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有多少块糖》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多少块糖》。今天我将分为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北师版学习乘法的起始课,教材设计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教材通过数糖块、数棒棒糖、数熊猫、数圆片、数格子、数苹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数连加的问题,了解这种加法的简便表示就是要学习的乘法,这样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学生通过数数抽象出算式对于大多数的孩子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充分经历从不同的角度去数,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而以前的教材只是教学生知识,而不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数,为学生后面理解两个因数可以交换位置而积不变埋下伏笔。
二、说学生:在教学设计前我设计了三个前测问题:
1、观察方阵图,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多少个图形,你是怎么列式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列,我出示的是每排6个,有4列,通过调查孩子的列式有三种方法:
(1)6+6+6+6= 4+4+4+4+4+4=(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竖着看每行是4个)
(2)只列出了6+6+6+6=(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
(3)6+12+6=(第一行是6个,第二行和第三行一共是12个第三行是6个)
2、你知道乘法吗?能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听说过乘法,但是说不清楚。)
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在数物体的时候,不一定有序的按照排和列来数,同时教材中数一数的活动充分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数数的经验和技巧作为乘法学习的基础,这是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的。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经常有灵动的思维火花闪现。
三、说学法:根据教材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分析,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为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用两种方法数方阵排列物体的个数,并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感受相同加数连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把数一数的活动与乘法的意义沟通起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我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为学生创设主动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具体在教学流程中体现。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首先对不规则、规则物品计数,列式,简单比较异同。这个环节是我充分研究学生和教材后,创设的环节,目地是让孩子通过观察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则和不规则物体的计数不同。
2、充分经历 探究新知
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经历不同方法数的过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列出不同的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
数熊猫活动通过学生展示不同的数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体会到在数有序排列物体时,一行行或者一列列数容易数准确,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数,可以列出不同的连加算式。
数圆片活动时,课件只出示第一排6个圆片,第2、3、4排的圆片覆盖上,上面有文字说明,第2、3、4排的个数与第一排一样,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快来数一数吧?再次数,不直接出示全部图片的目的就是学生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一排一列数数的时候,必然要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那这种直接用“几个4”来解决问题的想法就会突现出。以此更好的把数一数和乘法联系起来。
数格子活动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多,已经由数实物抽象到数图形,用前面数数活动的经验、为学生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3、联系拓展 领悟新知
“数苹果” 活动,学生在列式解决10盘、15盘、100盘苹果有多少个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体现了方法的多样化,相同加数的个数我用大括号标注出来,从而更好的是加法和乘法沟通起来,也能让学生感觉到有些算式相同加数太多,写这些算式太麻烦,进而使他们联想到能否有简便的方法。通过书上智慧老人说的话,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产生探究下节课新知的强烈欲望。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 二年级数学上册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在数与代数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数糖块的活动,为学生学习乘法积累经验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数糖块的活动开始,展示可能出现的各种数法,让学生只管感受到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
然后糖块白城方阵形状,通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使学生感受不同地角度。
最后通过用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表示出数数过程并算出得数。通过“横着数”,“竖着数”两种不同数数方法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其最后得数是一样的,为学习乘法做铺垫。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数糖块的活动,体验相同加数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经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不同方法数相同物体的个数列出不同的连加算式,体验乘法必要性,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具体的情境列连加算式。
难点: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及其个数的意义。
五、教具学具
方块:35×20个
小磁铁:20个
糖果:20块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上课铃声响了,看谁做得最端正。
导课:
师:同学们,看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了什么?
生:糖果。
师:对,这节课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糖果。准备奖励给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你们有信心得到它吗?
此处省略若干字。
师:我们发现,糖果数量增多的时候,加法算式特别的不方便,那怎么办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更简单的计数方法。
3. 小学二年级数学题有一个糖果盒,里面装有二十几个糖果
是不是这道题?
如果是:
有两盒糖果,第一盒糖果里面有糖果20颗,
从第二盒里面拿出8颗糖果放进第一盒里面,
两个盒子里的糖果正好一样多.
第二盒里面原来有多少颗糖果.
解:根据题意可得:
20+8+8=36(颗).
答:第二盒里面原来有36颗糖果.
故答案为:36.
4. 二年级数学上册有多少块糖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有多少块糖》(教材第16、17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难点: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糖块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看一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糖果)这些糖果,要奖励给今天听课最认真,坐姿最漂亮,举手发言最踊跃的同学,你们有信心得到它吗?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这袋糖果,到底有多少块呢?
生1:有24块。 师:比24块少一些。生2:有18块。师:比18块多一些。
师:如果我们想准确的知道有多少块糖,应该怎么办呢?(数一数)
引出课题:有多少块糖
(二)新授课
师:为了同学们数的方便,我们这里有用口来代替糖果,同学们学具中的口和老师手中的糖果是一样多的,请你们小组合作,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数一数。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不同的数法。
(投影仪展示)师:谁愿意把数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数法有:1个1个数,2个2个数,4个4个数,5个5个数。)
(课件展示)师:数糖果的方法有很多,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1块1块数共有20块
2.2块2块数共有20块
3.4块4块数共有20块
4.5块5块数共有-20快
5.10块10块数共有20块。
师:看一看这些数法,你有什么发现?(不同数法,数出来都是20:块。)
(课件展示)师:1块1块数,数了20次。
2.2块2块数,数了20次
3.4块4块数,数了5次。
4.5块5块数,数了4次。
5.10块10块,数了2次。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总结:一次数的块数越多,数的次数越少。一次数的块数越少,数的次数越多。
师:同学们都观察出来了这些数法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和老师一起来试着数一数好吗?再数之前,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学具收好。把数学书,翻到第17页,看第一题,你打算怎么数呢?请自己动笔试一试。
教师巡视,然后幻灯片展示。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数法,并说一说,一次圈了几个,圈了几次。
幻灯片展示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你想选择哪一堆来数呢?(第二堆)为什么呢?(他整齐)你打算怎么数呢?
(指一行)师:这是几个呢?(7个)谁是这样数的?你是怎么数的?
总结:在数学当中像这样横着数的方法叫做按行数。
师:请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感受一下,什么叫做按行数。
师:由于第一行有7个,第二行也有7个,两行的数量一样多,所以我们把他叫做每行有7个,那你数了几行呢?(2行)请用这样的语言说一说(每行___块,有___行,一共有___块。)
师:同学们知道了横着数的方法叫做按行数,还能怎么数?(竖着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用小手比划一下。
总结:我们把像这样竖着数的方法,叫做按列数。
(展示幻灯片)师:像这样每列竖着数,有个4个,我们把它叫做,每列4个。有几列?一共有多少个?请用这样的语言说一说(每列___块,有___列,一共有___块。)
师:现在加强难度,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横着看,或者竖着看,你有什么发现?(每行___块,有___行,每列___块,有___列。)
师:这2种数法可以用算式表示吗?怎么样表示?
板书1。3+3+3+3+5=15(块)算式中是几个3相加,在图中指一指。
2.5+5+5=15(块)算式中是几个5相加,在图中指一指
师:这2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算式不同,得数相同)
总结:同一副图中,横着数和竖着数,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下练习。
1. 第17页第二题。说一说,算式怎么列?有几个4相加?
2. 第17页第三题。先填一填,按行数怎么列式,几个10相加。按列数怎么列式,几个3相加.
3. 第17页第四题。(1)小青蛙是怎么跳的?跳了几次,请你动手列一列算式。并且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样列。
(2)这一次小青蛙又是怎么跳的?跳了几次,请你动手列一列算式。并且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样列。
(四)总结归纳
这节课,同学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谁觉得自己有资格获得老师的糖果?这节课
你都学到了什么?
5. 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有多少块糖》教案
一. 背景内容包括:
1. 说明使用的教材名称.
2. 前一节课,为这节课做了哪些铺垫.
3. 本节课为下次课做哪些准备.
二. 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a.学习的知识.
b.应掌握知识的方法及程度
2.过程与方法:
过程我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去设计:即从学生的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这是认识过程,也是智力活动;是知识技能的具体运用.
方法:即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的一种活动方式.教学方法具有多层次、多形式.但总体上可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两大类.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
单一性教学方法是狭义上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用口述、或用提问、或用演示、或让学生自学、讨论、练习等单一活动的方法所进行的教学.
综合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广义上教学方法,它是把教学原则、教学形式、课堂结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等包括在内,又能有完整地反映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如魏书生创造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教师备课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属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发现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
备学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学法指导应遵从5项原则:
⑴. 体现自主性(不强制灌输,而重在引导点悟)
⑵. 体现针对性(不主观臆想,掌握学情,有的放矢)
⑶. 体现操作性(不繁琐笼统抽象,操作方法具体明确)
⑷. 体现差异性(不搞一刀切,区分对象分类指导)
⑸. 体现巩固性(不一蹴而就,立足反复强化,长期训练).
学法指导方法:应体现多层次多形式,通常有5种形式:
⑴. 渗透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随时渗透.)
⑵. 讲授指导(向学生直接讲授学法知识.)
⑶. 交流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⑷. 点拨指导(学生在学习迷茫时,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
⑸. 示范指导(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效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是学生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
三. 教学重点、难点
(略)
四. 学习环境设计
是指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所提供的教学环境.如:教师为学生准备的软件、或课件、或评价表……
五. 教学理念的思考
简单地叙述你在这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什么理论支撑下设计完成的.阐述你的一些认识(或看法)或是具体实现的过程.
6. 二年级数学题一袋水果糖,每人分4块多2块,每人分5块少1块,请问有几块水果糖,有几个人
共有:
(2+1)÷(5- 4)=3人;
每人分4块多出的2块,再借一块,共多了3块,每人正好又分裂1块,就是现在的每人分5块;还回去借的1块,符合分5块差1块.
4×3+2=14块糖
7.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一袋糖果)我要奖励给今天认真听讲,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同学.
【活动1】数一数活动(一数) 数数活动(一数)
1、你能猜一猜这袋糖果大约有多少块吗?
2、同学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如果我们想准确的知道袋中有多少块糖果,怎么办呢?(数一数)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板书:有多少块糖)
3、为了让同学们数的方便,我们用圆片来代替糖果,同学们手中的圆片和老师袋中的糖果个数是一样多的,现在请您们快来数一数吧!(学生数)
4、谁能向大家介绍你的数法呢?
5、看来同学们有各种各样的数法,都数出来糖果的数量,那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些数法。(课件演示各种数法)
6、同学们快来看一看这些数法,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
7、(边说边课件演示)我们1块1块数,数了20次,我们一起来数数。2块2块数,需要数几次呢?5块5块的数呢,数几次?10块10块的数呢,数几次就可以了?请你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生:数的次数不同)每次数的块数越多,数的次数就越少,每次数的块数越少,数的次数就越多。
【活动2】数数活动(二数)
1、老师这还有其它的糖果,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图)你仔细观察,对于这些糖果的摆法,你有什么感觉?(生:整齐)
2、“横着数”
真的排列的很整齐,看(师横着指)这样排列整齐的是几个?怎么数的?(生:横着数的)他这样横着数的,数一行有7个,在数学中这样横着数,叫做按行数。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快和老师一起做。(师生用手横着指)由于这一行一行都有7块,所以我们叫做每行有7块,那有几行呢?(2行)一共有机块呢?你们能不能用这样的语言再来说一说呢?(课件出示:每行有 块,有 行,一共有 块。)
3、“竖着数”
(1)我们刚才横着数,知道是按行数,还可以怎么数?(生:竖着数)怎么竖着数?(生上台演示)像这样竖着数的方法,数学中叫做按列数。
(2)你能不能再竖着按列再数数这幅图?(出示新图)每列有4块,有3列,一共有12块。谁再用这样的语言说一说?(课件出示:每列有 块,有 列,一共有 块。)
活动3【活动】数数活动(三数)
1、请你观察观察“横着看”或是“竖着看”,你能发现什么?
2、通过横着数,竖着数,我们都能准确的数出数量,这两种数法还能用算式来表示呢?请你打开书16页,将横着数的方法写在这里,竖着数的方法写在这里。(课件说明)
3、说说你是怎么列的算式?(板书贴图和算式)
竖着数,有几个3呢?(生:5个3)你能指一指吗?(每指1个3,老师就贴1个3)
横着数列出了这样的算式,有几个5相加,指一指。(学生边指,老师边贴)
4、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数法,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仔细观察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指名说)算式不同,怎么得数相同呢?(生:一个是5个5个数的,一个十3个3个数的)小算式中的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看来同一幅图,横着数,竖着数,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活动4【活动】拓展延伸
1、同学们数的这么好,小青蛙也来凑热闹了,它要和我们玩跳格游戏。(出示17页第4题)你们看清楚小青蛙是怎么跳的了吗?(生做在书上)
2、小青蛙太顽皮了,都跳到了老师这把尺子上了,它还想3格3格的继续往下跳,那我们的算式就这样要一直的加下去了,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如果我们能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就好了,这个方法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8. 老师有一些糖,不到50块,平均分给6个或8个小朋友,都少一块,老师有多少块糖二年级的题
给八个小朋友没人六块,少一块就是47。个六个每人8块,少一块也是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