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阅读能力

发布时间:2023-06-01 12:36:21

㈠ 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数学课本是教师教学的工具书,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媒体。充分利用数学课本,精心指导学生阅读,有利于进一步体现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让他们带着教材走向教师,有利于加速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升华。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有意识的加强了这方面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应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数学课本中没有曲折生动的情节,只有简洁精练的文字,抽象概括的法则,因此学生对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不浓。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悬念、带着急于找到解题方法的急切心情去阅读课本。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课本的激情。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出示一组面积相等但形状、已知条件不同的三角形,让同学议一议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学生的意见很不统一。此时,教师指出,用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这几个面积是相等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用什么方法求出它们的面积呢?这样,就使同学们满怀学习兴趣投入到阅读数学课本中去。
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间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课前指导阅读
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的最佳组合是:让学生先阅读教材,然后带着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走向教师,师生共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教学中我们首先抓好课前阅读这一环节。
1、明确阅读要求。我们要求学生特别注意阅读课本中的“图”和“文”,展开思考,并作好笔记。思考插图的教学意义,思考文中有那些知识点,那些地方不理解,作好“批”“划”记录,待课内解惑,这样,上课时,师生就抓住了教学的重点。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我们设计了三道阅读思考题:(1)什么叫质数?为什么叫质数?(2)什么叫合数?为什么叫合数?你知道最小的合数是几吗?(3)1是不是质数?1是不是合数?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惑。
2、教给阅读方法。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和教材内容。我们让学生在以下的模式中阅读:(1)创设阅读情景,出示阅读要求,阅读课本内容,找到不理解的问题。(2)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和阅读的学习内容,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3)准备提出自己解答不了的问题。这样,学生对教材逐字逐句作推敲、品味,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风和阅读能力。例如,阅读《分数的意义》一节时,要注意:关键词语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在分数里各是什么意思?“一份数”在分数里指什么?当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大大被提高了。
(二)课内质疑阅读
课堂教学,从某中意义上说,就是一个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抓住学生阅读课本后产生的这样或那样疑问,帮助学生在关键处开窍,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准备质疑。上课时,学生纷纷提出疑问,有的问:“为什么要加‘都’字”?有的问:“为什么要加‘相同’这两个字”?还有的问:“为什么要‘零除外’”?这时,我反过来问学生为什么?读懂的学生积极要求解答,他让我们班学生站出24人,把他们每8人分成一组,然后要求学生站出1/2,第二次站出2/4,第三次站出4/8。站完后,他叫其他同学看一看,比一比,哪次站出人数最多?为什么呢?回答后他说:“一样多”,所以1/2=2/4=4/8。他还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从左向右看,分子、分母起了什么变化?从右向左看呢 ?如果把4/8的分子乘以或除以4,它们的大小相等吗?如果1/2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0,结果怎样呢?这位学生一一把问题解决了,这课叫我终生难忘,这位学生不仅给学生上了一课,而且给我上了一堂示范课,这里正说明这位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还有一次教学中,我也深深地被上了一课当时正好学习《圆锥的侧面积计算》时,通过课前阅读,大多数学生认为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但当时有一位学生立即站出来问“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只能是长方形吗?”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重读课本的兴趣,学生们边读边拿着学具侧面展开卷起,又展开,边观察,边思考,相互进行讨论。这时,一个聪明的学生站起来了说:“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图就是正方形。”令我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竟然又有一学生站起来要说,这时大家把目光都转移到这位同学身上了,那种目光代表什么可想而知。这时他毫不紧张地说:“如果沿圆柱体侧面斜着切开,那么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说实话,我当时也没想这么多,你看学生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到了同一圆柱体计算公式:底面周长乘以高。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的良好习惯。
(三) 课末整理阅读
在课堂的反馈回授阶段,我们尽可能给学生产生创设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在应用之前,应该让学生回忆一下先前阅读过的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记述下来,这样用的得心应手,体验到课堂阅读后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进而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把短暂的阅读发展为持续的求知欲。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近尾声时,老师说:要在操场上画一个较大的圆,这个圆怎样画?请同学们想办法。这一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的波澜,纷纷发表自己对书本知识应用的想法。进而,学生从“会读 ”逐步转变为“读会”。
(四)课后研究阅读
阅读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例如,在阅读“梯形面积计算”内容是,首先要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用语言和字母表示出公式,再阅读语言如何应用,最后与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方法进行比较,使知识连成线,结成块。有的教学内容需大声阅读、有的需小声阅读,有时还需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决定阅读方法,总而言之,阅读无固定模式,能发挥它最佳优势的阅读是最好的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应引导学生把阅读课本与思考问题、尝试练习、分析讨论紧密结合。
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好思考题,尝试练习、分析讨论等环节的教学,使这几个环节紧密结合。
1、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要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对学生的阅读能起导向作用。学生带着思考题阅读,能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使阅读有明确的目标。
2、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准备题、例题的括号内,横线上作一些尝试训练,使刚刚获得的知识得到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同学们会碰到一些障碍,应让同学在一些疑难问题上展开讨论。在阅读课本、分析讨论这两种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有条件,应把阅读教学向课外辐射,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由一本教科书的学习带动几本、几十本乃至几百本优秀课外数学读物的主动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量大大的增加,阅读能力得到提高。相信,通过课内外的大量阅读将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开一片广阔的天地,无疑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会有一群优秀数学阅读者飞翔在数学世界里。

㈡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如何培养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如何培养

阅读能力就是指学生具有看书并读懂其中内容的能力。再了解一下什么是数学,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以下我为大家整理了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是一个系统,我们所学的知识也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低年级的'知识体系处于一个比较基础的部分。如小学知识体系分为几个阶段,内容分为几个部分等。为了让学生有系统、有步骤地学习,课标与教材都是精心设计与安排的。

如“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那么学习乘法,就是在学习加法的基础上提升的。

(二)思考与阅读相结合

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思维与阅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三)实践与阅读相结合

如学习估算的时候,估算是求近似数,不要用一种固定的模式规定学生去估算,要通过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等。

(四)重点内容重点训练

前面已经说过了,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那么我们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系统的概念,每一阶段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和难点,这些重点和难点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重点内容来训练。如一年级的加法的意义、二年级乘除法;又如图形的认识中的“角的分类”等。通过有重点的训练,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是比较持久与巩固的。

㈢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
1.选好读物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冲灶此,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读物。
(2)因人而异。
(3)有趣味性。
(4)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蠢卜广泛地阅读。
2、培养学生自学,自悟,自得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阅读带判穗习惯
4、坚持以读为本,重视多种形式的读
5、学会积累

㈣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的学习阶段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较为轻松的阶段,因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小学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忽视了对小学教育的关注。下面我给你分享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欢迎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篇一

[摘要] 小学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从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与习惯,为将来成就全能人才做基础,成为当前信息教育的宗旨。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阅读能力培养的对学生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结束语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必须培养的能力之一。为什么要培养小学阅读能力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有什么影响?培养小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什么?

一、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阅读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获取知识,而且有助于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阅读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在指导小学生阅读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给学生以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开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的精神营养剂。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对学生学习功课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阅读理解能力差,就很难有效地掌握课本知识;阅读速度慢,阅读策略不对头,在阅读课外书时就很以做到广采博取,知识量就会受到影响。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改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是每个学生的迫切希望。因此,学会阅读,必须从小学开始培养。

1、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捷径。

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极其落后,知识的传递主要靠口耳相授。口头的传递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且极易消失,因此传递的范围是很窄的。自从有了文字,人们把实践中获取的知识记录下来,变成书面的形式,广为传递,不受时空的限制,消除了声音瞬间即逝的烦恼,阅读也就成了人们获取间接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家牛顿曾经很形象地把书比作“巨人的肩膀”,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有希望比巨人还要高出一头。一个人不可能亲自阅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和事情,去通过生活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事实上,人们的大多数知识是依靠读书来间接获得的,即“间接经验”。可以说,读书是聪明的选择,是一个人获取无穷知识与经验的捷径。

2、读书有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读书一方面可以获得知识,洞悉人生存在的道理和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有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阅读能力培养的对学生的影响

我们知道,动手操作是促进理解、减少数学学习困难的有效手段。而解题练习又是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学习尤其离不开操作、练习。在阅读 学习中,倡导读做结合、读练结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把已初步理解的一些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去,用新的知识体系去解释新的现象。这种过程既是知识的复现,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同 时也有助于学生把凝固的认知结构转化为能动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

如“圆的认识”中,学习圆的画法。当学生阅读了画圆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后,及时要求根据教材中规定的步骤试着先画一个圆。画好后讨论:①画圆时,有一只脚固定不动,是哪只脚?②在纸面上不停移动的是哪只 脚?它是怎样移动的?③同学们画出来的圆有大有小,那么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圆较大,什么情况下较小?最后再要求学生画指定大小的圆。经常进行这样读练结合的教学,潜移默化中,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

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其数学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预习指导读:加强课前预习,布置预习提纲,初步教给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基本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学生课上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悬念和疑问去阅读,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阅读。

2、课上研究共同读: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使他们养成看书的习惯和具有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课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检查学生的课前阅读情况,根据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适时地设置一些易混易错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待他们暴露出各种问题后再让他们阅读有关课本内容,进行议论评判,使他们对课本中的数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课后复习反复读:所谓复读就是在一单元或一章的内容学完后教师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性阅读,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温故知新。通过再次阅读,把本章节或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按若干类别加以归纳、整理、系统化、概括化,以形成纲要或图表,更好地理清关系,加强记忆;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把本单元或章节中出现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想明确化,书写在章节总结里,以加深对思想方法的认识;对本单元或章节中相关的或相似的数学对象进行异同比较,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

总之,重视小学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篇篇二

摘 要:新人教版在每个知识点后面都增加了解决问题的课时,而且解决问题第一步骤就是阅读理解,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阅读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教师在教学时,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会做计算题,但是解决问题就是不会,或经常解决问题写错。但是只要老师将题目读一次,有些学生就马瑟顿开。问题就出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行,没能理解题目的意思。数学阅读不像语文的文字阅读,同时,数学阅读过程也是一个猜测、想象、理解,推理的认知过程。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很多学生喜欢看书,那是因为读书,让他身临其境,可以让他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数学阅读也如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产生了兴趣,就会激发学生阅读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行阅读,久而久之,阅读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在概念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

数学中的概念、定义等是数学基础知识,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感受出完整的定义,合理的推理,严密的逻辑,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力。在数学阅读中学生要仔细阅读,琢磨,经过老师讲解后,理解性阅读,从而达到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如在教师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材的定义是这样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先让学生理解对边分别平行的意思,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意思。又比如这个单元的《梯形的认识》,教材对梯形的定义是这样的,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要抓住“只有一组”的意思,让学生理解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还有另外一组对边不平行。如果另外一组对边也平行,那么这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了。这里用到了假设,想象的思想。

三、培训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数学阅读不是简单的流畅地富有感情地通篇阅读,而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获得,提炼信息。因此,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带着自己的目标或疑问去阅读,能够经过阅读来提炼自己有用的信息。比如,我们在对解决问题阅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看的问题,再去看题目中的信息。例如:买3kg苹果一共要15元,妈妈买5kg苹果要多少钱?首先,学生可以阅读问题“买5kg苹果要多少钱”,然后在问题中寻找解题的思路,要想求5千克苹果的价格,首先要知道1千克苹果要多少钱,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题目,由题目可以知道“3kg苹果一共要15元”,那么利用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15求出1千克苹果需要5元,那么5千克苹果的价格就是:5×5=25元。因此,在阅读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先阅读问题,然后从问题中找出解题方法,最后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阅读题目,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又能缩短学生解题的时间,合理而不为。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咬文嚼字,重复阅读。数学阅读首先要认真仔细,必须读懂到每一个字、每个词、每个单位。有些较长的题目,要利用语文阅读中缩句的方法,提炼出主要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例题:一条2米长的铁丝,减去,还剩多少米。再减去m,最后还剩下多少米。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次减去它的,这个是指把2米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减去了2米的等于0.5米,还剩下2-0.5=1.5(米)。第二次减去m,这个是有单位的,是指把1米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即小数0.25米,最后剩下1.5-0.25=1.25(m)。

2、回忆比较阅读。指学生阅读时,对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回顾,对类似问题的比较迁移。如在教学质数时,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要回顾什么是因数而且要和合数的定义对比。这样可以使学生清楚区分合数与质数的联系和区别。阅读解决问题时,鸡34只,比鸭少12只,鸭多少只?这种题目很多学生拿到题目,看到“少”就减,根本没比较鸡鸭哪个多,仔细阅读题目,比较鸡鸭数量,鸡比鸭少12只,说明鸡少鸭多。因此鸭比鸡多12只,34+12=46(只)。

3、动手操作,理解阅读。学生阅读时,要动手算一算,划一划,画一画等去探索、发现数学语言的的真正含义。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仔细思考。例如,在阅读比较长的数学问题时,可以用笔划一划重要的数学信息。在阅读路程问题时,动手画画路线图,使我们能更清楚之间的关系。

可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意义重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自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 丽,在小学课堂中提高数学阅读的有效性 [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年10期

[2] 李美霞,谈小学生数学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J],大观周刊,2012年第36期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篇三

【摘要】本文认为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的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有效的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问题对策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最基本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一切对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改善教学方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有预见性的认识到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深远影响,并应有意识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实践证明,有效的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1、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约束。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出了很多改变,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小学数学教师也漠视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小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因此将课程讲的尽量详细,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进行学习,这些都严重抹杀了小学生对知识获取的好奇心理和主动求知心理。

1.2、小学生思维方式的不成熟。从生理角度讲,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自学和探索求知能力等方面发育尚不完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有效的训练和培养。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造成小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发育滞后。

2、“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

2.1、“数学阅读”内容生活化

2.1.1创设生活情境,培养阅读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低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把生活情境呈现出来,让学生充分阅读,从情境图中获得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在小朋友认识10以内各数的时候,我给他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校园图,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分别找出数量1、2、3、4……的东西,再找出教室中可以用数字表示的物体,说给小朋友听一听。课后又让学生找一找,家里的哪些东西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数字来表示。学生找到了许许多多:我家有一台电脑,2台冰箱,3张床,4只空调等等。

2.1.2.创设问题情境,提高阅读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或练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会有稀奇古怪的错误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做题时读题不够完整,往往句子只读一半,就开始动笔做题,这样造成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教师就应教给学生正确、良好的阅读方法,首先题目要读完整再思考,其次对于读了一遍还不能明白意思的题目要多读几遍,最后将答案填写好之后还要再将题目完整地读一读。有许多错误往往通过最后完整地阅读一下,就能发现其中不正确的地方,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只有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作业中经常提醒,注意渗透,学生才能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2.1、让学生学会善于阅读的习惯

数学书需要重读、精读、巧读。计算过程重点读,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通过阅读促使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看清运算数字、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明白运算方法。数学概念应按其结构来精读,力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概念。解决问题要巧读,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

2.2.2、让学生学会会读的习惯

A、“读”中生疑。敢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通过阅读让学生提出疑问,引发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维,从而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如,五年级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B、“读”中理解。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

C、“读”中比较。以“读”比较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3、师生共读数学好书

数学教师对数学方面信息的大量阅读,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知识,还可向学生推荐数学阅读方面的好杂志、好报纸、好书籍,如《数学故事》《趣味数学网络图典》等,丰富学生的数学阅读世界,激发他们数学阅读的热情,以阅读来促进思维,形成方法,运用数学。

㈤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不但是语文课要解决的学习任务,数学课也经常存在阅读理解的问题,在教学中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在数学中不光有数字运算,还有空间关系和逻辑思维的问题。而阅读理解能力常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数学文本问题的必要前提。本文将讨论数学阅读理解的内涵及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教育对策等问题。
一、小学数学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阅读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小学数学也涉及文本的问题,如应用题、文字题、图表等,这些数学文本由数字、抽象符号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在目前,我们教师也意识到小学生阅读跟数学技能的水平很不对称。有的学生面对文字题、应用题时就“傻眼”了,难以应对。例如当学生直接计算两个数字的积或者商时,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然而,把这两个数字放在文字题中时,他们就不知道是应该求积还是求商。事实上,很多学生对数学中的基本语言甚至关于解题要求都不能准确理解。
二、小学数学阅读理解的过程理解
小学数学文本由数学语言、词汇以及以非常简洁的形式符号组成,小学数学文本理解过程至少有四个层次:
1.正确理解词汇和符号。小学数学应用题常常用一些词汇来表述,这些词汇有些是数学中的专门术语,有些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因此,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这些词汇的内涵是正确理解问题的前提。
2.正确解决词汇和符号之间的“互译”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用词汇表示概念与用符号来表示概念之间需要相互翻译。
3.在应用题、用符号表示的数学方程表达式中,也涉及到理解符号关系和数量关系的问题。如在四则运算中,同时出现了加、除、括号等,这就必须理解这些符号的关系,才能确定计算的顺序。
4.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阅读理解最终还是要构建合适的问题模型。在词汇、符号、语法结构的水平上去理解问题的文本都是必要的步骤,最终还是要形成一个合适的问题模型才能解决它。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常常有某些信息的缺口,而且在问题的给定条件和要达到的目的之间总是包含了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将已有的概念性知识、理解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程序性知识联系起来,来弥补这种缺口的差异,形成关于问题的内在表征模型,最终达到解决问题。
三、小学数学阅读的困难和对策
小学生在数学文本的理解中面临的任务以及困难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导致学生数学阅读困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根据主要原因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对策。
1.在数学理解的不同步骤上加以训练。小学生对数学文本的理解有不同的层次,因此,在实践中每个学生的数学阅读困难也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不同学生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小学生理解的困难可能是不能理解数学术语和符号或者不知道将两者互译,还有可能是不善于理解数学的“语法结构”等。对策:对不能理解词汇和符号进行互译的学生,指导过程中要训练他们用多种方式理解和处理同一个数学主题。
2.指导学生构建“活的”、结构化知识。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前提,在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对数学文本的理解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可能是如下原因:缺乏用于解释文本信息的足够的已有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虽然很充分,但不知道选择合适的知识点与问题情景联系起来;学生对问题理解与题目表达的含义不一致。对策:根据以上原因,在实践指导中要发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形成有结构的知识体系。
3.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适当的元认知训练。小学生在理解数学问题或文本时,其认识活动不仅是指向外在问题文本,还指向自己的认识活动为对象的认识,就是“元认知”,就是对认识活动的认知。在对数学问题理解过程中的元认识活动包括很多内容,如事先计划预测结果、时间分配、自我控制、自我质疑、自我评价等,从以往的实践证明,许多学生不善于理解数学文本,可能是因为元认知能力的缺乏造成的。
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的能力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语文识字量和知识水平的局限,造成他们阅读能力不够。他们常常依赖老师或家长帮助其读题、分析题意,没有自己阅读题目的习惯。我们经常在批改作业中发现,前一次做过的一类题目要求是划出一组题中得数较大的一个算式,这一次再做类似的题型,只不过题目要求变成了在得数较大的算式后面打“√”,许多学生做题时还是按照以前遇到过的要求做题,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做题之前根本就没有阅读过题目要求,也就根本谈不上按要求正确完成习题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让学生自行读题、独立理解题意。当在学生学完拼音之后,教师可给题目要求注上拼音,让学生独立读题。读题时先要求读出声音来,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眼、耳、口、心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而且,在读题时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重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题义。学生在读了之后还不能正确理解的地方,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让学生养成在做题之前要阅读题目要求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步养成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并杜绝上述错误情况发生。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或练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会有稀奇古怪的错误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做题时读题不够完整,往往句子只读一半,就开始动笔做题,这样造成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发挥数学潜能的重要前提,但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在数学课中应该重视阅读理解教学。从过程看,数学阅读理解包含了前后相依的四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上学生都可能面临困难,我们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包括建构结构化的知识、适当的元认知训练等。

㈥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总结

数学知识的教学与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会学和会阅读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因为,阅读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人类社会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法。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人们往往误认为就是语文阅读,而忽略了数学的阅读。随着“社会的数字化”,仅仅具有语文阅读能力是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尤为重要。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任何行为都因趣而生,那么兴趣也就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阅读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再缺乏兴趣,就更容易退缩、逃避。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只有对所提供的材料感兴趣,才有可能去主动阅读,用心阅读,所以无论是课内阅读指导还是课外阅读推荐,都应该用学生的眼光去判断和选择,给学生喜欢的阅读内容,给学生需要的阅读内容。
1.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授学生阅读技能就是教会学生正确地阅读数学的方法。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读写结合、举一反三等相结合。
2.数学阅读质量的提高
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过程是一种完整的心理过程。根据数学阅读的特点,数学阅读时,要精力集中,边读边思考、分析。阅读时要根据教师的阅读提纲,抓住关键,仔细阅读。概念、公式、规律等是阅读的重点,要仔细分析,弄清概念的实质及公式和规律的条件与结论以及推导的思路。文中符号、图表应结合课文内容,仔细思考、分析,以达到数形结合。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或练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会有稀奇古怪的错误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做题时读题不够完整,往往句子只读一半,就开始动笔做题,这样造成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有许多错误往往通过最后完整地阅读一下,就能发现其中不正确的地方,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只有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作业中经常提醒,注意渗透,学生才能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让学生学会善于阅读的习惯
数学书需要重读、精读、巧读。计算过程要重点读,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通过阅读促使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看清运算数字、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明白运算方法。数学概念应按其结构来精读,力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概念。解决问题要巧读,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
2.让学生形成会读的习惯
(1)在“读”中生疑。敢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通过阅读让学生提出疑问,引发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维,从而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2)在“读”中理解。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3)在“读”中比较。以“读”比较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读与想相结合,注重数学阅读活动中的思考与交流
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数学课本上的定义、定律等语言,虽然言简意赅,但是不像文学语言那样生动、形象、幽默,它常常不易理解。因而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引导和启发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千方百计鼓励学生要主动,要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养成凡事问个为什么的良好习惯。
另外,数学阅读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数学信息的汲取与交流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数学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阅读活动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励性与启发性,具有一定的目标取向,能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避免使数学阅读活动流于形式。所以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灵动活跃的交流对话,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获得多角度、多层次的启发,进而获得知识结构的改造与重组。

㈦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数学阅读是一个包括诸多认知因素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对所学内容的体验理解过程.前苏联着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生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的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会更好地、更主动地去阅读、理解.同时,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依赖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出的“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的目标.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小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卡通、漫画、童话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对孩子们来说动画的《西游记》比有名演员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更有吸引力.由此可见,创设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提高阅读效果.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表述单调、抽象,不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景,将数学知识点于耳熟能详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创设问题情景时,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有启发性.通过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体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阅读的殿堂.

二、掌握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和阅读经验的积累,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的使用合适的方法来提高阅读效果,也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
数学阅读不仅仅是读的过程,更是眼、口、手、脑等器官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阅读小说快速浏览便知故事情节,故事结局已经确定,读后的感想被情节结局所左右,具有被动性.数学的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等知识必须反复咀嚼,咬文嚼字,反复思考才会明白,它更要求学生直接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质疑.因此,更具有主动性.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教材在出示例题“计算1/2+1/3”后有一段启发性文字:它们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才能计算.学生阅读后,对 “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含义并不理解.为此,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整、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进行思考:整数的加减法中“数位对齐”是什么含义?小数加减法中“小数点对齐”的含义又是什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的实质都是指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这样不仅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增强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从机械阅读到意义阅读的转化,真正提高阅读效果.

㈧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 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自愿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想读、爱读、乐读。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景,将数学知识点于耳熟能详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体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阅读的殿堂。
例如在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通过计算,看到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不一样,而比值相等。有什么规律在里面呢?当学生纷纷汇报自己发现的规律后再问,怎样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个规律呢?那就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如此根据教材创设阅读情境,必然会激起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和主动性,阅读效果也会好一些。
2.充分利用课外数学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材料是指附于教材之后的数学小史料以及数学小知识等.这些材料主要是针对教材中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延伸和实际应用。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解题技巧。如新教材中,学习完负数后,教材就有“你知道吗?”的内容,介绍了《九章算术》中记载的,我国古代使用负数的情况。还有学习了时、分、秒后,教材介绍了“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用一种滴水的器具来计时,名叫沙漏”。一方面介绍一种古代计时工具,同时还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激励的评价语言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受到他人的表扬与肯定是一件心情舒畅的事情,成人如此,孩子们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自觉的阅读行为要适时、恰当地给予激励,见到他在认真阅读时,给他一个微笑,轻轻地点一下头,亲切地抚摸一下他的小脑袋,有时只是走近他翻一下他所阅读的书名,有时把他所阅读的书推荐给大家……这些细小的动作、神态都将对他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开展一些活动中,如“讲一讲——讲数学家的故事”、“编一编——编写数学小报”、“写一写——写数学阅读日记”、“演一演——演示经典题目的解题过程-演示数学实验的过程”等等,每项活动都评比优胜奖、创意奖,予以表彰。在一定的场合对孩子的阅读行为加以积极评价,更能使他阅读的劲头越来越大,兴趣越来越浓。教师的鼓励与表扬是学生阅读兴趣产生的推动力、催化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加强指导,掌握阅读方法,优化阅读技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由于数学学习内容的精炼性、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很多学生不会把数学文本当作一件轻松快乐的事,阅读时常常“走马观花”或“囫囵吞枣”。所以,教师要加强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从愿读到会读。

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讲到“阅读”,乍一看好像是语文课和外语课中的专用名词。但正如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思维转换慢,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而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数学语言都有较好的理解力,能正确地理解和获取各种数学信息。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青浦数学教改实验”等,无不得益于课堂阅读教学环节。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数学课程目标得到落实,就必须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领会和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
一、数学阅读的特点。
数学阅读材料不像语文阅读材料那样通俗易懂而富有趣味,主要原因是数学语言具有特殊性。
一是数学语言形式的多样性。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形式。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是数学特有的语言形式,它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通常一个数学符号就代表一个数学概念,如果学生对数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不明确,阅读就很难进行下去。在数学阅读材料中,三种语言交叉运用,转换频繁,因此,数学阅读常要求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如把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把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等等,这给阅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二是数学阅读材料的严谨及简洁性。数学材料在语言叙述上讲究简练,一字之差,其意义就相差甚远,如“除”与“除以”、“增加几倍”与“扩大几倍”等等。阅读者必须勤思多想,对每一个字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思考、仔细阅读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
三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数学材料中反映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形,展现知识发生过程的分量不多,大都是经过多次抽象后的纯理论性的,由概念、公式、定理经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记忆、理解、抽象、综合、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需要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
由此可见,数学阅读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只有用心去培养,阅读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二、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1、激发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教材,寻求问题的答案。
例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课始,让学生尝试解决古代名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有部分学生在尝试解决后急切想知道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还有部分学生为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着急。此时,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例题“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只脚。鸡盒兔各有几只?”的解法,满足了学生的自主寻求答案的需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指导阅读的方法
(1)在质疑中阅读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刚开始阅读数学课本时,学生可能会走马观花的浏览,根本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老师可以适时“设疑”,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教材提供的“原材料”主动进行“加工”。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先是引导学生根据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通过猜测、验证,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然后教师通过连续追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追问一:请再读这句话,猜想中说的可是“数”,而不是“整数”。可我看到你们验证时举的所有例子都是“整数”。我们还学过什么数?以它们为例,猜想也成立吗?(学生举例验证)
追问二:翻开书,书上有“在一个分数里”。请问:我们一共学过哪几种分数?你们举的例子都是“真分数”。那么对于“假分数”和“带分数”,这句话也成立吗?(学生举例验证)
追问三:在猜想论证中,既需要“证真”,也需要“证伪”。证伪,则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证明猜想错误。请思考:
(1)“性质”要求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如果“不同时”会怎样?
(2)迄今为止,除了乘除,我们还学过加减,如果把“同时乘或除以”改成“同时加或减”,又会怎么样?
(3)“性质”中要求“不为0的数”,如果为0,会怎样?
通过这样的质疑、追问,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思考愈加周密。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些“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
(2)多感官参与阅读
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充分协同参与。一是提倡学生逐字逐句默读,反复咀嚼;二是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把重要内容做好记号,如用“曲线”标明重点词语,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表示注意等;三是引导学生用提纲式标题摘录要义,用小段文字注明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解释教材中抽象的表述等等,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比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仔细阅读书上的画图步骤,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画图的步骤,使学生初步感知平行线的画法;再让学生按照书上的步骤,依葫芦画瓢,试画一组平行线,比一比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有什么不同,互动交流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易错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也提高了自学能力。
(3)在比较中阅读
数学内涵的真正获得离不开比较、辨析活动。比较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
比如,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计算“25×30”,然后请学生翻开书本进行阅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看数学书上的计算方法与原来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0乘25这一步为什么竖式中不写出来? 为什么积的末尾要添上一个0?你喜欢哪种方法?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在关键处的激疑点拔,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新知。
3、培养阅读的习惯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那么,为了“不需要教”,教师应该“怎样教”呢?笔者认为,教师要真正转变观念,把学习的权力、时间、空间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养成在做题之前先去阅读题目要求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材料、阅读材料的来源,而不仅仅是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更不能变成“习题集”。为了增强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可以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比如,教学“周角”时,预设会有部分学生易受“周角”表象的干扰,会误以为“周角就是一条射线,射线也就是周角”。在教学认识“周角”后,让学生判断“周角就是一条射线”的说法是否正确。果然,学生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此时,教师不给予简单的判定,而是要求学生去阅读教材中“周角”的定义,自我释疑。通过阅读,进一步明确:周角作为一个角应该有一个顶点,它的两边是从顶点引出的的两条射线,而这两条射线位置恰好重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辩论和对教材的认真研读,学生理解了周角和射线的区别,牢固掌握了概念。
另外,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写由详到略的阅读提纲,以促使学生迅速把握教材中的要义,使他们逐渐掌握数学阅读的一些技巧。
(3)培养学生解题前仔细阅读题目的习惯
教学中,常发现有的习题学生解答不出时,只要教师让他将题目重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我会做了。”更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仔细读题,对题意一知半解,造成了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诸如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一般都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大关系。教学中,我常要求学生“读题三遍再下笔”,第一遍先通读题意;第二遍会用自己的话解释题意;第三遍要找出关键点,找出数量关系。学生逐渐养成了解题前认真阅读题目的习惯,正确率也大大提高。
(4)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将数学阅读延伸至课外,不仅可以使学生利用更多、更广的渠道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更增加了学生在收集、阅读、展示中的体验,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比如,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可让学生课后探究“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学习了“比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比”,了解“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了“我会用计算器吗?”之后,安排学生搜集“计算工具的演变、发展过程”的相关资料,做成“数学小报”在班级展示。
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重点推荐一些数学科普读物和以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期刊、报纸,如《故事中的数学》、《院士数学讲座专辑》、《数学小灵通》、《小学生数学报》等,作为他们长期的课外阅读材料。久而久之,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还使数学课外阅读这一学习过程成为他们的自主行为,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阅读全文

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阅读能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