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学中例数是什么意思
甲数是乙数的例数,乙数扩大10倍后是40
例数指的就是1/4
甲数是乙数的例数说明甲数是乙数的1/4.
2. 什么是数学分析中的反例
反例就是用来否定命题的例子。比如,命题:所有数的绝对值大于零。这显然是错的,0的绝对值就不能大于零。这个例子就叫反例。
3. 初一数学方程(去分母)的经典错例
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x2―x―1=0 B.x+2y=4 C.y2+y=y2-2 D.=2
有的同学会选D或说没有选项。
其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要抓住以下3个方面:看最后的化简结果
含未知数的项为整式(分母上不能含未知数)
方程中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化简合并后未知数系数不为0)
未知数的次数是1
那么不难看出应该选C
2.若方程(a-1)xb+2=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b必须满足条件是?
有的同学只是注意了b满足的条件,没有注意a的条件。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要抓住以下3个方面当中的一点就是方程中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化简合并后未知数系数不为0。
只要理解了这点就不难知道a应该不等于1。
3.3x+5=6x-13
错解:3x+6x=5-13 (移项)
9x=-8 (合并同类项)
X=- (系数化为1)
解错的原因有2个:(1)是移项没有变号
(2)是最后系数化为1,是方程两边除以未知数的系数9,而不是拿9除以-8。
以上的两点是初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长犯的错误。
4.2(x-2)-3(4x-1)=9(1-x)
错解:2x-2-12x-1=9-9x
2x-12x+9x=9+1+2
-x=12
X=-12
错误的原因是漏乘和没有变号.
去括号时注意:不要漏乘括号内的任何一项;若括号前面是“-”号,,记住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变号.
5.
错解:6x-12-20x-50=3x+9-3
6x-20x-3x=9-3+12+50
-23x=68
X=-
错误的原因是:(1)漏乘没有分母的项;(2)去掉分母后,分子是多项式,没有加括号。
去分母时须注意:(1)确定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3)分数线有括号作用,去掉分母后,若分子是多项式,要加括号.
6.交警一中队有42人,交警二中队有18人,从一中队调几名交警到二中队,就可使得一中队交警人数是二中队交警人数的2倍?
这个问题里的相等关系是:
重新分配后一中队交警人数=二中队交警人数×2
在遇到条件较多,关系较复杂的应用题,如行劳动力分配问题,可以列一表格来分析题意,把已知条件和所求的未知量纳入表格,列出代数式,找出各种量之间的关系,再列出方程,这样便可打开应用题的思路。列表法既直观,各种数量关系又易暴露,容易找相等关系,是解应用题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之一。有写同学不知道运用这种方法。
4. 数学中的举反例是什么意思
在证明某个命题不恒成立的时候,只要举一个反例即可,比如,给条件"x²>1",要证明"x>1"是假命题。你就可以举一个例子,x=-2,x²=4>1,而x<1,所以结论不正确。即"x>1"是假命题。
祝你好运~_~
5. 二年级数学错题分析怎么写
一、审题不严,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的错误。
例1:写余数是3的除法算式
错解:15÷2=6……3
分析:本题的解答由于学生忘了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只是在所谓的计算,把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最根本的要求没做到错误。
正确解法:15÷6=2……3
例2:480里面有( )个十。
错解:480里面有( 8)个十。
分析:由于审题不严,受480里面有4个百和8个十的影响,对题意的理解产生错误。
正确解法:480里面有( 48 )个十.
二、思维定势
例如: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学生,只要问题中有“一共”就用加法,问题中有“剩余”就用减法,全不顾问题和条件的内在联系,以至于“每个本2元,买8个本一共要用多少钱?也用加法2+8=10。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加法、乘法的意义,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求“一共”用加计算,只是加法应用题中的一种,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凡是把几个数合并起来就要用加法,而不能看见“一共”用加法。
三、不理解题意,导致错误。
例如:老师和学生共23人,每只船限坐4人,至少要租几只船?
错解:23÷4=5(只)……3(人)
答:至少要租5只船。
所得的商和余数都是直接的答案,都不需要考虑其他的生活因素,学生也慢慢养成了算完就答的习惯。而这题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是个很难得的贴近生活的典型题目。所以答案是需要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的,而且只要老师稍作点拨,学生都能醒悟或理解 “多余的3人,也必须做一条船啊!”这些孩子不明白其中的生活价值,为了解题而解题,才会如此,所以,数学学习还应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走进生活,真正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例:二年级同学去看电影。先发了198张票,又发了244张,结果多了35张。二年级有多少人去看电影?
错解:198+244=442(张)
442+35=477(张)
分析:本题错解的产生在于不注意审题或分析,因而导致解题时出错。先发了198张票之后,又发了244张,此时票已经多了,再加上35张岂不是更多!
四、计算粗心,导致错误。
纵观孩子们的所有错题,错的最多的还是孩子们都会的、计算上的错误,当然不是不会,是粗心所致。
例如:口算、竖式计算、以及解答问题的过程,总是有一部分孩子因为计算错误而错失分数。
如连续退位的多位数加减法,要不忘了进位或退位,要不不用进位或退位还去进位或退位。
总之,从以上错例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有的孩子只是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有的属于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不理解;也有的是缺乏实践经验等等。所有的这些,我们都应该在复习的过程中给予重视,尽量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