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朗朗趣味数学大班上第七页怎么做

朗朗趣味数学大班上第七页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3-05-28 07:38:55

1.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范本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大班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育工作者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精选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9的分合,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意识。

2、引导幼儿用9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用适合幼儿的方式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性;掌握9的分合。

活动过程:

一、从操作中探索9 的分合。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9个双色的圆片,并且还要和这9个圆片来做游戏呢!大家可要看仔细了。”教师念儿歌并把9个圆片撒在盒盖上,此时,圆片撒在地面上的结果是4个红色的和5 个绿色的圆片,教师用数字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结果。

2、撒圆片

(1)教师强调要求:把9个绝盯圆片握在手里,同时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把圆片轻轻地撒在盒盖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和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谈宏携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如果撒出一样的结果那就不需要再记录。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9个圆片,并按要求记录。

二、对照检验,相互交流。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结果,教师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

2、幼儿对照自己的记录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有不同的记录,看一看,一共有几种记录结果。

3、教师出示一张排列有规律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和刚才记录过的记录单有什么不同。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

4、整齐而又响亮的念一遍排列有规律的分合式。

三、应用。

1、笑脸娃娃捉迷藏

(1)、教师请出9个磁性娃娃笑脸

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娃娃笑脸都来找我们做游戏了,它要和我们做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幼儿:“愿意”教师把9张笑脸展示在黑板上说:“9张笑脸咪咪笑,一张笑脸在板上,几张笑脸藏起来?”幼儿:“8张笑脸藏起来。”师:“9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几组成9?幼儿:“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用同样方法可请个别孩子回答。

2、游戏《拾花瓣》

师:“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真美啊!你们喜欢吗?”幼儿:“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我的小花园》的歌吧!”师幼齐唱歌曲一遍。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让我们的教室也象小花园一样的美丽呢?”幼儿:“想”师:“你们看,草地上有那么多的花瓣,我们听音乐去拾花瓣吧!”教师讲解拾花瓣和贴花瓣的要求:听音乐去拾花瓣,并且看看花瓣上面的分合式,其中的方框中应该是数字几,就把花瓣贴在相应的花盘里。

第一遍游戏:教师请女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黄色的,一次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二遍游戏:教师请男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红色的,一次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三遍游戏,教师请全体孩子一起去拾花瓣,一次拾二个花瓣,集体检查并纠正。

四、全体幼儿唱《我的小花园》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在生活中整合”“在游戏中感知”“在操作中发现”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亮点,李老师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这一点,做到了“生活化”“游戏化”、“整合性”。活动观摩后,我园数学教师开展了一次研讨,发现本次活动存在三大亮点:

一、 严密性。活动设计巧妙,语言规范,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借鉴。

本活动简单、巧妙,能让每个听课的教师现学现用。教师语言总体规范、严密,概念清晰,科学准确,为我们听课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让我们对分合教学的重点把握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二、趣味性。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浅显、实效。

学具硬币是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也常常接触到的东西,幼儿很感兴趣。活动始终以游戏串联:抛硬币(发现数的分合)――猜硬币(在玩中运用数的分含伏合)――用硬币(巩固分合,在生活模拟游戏中融入数学知识,让幼儿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教师在游戏中把一个个问题抛给孩子,幼儿带着问题和要求去探索、发现,情绪始终积极,活动氛围非常浓郁。

三、 自主性。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教师只是引导、点拨。

本活动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每个环节,教师都先引导幼儿去亲身操作、感知,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整理,并抛出问题让孩子们去思考,完善。幼儿思维始终活跃,随着游戏的展开,不断迁移、运用所学的分合知识,真正达到了在做中思、做中学、玩中巩固。

一点建议:整个活动时间的把握还需要合理些。教学中,部分环节拖得过长,如第一次展示幼儿分合式时,教师的评价可以简练些,集体游戏环节时,教师组织还可以再干脆些。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精选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各种物品进行自然测量,并能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2、发展幼儿对自然测量及宽窄比较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将两条一样宽,但花纹分别是横条和竖条的毛巾固定在演示版上。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小棒,绳子,铅笔,长木片等。

3、请幼儿带一些平时自己收集的东西,如糖纸,贝壳等。

活动过程:

一、排一排。

1、出示三张不一样的纸,区别宽窄。

指导语: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哪个宽?哪个窄?你怎么知道?(重叠比较)

2、按宽窄排序。

指导语:请你按从宽到窄(从窄到宽)排一排。

二、看一看。

1、教师向幼儿出示两条一样宽但花纹分别是横条和竖条的毛巾引导语这两条毛巾什么地方不一样?这两条毛巾哪条宽,哪条窄?(指横向距离)

2、幼儿得出不同的比较结果。教师:怎样来证明谁说得对呢?在交流中引出测量的方法。

三、学一学。

1、教师出示各种工具:小棒,绳子,铅笔,长木片,任选一种,重点演示测量时收尾相接的方法,量横向距离。

2、幼儿选择一种工具,通过测量来判断哪条毛巾宽,哪条毛巾窄,最后得出结论:两条毛巾是一样宽的。

3、小结:刚才有的小朋友受了毛巾上直条花纹和横条花纹的影响而判断错了毛巾的宽窄,因为直条让人感觉很窄,横条让人感觉很宽,其实,它们的宽窄是一样的。

四、试一试。

教师发给幼儿各种测量工具,请幼儿尝试测量其他一些物体的宽窄。如:门和窗,哪个宽哪个窄?桌子和椅子,哪个宽哪个窄?等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精选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究身边常见事物的兴趣,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帽子的特征。

2、学习将活动过程用简便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颜色、质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顶。

2、4张桌子,4张盖布,4块黑板,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分类记录的方法

(1)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请4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小朋友上台,并请幼儿说说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他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3)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分类结果。“我们要把这里有4个小朋友的事记下来,可以怎么记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4”表示人数,用娃娃头表示小朋友)“谁能把有相同之处的小朋友排在一起?”“他们是怎么排的,他们哪里一样?”(这两个是男孩,这两个是女孩)“这又该怎么记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和简单的标记来记录)“除了这种排队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教师在幼儿分类的基础上再次引导他们用简单的标记来记录)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对帽子进行分类

(1)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不同之处。

(2)启发幼儿说出帽子的各种用途。

(3)提出分类的要求。“原来帽子的用处这么大,我们大家都需要它。今天我们这里有这么多帽子,那我们就来开一个帽子商店吧。想一想开商店我们要先做什么准备工作呢?”(引导幼儿先从整理帽子开始)“我们可不能把帽子放得乱七八糟的,你们说可以怎么摆放呢?”(引导幼儿说出将帽子按同一特征摆放)

3、小组活动

(1)提出记录的方法。“今天,我们请4组小朋友来整理一个柜台。首先,请上来的小朋友数数柜台上有几顶帽子,用数字和标记把它们记下来;然后,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把有相同特征的帽子摆在一起并数数每种有几顶;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看看该怎么记录。如果你们还有别的分法,就再分一次,分好后再数数每种有几顶,想一想该怎么记录。记住每分一次,就记录一次。”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分类时要按同一标准全部分完后,才能按别的标准再次进行分类。

(3)引导幼儿多角度地思考分类的标准。

(4)观察幼儿的不同记录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精选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3、对图形感兴趣,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动准备:

1、一个较大的圆,中间有切割线,能分成两个半圆;小丑图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圆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半圆形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看看是什么啊?

2、你们看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圆形名称。

3、看清楚哦,老师现在要变魔术了。

4、将圆形拆开成两个半圆形,提问:现在看老师把圆变成了什么形状,你认识吗?引导幼儿发现圆形变成了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形。

5、引导幼儿大胆地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像半圆形。

二、找出半圆形

1、为了欢迎小朋友,老师还带来了一幅画,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师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圆形的?数一数,一共找到了几个半圆形。

3、认识了半圆形,老师想请你们帮我整理玩具,老师有许多形状不一的玩具,请你帮他把半圆形的都找出来。

4、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三、摸摸半圆形

1、我们一起来摸摸半圆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导幼儿触摸半圆形的边角,感知半圆形的特征。

3、猜一猜,如果把两个半圆形并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

4、游戏:制作缺少半圆形的道具,然后邀请小朋友来用半圆形给他们补上。

四、圆圆和半圆

1、观察讨论,为什么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圆形拼起来会变成圆形,有的不能?

2、共同总结:两个大小一样的半圆形才能拼成圆形。

3、找一找:带着已有的半圆,从众多半圆中找到一样大小的半圆,并拼一拼看看能否成为圆形。

4、师幼共同验证,跟半圆宝宝再见,结束课程。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精选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常用的货币及基本的货币单位、并初步了解角、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2、复习8、9、10的组成方式和加减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人民币,体会买书活动的乐趣。

难点: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加深对8、9、10组成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书(书的封面、颜色、大小、厚薄、新旧等都不同),教师事先给书定价(10以内的整数)。

2、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二、认一认,换一换。

(一)引言过渡:

1、小朋友们,有个小书店快开张了,你们想到书店买书吗?

2、需要准备什么才能买到书呢?

(二)认识人民币

1、把准备好的封包发到幼儿手中

2、认识幼儿常见的几种基本货币(纸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认识硬币:1角、5角、1元。

4、介绍认识大面值人民币:20元、50元、100元。

(三)了解元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

1元=10角(板书)

(四)、换一换,并完成教材第60页“连线”。

三、买书游戏

(一)把幼儿分为两组(卖书组4人,买书组若干人)。

(二)在老师指导下开始买书游戏。(在活动中教师播放愉悦的轻音乐,幼儿伴着音乐进行活动)

(三)汇报。

1、教师:好了,游戏开心吗?买到书了吗?买书用了多少钱呀?

2、巩固对元、角换算的认识以及数字8、9、10的组成方式的理解。

四、总结并提示课题。

2. 202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202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篇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的核心,在新的形势理念指导下,引发了对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以及教育评价等多方位的改革。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202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202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

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趣味练习在图画里找数字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戏:

一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咬!

二只猴子在知滚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

三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咬!

﹙幼儿边做动作,边伸手指头﹚。

二、找找123

1.教师: 1、2、3,这些数就在樱信我们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在我们玩具中,我们不仅要会读数,

而且要认识数,以后逐步学会写数。

2.幼儿数数,教师出示卡片

(1)引导幼儿数数老师有几个鼻子?有几张嘴巴?

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1。

(2)幼儿再数数老师有几只眼睛?几个耳朵?

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2。

(3)引导幼儿数数教室里有几盏灯?

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3。

3、让小朋友观察,1、2、3这3个数的长相不是一样的,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教师: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

4、教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宝宝,送给你们,喜欢吗?

老师说出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幼儿将水果的数量粘贴在相应的数字下面;

反之根据水果的数量粘贴相应的数字。﹙贴对了,发给小红花给予奖励﹚。

5、趣味练习

找找图画里的1 2 3

三、活动结束

1、师幼一起跳数字舞,一个小孩手摸地,二个小孩颠颠脚,三个小孩转又转。

2、小朋友回家以后数数你家里有哪些东西有1个,哪些东西有2个,明天讲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听,好吗?

202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 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 加深对各类物品的认识。

3. 能把相同的物品归类,并能初步按要求整理物品。

活动准备:

1.面包、糖果、水果标记的筐子各一个。

2.面包、糖果、水果混放在一起。

3.猴搭颂余子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小猴头饰,引起幼儿兴趣。

(1) 出示小猴头饰,情景导入,小猴的超市要开业了,商品很多,小猴子忙不过来,请小朋友帮忙整理货架。

2、按物品标志摆放物品。

(1)教师出示面包、糖果、水果筐,请幼儿说一说筐子里有什么食物?

(2)教师出示有标志的筐子,请幼儿观察上有什么标志。

(3)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食品应该在怎么放?引导幼儿根据食品种类,把相同的食品放在相同标志的筐子里。

(4)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按标志挑选用品摆放,如:按苹果标志把苹果挑出来,放在有苹果标志的筐子里。

(5)分三组进行,食物摆放完之后,师幼共同检查摆放是否正确。

3.游戏“小猴商店”

(1)教师情景导入,请两名幼儿上台,一名幼儿发出指令,如:“请把苹果挑出来,放在有苹果标志的筐子里”

(2)游戏进行2——3次,教师指导。

202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比较出物体的大和小。

2、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3、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积极探索。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

2、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盘子、汤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观察图片

看看图片有什么?(衣服)

你知道是谁的衣服吗?(妈妈的衣服,孩子的衣服)

哪是妈妈的衣服?哪是孩子的衣服?

你是怎么知道的?

(妈妈的衣服大,孩子的衣服小。)

二、找一找

1.请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玩具,然后在教室里找一个,比自己的玩具大的,或比自己的玩具小的玩具。

2.请幼儿讲一讲,自己手中的玩具,哪个大?哪个小?

三、比一比

请幼儿观察图片

教师:图片上有什么?(苹果,草莓)

你喜欢苹果还是喜欢草莓

--苹果和草莓谁大谁小?

--小狗和蜜蜂水大谁小?

--大象和蚂蚁谁大谁小?

四、游戏:大的小的

教师任意出示一个物品,请幼儿找出比老师手中的这个物品大的或小的。

为激发幼儿兴趣,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202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

设计意图:

当学习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需要时,教育目标就变成幼儿游戏的意愿。此活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了“小兔采蘑菇”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以角色身份轻松、自然地完成各项操作。

活动目标:

1.复习按颜色分类及5以内点数;给数字1~5排序。

2.5以内数量点卡与实物卡片、数字卡片的匹配练习。

活动准备:

1.幼儿分组参加游戏,每五名幼儿为小组。

2.每组配备五张颜色致的母卡,母卡为蘑菇形状,大小20cm×20cm,上面分别画有点子1~5个,另设两个插卡袋。

3.每组配备画有数量1~5的小兔的卡片各张;数字卡片1~5套;排序用的小旗标记;兔子头饰若干。

4.地板上画有不同颜色的大圆形——“篮子”(能站下五个小朋友)。

活动过程:

1.复习按颜色分类及点数。

教师以兔妈妈的身份向小兔子们交代采蘑菇的任务。

师:(将母卡散放在地板上)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起去采蘑菇吧!请每个宝宝采到朵蘑菇后,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放进同样颜色的“篮子”里,坐到“篮子”边上。请幼儿找到相应颜色的圆圈坐好,教师请幼儿点数每组有多少人,多少朵蘑菇。

2.按蘑菇上面的点子数匹配相应的实物卡片。

师:能干的小兔子采了这么多蘑菇,我们请客人起来分享吧!蘑菇上有几个点子,我们就请几只小兔子来吃蘑菇。

教师为每组提供小兔卡片,小朋友按各自蘑菇上的点子数,来请同样数量的小兔子吃蘑菇,点卡与实物卡对应,要求将实物卡插在蘑菇卡上的插卡袋上。

3.按点子数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师:数字宝宝看到小兔子们玩得好开心,它们也想找朋友起做游戏了,蘑菇上有“点子.数字1就和个点子做朋友,蘑菇上有三个点子,数字3就和三个点子做朋友

教师为每组小朋友提供数字卡片,请小朋友根据各自蘑菇上的点子来找相应的数字卡并将数字卡插在蘑菇卡上的插卡袋里。

4.给点卡排序。

师:听!小蘑菇在说什么呢?哦!原来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按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的顺序来排队,比一比,看哪一组最快!想一想谁应该排在最前面,谁应该跟在后面?

教师提供排序标记,请每组幼儿在各自的排序标记上按要求给点卡排队。

5.结束。

师:今天小兔们真能干!快到中午了,宝宝肚子饿了吧!请兔宝宝把采来的蘑菇都

交给兔妈妈,让妈妈来做顿丰盛的午餐吧!

活动延伸:

将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游戏区,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操作、学习。

202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游戏中的要求数出10以内的数,尝试找出相应的数字。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数字卡片、糖果若干、1——10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森林幼儿园里过新年啦,大象老师想给小朋友们送一份新年礼物,但是想要拿到礼物要经过考验,小兔很想拿到礼物,她决定接受老师的考验,你们愿意帮帮她吗?

二、复习数字

大象老师给小兔出了第一个难题,认识数字。快帮小兔看看,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出示数字卡片)按照数字卡片上的数字来学一学小动物的声音。

三、数出10以内的数

你们真棒,帮助小动物过了第一个考验。接着,大象老师又要小兔听声音数糖果了,你们行吗?

老师敲鼓,听到几声鼓声,就数出几颗糖。

1、大家一起数

2、个别小朋友上台数。看看她数的对不对,那么她数的数应该是用哪个数字卡片表示呢?(找找对应的数字卡片)

四、幼儿操作

你们真能干,又帮小兔过了一关,接下来大象老师又给小兔出了个难题。这个难题可难了,要请小朋友先练一练再来帮助小兔。请你把数出来的糖果用数字表示。

数字接龙游戏。小兔数出的糖果在上面,它的好朋友数字宝宝在下面,你把他们接在一起。(幼儿操作)

你们都会帮糖果宝宝找好朋友了,那就来帮帮小兔吧?看看大象老师出的题。(出示题卡,师生一起操作)

五、总结

哇,完成啦,终于帮助小兔过关了,大象老师给了小兔一份大礼物,小兔开心极了。小兔说,谢谢小朋友的帮忙,我们一起分享我的礼物吧!(分享糖果)


3.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7的加减法》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的加减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7的加减法》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根据实物及图片口编加减应用题,学习7的加减。

2、学习用清楚的语言讲述算式所表达的意思。

【活动准备】

1、背景图2幅,磁性教具兔子、小猫各7个,1--7的数字2组,算术符号“+”、“-”、“=”。

2、幼儿操作材料: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组成和加减。

1、游戏:我的火车几点开。

规则:教师出示不同的算术题(如:3+2=?)问: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3+2=5,你的火车5点开。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2、出示数字7,复习7的组成。

请个别幼儿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出7的组成。

二、口编应用题,学习7的加法和减法。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草地上有5只小兔在玩耍,这时轮带晌教师又在图上贴上两只小兔,请幼儿根据图和老师刚才的操作,用三句话描述图意。

——请幼儿用加法算术来表示图意(5+2=7)

——幼儿认读算式题,鼓励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游乐园里有7只小猫在游戏,这时老师从中拿走3只小猫,请幼儿看图并结合老师刚才的操作,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7-3=4)。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三、幼儿操作活动。

1、纸、笔人手一份,幼儿根据图意列出7的加减算式题。

2、检查幼儿作业,一起讲评。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7的加减法》教案 篇2

教学理念:

本节课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腊锋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同时在活动中顾及差异,关注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副图写出四道算式的探索过程,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四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四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关键:

要把数的组成练习和计算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准备:

小棒、小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做好铺垫

1.口算。(卡片出示)

2+1= 1+2= 3-1=

3-2= 3+1= 1+3=

4-3= 4-1= 2+3=

3+2= 5-2= 5-3=

2.师生对口行慧令。

设计意图:在教学6、7加减法时,首先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再复习6、7组成,目的是为后续学习6.7的加减法做铺垫。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内容是6、7的加减法。

2.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3.故事导入:(猴妈妈和小猴)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给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儿童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儿童很自然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1)出示第42页例题的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减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

5+1=6

1+5=6

6-5=1

6-1=5

2.学习第42页摆一摆的第一、三组例题。

(1)学生摆6根小棒,边摆边计算。

(2)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3.学习第42页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1)教师出示第二组例题的情境图。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减法算式,师边板书。

(3)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联系。)

设计意图:第一环节结合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充分感受一图四式; 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 第三个环节,便是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遵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1.完成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书上填得数,然后交流、评价计算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书上填得数,然后交流、评价计算结果。

3. 完成练习九第8题。

4.完成练习九第5题。

随机指名学生上来做游戏

5. 完成练习九第7题。

设计意图:多样的练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练习知识、发展思维,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其实在生活也有很多地方要用到今天学到的6、7加减法,能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简单的课堂小结,让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再次获得了满足;教师对课后的要求,巧妙的将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由书本延伸到了生活。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7的加减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正确计算7的加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设计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复习6以内的口算

2.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脑子反应真快呀,只要我们平时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我们的大脑一定会越来越灵活的。但是小老鼠呀它不会,它找到了两堆薯仔这些薯仔不在一块小老鼠就不知道有多少个了,你们愿意帮助它吗?(愿意)那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老鼠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 一共有多少个?

(1)出示第一幅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来问题: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来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情境。根据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提出哪能些数学问题,学生只要提出的问题合理,老师都给予肯定。

(2)将一共有多少个薯仔作为主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重点提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算法。学生已经有了6的加法的计算经验,因此很容易探索出7的计算方法。

2.还剩下几个?

(1)出示两个连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讲一个背薯仔的数学故事,并提出问题。学生在讲壕数学故事的同时,老师要善于捕捉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2)解决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重点提问:你是怎样得到还剩6个薯仔的?鼓励学生结合操作活动(如画图、摆小棒、摆圆片等)对算式进行解释。

(3)反馈交流算法。教学时,如果有出现教科中是淘气和笑笑的方法,可直接出示笑笑和淘气是这样算出7-1=6的,你能读懂吗,引导学生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看图写算式,(课件出示课本37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说一说(课件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算式和算法)

3.画一画,填一填

出示珠子图让学生看图说一个加法算式、一个减法算式。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帮助小老鼠的同时学习了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使我们的口算能力得到提高。

四、小结

根据教师翻牌开火车回答口算。

如一只小老鼠正在往袋子里装薯仔,一边有5个薯仔,另一边有2个薯仔。

学生列出5+2=7或2+5=7。

如袋子里有个薯仔,掉出来1个,袋子里还剩几个?

引导学生列式并计算出得数:7-1=6。 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

4. 幼儿园大班认识钟表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认识钟表数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在向学生授课之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钟表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大班认识钟表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乐趣卡:认识钟表

2、声音:钟表的秒针

3、涂色:钟表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压低声音:请小朋友安静,仔细听,这是什么庆派声音?

播放钟表的声音,请幼儿听。

(滴答滴答响)

二、观察活动

1、出示钟表

(1)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2)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行差差排列的?

(重点认识几个数字位置12、3、6、9)

(3)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

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

三、实践操作

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说出时间。

3—65认识钟表

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是几点。

1点,4点,8点。

课件:3—64认识钟表

4点,2点,7点,10点。

2、教师操作,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1)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

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

仔细看!把分针拨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2)教师再次操作,让幼儿观察分针和时针的变化。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

1、看看12点、1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

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

3、课件:3—69认识钟表

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1、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2、

小朋友认识了钟,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你们记住了吗?档皮

幼儿园大班认识钟表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解、辨认钟面针的长短,让幼儿基本掌握钟面分针、时针和数字间的初步运转关系;

2.通过辨一辨、读一读,让幼儿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通过游戏体验、拓展延伸,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活动准备:

准备大时钟一只(可拨动操作)、挂钟一只、挂图一张;幼儿人手一套可操作的钟面学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谜语引出课题:兄弟俩个好朋友,围着柱子转呀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如果不去珍惜它,就会悄悄地溜走。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2.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请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时钟(幼儿找时钟)。

3.教师提问:我们平时用什么来看时间?

二、活动组织

(一)认识时钟

1.师:启发幼儿自己说说对时钟的认识。

2.师:出示可拨动操作的大教具钟面。请小朋友观察钟面,说说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说说它们的名称。

3.幼儿:进行观察;尝试描述钟面上的部件与名称;说说数字。

4.师:指导幼儿分组操作大的教具钟面,熟悉钟面上各部分的名称。

幼儿:小组人员分别指时针、分针等。

(二)认识整点

1.幼儿:4人小组讨论时针和分针指的地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第一、二组看图画指针;第三、四组看图拨针;第五、六组做“钟面”等游戏活动,学习看时钟。

2.请幼儿仔细观察钟面,尝试着读钟面上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时间的好方法。(幼儿思考后举手回答)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某整点)。

4.游戏

游戏一:抢答。教师拨教具钟指向某整点,幼儿抢答说出几时?

游戏二:拨一拨。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拨学具钟(小组同伴间可轻轻地讨论)。

游戏三:画一画。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在纸质钟面上画出来。

(三)学习认识半点

1.师:出示大教具钟,指导幼儿学习认识半点,初步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2.引出认识半点的方法

(1)师问:当时针在2个数字中间时,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时间该称哪个半点?(幼儿思考、回答)

(2)幼儿:观察学具;4人小组讨论;讲出半点的特点。

3.练一练幼儿:拨钟、辨认半点练习游戏。

三、巩固新知

1.游戏一:“争分夺秒”——看谁认得快。

师:宣布游戏规则,全班幼儿参赛,辨认时针、分针;整点、半点。

2.游戏二:“小小修表匠”——教师报出某一整点、半点,但出示有残缺的钟面,让幼儿观察、辨认后,在自己的学具钟上进行“修理”(添画出正确的时间)。

四、延伸活动

1.小结。

2.拓展

(1)师:请小朋友讲一讲,我们参观过的小学,小哥哥、小姐姐们几点做广播操?几点开始上课?可不可以迟到?

(2)猜一猜:古人在没有发明钟表前是怎样看时间的?

(3)介绍古老的钟:观察挂图上古老的各种不同的钟

(4)引导幼儿收集一些有关时间的资料,渗透守时、惜时教育。

幼儿园大班认识钟表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活动重点:

幼儿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活动难点:

幼儿能正确辨认整点和半点,并自主操作拨出相应的时间

活动准备:

教具:大时钟一个

学具:幼儿每人一个小闹钟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时钟,知道时钟名称及用途

1、(教师出示时钟)这是什么?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时钟的?时钟有什么用途?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手表、闹钟、挂钟、电子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时钟,它们能告诉人们时间,人们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时钟。

二、观察认识钟面

1、(教师手指钟面)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小朋友再仔细看,钟面上的三根针一样长吗?

2、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数字从1开始按从小到大、顺时针的方向排列。

这三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最短的那根是时针,再长一点的是分针,最长的那根是秒针。小朋友可以看到秒针是一直都在走,因为一秒钟就是很短的时间。有些时钟上不一定会显示秒针。我们只要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知道时间。

三、认识整点、半点,了解分针和时针的运转关系

一)认识整点

1、(教师将两指针都拨打12上)小朋友看,时针和分针都在12上,这就表示12点。

2、提问:谁会拨1点钟呢?(请几个幼儿拨时间,其他幼儿观察并检验结果。)

刚才他们在拨动指针时你们发现了什么?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

3、教师小结:时针和分针是朝同一个方向走的,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路,走一格就是走1个小时。几点整时,时针就指向几,分针都指向12.

二)认识半点

1、(教师把指针拨打12:30的位置。)现在请你们再仔细观察钟面,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时针指向数字12,就是12点钟,时针指向12和1的中间,分针指向6表示12点钟的一半,所以现在就是12:30.

2、谁愿意来拨动指针,拨出1:30钟呢。(请一位幼儿上来拨,其他幼儿观察并检验结果。)

刚才他们在拨动指针时你们发现了什么?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

3、教师小结:不管是整点还是半点,时针和分针始终是朝同一个方向走的。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走一格就是走1个小时。几点半时,时针指向两个数的中间,分针指向6。

四、幼儿操作,拨时间

1、今天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个小闹钟,现在就要请你们听老师说时间,然后你们来拨出相应的时间,看谁拨得又快又对。

2、组织幼儿活动。

3、评价幼儿活动。

幼儿园大班认识钟表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准备:

1、课件

2、自制大钟面。

3、为每个幼儿准备教具时钟一个。

4、大灰狼头与懒洋洋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ppt动画:小红,七点了该起床了请幼儿观察画面,并回答是谁叫小红起床的?她是几点起床的?

2、七点,你是怎么知道的?一起学习电子表上的时间。

3、除了这个电子表,你还可以怎么知道是几点起床的?(钟表)

二、新授,认识钟面A、幼儿观察老师手中的钟面

1、教师出示钟面并提问:看,钟面上有什么?

2、比比看,这两根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这根长长的针叫什么?(分针)这根短短的叫什么?(时针)

3、钟面上还有些什么?数字宝宝是怎样排队的?

4、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

5、请小朋友仔细看,当时针从12转到1的时候,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了12上)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律。

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师:谁跑得快啊?

幼:分针师:请小朋友好好看看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谁跑得快?(分针的腿儿长,像只小兔跑得快;时针的腿儿短,象只乌龟跑得慢)

6、小结:当分针走一圈时,时针就走一大格,就是一小时。你们知道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三、认识整点钟

1、今天小猫、小鸭和小兔要考考我们小朋友,请你们看看它们分别表示几点钟?

提问:这三只钟面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分针都指在12上)什么地方不一样?

2、当分针指在12上的时候就是整点钟,这时候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点整。那么,这是几点整?......5点整时针指在哪个数字上?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8点整呢?(幼儿讨论操作)

3、做练习

4、小狗的一天5、做练习C、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我们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小朋友们扮演小羊拨钟,你们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说几点,你们就拨几点,拨好就定住,老狼看小羊拨对了就不吃他,如果谁拨错了,就要被老狼吃掉。

四、巩固练习动画做题,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五、课堂小结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悄悄溜走了,小朋友要珍惜时间,不能像小猪那样浪费时间玩耍。

幼儿园大班认识钟表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习辨认整点。

2、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3、感受时钟的用途,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时钟的经验,并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物质准备:亲子活动“自制一只可拨动时针、分针的时钟”、大钟模型一个、大灰狼头饰等

活动重难点:

学习辨认整点的方法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认识时钟

1、猜谜引题,激发兴趣师:有一对好兄弟,总爱围着桌子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要是一个不留心,它就会悄悄溜走了。请你猜猜它是谁?(时钟)

2、交流经验,理解用途你见过时钟吗?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作用吗?幼儿相互交流,并积极发言。

3、师小结:时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我们的生活少不了它。(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动的主角——时钟,帮助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知下时钟的用途,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

二、观察并认识钟面钟面上有什么?

(刻度、时针、分针、秒针、数字)钟面上有什么数字?(1~12)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仔细看一看,钟面上两根针一样长吗?

(长短、粗细不一样。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时针比较粗,分针比较细)

(重点介绍分针和时针,帮助幼儿加强记忆,更好开展下面的活动)

三、“时针分针来赛跑”游戏,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今天时针哥哥和分针弟弟要进行一场比赛,你们猜谁跑得快?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将时针拨到12点上,并为幼儿介绍这是比赛的起点和终点,教师操作钟面,让时钟走一小时,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

提问:(1)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

(2)它们朝哪个方向跑?跑了多远?(朝一个方向,从数字1走到数字12)

(3)你还发现了什么?(分钟走一圈,时针走一格)

师小结: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完一圈,时针走完一格,分针走一圈是一小时,时针走一格也是一小时。(丰富词汇:顺时针方向)(该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通过指针来比赛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教师操作钟面,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分针转一圈,时针转一格,一格便是一小时。如果孩子们不能很好理解,可以再玩一次比赛游戏,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帮助幼儿加深认识。)

四、学习辨认整点。

1、重复上面的游戏“时针分针来赛跑”,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谁,就表示几点整。师:现在时针指在数字1上,分针指在数字12上,现在就是一点整。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点钟了。(帮助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整点概念)

2、通过“放炮仗”游戏,进一步学习辨认整点。

(1)、师来拨动时钟,请一名幼儿来回答钟面上的时间。如果回答正确,请其他幼儿通过放炮仗“嘭啪”以示鼓励,并大声说出来这是几点了;如果回答不正确,请其他幼儿通过“嘶~嘶~”的声音来提醒,并请别的幼儿尝试回答。

(2)、请若干幼儿上台来拨动时钟,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做炮仗玩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整点的认识。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其中,体现出活动的趣味性和孩子的自主性)

五、结合幼儿自制时钟进行练习,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

1、师:小朋友们,快拿出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时钟,给大家欣赏一下吧!(幼儿相互交流,促进彼此友谊,并体验到亲子活动——“自制时钟”的成就感。)

2、师帮助幼儿回忆一日生活,并请幼儿根据时间拨动时钟,巩固对整点的认识。“六点钟,我起床了!”“九点钟,我在上课!”“十一点钟,要吃饭了!”“下午两点,我们在睡觉!”“下午五点钟,放学了!”

师小结: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会有更多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请时钟帮忙,提醒我们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按时起床、准时睡觉。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守时的好宝宝吧!

5. 趣味数学ppt怎么做啊

1.首先我们要下载一个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10,很多人的电脑上应该就有。然后打开PPT,编铅拦庆辑第一张。首先要选好话题,编辑完标题,写上个人信息。

2.编辑完第一张,点击右键,选择新建幻灯片,开始编辑第二张。

3.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排版的方式,不同的版式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选择好之后久根据自己的需要插入相关的文字。

4.如果是面对小学,最好在里面适当的插入一些图片,改变动画的效果,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槐握力。

5.每一个幻灯片都可以采用不同衡羡的主题,以及切换的效果,对于重要的内容最好用不同的颜色标出。

6.加入适当的幻灯片切换效果,易指做然后点击预览,觉得合适之后保存。数学ppt制作教程就这样完成了。


6. 幼儿园大班《按规律排序》数学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按规律排序》数学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按规律排序》数学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按照物体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塌乱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1、各类水果图片。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1、出示水果图片,如一个苹果、一个桃子、一个苹果、一个桃子、一个苹果、一个桃子。

2、请小朋友说说下面应该放苹果还是桃子。

3、在按两个西瓜、一个草莓的规律,请小朋友上来摆放后面应该排列的水果卡片。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纤缓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四)列队游戏

1、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规律列队。

2、按两个男孩、两个女孩的规律列队。

幼儿园大班《按规律排序》数学优秀教案2

活动目的:

1、利用学具进行规律排序训练。

2、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六型学具人手一套和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排队找规律,引出课题。

幼儿按拍一下手拍一下肩、拍两下手拍两下肩的规律进入活动室。

2、:“请你照图继续摆”。

出示下列挂图,让幼儿观察数秒钟,启发幼儿说出规律,并继续往下摆。

(1)一长一短:两根学具棒、一根学具棒

(2)一红一绿:一根红学具棒、一根绿学具棒

(3)三种颜色三种形状:红圆、黄三角、绿正方形

(4)单双数:1、3、2、4、5、7、6、8

3、:“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请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规律排序(一种底色一种类别、两种底色两种类别……六种底色六种类别)。最后让幼儿自己定标准自己摆,培养他们的多向思维能力。

活动延伸:

按一男一女、一男两女、梳辫子不梳辫子、戴眼镜不戴眼镜、高矮等标准让幼儿排队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按规律排序》数学优秀教案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活动中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团竖档判断推理能力。

3、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有很多,体验到学习思维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排序规律,并学习排序。

活动准备:

课件、圆形、三角形若干、吸管节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幼听音乐,做拍手、拍脚动作,引出主题。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老师来做动作好吗?请小朋友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

提问:刚才咱们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手?拍了几次脚?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边说边展示教具)再往后要怎么排?

小结:看来不同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只要看懂了前面的规律,大家就知道后面接着应该排什么了。咱们按照这个规律再来试试看(再次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规律动手)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教师观察找出幼儿有规律的排序方法

1、幼儿分组操作。

桌上有些图形宝宝!(出示三角形,圆形图形卡)你们看,它们是……(请幼儿回答、)请你来给他们有规律的排排队。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待会老师要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小朋友比比赛,看看哪一组的`排法更多。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问:你是按照什么来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宣布第一局结果。

小结:这种按照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按规律排序。

三、引导幼儿按颜色和形状等规律排序。(串彩链)师:我们还有很多的东西可以用来排队,现在桌上有很多圆筒。老师想让大家一起帮忙用它们来做彩链,小朋友们想做吗?下面,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东西来自己做喜欢的彩链!一定要记住按规律来做,我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做出与众不同的规律!(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师小结,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规律。师:好了,今天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老师希望,下课以后,小朋友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规律!

幼儿园大班《按规律排序》数学优秀教案4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手、小脚图片各6张,操作题5张;

2、红、黄、绿雪花片各5份,篮子15个;

3、音乐《数高楼》;记号笔;红、黄、绿三色粉笔;磁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幼听音乐,做拍手、跺脚动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老师来做动作好吗?请小朋友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提问:刚才咱们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手?剁了几次脚?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边说边展示教具)再往后要怎么排?

小结:看来不同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只要看懂了前面的规律,大家就知道后面接着应该排什么了。咱们按照这个规律再来试试看(再次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规律动手,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桌上有些积木,请你选两种或三种不同的积木,来给他们有规律的排排队。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待会老师要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小朋友比比赛,看看哪一组的排法更多。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问:你是按照什么来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宣布第一局结果。

三、根据不同形状排序。

圆形的雪花片你们排的那么好,那用不同的图形能不能排。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把雪花片收好。

逐一出示前四张图片。接下去要怎么排,谁来帮帮我?提示幼儿寻找规律。同意的给他鼓鼓掌,表示同意。

出示第五张图片。什么的数量变?怎么变的?(引出的概念。)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减少的,叫递减。那依次增多呢?(叫递增)

四、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1、幼儿分组操作。

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局比赛,请小朋友们按递增或递减的方法来给雪花片排排队。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排法?看看这一局,你们能不能反败为胜。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问:你是按照什么来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宣布第二局结果。

五、宣布比赛结果,进行奖励。

收拾好桌上的雪花片,到老师这领取小礼品。

【活动延伸】

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

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有规律的排序?是怎么排的?你觉得有顺序的排列好吗?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按规律排序》数学优秀教案5

环节一:复习上次活动内容点评家庭练习10分钟

师:上次我们学习大于号和小于号小朋友还认识吗?

师:巩固练习题谁来做一做?

环节二:《总复习一》30分钟活动目标:

1、复习托管班第一到第三课时顺数与倒数,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以一代十。

2、学习正确的数字拼写和阅读

3、巩固已学知识。

活动准备:

试卷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一《顺数与倒数》,引导幼儿复习所学内容

师:小朋友我们学习的顺数与倒数谁会数呢?

二、播放课件二《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引导幼儿学会描述正方体特点和长方体特点。师:我们学习过长方体和正方体,那位小朋友还能说出他们有的特点?

师: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不同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不同。

三、播放课件三《以一代十计数》复习巩固以十为计位方法。

师:以一代十计数方法。

环节三:生活活动10分钟小便喝水

环节四:家长汇报本次学习内容及幼儿表现情况10分钟

幼儿园大班《按规律排序》数学优秀教案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简单规律(自然现象及特定的规律)。

2、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体验思维训练的乐趣。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三种排列规律的范例条各一(○□○□○□;○□□○□□○□□;○□△○□△○□△);“奇妙的书”(封面是彩虹,从第一页到第七页依次是一颗红色的草莓、两只橙色的橘子、三根黄色的香蕉、四只绿色的西瓜、五只青色的苹果、六颗蓝色的梅子、七串紫色的葡萄;几组图片(从儿童到少年到成人再到老年人;从树芽到小树再到大树;从鸡蛋到小鸡再到母鸡,等等)。

2、学具准备:操作纸、记号笔、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人: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座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一组图形宝宝排列的顺序和我们很相似,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三种排列规律的范例,请幼儿读一读每张范例条上的图形是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

1)出示范例条○□○□○□,提问:有哪些图形在排队?它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后面还可以怎么排?它们排列得很整齐,我们用字母来表示可以看得更清楚,用A表示圆形,用B表示正方形(引导幼儿用ABABAB分组,教师在范例条的下方记录,帮助幼儿小结规律。)

2)出示范例条○□□○□□○□□,提问:它们是谁?都是怎么排的?后面应该怎么排列呢?(引导幼儿ABBABBABB分组,教师在范例条下方记录,帮助幼儿小结规律。)

3)同样,出示范例条○□△○□△○□△,引导幼儿小结ABCABCABC排列的规律。

2、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书”,找出书中的规律。

1)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书”从封面到第三页。

封面是彩虹,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第一页上是一颗红草莓;第二页上是两只橙色的橘子;第三页上是三根黄香蕉。请幼儿依次猜猜后面几页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按页码猜个数,按彩虹颜色来猜水果颜色。)教师肯定幼儿的猜测,再引导幼儿完整书,发现书中的规律。(个数跟页数一样都是从少到多;水果颜色跟彩虹颜色排列的规律一样,都是从红到紫。)

2)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和事情,比如说人的生长规律(出示图片)都是从小慢慢长大,最后变老。植物也是这样(出示图片),树从树芽到小树苗慢慢长大,最后变成大树……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规律和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

3、幼儿操作活动(自由选择操作材料)。

1)看图形找规律,用字母表示出来。

2)按照排列规律粘贴图形。

3)按照动物生长的规律,排列图片。

4)按照植物生长的规律,排列图片。

4、幼儿展示操作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简单的规律,这些简单的规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让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规律,好吗?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规律排序》这篇文章共3554字。

7. 大班数学7的加减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7的加减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7的加减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看情景图列出7以内的加减算式并运算。

2、尝试编简单应用题。

【教学准备】

1、情景图:小鸡4只,苹果6个,小鸟6只,气球7个。

2、有趣的数学,笔。

【教学过程】

1、复习7以内的分解组成。

师幼一起玩“碰球游戏”。(集体碰、个别碰、分组碰)

2、学习看情景图列算式并编应用题。

(1)看图一提问: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几幅图。

看第一副:草地上有2只小鸡,又来了2只,一共有几只小鸡?请幼儿先回答有4只,再问怎样列出算式2+2=4,教师记录。

(2)看图二提问:树上原来一共有6个苹果,掉下来2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请幼儿先回答得数,再追问怎样来列出算式。教师记录。(6—2=4)

(3)看图三提问:看看这幅图,谁会看这幅图,把它编成一道问题呢?

引导幼儿说出在什么地方,有几只鸟?又飞来几只鸟?最后问问,一共有几只鸟?

(4)在看这一幅。谁会编成一道问题呢?小朋友一共有几个气球,破了几个,最后还剩几个气球?

3、幼儿练习7以内加减运算题。

打开有趣数学P21~22,鼓励幼儿边看图编题,边列出算式。

大班数学7的加减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加减算式2、教具图片一张《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教师:

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1.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

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如:1+6=7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

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3.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二、幼儿操作活动。

1.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

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

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2.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3.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

(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三、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活动反思:

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大班数学7的加减教案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并列算式,学习7的加减运算。

2、探索发现互换、互补规律,灵活进行加减运算。

3、能主动参与,养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7的组成、加减算式,图片或课件(内容:7只鸟:1只先来,6只后来;2只黑色,5只黄色;3只在树上,4只在天上)。

2、7的组成、加减式中所需的数字和符号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建议

1、组织幼儿玩拍手和填数游戏,复习7的组成。

(1)拍手游戏。幼儿边拍手边说出7的分合式,如: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就是7。

(2)填数游戏。请幼儿又快又对地给缺失的7的组成式填上合适的数。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从中发现数的关系,学习7的加减法。

(1)从鸟儿先后飞来的顺序,引导幼儿描述并列算式,先列加法,再列减法。

如: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6只小鸟,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列出算式1+6=7,并说出各数字、符号代表的意义。

教师提问:如果先飞来了6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小鸟,怎么列算式?幼儿可列出:6+1=7。引导幼儿发现:将加号两边的数互换位置以后,总数不变。

引导幼儿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列出7的第一组减法算式。如:因为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所以7—1=6、7—6=1。

(2)启发幼儿根据图片上小鸟的黑、黄(不同颜色)或在树上、在天上(不同位置)等情境用的分合式,列出其他7的加减法算式。列出3+4=7、4+3=7、7—3=4、7—4=3。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3、根据7的加减算式,鼓励幼儿以自己的兴趣和经验编出新的应用题。

如:根据7—2=5,可编出:我们班有7个小球,借给小班2个球,我们班还剩下多少个小球?

引导幼儿创编主题新颖的应用题,发展幼儿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4、利用快问快答的形式,帮助幼儿反复练习7的加减运算,提高幼儿快速准确的反应能力。

如:教师说出3+4,幼儿快速答出3+4=7。也可变成幼儿出题,教师或全体幼儿回答等形式。

大班数学7的加减教案4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互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四座城堡图,四幅画、数字1-7、符号+、-、=。

2、人手四幅图片,笔、鞭炮四串、自制金牌、银牌若干。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开火车

以前我们玩过数字5、6的开火车游戏。今天,老师带大家要玩数字7的开火车游戏。

嘿嘿!我的火车一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嘿嘿!我的火车6点开。(集体、个别)

2、情境感知---看图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法.

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城堡王国,一共有四座城堡,有绿颜色、红颜色、黄颜色、蓝颜色四座城堡,这么漂亮的城堡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电话响)是城堡国的国王打来的,说这四个城堡里分别有三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城堡。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愿意),那好,就请我们小朋友开始去说一说吧。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1)问: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了什么颜色的城堡?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树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了6只鸟,树上一共有7只鸟)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颜色城堡的小朋友来讲述(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个城堡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国王还夸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小客人呢。赶快表扬表扬自己。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电话再次响起),又是城堡国的国王打电话给徐老师,说,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四个城堡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1)交代幼儿操作要求

集中提问: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6+1=7、7-1=6、7-6=1。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1+6=7、6+1=7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7—1=6,马上就想到7—6=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

2)练习互换,老师拿出题卡,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朋友题是谁?1+6=7(6+1=7)、7-1=6(7-6=1)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游戏规则:

(1)每个鞭炮里面也藏着一个算式题,要是谁能把算式答对,鞭炮就能放的很响,而且还能得个小红花,同样,要是没能把算式答对,鞭炮就放不响。

(2)每次请每队选一个小朋友参加进行比赛,看看到最后那队得到的小红花最多,那么就能得到金牌。

小结: 颁发游戏中金牌得主、银牌得主。

活动结束: 带小朋友进入城堡跳舞。

活动延伸:

1、继续探索7的第二、第三组加减。

2、利用区域活动,进一步巩固看图列算式。

大班数学7的加减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花朵颜色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图列组成式的经验,学习过6以内各数的加减和7的组成。

物质准备:

——教具:图片一张(上面画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树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苹果。)

——学具:《幼儿用书》(P11、12、1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看猴子去。

师:还记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吗?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1、教师(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2、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如:1+6=7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3、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二、幼儿操作活动。

1、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2、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3、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三、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大班数学7的加减教案6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互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四座城堡图,四幅画、数字1—7、符号+、—、=,信封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玩"碰球游戏"师:我的1球碰几球?

幼:你的1球碰6球。

2、情境感知———看图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法、

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城堡王国,一共有四座城堡,有绿颜色、红颜色、黄颜色、蓝颜色四座城堡,这么漂亮的城堡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电话响)是城堡国的国王打来的,说这四个城堡里分别有三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城堡。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愿意),那好,就请我们小朋友开始去说一说吧。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1)问: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了什么颜色的城堡?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树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了6只鸟,树上一共有7只鸟)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颜色城堡的小朋友来讲述(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个城堡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国王还夸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小客人呢。赶快表扬表扬自己。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电话再次响起),又是城堡国的国王打电话来了,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四个城堡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1)交代幼儿操作要求2)集中提问: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6+1=7、7—1=6、7—6=1。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1+6=7、6+1=7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7—1=6,马上就想到7—6=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

2)练习互换,老师拿出题卡,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朋友题是谁?1+6=7(6+1=7)、7—1=6(7—6=1)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游戏规则:

(1)每个信封里面也藏着一个算式题,答对的得一朵小红花。

(2)每次请每队选一个小朋友参加进行比赛,看看到最后那队得到的小红花最多,那么就能得到金牌。

四:幼儿练习主题数学操作题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懒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7的加法,并发现使用交换规律。

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把活动分成四大块进行组织。“碰球”游戏导入——情境中感知学习7的加法——交流验证——分组操作,内化迁移。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了,幼儿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义、学会看图列算式,并理解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列式,并通过动手操作、表格记录等形式让他们获得更直接的知识积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既培养了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他们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再接着引导幼儿与同伴、听课老师表达交流自己从三组算式中发现的交换规律,并以获得肯定作为进入狼堡大门的密码游戏验证操作结果。最后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所有幼儿都能正确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这次活动后我发现了:

优点:

1、创设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常规有了明显的进步。

2、活动中各环节层次清楚,能层层递进。

3、在让幼儿动手操作前能及时的讲清楚要求,使幼儿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动幼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动中因过于急于让幼儿表述并运用交换规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的问题提得不够多,在幼儿还没来得及表达出来教师就小结了。

2、在第三个交流验证环节,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清晰,结合挂图和手势。

3、课件中有些页面,画面有些复杂,如花、树不够突显。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习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大班数学7的加减教案7

【活动目标】

1、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根据实物及图片口编加减应用题,学习7的加减。

2、学习用清楚的语言讲述算式所表达的意思。

【活动准备】

1、背景图2幅,磁性教具兔子、小猫各7个,1--7的数字2组,算术符号“+”、“-”、“=”。

2、幼儿操作材料: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组成和加减。

1、游戏:我的火车几点开。

规则:教师出示不同的算术题(如:3+2=?)问: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3+2=5,你的火车5点开。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2、出示数字7,复习7的组成。

请个别幼儿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出7的组成。

二、口编应用题,学习7的加法和减法。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草地上有5只小兔在玩耍,这时教师又在图上贴上两只小兔,请幼儿根据图和老师刚才的操作,用三句话描述图意。

——请幼儿用加法算术来表示图意(5+2=7)

——幼儿认读算式题,鼓励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游乐园里有7只小猫在游戏,这时老师从中拿走3只小猫,请幼儿看图并结合老师刚才的操作,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7-3=4)。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三、幼儿操作活动。

1、纸、笔人手一份,幼儿根据图意列出7的加减算式题。

2、检查幼儿作业,一起讲评。

大班数学7的加减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2、借助动画演示,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加减的互逆规律。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幼儿每人一套数字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与分解点击课件,出现猫妈妈:"小朋友看,谁来了?猫妈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问答游戏!

点击课件,猫妈妈问: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回答:7可以分成1和6依次复习7的组成和分解,猫妈妈表扬小朋友"棒极啦!"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基本部分:

(一)欣赏"小猫钓鱼",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1、演示课件,幼儿欣赏动画,回答问题。

(1)小猫咪也来啦,看一看,猫妈妈和小猫一共有几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可以怎样表示。学习1+6=7 6+1=7 。

(2)猫妈妈带小猫到河边钓鱼,观看小猫钓鱼、吃鱼,学习7-1=67-6=1 。

2、动画演示加减互逆规律动画演示数字和加减号的移动、变化,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欣赏"小猫扑蝶""小猫追鸟"自编应用题。

1、课件演示小猫扑蝶:来了几只蝴蝶,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

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2、课件演示小猫追鸟:树林里有几只小鸟,飞来几只,又飞走几只?

幼儿自编应用题,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 。

(三)根据实物编应用题。(泥工在计算活动中的应用)(四)看算式编应用题

活动反思

记得在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7的分解组合和加减运算是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学习的,但从幼儿园改编教材以后,10以内的分解和加减运算,就成了大班的教学内容了,上学期是5以内的加减运算,孩子们学习起来,还算轻松,但下学期6,7的加减运算就有些困难。如果单纯的进行算式计算,大家就习惯性的利用自己的小手指来算,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陋习,不利于孩子们思维的发现和动脑的积极性,学前孩子的运算应该是借助于一些学具,实物和图例来完成,在熟练的基础上,慢慢的学会运算,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对陋习的依赖,居然极致到对学具和图片视而不见的地步,真是悲哀!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于家长对孩子早起的错误引导,家长们总过早的让孩子们学算数,而且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极不科学,甚至是典型的错误,再就是作为老师,我们是否真正读懂《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是否有拔高超标的因素,可怜的是孩子们,要立即改变以前的陋习,又要重新适应视物思考的过程,孩子们的劳心费力,谈何兴趣啊!

综合以上思考,计划近期召开家长会,合理指导家长形成有利于幼儿的适合幼儿的早教理念和方法,再就是加强对《指南》的学习和研讨,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准确!

大班数学7的加减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花朵颜色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图列组成式的经验,学习过6以内各数的加减和7的组成。

2、物质准备: ,

——教具:图片一张(上面画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树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苹果。)

——学具:《幼儿用书》(p11、12、1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看猴子去。

——教师:还记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吗?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如:1+6=7

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2、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8.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左右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左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左右1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和客体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左边和右边。

2、能遵守活动规则,听到信号后及时做出反应。

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4、让幼儿认识左右。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数学用书第七页,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谜语激趣

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

二、区别以自己身体为中心的左右

1、区别左右手。

(1)请小朋友举起拿笔的那支手,招招手并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右手。

(2)请伸出左手摇一摇。

(3)游戏:听口令举手

(游戏中增加难度,说相反:我说左手,你举右手等。)

2、区别左右脚。

(1)交流身体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有分左和右的?

(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脚)

(2)竞赛游戏:点鼻子。

(游戏中增加难度,说相反:我说左眼,你点右眼等。

(3)小结:知道左和右,左手这边是左边,右手这边是右边。

三、感知左右

1、交流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1)你的左边是谁?在活动室里你的左边有什么?

(2)你的右边是谁?在活动室里你的右边有什么?

2、改变方位再交流左右边有什么?

四、感知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1、教师用左手拿一本书,请幼儿说说书在老师的哪只手。

2、讨论:书是在老师的左手,为什么许多小朋友会认为书是在老师的右手呢?

(让幼儿知道:当自己和别人面对面的时候,自己的左边和别人的左边不在一个方向)

3、请个别幼儿拿书,大家分辨他是用哪只手拿书的。

五、幼儿操作

1、打开幼儿用书,说说图画里的小朋友是用哪只手拿书的。

2、将用左手拿书的小朋友圈出来。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左右2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和客体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左边和右边。

2、能遵守活动规则,听到信号后及时做出反应。

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幼儿数学用书第七页,笔人手一支活动过程:

一、谜语激趣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

二、区别以自己身体为中心的左右

1、区别左右手。

(1)请小朋友举起拿笔的那支手,招招手并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右手。

(2)请伸出左手摇一摇。

(3)游戏:听口令举手,(游戏中增加难度,说相反:我说左手,你举右手等。)

2、区别左右脚。

(1)交流身体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有分左和右的?(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脚)

(2)竞赛游戏:点鼻子。(游戏中增加难度,说相反:我说左眼,你点右眼等。

(3)小结:知道左和右,左手这边是左边,右手这边是右边。

三、感知左右

1、交流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A你的左边是谁?在活动室里你的左边有什么?

B你的右边是谁?在活动室里你的右边有什么?

2、改变方位再交流左右边有什么?

四、感知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1、教师用左手拿一本书,请幼儿说说书在老师的哪只手。

2、讨论:书是在老师的左手,为什么许多小朋友会认为书是在老师的右手呢?(让幼儿知道:当自己和别人面对面的时候,自己的左边和别人的左边不在一个方向)3。请个别幼儿拿书,大家分辨他是用哪只手拿书的。

五、幼儿操作

1、打开幼儿用书,说说图画里的小朋友是用哪只手拿书的。

2、将用左手拿书的小朋友圈出来。

教学反思

“认识左右”这节课是幼儿园大班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中的一个内容,是在幼儿学习了上下、前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能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本节课我遵循了大班幼儿的认知规律,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构新知。

第一,在认识“左右”时,我从幼儿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的游戏进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学习的过程,这样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体会到了自己身体上的数学。同时,通过让幼儿互说如何确定自己的左右,这样幼儿获的了大量感性材料,初步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接着又从学生自己及身边的幼儿入手,让幼儿用左右来描述自己的邻居,感受左右,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第二,在教学左、右相对性时,我巧妙地设疑让学生们判断我举的是不是右手,这样一下子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思考;接着我让幼儿举起右手与我进行比较,我适时提问:是不是你们举错手了?你有什么办法说服大家?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我的转身结论得到了验证。通过总结幼儿明白:面对面站着,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最后我通过让幼儿握手和实践活动走楼梯,帮助了幼儿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训练了幼儿左、右的方向感,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认识左右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课上有些幼儿是只顾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在用手比划难以和大家交流。对于大班的幼儿我们今后还需有意培养其这方面的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左右3

活动目标:

1.能够以自己为中心,正确判断左右。

2.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知左右

1.师生互动,引出“左、右”。(小朋友,把我们的双手伸出来,一起拍一拍: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二、认识左右

1.看图片,猜一猜。提问: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你们猜猜这是左手还是有右手?请你仔细观察比较。(把手伸出来摆一摆,比较一下)

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中手掌、大拇指的位置,分清左手和右手。

提问:我们的右手会做哪些事?(握笔、抓筷子、拍球等)那另外一只手是……(左手)

小结:原来,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它们相互配合,一定要保护好它们。

你们都能分清左右手吧?来,试试看。(举右手、举左手,记住了拿筷子的手是右手)

除了手,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也分左右?

1)耳朵。(请一名幼儿)指一指哪个是右耳?(右手找右耳)对,右手和右耳在同一边。左耳呢?(和左手在同一边)

2)腿或脚,大家一起指摸一摸,怎么找?(左手找左腿、右手找右腿)

小结:是的,我们的身体就分为左右两部分。

2.游戏《手指点点》。

鼓励孩子听口令,用手找到“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部位。初步感知“左右”方位和我们身体的关系。

提问:现在,老师考考你们,我说口令,你们找相应的部位,我们先来试试。准备好…(鼻子鼻子右——耳、鼻子鼻子左——耳、鼻子鼻子左脚、鼻子鼻子看右边,有什么?看左边,有什么?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

教师注意纠错。(记住右耳在右手边左耳在左手边)

小结:游戏中,小朋友们都能分清“左”和“右”,真棒!是的,刚刚我们借助我们的身体知道了:左手这边就是我们的左边,右手这边就是我们的右边。

三、区分左右。

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发现问题

提问:现在我邀请几个小朋友面朝大家,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找到左右?请幼儿集体评价方向是否正确,从中发现左右会随着身体方向的变化而变化。(他伸的对吗,你们把右手伸出来试试)(再请全体幼儿到前面尝试同方向伸右手)

提问:为什么老师说的是右边,而你们指的方向不一样?

小结:我们的身体方向不一样,所以我们的右边也不一样,因为我们都是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来区分左右。所以你们指的方向都是正确的。

2.换方向体验

提问: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把自己的身体转一转,指指哪个是左边?哪个是右边?

小结:不管我们的身体方向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是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来区分左右。左手边有…右手边有…,对,我们换一个方向,再来试一试。

听口令:向右转、向左转(右边有什么,左边有什么?)

小结:你们不光能区分左右,还能听指令,向左向右转,非常棒!

师:现在请男生把椅子端到左边,女生把椅子放到右边面向老师排成一排。

四、快乐机器人

检验幼儿能否以自身为中心快速分清左右

游戏规则:等会儿我们来扮演机器人。找一个空地站好,音乐响起,所有的机器人可以四处走动,音乐一停,听指令摆好动作,试一试听口令:抬手、抬脚。(举右手、跨右脚、向左看;举左手跨左脚、举右手跨右脚;举右手跨左脚、举左手跨右脚)

五、活动延伸

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需要区分左右?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上下楼梯时我们要靠右走、交通标志告诉我们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小结:是的,只有分清了左右,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有序、更安全。

9. 幼儿园大班朗朗趣味数学下册教案

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数字“1”的概念。例如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可以说“宝宝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这样子对孩子日后数字教育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和孩子做游戏互动

游戏室孩子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赛,或者比赛捡东西的游戏等。通过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和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耐力和竞争意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非常有好处。

▋教孩子做比较

数学启蒙除了数数,还涉及到图形几何、时间空间、逻辑推理、比较分类等。家长们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较、形状配对知识。例如吃饭时让孩子比一比谁的碗更大,装的东西多,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动手操作一下,怎么才能装满它。

▋教孩子数数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数学启蒙,就想到教孩子数数,其实数数随时都可以进行,并不单纯让孩子背数字,而是让孩子理解数字。在教孩子数数前,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轻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后才引导孩子去认识数字1234,理解数字。

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仅是数数和加减,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并引导孩子理解和运用抽象数字后的实际意义,将数学与他的日常联系起来,这是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阅读全文

与朗朗趣味数学大班上第七页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