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数学 函数 象和原象都是什么,举例子说明怎么算,具体
概念来自于映射。如果把函数看作映射,自变量X就是原像,对应的函数值Y就是它的像。
㈡ 函数的概念是什么
函数的概念是给定一个数集A,假设其中的元素为x,对A中的元素x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x),得到另一数集B,假设B中的元素为y,则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用y=f(x)表示,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A、值域B和对应法则f。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f,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
函数,最早由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出于其着作《代数学》。之所以这么翻译,他给出的原因是“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也即函数指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一个量中包含另一个量。
函数的概念由来:
中文数学书上使用的“函数”一词是转译词。是我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1859年)一书时,把“function”译成“函数”的。
中国古代“函”字与“含”字通用,都有着“包含”的意思。李善兰给出的定义是:“凡式中含天,为天之函数。”中国古代用天、地、人、物4个字来表示4个不同的未知数或变量。这个定义的含义是:“凡是公式中含有变量x,则该式子叫做x的函数。”所以“函数”是指公式里含有变量的意思。
我们所说的方程的确切定义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但是方程一词在我国早期的数学专着《九章算术》中,意思指的是包含多个未知量的联立一次方程,即所说的线性方程组。
㈢ 数学函数是什么
函数定义在数学领域,函数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使一个集合里的每一个元素对应到另一个(可能相同的)集合里的唯一元素。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对应关系,是从非空数集A到实数集B的对应。简单地说,甲随着乙变,甲就是乙的函数。精确地说,设X是一个非空集合,Y是非空数集 ,f是个对应法则 , 若对X中的每个x,按对应法则f,使Y中存在唯一的一个元素y与之对应 , 就称对应法则f是X上的一个函数,记作y=f(x),称X为函数f(x)的定义域,集合 为其值域(值域是Y的子集),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习惯上也说y是x的函数。对应法则和定义域是函数的两个要素。函数相关概念自变量,函数一个与他量有关联的变量,这一量中的任何一值都能在他量中找到对应的固定值。因变量(函数),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且仅当自变量取唯一值时,因变量(函数)有且只有唯一一值与其相对应。几何含义函数与不等式和方程都存在着联系(初等函数)。令函数值等于零,从几何角度看,对应的自变量是图像与X轴交点;从代数角度看,对应的自变量是方程的解。另外,把函数的表达式(无表达式的函数除外)中的“=”换成“<”或“ >”,再把“Y”换成其它代数式,函数就变成了不等式,可以求自变量的范围。㈣ 什么是函数
函数的定义:给定一个数集A,假设其中的元素为x。现对A中的元素x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x),得到另一数集B。假设B中的元素为y。则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用y=f(x)表示。我们把这个关系式就叫函数关系式,简称函数。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A、值域C和对应法则f。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f,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
㈤ 数学函数都有哪些 它们的图像和性质是什么
初中所学的函数包括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函数在考试中占有很高的分值。因此,我整理了它们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定义:一般地,解析式形如y=kx+b(k、b是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当b=0时,y=kx(k≠0)是正比例函数。
二、图像
1、正比例函数y=kx(k≠0,k是常数)的图像是经过O(0,0)和M(1,k)两点的一条直线。
(1)当k>0时,图像经过原点和第一、三像限;
(2)当k<0时,图像经过原点和第二、四像限:
2、一次函数y=kx+b(k是常数,k≠0)的图像是经过A(0,b)和B(-k/b,0)两点的一条直线,当k、b≠0时,图像(即直线)的位置分4种不同情况:
(1)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像限:
(2)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像限:
(3)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像限:
(4)k<0,b<0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像限:
3、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若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即直线)经过两个已在点A(x 1 ,y 1 )和B(x 2 ,y 2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其方法和步骤是:
(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k≠0)
(2)将A、B两点的坐标代入所设函数的解析式,得两个方程:y 1 =kx 1 +b ① ;y 2 =kx 2 +b ②
(3)联立①②解方程组,从而求出k、b值。
这一先设系数k、b,从而通过解方程求系数的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一、定义: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1)常数k称为比例系数,k ≠0、x≠0、y≠0;
(2)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关键是看两个变量的乘积是否是一个常数;
(3)解析式有三种常见的表达形式:
(A)y = k/x(k≠0);(B)xy = k(k≠0);(C)y=kx -1 (k≠0)
二、图像
1、k>0时
2、k<0时
一、定义:一般地,形如y=ax 2 +bx+c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a、b、c为常数并且a≠ 0;最高次数为2;代数式一定是整式。
二、基本形式及图像
1、y=ax 2
(1)a>0时:开口方向向上,顶点坐标(0,0),对称轴为y轴。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0时,y有最小值0。
(2)a<0时,开口方向向下,顶点坐标(0,0),对称轴为y轴。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0时,y有最大值0。
2、y=ax 2 +c
(1)a>0时:开口方向向上,顶点坐标(0,c),对称轴为y轴。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0时,y有最小值0。
(2)a<0时,开口方向向下,顶点坐标(0,c),对称轴为y轴。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0时,y有最大值0。
3、y=a(x-h) 2
(1)a>0时:开口方向向上,顶点坐标(h,0),对称轴为x=h。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h时,y有最小值0。
(2)a<0时:开口方向向下,顶点坐标(h,0),对称轴为x=h。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h时,y有最大值0。
4、y=a(x-h) 2 +k
(1)a>0时:开口方向向上,顶点坐标(h,k),对称轴为x=h。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h时,y有最小值k。
(2)a<0时:开口方向向下,顶点坐标(h,k),对称轴为x=h。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h时,y有最大值k。
以上是我整理的函数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