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学教育的价值包括哪些方面
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主要包括数学的科学价值、数学教育的科学素养价值。
一、数学的科学价值
数学对于科学的价值,表现在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的许多方面。如果从数学的要素来看,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数学知识的应用
科学与数学的结合产生了一些交叉和边缘学科,如数学物理方程(方法)、生物数学、数学生态学等。
2、数学(符号)语言的应用
数学是科学的主要术语。比如,当代物理学的基本规律--牛顿力学的运动规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电磁场原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统计力学原理,狭义相对论原理,广义相对论原理,量子力学定律,电子的相对论波动原理,规范场论等的表述。
3、数学中的科学精神
数学体现的科学精神有:求真、求实、客观的精神,合理怀疑、批判、创新的精神,民主、平等、合作的精神,不断探索、顽强执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等等。
4、数学的科学应用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同其他科学一样,来自于问题。这里的问题一般可分为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两类。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界无疑是实际问题的源泉,如作为世界上发展最早、历史最长的天文学之一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它所研究的历法编算和天象观测与数学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Ⅱ 什么是数学教育观
数学教育观是数学教学扰笑活动的看法、态度、观点等的总和。
涉及数学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数学教学的方式应该是什么。数学教学的目标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应该教给学埋李神生什么。基于上述数学文化观,数学教学应该强调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教给学生数学文化。
数学建模教学。知识绝不是散落的珠玉,而是可以串成串的,是系统的。建模的关键是“好的问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让他们完弯亏整地参与分析、讨论、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估计他们应用学过的数学工具。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Ⅲ 小学数学究竟该教什么,究竟该学什么培优的大方向究竟在哪里
小学数学唯一核心课题是自然数
1小学数学科学的唯一核心课题是自然数。2一个孩子的识数过程需要在数年时间中走完人类识数的漫长道路,这绝不可能是一个简单容易的任务。3扳着手指数数具有超越多对象处理本能的重要意义。4一个好的数学教育者应该知道,加法的原始意义是两个有限集的无交并的势。5一个好的数学教育者应该明白,自然数集就是满足皮亚诺公理的集合,而且应该理解自然数集的无限性,这是人对于无穷的第一个科学认识。6数学教育应按数学发展史顺序进行,而不是按逻辑基础来进行。
Ⅳ 数学教育是什么
数学教育:1 教人最基本数据感知能力,计数能力,基本数据处理能力。
2 教育人们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以数学为工具处理一些其他事物
本人只知道这些。不正之处请谅解。
Ⅳ 数学教育学是研究什么
数学教育学是研究什么如下:
数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方法的学科,旨在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此外,数学教育学还是现代社会激烈争论的主题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碰掘,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总之,数学教育学是研究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方法的学科,旨在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数学学习论、数学课程论和数学教学论。数学教育学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具尘吵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Ⅵ 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思维和育人
有人曾经在上海面向家长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小学毕业以后直到现在,你是否用到过三角形面积公式?调查结果让人意想不到,200位接受问卷调查的家长中,居然只有一位家长用到过这个公式。
有人问教育是什么?有人答:教育就是把老师教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就是教育。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体会得到,一个数学老师将来留给学生的知识是微乎其微的,能就给学生最好的就是数学思维和学科育人
我们经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我们在尽力拉进数学和生活的关系。然后在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内涵其实是对一个人思维的启发。上大学时,把《数学分析》这门功课想的特别难理解,书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证明题,是我最怕的一类题。就像文章刚开始说的,连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都很少用到,更别说三角函数和大学的拉格朗日定理等等了。
但是这些知识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
其实,我们最主要学习的就是学习数学问题的一个思考的过程,平时解题的思路就可以映射到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思路。一个解题思路很模糊的人,一个写题不是忘记单位就是忘记答的孩子,你相信他生活中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吗?所以说,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思维。
比如说,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利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禅缓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在《三角形的面积》中,我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接成一切平行四边形。在《梯形的面积》中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贺雹模去认真思考,动手操作。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在思维的过程,可以说学会“转化”的过程,要远比学会图形的面积公式要重要的多。
至于育人方面,那就更是重要了。今天刚在学校讲了“课程思政”下的一节观摩课,我是以疫情期间的数据为载体,通过学生收集与整理数据,然后通过做“复式条形统计题”让学生进一步去分析和预测数据。
第一个环节是出示了三种计数小方法,身体计数、实物计数和结绳计数。让同学们感受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并且体会肆悄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同时,也是一个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同学们充分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间原本设计有一个观看“疫情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频短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说到。主要通过中外疫情的一个数据对比,让同学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控制的好的原因,和国家大政方针方面的一个学习。
最后一个环节是钟南山爷爷的回信,因为现在钟南山已经是全民偶像了,妇孺皆知。通过这个回信让同学们感受理想信念教育。
其实数学教学,每次都应该有育人的环节。在现在这个人人以网红为目标的信息化时期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便是数学学科育人的意义。
1.有布置无落实等于没布置。文明监督岗已经多半学期过去了,今天发展文明监督岗还有的班主任不知道在哪站。平时检查人员也已经检查过多次,但都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可见两者都是不够重视。有谁真正拿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也有自己没有去落实的原因。
2.今天讲课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学校的学生还是很可爱的,能力很强的。课前,大家都在吧唧吧唧的说个不停,上课时都一言不发,可能由于在大报告厅中上课,并且做了很多老师的原因。当我把话筒放到那些没有举手回答同学的嘴上时,他们也可以顺利的把答案说出来。看来,他们平时只是不举手回答问题,并不是真的不会。
3.很多东西确实需要制度去制约。就拿读书这件事来说,确实应该拿一些制度来时刻提醒自己,明天要去淇滨小学分享交流《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一书,假如要是没有交流得话,可能就不会再打开这本书,今天再次把这本书打开来阅读,多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Ⅶ 数学教育是什么
“数学教育是研究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方法的学科。而且,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关注促进这种实践的工具及其研究的发展。数学教育是现代社会激烈争论的主题之一。这个术语有个歧义,它既指各地的教室里的实践,也指新生的一个学科,它有自己的期刊,会议,等等。
Ⅷ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四基”,即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基础知识橡铅和基本技能是我国数学教育中历来重视的传统优势,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应当保持并赋予新意。
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教学中应当特别重视岁如乱的,是数学素养乎档的重要标志。它们不仅是学生当前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
Ⅸ “数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思维一般能力的发展”是强调
1.关于数学教育目标
当前,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被广泛传播。一方面,这是汪哪新一轮课改提倡的,表明对数学教育目标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从积极的方面看,数学教育目标全面了,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是在“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的要求下提出的。但也应当看到,这样大而全的目标,没有很好地反映数学学科的特点,导致目标对教学的指导力度下降和定向模糊。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中,规定这样的教学目标都是不够恰当的: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个性品质;
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等等。
因为这样的目标“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能反映本节课的内涵,有形式主义之嫌。另外还应注意到,“三维目标”的科学性值得进一步探讨。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方法”也是知识,把“过程与方法”从知识中独立出来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众所周知,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广泛适用性和高度精确性的特点。通过数学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处理问题的数学工具;培养几何直观能力、分析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等;潜移默化地培养理性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直诚实的品格,追求真理的勇气和信心,寻求一般性模式、追求简洁与形式完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追究逻辑的严谨性和结论的可靠性的意识;等等。
根据上述认识,本人认为,数学教育目标还是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即双基、能力和理性精神)进行界定更能反映数学学科特点,同时也能体现显性目标(“双基”)与隐性目标(数学能力、理性精神)并重,层次清晰,易于把握,可操作性强,容易使隐性目标融合在显性目标中而得到具体落实。例如,下面的目标表述是比较恰当的:
在探索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体会几何推理证明的思考方法,基本规则和严谨性,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掌握用图解法求最优解的基本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线性规划的基本思想,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2.关于数学课程的内容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以社会发展、数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与可能为基本余陵亏原则,这是基本的也是永恒的,不必细说。由于数学的学科体系具有严格的逻辑顺序,因此数学的学习必须严格地循序渐进,例如没有对数与式的掌握,就很难进入函数的学习。另外,有些内容虽然非常“传统”而且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但却是一切后续学习的基石,也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不可替代的载体,这样的内容就不能舍弃。例如,平面几何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当作为中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总之,中学数学课程要以数及其运算、函数、欧氏几何、向量、导数、数形结合、统计思想、算法等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为主体,而不必在细节上作过多拓展。另外,有些内容,尽管非常重要而必须进入中小学数学课程,但必须特别注意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对什么时候进入要做谨慎的安排。例如,统计与概率内容,竖神由于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有很大差异,依赖于人的辩证思维的发展,而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辩证思维从初中二年级(14岁)开始萌芽,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过早进入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3.关于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学中要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强调师生的平等交流、互动等。但是,师生平等强调的是人格平等,并不是“一切平等”,因为教师的人生阅历、认知结构等决定了师生交流、互动中的主动和主导地位,即使教师与学生一样对遇到的问题事先一无所知,但由于教师占有的数学知识,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比学生强,因此他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广度以及解决问题的速度等,都是学生不能比拟的。数学教学中,“双主体”观能客观地反映师生关系:学生是学的主体,主要表现在思维的自主;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4.关于学的方式与教的方式
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我国的数学教育比较强调教师的传授,强调经过学生艰苦努力,反复的练习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重视不够,学生学得比较被动。所以,把发挥学生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学生亲身实践,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在自己已有经验(包括数学的和非数学的)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等作为改革的重点,有现实意义。
然而,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就必须排斥接受学习。实际上,接受学习并不一定就是被动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等都是能动的接受学习的写照。学习方式的被动或主动,关键并不在于它是“接受的”还是“发现的”,而在于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的数学思维参与程度。
本人认为,数学知识(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是可以传授的,学校里的学习要以接受式学习为主。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式讲解非常重要,否则,学习质量和效益都无法保证。当然,教师应对如何讲解精心设计,做到讲授与活动相结合,接受与探究相结合,形成互补,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设计与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环境,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独立思考,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已有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而将新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这里,完整的学习过程应当包含观察和感知问题情境、抽象和表述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推理变换或证明、对结果进行反思修正或推广以及应用等,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循环过程,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表现为对问题情境的观察、分析、假设、抽象而获得数学模型,并选择恰当的数学工具,应用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去求解、验证、解释模型,必要时对问题情境进行再分析、修改假设、再求解模型。这一过程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数学的学和用之间的关系,在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今天,需要特别关注。另一种表现为在抽象的数学原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在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等的引导下,通过恰当的变式训练、知识的实际应用等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并进而逐渐达到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书本知识的主要方式。
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一般的,明确知识可以接受式学习为主,默会知识则应当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因为默会知识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设计合适的活动才能使学生领悟其内涵。
5.关于基础与创新
首先,强调对“双基”的深刻理解,强调经过适当训练使“双基”得到落实,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其重要。数学教学最主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基础打好,使学生通过主动思维和有意义学习而掌握严肃、本质的数学。因为基础中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迁移能力极强,所以越是科技突飞猛进、瞬息万变,越要重视基础,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坚实宽厚的基础知识是良好适应能力的根基,是在环境变化中迅速更新知识技能的保障。当然,基础中还应包括积极学习的愿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不可能凭空出现,它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而来的。任何认为强调创新就可以离开或削弱数学知识传授的想法或做法都是错误的。在这方面,国际数学教育改革已有深刻教训。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提出“问题解决为学校数学教学的核心”,在课程的设置及内容选取上,忘记了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想使学生学会“问题解决”,试图“以问题解决带动知识学习”,结果把数学知识体系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似是而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得不到严格的训练,导致数学学习质量严重下降。
人的知识基础、阅历、推理能力、思维方法决定着他的创造力,这是学校教育所起的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追求短期效应,而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的终身发展。因此,数学教育中,应以“双基”为载体,在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向书本挑战、向权威挑战,提倡在学习过程中的争论、质疑、讨论,养成凡事问个为什么的习惯,敢于提出问题并勇于表示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逐渐培养。
打基础的过程可以培养创造力。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以问题引导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概念的概括过程,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基础与创新融为一体。有效的数学活动是落实“双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数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数学思维是对人类思维实践的理性总结,也是对思维过程的形式概括,包括概念与判断、辨别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它们既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又是获得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教学中让学生开展数学思维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思维训练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并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因此,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任何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对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的训练上。另外,在数学思维过程中,观察、分析、比较、类比、归纳、综合、抽象、概括等时刻都在发挥着作用,这些正是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素材,因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融合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数学思维训练的过程之中。当然,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应当有高观点,也即要以培养数学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
6.关于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及数学素养
数学知识是人类认识的一种成果,包括人对周围事物“数”与“形”方面的经验和“有秩序的论理体系”两个方面。当前,人们把数学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如数学事实、数学原理等)和默会知识(如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这是比较科学的;数学知识、技能类化(系统化、概括化)的结果就成为数学能力;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是否能“数学地看问题”和“数学地思维”。
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密不可分。数学能力的发展决定了一个人掌握数学知识的速度与质量;数学知识则为数学能力的发展提供基础,“无知者无能”,没有数学知识的人不可能有数学能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清楚表明,一个人不能“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数学知识,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就是这个道理。概念形成的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需要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的,正是由于已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广泛迁移,个体才能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数学能力。丰富、系统的数学知识不仅是创新所不可或缺的材料,而且还能直接激发创新的直觉或灵感。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数学知识,才能进行有目的、有方向、有成效的探究性活动,数学学习效能才有保障,否则就只能是尝试错误。结构功能优良的数学认知结构是一个人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具有开阔的视野与灵活的思维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并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因此,占有大量数学知识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础。离开数学知识的学习来培养数学能力,那是纸上谈兵。
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的基本要素。由于数学能力是在数学活动中体现的,因此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在数学活动中的外化形式,数学素养诉诸于数学实践就表现为数学能力,离开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在数学活动中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数学能力作为数学素养在数学活动中的外化,属实践活动范畴,更容易操作与评价。
在数学活动中体现的数学素养对数学知识具有决定性依赖关系,数学知识在人的整体素质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正规的学校学习。正是有了学校教育对数学知识的系统传授,人在数学上的发展才得以突破个体经验的局限,学会分析和理解数量与空间关系,具有理解自然和洞察社会的能力,养成数学地思考和行动的习惯,这是当代合格公民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个体数学素养的高低,取决于他所占有的数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正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个体才建构了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及相应的数学思考和行为习惯。
总之,从逻辑关系看,数学素养是属概念,知识和能力是种概念,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构成了数学素养的主要成分。对学生而言,系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主要来自于课堂教学。否定系统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必然会导致数学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因此,我们应发挥课堂教学这一数学学习主渠道的作用,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能力、养成数学地思考和行动的习惯,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人认为,“知识爆炸”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今天所学知识可能明天就会过时。因此,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而学什么数学、学多少数学都是无关紧要的。有人甚至提出,要变过去“以数学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为“以数学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以素质为中心的教学”,主要应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把“素质”“能力”与“知识”对立起来的观点,对数学教育改革是非常有害的,应当引起大家的警觉。
二、我们应当有怎样的态度
我国数学教育需要改革,唯有不断改革才能有数学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数学教育界的共识。实际上,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改革不是另起炉灶,而应建立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没有继承就不会有真正高水平的创新与发展。这就需要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有正确估计,这是改革的依据和出发点。只有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已有发展有正确定位,对哪些应当坚持、哪些应当改进、哪些应当革除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着继承传统但又不完全依赖于传统的思想,通过一系列经过深思熟虑、科学论证、精心组织的阶段性变革来适应社会发展对数学教育的挑战,才能使我们的改革走向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良性循环。简单否定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在没有认真研究我国数学教育已有经验的情况下就急于否定,这会造成改革的先天不足,给数学教育的发展带来隐患,甚至造成数学教育的混乱和灾难。“矫枉必须过正,创新只能在否定过去的前提下进行”的观点是落后的、不可取的。我们需要那种“不走极端而到达顶点”的智慧。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教育改革涉及教育思想、学术观点、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乃至价值观的变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观点的碰撞,需要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需要科学的论证和实验。我国幅员辽阔,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异巨大,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也会各不相同,因此,应当允许改革的不同思路、不同方案的存在,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用一种理念、一个标准来衡量全国的数学教育的做法不能满足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有悖于国际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任何改革举措,如果脱离中国具体国情,割断数学教育的发展历史,不注意处理好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超越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提出一些难以实现的所谓先进理念,并以某种手段强制推行,其结果只能是扰乱教师的教学思想,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所适从,原有的优势不能保持,新的发展难以形成,从而极大地损害中国的数学教育事业,甚至动摇我国数学教育的根基。
三、我国数学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我国数学教育的优势是明显的。在我国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双基”一直受到重视,我们很早就提出了“三大能力”的培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时代发展对数学教育的新要求,20世纪90年代初又增加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000年又明确提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大纲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大能力”、个性品质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涵作了明确、具体的界定,形成了“双基”、能力和个性品质并重的数学教育目的观。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有体系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叙述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流畅,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等优点。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强。
我国数学教育的不足也是明显的。从数学教育内部看,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没有真正抓住数学的本质,常常纠缠在细枝末节上,存在脱离数学本源的现象,学生训练得太多太苦,时间、精力投入太大,教学效益不理想。具体地,以下问题是主要的。
(1)数学教学“不自然”,强加于人,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内部动机都有不利影响;
(2)缺乏问题意识,解答“结构良好”的问题多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少,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力;
(3)重结果轻过程,结论记忆多关注知识背景和应用少,“掐头去尾烧中段”,导致学习过程不完整;
(4)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普适性思考方法的概括,方法论层次的内容渗透不够,导致机械模仿多独立思考少,数学思维层次不高;
(5)“讲逻辑而不讲思想”,强调细枝末节多关注基本概念、核心数学思想少,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不利。
四、数学教育改革的几个基本点
针对上述问题,本人认为,数学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当在“亲和力”“问题性”“思想性”“联系性”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展示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中学数学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人类社会长期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精华和基础,其中的数学概念、方法与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你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很有人情味。因此,数学内在的和谐自然,也是增强数学课程亲和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努力选取那些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结论及其思想方法发生发展过程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到数学是自然的,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在体现知识归纳概括过程中的数学思想、解决各种问题中数学的力量、数学探究和论证方法的优美精彩之处、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等地方,用适当的方式启发学生的美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不断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提问是创新的开始。以问题引导学习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要使学生“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通过恰时恰点地提出问题,提好问题,给学生提问的示范,使他们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地学,富有探索性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具体的,可以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Ⅹ 数学课堂应关注什么学生从数学课堂学什么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新数学课程突出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从过去的尖子生教育转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把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技巧和证明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学习真正的数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数学教学是“通过数学的教育”,不再是“纯粹的数学教育”。按《标准》的理念来说,就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弹性原则,不必对每一位学生强求一律,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差异的存在,允许同一问题的不同程度的理解,不同层面、不同方法的解决。
“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让他们了解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可以用数学知识和各种有效的方法探索和解决周围的数学问题,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探索数学问题的不同方式。
“关注学生的发展”,还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灵感、兴致和思考,参与数学活动。他们是一支支有待点燃的火把,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只有今天培养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善于思考、富于智慧,明天他们才会善于创造、善于超越。所以教学模式应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教”应从“学”的角度考虑,从“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为特色,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通过创设好的问题情景,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的任务,并构建他们自己认可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关于“再创造”,荷兰着名数学教育家H.Freudenthal是这样解释的:“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也就是说,数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而不是由教师“灌”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也许有的老师会问这样的问题:“学生探索不出来,发现不了怎么办?”,这里就有一个老师的引导作用问题。假如你是“抛一个足球让大家去抢”似的让学生活动和探索,当然很难有所发现。假如你能通过反复研究,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活动的效果自然就不一样了。有人也许又会问:“没有好的问题情境,找不到好的问题情境怎么办?”,在你看来“没有”和“找不到”,并不表示这样的问题情景不存在,只是你找不到而已。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就有一个“资源共享”的问题。如果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一定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情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