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读数学题目的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读数学题目的

发布时间:2023-05-16 13:35:38

A.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

一、多读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独立读文字显得有困难,要由教师示范读或领读,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有图的话,还要观察图,把图和文字结合起来。读题时指导学生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运用各种符号表示不同的意义,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做到自我阅读理解、掌握心中有数。

二、多思考
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带着疑问去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边读边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一年级学生因为年纪太小,即使老师给了疑问,他们也不会在读的过程中去寻求答案,但是孩子的习惯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只有经过不断地训练,才能慢慢形成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多动手
数学语言的精炼、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一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需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读题方法和思考策略。如一些信息需要到情境图中数一数才能得到,这时可以要求学生“留下痕迹数数”,即有顺序地数,边数边做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的目的。可以让学生边读题,边动手实践,通过剪、拼、折、量、摆、画,观察、比较、体验,感悟知识,深入理解题意。

四、多交流
要求学生学会说题,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述出题意。可以要求学生独立说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即使不完整也不要紧,可以由其他同学补充。还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数量是什么?不知道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合作学习,这样对题目表达的意思就比较清晰了。

B.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

您好: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对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和培养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一年级是学生步入小学阶段的开始,数学阅读能力将决定学生将来的学习数学的水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先天有着对探索数学的兴趣,却不知道从哪里看起。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从“自由自在”的幼儿园转变到现在有规有矩的小学,让他们马上静下心来学习和阅读时间不容易的事。而如今要他们按要求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更是难上加难。从这一学期的学习与教学,不仅让我领阅到孩子们的天真和可爱,也让我感受到孩子们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匮乏。而这些都使得孩子们数学阅读有许多困难,下面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困惑1、识字量少,阻碍阅读
一年级的孩子在幼儿园识字量本身不多,加上一些孩子讲话还带
着乡音,让这些孩子阅读书本文字那简直是看“天书”。看着学生束手无策的样子,也真是无奈啊。 1)课前教授关键字
在新课教学时,先教孩子们学会关键字的学习。例如:本册关键

字是:多,少,长短,高矮,左右,最,第,顺序,规律,同样多,画,涂,划,轻,重,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2)读题方法指导
学生没有识字量,在解决问题时,应当引导学生读题。读题要求分步引导。首先,教师领读,学生跟着老师,用手指逐字跟读,接着,请学生自己试着读,在此时有前面老师的引读,孩子有相应的识字,但还是存在一些断句,于是教师再试着读一读,学生跟读。一段时间以后,随着语文教学的深入,学生的识字量会逐渐增加,孩子阅读能力会逐渐提高,于是孩子可以试着独立读题。
在刚开始时,要求学生逐字点读,要求不要漏字。在读题的时候,要求不漏字,并且点读,一些孩子会出现偷懒的现象,为了培养他们认真读题的习惯,老师发现只要有一个孩子没有点读,全班重新读题。一遍又一遍的阅读,是识字量的增加,同时无形中提醒学生读题需要仔细,需要点读。不断强化这一行为。
困惑2、阅读漏字,顾此失彼
学生在读题的时候会显出懒散的行为,觉得读题很枯燥,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是孩子对读题是敷衍的,没有真的静下心来阅读;第二种现象是,学生在点读的时候方法不正确,读的速度和点字的速度不能跟上,导致最后无法点读,最后漏字。导致最终的结果是孩子的读题是漏要求的,顾此失彼,漏洞百出。
从这里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1)要学生带着读题的目的读,一边读一边想题目的要求。同时孩子们正确领略后,要马上给与表扬,

体会到读题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孩子读题的兴趣。2)给出读题的方法。例如:想一想,□表示几?★表示几?思考先求那个图形?学生在读题的时候“正方形表示几”对应的是“□表示几”,但在点的时候不能一一对应,学生一点无法对应,就傻傻等在哪里,这时候老师应当在投影仪下指导逐字点的方法。这样题目读顺了,孩子才能够思考有几个问题,如果连题目都不顺,何来按要求呢?
困惑3、粗略观察,丢三落四
在数学阅读中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还有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纯图片,图文结合,表格,纯文字等等,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有读文字的方法,更要仔细观察题目的习惯。例如:图文结合的题目中往往隐含着一些条件。要挖掘这些隐含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先看文字,找出这些问题需要哪些条件,然后再从图上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信息。
总之,数学阅读能力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想结合,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满意请采纳】O(∩_∩)O谢谢
欢迎追问O(∩_∩)O~
祝学习进步~

C. 怎样让一年级的孩子们乐于学习数学

一、数学联系生活的习惯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 同理,数学学习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家长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孩子观察和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和运用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
比如,在一年级上册教材学习“几个和第几个”,孩子虽然会说,但不是很清楚它们的区别和实际含义。那么在超市排队付款,让孩子说说这一队有几个人?我是第几个人?孩子有了这样的实际经历,当然能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和区别。
再比如上街买东西时,让孩子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商品的价格,简单的算账,有意识的跟孩子提数学问题,让他解决。比如一本书8元,给售货员10元,找回多少钱。
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的问题,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多,自然就会解决。然后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告诉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让孩子爱上数学,养成数学联系生活实际的好习惯。
二、认真读题审题习惯的培养
在孩子练习中,可以发现,很多孩子只是用眼睛瞟了一下题目就想当然动笔,往往一动笔就出错。当说明错题原因时,孩子往往用“粗心大意”来解释。
其实我们都知道,出错并非都是粗心,而是没有好好审题。想让孩子自己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单凭错后的批评教育和提醒要认真读题审题,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个习惯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养成。
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技巧和方法。读题时让孩子用手指着题中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碰到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让他们看着拼音读,特别强调做题前“题读三遍再下笔”。
第1遍粗读,大致了解题目的意思。第2遍细读,要逐字逐句的读,仔细理解题目中每个信息的含义。读的时候不妨用笔把题目中的重要信息,重要语句划下来、圈起来,以提醒自己,引起重视。第3遍精读,用笔划出题中的关键字、词,这样有助于孩子对题目进行思考和分析。
比如有一道数学题画了5只小鸡,题目要求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认真读题后可以用笔把“左”、“4只”下面划横线,分清“左”和“右”“4只”和“第4只”。

D.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读题

  一年级孩子刚从幼儿园走进小学,面对的第一个问题识字量少,不理解题意。      一年级的重点培养孩子读题能力,并理解题意。    一年级的考试内容全部来自平常千讲万练的内容,数学不过是加减法运用,语文也只有两大知识版块,一是拼音,二是文字和简单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难就难在题型变幻多样。     要引导孩子一字字的认真读题,一遍读不通,要读第二遍,且边读边想,明白题意后再做题,这才是做题的关键。    只有读通读懂问题本身的意思,孩子才能做对题,这是一年级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但有的家长心急,一看孩子做错的,马上火冒三丈,一顿批评,然后告诉孩子这个题是做什么的,这样的做法是大错特错的,不仅扼杀孩子的独立读题的探索心,而且打击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做题的步骤,更不会养成孩子严谨端正的学习态度。 读题方法: 1、指读法 即教孩子用小手指着题目中的字一个一个的读,不要落字或跳读,不会的用拼音拼出来。 2、读出声音法 在家做题时,孩子一时不会做的题,要让孩子把题目内容大声读出来。大声读出来,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有利于正确理解题意。反复大声读 3、边读边想,一遍读不明白再读一遍 一年级的小学生,老师要求至少读两到三遍题,确定理解了题意再做题,对于题目较长,理解有难度的题,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读两遍,并让孩子口头叙述这个题是让做什么,检验孩子理解题意的能力。 二、教给孩子正确解题思路和技巧,理清做题步骤,按步骤有序做题。知识从无到有从来是个艰难的过程,加之一年级小朋友理解能力有限,常识性的知识知道的甚少,这一切都会成为孩子理清题意并解出正确答案的障碍,家长的辅导,就是要让孩子明晰做题的步骤,特别是不能一步得出答案的题型,要分步来做,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E.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读题习惯

阅读与动手相结合

阅读不能只是用眼睛去看,而应是眼、脑与手等多感官协同参与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倡学生边阅读边动手,把读到的重点句子和词做好标记,如用直线、曲线画出重要的句子,用点标注重点词语,用问号标注出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用符号把读到的内容用符号画成图,以方便分析理解题意。

数学阅读与分析比较相结合

数学知识不是独立的,要想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就离不开比较搭扮、辨析等活动。比较的方法,可以是比较同类题目,也可以是比较新旧知识。例如:在一年级的数学中,有一道这样的题:题中给出了12个圆,要求学生从左数把第10个圆圈起来,又让学生把左面的10个圆圈起来。这道题一定要让学生认真读题,比较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在哪里,把不同的地方圈起来,分清“左”和“右”,还要分清“10个”和“第10个”。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在关键处的激疑点拨,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新知。

阅读与交流表达相结合

数学阅读后及时交流表达是很重要的。在阅读学习后,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困拦言把对数学文字、符号、图表的理解与别人交换看法,十分有助于提高数学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数学阅读时,知尺灶教师可以把知识进行疏导、整理,弄清概念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引导学生边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点滴的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F. 怎样培养一年级孩子的数学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学习习惯就如一张有待绘画的白纸,或是色彩斑斓、或是胡乱涂鸦,就看对孩子习惯培养的意识和方法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起步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孩子后续学习和进一步发展的奠基之石。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为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做保障。下面我就家长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数学联系生活的习惯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 同理,数学学习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家长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孩子观察和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和运用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
比如,在一年级上册教材学习“几个和第几个”,孩子虽然会说,但不是很清楚它们的区别和实际含义。那么在超市排队付款,让孩子说说这一队有几个人?我是第几个人?孩子有了这样的实际经历,当然能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和区别。
再比如上街买东西时,让孩子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商品的价格,简单的算账,有意识的跟孩子提数学问题,让他解决。比如一本书8元,给售货员10元,找回多少钱。
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的问题,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多,自然就会解决。然后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告诉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让孩子爱上数学,养成数学联系生活实际的好习惯。
二、认真读题审题习惯的培养
在孩子练习中,可以发现,很多孩子只是用眼睛瞟了一下题目就想当然动笔,往往一动笔就出错。当说明错题原因时,孩子往往用“粗心大意”来解释。
其实我们都知道,出错并非都是粗心,而是没有好好审题。想让孩子自己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单凭错后的批评教育和提醒要认真读题审题,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个习惯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养成。
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技巧和方法。读题时让孩子用手指着题中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碰到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让他们看着拼音读,特别强调做题前“题读三遍再下笔”。
第1遍粗读,大致了解题目的意思。第2遍细读,要逐字逐句的读,仔细理解题目中每个信息的含义。读的时候不妨用笔把题目中的重要信息,重要语句划下来、圈起来,以提醒自己,引起重视。第3遍精读,用笔划出题中的关键字、词,这样有助于孩子对题目进行思考和分析。
比如有一道数学题画了5只小鸡,题目要求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认真读题后可以用笔把“左”、“4只”下面划横线,分清“左”和“右”“4只”和“第4只”。
作为家长,不能让孩子错失审题的机会,当孩子审题困难时,告诉孩子“我也不明白题目叫我做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想想;让孩子用自己的话将题目要求叙述给你听,在叙述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他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有机会进一步审视题意。
三、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一份书写工整的作业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说明孩子是认真细致的,专心程度高,错误率自然就低。家长一开始就要从严培养孩子的书写,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例如每个字,每个数,严格掌握每个数字笔顺和结构,要求写得正确、匀称、规范、迅速、不能乱画或倒笔。每个运算符号必须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竖式排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线时要用直尺和铅笔,涂色应该先涂边线再涂中间等等。
结合孩子出现的一些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及时要求学生纠正错误。长期坚持下去,孩子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自主摸索,独立解决问题习惯的培养
对于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孩子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摸一摸,通过动手自己尝试解决。
例如:“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搭成一个较大正方体”。很多孩子认为是“4个”。这时可以指导孩子拿出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到面前的图形,孩子们就明白“4个”不能搭成一个(正正方方)的正方体的原因,继续拼,当孩子发现需要8个小正方体时别提有多高兴。
动手操作看似浪费时间,实则收效大,孩子在摆的过程中感知正方体的特征,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从中体会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五、在多样的口算训练中 ,培养数感和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的正确率如何将影响孩子的数学学习,口算是提高计算速度的基础。
一年级学的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二年级学的乘法口诀,这些都是以后学习计算的基础。
家长要做有心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口算的练习方法多样,可以将这些口算做成口算卡,让孩子看算式直接说得数独立练习,可以玩扑克牌(20以内进位加法),也可以利用在家做家务等时间和孩子一起对口令。
同时要留心孩子口算错误的原因,必要时多让孩子借助小棒等学具摆一摆,说一说计算的思路。计算能力的提高会增强孩子学好数学的信心。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好方法成就高效学习。学习之路,重在起步,把一个个小妙招抓实抓活,就是在为孩子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搭建坚实的知识基础。

G.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数学读题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题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叙述一件事,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多数学生往往很快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而让他自己做作业时,却有些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孩子们不会读题。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因此,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和读题习惯的很有必要。

一、 指导学生读题方法

1、一数一符号地读。刚接触加减法时,要求学生必需用手指住一个数一个符号地读,如“3+6=()”读作“三加六等于几”,“7+()=9”读作“七加几等于九”,至少读两遍,不懂还可以再读,刚开始一定让学生养成读题的习惯。家长千万不要认为很简单,无所谓,良好的习惯都是从刚入学就开始的。

2、一字一句的读,如果有图的话,还要观察图,把图和文字结合起来,。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不多,独立读有文字题显得更有困难,要由教师示范读或领读,或把生字注音放大在黑板上(不要以为是数学课注音不重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读题。同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重要数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很典型的一次是期中测试时,有一道应用题多数学生出了错,当时只是觉得这道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很快我又发现了问题的另一所在。记得这道题是这样的:妈妈买了一些糖,小明吃了4块,还剩下6块,请问妈妈一共买了几块糖?我在辅导一个学生时,让他先把题读一遍,他读到:妈妈买了10块糖,,小明吃了6块,还剩下几块糖?后来我知道这样读的不只他自己。可是当老师把题目给他读出来以后,他就没有学习障碍了。分析其中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平时的读题方法不对,对读题的训练不够,学生独立做题的能力差,所以造成销手眼高手低的现象。而且读题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老师,还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因为学生刚上一年级,识字水平有限,家长很容易越俎代庖。老师和家长在读题时,语言是连贯的,句子中的逻辑关系基本上都读出来了,学生很容易理解。而学生自己读题,本身是一个艰难、复杂的学习过程,他要把字先认出来,再读到连贯成句,可能要三遍五遍甚至七遍八遍。如果剥夺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机会,就会形成以后的学习障碍。

3、边读边思考,与生活相结合。如:图书馆一共有60本书,我们借走了35本,还剩多少本?在做这道题目之前,我先让每个学生读题。然后让学生找出:题目中已知条件有哪些?问题是什么?通过理解条件和问题存在的联系,结合实际生活学生解答起来就会轻松多了。

此外,还要注意读的语速。通常情况下,语速以稍慢为佳,以能准确感知信息数据及问题为标准。因此,读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仔细,既不加字也不减字,对于较深的题目,甚至要咬文嚼字。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也使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捕捉信息数据的能力,为学生理解题意奠定了初步的基石。

二、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对题目只粗略地看看,在读题时往往一扫而过,对题中的条件还没有完全理解便开始动手解答,往往出现因读题不仔细而造成的解题错误所以,我要求学生做到解题要认真读题,学会读题。比如一年级数学期末测试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键岁学校图书室有90本图书,一班借出25本,二班借出40本,两个班一共借出多少本?”许多学生做的是“90-25-40=25”,以为是求“剩下多少本?”究其原因,没有认真读题,根据以前做题情况想当然做题,这最主要的是没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怎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呢?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教师和家长互相配合好,学校家庭看亏亮嫌懂了再下笔。

学生学会读题方法,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会终身受益。

三、注重读题方式的变化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物质形式。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把学生动眼观察、动口朗读与动脑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并逐步培养学生读题能力。大多数的学生读题时都不注意停顿,语感非常差,读题兴趣不浓,使得数学意识低下,因而理解不透题意。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读的指导: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分组读;还可以全班齐读,形式不拘一格。当遇到图文结合的题时我会让同学们分角色读如应用题:教师读:“一班植树54棵。”“二班植树42棵。”男生读:“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女生读:“一班比二班多植多少棵?”形式多样,学生兴趣当然浓厚,久而久之,读题的习惯已养成,理解题意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H. 怎样培养一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不少家长关心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怎样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要使孩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必须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使孩子有学习的自觉性,懂得要有目的地去学习数学。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造应用机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家长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开始会感到枯燥无味,应该从多方面启发,并通过演算题目,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生可以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技能,应尽可能地创造实际应用的机会。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了元、角、分以后,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买小商品的办法熟悉元、角、分。
2.引导动手操作,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在教学或辅导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孩子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孩子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3.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提起数学,孩子常会联想到艰苦的思索、繁难的演算、复杂的逻辑推理,因此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枯燥的、艰苦的劳动。其实数学教材有它自己的特点,蕴含着可激发学习兴趣的很多因素。教师和家长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开展竞赛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数学学习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掌握它的概念、法则、公式等等。在练习中,同一类型的计算题可能使学生感到厌倦,变形的应用题可能使孩子感到头痛。由此,有的孩子往往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以至于将数学学习视为负担。因此,应根据孩子的特点,特别注意练习的形式,使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是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因为好胜心强、不甘落后是每个孩子的共同特征。在竞赛的过程中,这种心理因素能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家长要积极支持,热情鼓励孩子参加竞赛活动。

I.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读题审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而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培养初步的审题能力尤为重要。 一、学会读懂题目要求。 做题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要求,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着力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每道题的要求,做到读——想、画——做。“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不认识的字很多,读题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先由老师范读,让学生跟读,逐步放手有学生自己读题。“想、画”每次学生读完题后,我都会让学生想一想:这道题让我们做几件事?是哪几件事?标画出来。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最后是做,即按照题目的要求一件事、一件事的完成。 二、学会看图。 由于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非常缺乏,还须凭借具体事物或图象来进行逻辑推理。因此在教材上出现了图画应用题、表格应用题和图文结合的应用题,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学会看懂图意,理解图的内容。 三、读懂应用题。 1、“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可以采取指名读、轻声读、默读等方式,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 2、“画"即找出数学信息,标出已知条件、问题、单位名称即重点句。其中重点句是指如相差问题中“几比几多(少)多少?”倍数问题中“谁是谁的几倍?”等句子。 3、“想” 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语言文字是应用题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 4“述”就是复述题意,进入情境,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分析清楚应用题的情节,使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对学生完整地理解题意大有帮助、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 5、“摆、画” 就是模拟情景,展示数量关系,有些题目可通过指导学生摆一摆、列表、画图等方法模拟应用题的情景,使应用题的情节、数量关系直观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扫除理解题意的障碍。 最后是列式计算,检验答题。 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对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大有帮助,但还需要使学生意识的审题的重要性,坚持不解按照步骤进行审题、分析,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学习上还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传帮带,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阅读全文

与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读数学题目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