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数学题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数学解题必须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一、解题要先学会审题 很多学生在考试时候,为了“赶时间”,对题目的题干重视不够,审题过于匆忙就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问题都没有吃透,更不用说一些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潜在的数学思想挖掘就更无从谈起,造成很多学生一碰难题就无从下手。 解题要先学会审题,只有努力分析题干,及时总结,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潜在条件,以及各个条件之间内在关系,我们才能从题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例题1:若直线y=6x+a不经过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错解:由已知得直线过第一、二、三象限,所以当a>0时,直线y=6x+a不经过第四象限. 剖析:直线y=6x+a不经过第四象限,那么可能过第一、二、三象限,此时a>0;也可能只过第一、三象限,即经过原点,此时a=0. 正解:应填a≥0.
二、题目不只是会做,还要做对 在平常学习过程中,我们学生的作业或试卷上经常出现一些“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很多认为自己做对的题目却因为算错、漏算等等原因而扣分,造成学生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 选择题、填空题虽然只要填写一个答案,但演算过程呈现在草稿纸上,过程中一个小失误都会让一道题目出错;解答题更需要考查解题过程,按照答分点进行给分。因此,对于解答题我们要将解题策略、解题思路转化为得分点,准确完整的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许多学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 例题2:某福利工厂现在的年利润是15万元,计划今后每年增加2万元。 (1)写出年利润y(万元)与年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画出函数的图像。 错解:(1)由题意,易得y=15+2x; (2)画出的函数图像如图1所示。 剖析:本题没有考虑到实际问题中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应是 ,因而把图像画成了一条直线,实际上它应是一条射线。
三、解题速度和准确率要双管齐下 题目只有做对才能得分,只有做对题目才可不必花时间检查;只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试题,提高解题速度才有可能拿到所有试题分数。无论是解题速度还是准确率都是平时训练的结果,而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一味求快,追求解题速速,只会落得错误百出。而只追求准确率又会造成解题速度过慢,无法及时完成试题。如一些学生在匆忙中把简单计算过程算错,尽管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 数学解题要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四、解题是先易后难,还是先难后易 拿到试卷后,一些考生习惯从头到尾顺次解答下去;一些考生喜欢由易到难,先挑简单题目,后解决难题;一些考生习惯性解决所有难题,在回过头解决容易题目。 其实考试解答问题我们应将全卷通览一遍,查看试卷是否有缺失。按照试卷题目顺序依次作答,在答题时合理安排时间,数学试题压轴题一般出现在选择、填空最后一小题,解答题最后的2到3个大题作为压轴题。解答题的压轴题都会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分步2到3各小题,入口宽,入手易,第1小题容易,后面两小题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容易的题我们尽量拿到分数,难题要看到分数可拿之处。 在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 例题4:
解题反思:本题是二次函数压轴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行四边形、平移变换、图形面积计算等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第(2)问中,解题关键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义,得到MN=AC=3,由此列出方程求解;第(3)问中,解题关键是求出S的表达式,注意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㈡ 初中如何把数学知识点掌握更扎实
如果真的是基础比较差,就先看一遍基础知识,把那些需要记住的东西都背下来,其实数学也要很多东西需要记忆,而人们总会忽略这一点。
然后关键还是做题,发现自己的不足,再进行弥补。
正常情况下,高考80%都是基础题,所以要抓基础,不要在难题上浪费太多时间。
数学有时会觉得很灵活,但是其中还是有规律和定式可循的。要自己多注意总结。不要一再地犯相同的错误。
后期时间紧的时候可采取这样的方式:看题,想思路,3分钟内找到了思路就看答案,和自己的方法一样,就继续下一题;不一样,就先区别对错,都对的时候就要比较两种解法的不同。3分钟之内找不到思路的,就直接看答案,想想答案为什么是这样的,自己是哪一步没想到。
关键是多做题,但也不要太多,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在弥补数学的时候,不要落下其他的课,要保证有优势的科目的优势地位。
心理上不要太急切,虽然时间不是很多,但还是足够的。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藐视。保持好的心情很重要。切勿急躁,还有时间,一步一步慢慢来,会有好结果的!
供参考。
㈢ 怎样处理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
记得我教二年级时,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发言积极,作业工整,正确率很高,在我的眼里他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我也很喜欢他,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切突然改变了,他每天上课都无精打采的趴在桌子上,作业也不按时交上来,我去找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说正要找我,她手里拿着一本日记本,我一看这不是王小龙的本子吗?打开一看,让我吃惊不已!原来张小龙的转变跟我有莫大的关系,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很多字不会写,用拼音代替,大概意思就是说:星期四上数学课时,他想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可是他不管怎么举手老师都没有叫他发言,他太想发言了,不知不觉自己都站起来了,老师发现他站起来了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他不遵守纪律,他很伤心,因为星期四正好轮到他当班长,让他在同学们面前没面子。总之,是老师冤枉了他。一个刚上二年级的学生,自尊心这么强,这样的一点点挫折也不能接受,就这样自暴自弃。回到办公室,我为这个问题懊恼了很久,想了很多,最后我把张小龙单独叫到办公室,跟他像朋友一样聊天,从他的家、学校、班级和班上的同学,聊到他自己,告诉他一个好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质,通过那次谈话,他终于成了一个真正的优秀学生。这样的细节,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他的一生,处理得当,也将使他终身受益。所以说老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成长路上所遇到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并且及时妥善地解决这些细节问题。
㈣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注意教学细节
一、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就能运用自如地把备课中丰富的教学在课堂这个艺术舞台上传授给学生,尽管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他们总有共性的东西,掌握了共性,也就掌握了规律。在规律指导下进行教学,问题就容易解决。
二、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生的注意之门——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应以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课文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绪的变化,环环紧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课结束时,注意增强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受到课已尽,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
㈤ 如何避免数学中的细节错误
我觉得可以把数学计算看做一种“原子操作”,由大量基本的操作(比如加减乘除、去括号、解方程等)构成。一次计算过程,可以分为许多细小的步骤、细节(也可以叫“基本操作”)
所谓的低级失误,也就是在一些很简单的细节、步骤上犯错,问题描述中的“总是不经意间丢东西”就属于在一个简单的步骤:“抄式子”上犯了错误,导致抄着抄着就落下了一些数字字母或者表达式。因此,要尝试解决低级错误,就要找出自己究竟是在哪个具体的步骤或者细节上会犯错。
怎么找呢?我提供一个方法:每次做完一套试题之后,找到自己的草稿纸、答题纸,找出自己的错题是怎样出错的,要具体到哪个细节出现了错误以及为什么出现错误;再对症下药,提出解决办法并且执行。如果是小型的考试,答题纸被收上去了,没办法做完立即对答案,就保留好做题时的草稿,等出了答案、发了答题纸再找具体出错的原因。
二、
找到自己错误的步骤后,你需要正确地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
在这里,我可以提前透露一个经验:大部分计算错误都和“具体的计算习惯”有关。
这里的“计算习惯”不是“注意力集中”、“草稿写工整”等习惯,而是一个个细小的操作习惯(关于执行某个运算步骤的细小习惯)
在一开始学习某个知识时,你可能比较生疏,一不谨慎就会出错;但是随着反复运用这个知识去解决问题,“正确地运用知识”将会变成你的一种习惯,一种技能。
计算也是一样,开始练某种计算时,你还不能熟练运用,一旦通过反复练习,一种正确的计算操作将会变成一种习惯。
举个例子,小学生开始学乘法运算时,他们并不熟练,因此在刚开始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时,他们的大脑往往高速运转、思维很活跃、注意力集中于乘法运算(如果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或者对乘法运算不够理解,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出错);随着一次次的练习,学生逐渐会开始“掌握”乘法运算,他们计算越来越娴熟,正确率也会有效提高;当他们运算已经很熟练时,他们进行简单的列式乘法运算会很轻松,似乎不需要费太大的精力,他们的大脑不必高速运转,也不需要注意力特别集中于乘法运算(可以想其他事),似乎简单的乘法运算已经“自动化”了,这就表示乘法的运算操作已经变成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