持下去。
5、同一件事家长不要反复提醒
父母对孩子交代事情只讲一遍,其实也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一种方法。因为课堂上的知识点,老师只会讲授一遍,如果孩子习惯于一件事反复听父母讲好几遍才记住,他就无法很好跟上老师的节奏。
所以,当父母有事情要交代给孩子时,最好是能先提醒孩子,你只说一遍,让孩子专心听好并完成。
如果孩子因注意力不集中而错过你交代的重点信息,那么你可以做出适当的小惩罚,如打扫卫生、倒垃圾等等他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