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怎么跟孩子讲解数学

怎么跟孩子讲解数学

发布时间:2023-06-07 12:25:55

Ⅰ 幼儿数学应该怎么教

幼儿数学应该怎么教?

孩子才多大啊,现在要二年级学生才开始掌握乘法啊! 现在可以教孩子一些生活中的数学,比如数数吃的,玩的,用的,认识图形和颜色 去分长短 大小 多少, 孩子的记忆是用图片记忆的,所以也可以教他认识些字.呵呵,其实认字也跟数学是有关的.数学也要会认字读题和理解意思.

我基乱是一名幼儿老师,学前教育阶段的数学内容及教育方法总结如下:
我感觉下面这些教育内容及方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数学是一项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需要从小培养。其实,家长可以在生活中教孩子学数学,并以数学的方法让孩子的思维敏捷。

一、数学的概念

1、数概念
唱数、数数、认写数字、一一对应、集合、分解合成、加减运算、进位、序数

2、量概念
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厚薄、面积、体积、容积、单位、时间、快慢

3、图形空间概念
基本平面图形、基本立体图形、空间位置、图案组成

4、逻辑关系概念
推理、相关位置、分类、部分与全体、序列、前后顺序、因果、机率
二、孩子不讨厌的数学学习法
1、唱数字
如,:“两只老虎”“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等。
有关的扒睁儿歌

2、 随兴计数
上楼梯时和孩子一起数楼梯的阶数;吃水果时一起数“一共5个苹果,妈妈一个,爸爸一个,宝宝一个,还剩几个”等 。

3、喝水
水喝一点少一点,如果往杯子里加水,水就多了起来,类似的方法可以教孩子分辨多与少的概念。

4、排队走路
散步或玩耍的时候,可以一家人排成一排,让孩子理解前后左右的概念;一家人一起走,可以让孩子理解远近、快慢的概念。

5、量长度
可以和孩子一起丈量长度,客厅到卧室要走几步,宝宝的衣服如果用妈妈的手来量有几个手掌那么长,用宝宝的手来量呢?

6、 堆积木
玩积木不仅可以通过数数学得基本的数字概念,还可以通过堆放积木感知尺寸、形状、重量、体积、对称、空间关系等基本概念。

7、区别粗细
如:用小棒串珠,有的小棒不能串入串珠(说明太粗),还可以按小棒粗细来排列顺序。也可以让孩子比其它物品的粗细。

8、看日历
准备一本日历,妈妈提出问题,和孩子一起观察得到答案。今年是哪一年?一年有几个月?数一数一月份有几天?二月份有几天一周有几天?小朋友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是星期几等
摘自《宝宝启智文摘》
——————————————
望采纳

教师在幼儿数学教育实践中应该怎么做

要成为一名全优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师德、师智、师能。师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师智主要指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和敏捷的思搏此档维;师能主要指具有胜任教师工作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师德和人格。
因此需要我们树立良好的幼儿教育观念 (一)、树立正确儿童观
儿童和成人一样,是享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的需求应受到尊重并得到满足。因此教师与幼儿交往时的态度、方式都应让幼儿感到安全、没有压力、受重视,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尊重。、
(二)、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
当我们把幼儿看做是主动的学习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教了,不等与幼儿学了,教师教完了,不等与幼儿学会了。老师准确地把握把“教”,什么时候“教”, “教”什么。在幼儿园中重教育过程,轻教育结果。教育内容是全面地、启蒙性的,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培养兴趣为前提教育活动。 (三)、良好的教师观
新的教师观念认为:教师工作不仅仅在付出,在同时也在发展着自己,完善自己,是教育过程的研究者,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
的自我发展者等教育观。
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成长, 才能促孩子发展,才能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以前,不少人误将教师画、跳、唱、弹等技能视为教师的教育素质,但实践表明,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这种个人专业技能方面再好,也不一定是合格的幼儿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觉得,幼儿教师的素质关键是教师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那么幼儿教师要具备那些素质和能力:
(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二)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
记得有一位园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好的幼儿园教师的难度,不比当一个好教授的难度小。
(三)教师要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施教能力
一是生活化,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教育内容,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和场所,二是兴趣性和生成性教育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不是感兴趣的也要通过一定方式让孩子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
因为都学过教法这点就不多讲了。利用我们所学的游戏的方法,用幼儿能接受的教学语言,面向全体幼儿,全面施教。幼儿园
教师要做全才。幼儿园教学是不分科的,各领域相互渗透的。
(四)、要有较强的观察力(扑捉资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对孩子的观察、对其他事物自然想象的观察等。比如:落在地上的雪,同样都是阴面,是土地上的先化,还是落在石头(铁盖)上的先化?为什么?这就需要做教师的去观察、主动去探究。再如: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蜂鸟)最大的鸟是?(鸵鸟)大家都知道,小动物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他可能会问老师鸟都吃虫子吗?有吃虫的、也还有吃米粒的(还有吃草叶等植物的鸟),鸟都怎么吃虫子?(有的鸟很聪明借助于小棍捉虫吃,是人与自然节目播的)。
(五)、要有使用媒体教具和自制玩教具的能力
主要是自制玩教具,因为我们周围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很丰富,我们要动脑、动手去制作符合教育需求的玩教具。丰富幼儿的生活,美化环境。另外,实际生活中使用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如:正确使用实物投影仪、会用电脑查询资料,制作课件等等。
(六)、要有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要学会与孩子交流方式方法;要学会与同事合作艺术;还要学会与家长沟通技巧。
教育幼儿不单是幼儿园教师的事,家长有义务配合幼儿园工作。与家长沟通不等于告状,要在沟通中使家长知道幼小的心灵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因此在形式上,对采用一对一的形式,显示出对孩子的尊重。有的可以一对多,就是采用召开家长会的形式;还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内容上,可以介绍孩子在园一天参与活动

幼儿数学凑十法,如10+6该怎么做

10+6=16
本题,10已经凑好了,
就不需要再凑十了。

幼儿数学凑十法,如10+6该怎么做呢?

这道题根本不用凑十,式子中本来就有10了。
比如9+6
9 + 6=5+10=15
/ |
5 4 —————

幼儿数学18-8怎么教

18 - 8
把18个苹果分成两堆,一堆10个,一堆8个,
小明一堆,小红一堆,小红的那一堆事8个,那么小明的那一堆是多少个。
或者
先把18看成10和8
去掉8个就是10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

怎样教幼儿数学

可以让孩子看看哈利学前班可以学数学的=-=

幼儿数学教学

数手指

幼儿数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

幼儿数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
中国的幼儿教育国家档案档案中是没有对数学做课程目标上的规定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自1952年到1981年这期间颁发的、涉及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政策档案都将“计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各年龄阶段的课程内容及要求做了详细说明,数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占有自己的独立地位。但1996年的《规程》开始弱化学科界限,提出综合组织各领域的内容,没有再提出学科教学方面的任务要求。 1999新《纲要》更是根据幼儿的生活将教育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其中“数学”被并入“科学”, 比较而言,新《纲要》只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感受”与“建构”的结果很可能只是模糊的理解和体验,与抽象的数学知识相去甚远。由此可见,新《纲要》的表述弱化了对具体知识掌握的要求。新《纲要》与以往政策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以“数学”来命名幼儿园数学教育,而以往政策都是以“计算”来命名的。“计算”一词无形中向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个资讯,即幼儿园的数学就是加减计算,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狭隘理解。因此,新《纲要》用“数学”来命名更能体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丰富内容。其次,新《纲要》突出了数学与其他各领域及生活的联络,指出应引导幼儿感受“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数学不再是抽象的逻辑知识体系,而是贯穿于幼儿生活和游戏之中有待于抽象的事物。这就使幼儿期的数学有了更为丰富的现实源泉和具体内涵。
基于以上背景,中班数学课程目标总体上定位于通过情景设定,引导幼儿感受周围环境中的10以内的数,简单的平面和立体图形,初步建立时间的概念,学会认识钟表等就可以了.

Ⅱ 怎么教小孩数学加减法

怎么教小孩数学加减法

你知道怎么教小孩数学加减法吗?在小朋友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加减乘除法的运算。首先就是学习加减法的运算。但是如何教会小朋友加减法运算就成为了一个难题。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分享给大家关于怎么教小孩数学加减法的方法。

怎么教小孩数学加减法1

一、给孩子营造一个数学环境

很多时候,家长会认为,教育孩子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孩子,让孩子记住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教育孩子不仅仅要教会孩子知识概念,还得教会孩子使用这些知识。

加减法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数学知识,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营造一个数学环境,让孩子明白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存在在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

比如:早上给孩子准备早餐时,可以给孩子6块饼干,让孩子把饼干都画在本子上,每吃掉一个,就擦掉一个,然后给孩子讲解“6-1=5”的概念,这样就能够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举动中明白,减法就是去掉。

同理,加法也是这样。在这种不断地培养下,孩子就能建立一个对于加减法的基本认识,这样对孩子学习接下来更多数字的'加减法运算打好了基础。

二、通过游戏让孩子学会运用

当孩子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后,还要进一步提升孩子对于数学运算的感觉,让孩子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加减法的运算。

面对枯燥的数学教材,有趣的方法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更感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所以,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加减法时,要灵活运用小游戏,既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又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比如利用扑克牌与孩子进行游戏。先给孩子10颗糖,然后在草稿纸上写上“+”、“-”、“=”等运算符号,家长先出一张牌在等式右边,即结果;再让孩子摆放合适的牌面数字在等式左边,完成后家长给出评价,正确就奖励加一颗糖,错误就惩罚减一颗糖。

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运用加减法,既能让孩子学会理解加减法的知识概念,也能让孩子对加减法的运用更加熟练。

三、培养孩子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加减法

当孩子学会加减法以后,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应用知识的机会,这样能够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让孩子保持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去挑战更复杂的加减法。

比如,在与孩子逛超市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尝试结账:买一件东西5元,再买一件东西6元,一共给孩子20元,最后超市收银员找回孩子9元。这样就能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白“5+6=11”、“20-11=9”的含义,从而更好地将知识记在脑海中。

怎么教小孩数学加减法2

如何教儿童学数学

1、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

好多家长给孩子辅导数学就是呆板的几道算题,这样孩子容易厌烦,会觉得数学没有兴趣。如3+7等于多少?7+3呢?8+2呢?这时你如果反过来编题:那两个数相加得10?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如何判定你已经写完了?有规律吗?让孩子找到:0+10,1+9,2+8,3+7,……,10+0这一规律后,又提出那两个数的和等于11?这样的式子共有几个?然后提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0,这样的算式能编出几道。这些问题可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有时,你做家务忙,但孩子要求你出一道题给他做,你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几何图形,叫孩子说说这个像什么?比如画一个圆,让孩子去想象。有的孩子说像大饼;像圆圆的月亮;像妈妈漂亮外衣的纽扣等等。只要是圆的,不管说什么都对,说得越多越好。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及观察力。

2、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编的题, 能让孩子体会生活,丰富生活知识

养金鱼是小孩子挺喜欢的事。为让孩子做减法,可编制“金鱼缸中有5条金鱼,死了一条,还剩下几条?”有过养金鱼经验的孩子不一定就简单的回答4条,他要提出这条死了的金鱼捞出来了没有?这样他就有两个答案:4条或5条。多思考这样的问题可培养孩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在餐桌上,如果有一桌丰盛的菜,叫孩子把菜分为两类。按什么方法分,由孩子自己决定。特别是孩子多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分的方法很多:如按动、植物分,或按海产类或非海水类分,也可按炒菜、汤菜分;冷菜、热菜分等。做父母的要作适当的提示,让孩子学一点分类思想,还丰富了生活知识。

3、能动手操作的题,父母不要给出答案,让孩子去操作、体验、领悟

为考孩子的智力,家长会给孩子提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四个角,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孩子会脱口而出,3个。这时家长不要告诉孩子答案,要孩子亲手去剪一剪。一剪才发现有5个角。继续剪,看能不能剪出3个?孩子都看过能伸缩的活动推拉门或防盗窗,这些门或窗的结构是四边形的。问他们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而做成四边形呢?叫孩子用竹棒围一个四边形和三角形,然后压一压,看那个会变形。让孩子领悟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能领悟出某些结论,为创造发明打下基础。

Ⅲ 怎么教孩子学数学

1.爱上学习数学,首先要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2.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数字“1”的概念。例如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可以说“宝宝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这样子对孩子日后数字教育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3.和孩子做游戏互动:游戏室孩子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赛,或者比赛捡东西的游戏等。通过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和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耐力和竞争意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非常有好处。
4.教孩子做比较:数学启蒙除了数数,还涉及到图形几何、时间空间、逻辑推理、比较分类等。家长们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较、形状配对知识。例如吃饭时让孩子比一比谁的碗更大,装的东西多,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动手操作一下,怎么才能装满它。
5.教孩子数数之前要懂的:很多父母一提到数学启蒙,就想到教孩子数数,其实数数随时都可以进行,并不单纯让孩子背数字,而是让孩子理解数字。在教孩子数数前,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轻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后才引导孩子去认识数字1234,理解数字。

Ⅳ 怎样教孩子学数学

导语:一个很简单的正循环摆在我们面前,所以说,学好数学,调动孩子的兴趣是关键。因为我喜欢数学,所以我愿意去学它,所以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也愿意去克服;克服困难所得来的成功体验又增强了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更喜欢学数学了。

怎样教孩子学数学

调动兴趣的方法有:

1.亲其师,信其道。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1)展示能力,让孩子佩服。比如可以在孩子面前秀自己知识渊博、计算和解题能力很强等,孩子们个个佩服地一塌糊涂。

校信通在做优秀大学生数学学习规律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学生喜欢某一个老师,甚至是因为老师随手就可以画出很标准的圆、椭圆。

2)展示人格魅力,让孩子敬服。

教育者人格中很突出的一点或几点魅力很容易感染到孩子,比如幽默、严谨等等。一般来说,一位老师要储备至少200—300条笑话,便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轻松快乐学习。也有很多孩子喜欢老师的理由是:“她认真负责到家了,天天都有新花样,辩论会什么的,干啥啥行!”

3)用心关爱孩子。

如果想让所有孩子都喜欢您,那就平等对待他们吧!课堂上,如果有成绩不好的学生举手发言,明知他会回答地一塌糊涂,也要鼓励和支持他。

如果您想改变某个孩子的话,那就去“偏爱”他吧!“我喜欢这位老师,是因为她待我象待自己的妹妹一样。”“有一次我数学考砸了,老师在我的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感动极了!”

当然,家长也要积极引导孩子喜欢老师。比如通过和孩子讨论老师的授课方式、性格特点等,引导孩子关注老师的闪光点,发现老师值得自己学习的思考方法、习惯和品质等。

2.化抽象为生动。

比如在讲例题的时候,结合题目给学生讲一些顺口溜、数学故事、数学发展史、生活中的数学等。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比如华罗庚的数形结合顺口溜“数与形,本相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难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代数几何本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生活中的数学包括身边的事、新闻时事等,比如:让学生适度参与现在很多父母都热衷的股票问题;自己家里每月消费多少米,多少油,多少盐等,人均消费多少;今年淮河流域出现洪灾,泄洪时就需要考虑上游水位和下游河道宽的关系等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游戏和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日历中的方程》、数学专题黑板报等。

3.化抽象为形象。

现在的学生大都对电脑感兴趣,如果从这一点入手引导学生学数学,是个很好的办法。郑州一所重点中学的刘老师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体会数学知识,学生在学几何画板的同时,学数学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4.成功体验的积累。

兴趣与成就感往往有很大关系。每个孩子都有想成为研究者、发现者的内在愿望,都有被认同和赏识的需要,都希望取得成就和进步。教育者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一点点进步,给不同学生提不同的要求,让他们有机会成功,体会成功时的成就感。

具体做法有:给孩子讲题时不要一下子把思路都讲完,要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或讲一半,留一半让孩子自己思考。如果孩子没有能力思考下一半,至少要让孩子独立思考到下一步。当然,家长还要适时给予言语鼓励,一方面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让孩子体会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另一方面,家长也会在鼓励孩子的过程中改进对孩子的认识,培养孩子对同一问题深刻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小贴士:成功记录本

也可以鼓励孩子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写自己的成功记录。错题本很重要,但只有错题本,孩子就只能多关注自己的失败经验,用成功记录本记录自己做出某一道对自己来说比较难的题目的过程,记录下今天对比昨天的点滴进步,增强成就感,增加学习兴趣。

5.营造学数学的环境。

比如家里的书架上可以放一些数学相关的书籍如《速算秘诀》《中学生数理化》《好玩的`数学系列》《训练思考能力的数学书》《故事中的数学》等,并推荐孩子阅读。学校里也可以营造这样的氛围。有位老师说:“我每天课间时间都会坐在教室门口,拿起一本书来看。总会有几个学生来问我看的是什么书,一问一答之间他们就对我手里的书感兴趣了。几天后我就会发现,有一两个学生带头借了这本书。再过一阵子,这本书就风靡全班了。”

怎样教孩子学数学

首先就是调动孩子对数字的兴趣,让孩子的玩耍喝吃饭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接触数字,包括宝宝经常吃的小零食(记得有一种数字饼干),在孩子的身边多设置“数字”的“熏陶”。

为了强化孩子对数字的人是和理解,家长们不妨给孩子多玩一下扑克牌游戏,先把扑克牌里面的J、Q、K、A以及大小王拿掉,剩下的就是纯数字了,和宝宝玩不同的数字识别和加减游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家长们还可以采用一家人集体玩关于数字的游戏进行数字只是的强化:比如认识纸币、利用纸币玩卖买游戏、或者是在逛超市的时候利用商品的价格标签来强化数字概念。

家长还可以准备孩子的诸多玩具,来和宝宝讲解一下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先从简单的1+1开始,把一个玩具放在另外一个的旁边,再帮助孩子数一下总共玩具的个数。

此外还要记得,家长们还要把简单枯燥的数字加减法“演变成”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比如香蕉的个数、自己小板凳的个数、橡皮鸭子的个数以及自己玩具熊的个数,让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家长们还要李泳豪外出游玩的机会,来强化宝宝的数字概念,路边的电线杆、自家的车牌号、动物园里面的长颈鹿个数,都可以帮助宝宝强化数字概念,家长们在教学期间一定要耐心、细心。

怎样教孩子学数学

1、能动手操作的题,父母不要给出答案,让孩子去操作、体验、领悟。

为考孩子的智力,家长会给孩子提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四个角,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孩子会脱口而出,3个。这时家长不要告诉孩子答案,要孩子亲手去剪一剪。一剪才发现有5个角。继续剪,看能不能剪出3个?孩子都看过能伸缩的活动推拉门或防盗窗,这些门或窗的结构是四边形的。问他们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而做成四边形呢?叫孩子用竹棒围一个四边形和三角形,然后压一压,看那个会变形。让孩子领悟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能领悟出某些结论,为创造发明打下基础。

总之,孩子良好的学习素质一半来自家长的熏陶。给孩子提问题,也要讲究方法,让孩子积极地想,愉快地做,能激发兴趣,开发智力,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2、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编的题, 能让孩子体会生活,丰富生活知识。

养金鱼是小孩子挺喜欢的事。为让孩子做减法,可编制“金鱼缸中有5条金鱼,死了一条,还剩下几条?”有过养金鱼经验的孩子不一定就简单的回答4条,他要提出这条死了的金鱼捞出来了没有?这样他就有两个答案:4条或5条。多思考这样的问题可培养孩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在餐桌上,如果有一桌丰盛的菜,叫孩子把菜分为两类。按什么方法分,由孩子自己决定。特别是孩子多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分的方法很多:如按动、植物分,或按海产类或非海水类分,也可按炒菜、汤菜分;冷菜、热菜分等。做父母的要作适当的提示,让孩子学一点分类思想,还丰富了生活知识。

3、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

好多家长给孩子辅导数学就是呆板的几道算题,这样孩子容易厌烦,会觉得数学没有兴趣。如3+7等于多少?7+3呢?8+2呢?这时你如果反过来编题:那两个数相加得10?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如何判定你已经写完了?有规律吗?让孩子找到:0+10,1+9,2+8,3+7,……,10+0这一规律后,又提出那两个数的和等于11?这样的式子共有几个?然后提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0,这样的算式能编出几道。这些问题可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有时,你做家务忙,但孩子要求你出一道题给他做,你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几何图形,叫孩子说说这个像什么?比如画一个圆,让孩子去想象。有的孩子说像大饼;像圆圆的月亮;像妈妈漂亮外衣的纽扣等等。只要是圆的,不管说什么都对,说得越多越好。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及观察力。

Ⅳ 如何教孩子数学

第一、3-6岁学前的第一阶段关键是积累和兴趣。积累首先是要积累大量的生活经验;第二、6-8岁的第二个阶段,两个关键是基础和习惯。首先,一二年级计算的基础非常重要。第三、在8-12岁第三个阶段,是三到六年级期间,注重的两个关键是运用和独立。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3-6岁学前,第二个阶段是6-8岁一二年级,第三个阶段是8-12岁三到六年级。3-6岁学前的第一阶段的关键词是积累和兴趣。所谓积累首先是要积累大量的生活经验。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比较好奇,会问大人很多奇怪的问题,所以家长要尽量的回答孩子这些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尽量用一些具体的食物给进行讲解,比如3+5=8,孩子大脑里是没有3+5的概念的,比较抽象,所以我们要拿出三个苹果,5个梨合起来等于8个,让孩子看到才会有感觉。 第二,积累很多的素材提升孩子几何空间能力,比如拼插玩具、乐高、还有一些积木、手工活动、陶艺等。空间几何能力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孩子有经验,这方面能力就会很好。兴趣方面,我们要给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让他学习数学,了解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喜欢故事、食物、水果、动物、好玩的或奇怪的声音、语言、音乐等,在整个过程当中,家长不要太多的替代孩子做什么,孩子能做的要尽量让他做就好。在6-8岁的第二个阶段,两个关键词是基础和习惯。首先,一二年级计算的基础非常重要。我们常说在小学解决了孩子的计算问题,就解决了数学一半的问题。在一二年级尤其是这样。如何能够练好计算?虽然有一些巧算的方法,但整体上看,计算没有捷径。计算就像一门技术,比如骑自行车,只有自己去多骑多练,才能够骑的好骑的快。所以说计算也是一样,在这里推荐一种方法,就是多做计算练习题,但是给孩子加上一个计时去练习,只有达到一定的计算速度以后,计算效果才会出来。同时在这个阶段,要给孩子打下思维的基础,我们发现到了三年级,很多孩子成绩就跟不上了,因为这是一个分水岭。如果一二年级思维基础没有打牢,思维不够深不够广,我们就要做很多跟思维类相关的游戏,比如速度游戏,再如下棋、黑白棋、五子棋、七巧板、四巧板、推箱子、汉诺塔等很多益智类游戏,孩子经常练习,那么他的思维强度就会比较好。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注重养成好习惯,首先是按时的习惯,包括按时做作业,按时吃饭等按时做任何事情。第二是写字的姿势要好,写字要标准,并且养成一个爱检查的习惯。在8-12岁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三到六年级期间,注重的两个关键词是运用和独立。运用就是要多加练习,这个阶段题量会变大变多,知识量暴增,所以需要很多的练习,让孩子进行内化,那么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提供相应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需要去借助老师的辅导,因为有很多问题,家长可能也不太会,所以家长要做好桥梁,帮助孩子和老师来打通,辅助孩子学习。 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情的能力,包括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养成很好的学习品质,培养自学能力,这些将陪伴他终生!

Ⅵ 怎样教孩子学数学入门

数与物品的对应。如一堆是3个,一堆是5个,给二个3和5的卡片,让孩子在数完后放对位置,判断是否会了,数与物品的对应或称物品与数的对应是为下一步教加减法做准备工作。

数的组成和分解:正常情况下应先教数的组成、分解,再教加减法,这也是孩子的数学发育过程,还是举例5,先拿出5个物品,告诉孩子5可以分成3和2、1和4,反之组成也是这样。

(6)怎么跟孩子讲解数学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要重视数学本质。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的全过程中。

所谓掌握入手点,就是要掌握基本思想方法,通过分析其本质特征,熟练掌握其适应范围,掌握基本问题的基本解法。

Ⅶ 家长指导孩子数学的方法

数学是很难的,所以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我在这里整理了家长指导孩子数学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家长指导孩子数学的要点

1、读题三遍,理解题意

第一遍,看清每一个字

孩子用手指指着题目文字,家长领读一句,孩子跟着读一句。太长的句子可以断开分两三次读。

这个过程是孩子们看清每一个字的过程,所以可以较慢或者断开读。孩子们经常看着字读,就会慢慢认识这些字,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先让孩子们自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家长教一下。

第二遍,完整地读一遍题目要求,说说题意,勾出关键字词

读完以后家长不要忙着给孩子解释题意,而是锻炼孩子,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要求是什么意思。

如果发现孩子没有理解正确或者理解不全面,再让孩子读一遍,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题目给出的要求。

如果孩子经过几遍读题还是不能理解正确,家长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常用的提问方式有:

①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画圈、连线、涂色、填空、计算……);②要求怎么做?(把谁圈起来?把什么样的连起来?把什么涂上颜色?……)。

例如:“把同样高的涂上相同的颜色。”提问:做什么?(涂色);把谁涂上颜色?(同样高的);涂什么颜色?(相同的颜色)。

孩子正确理解题意后让他选出关键字词勾画出来,帮助自己加深理解和记忆。上面这道题就可以这样勾画:把同样高的涂上相同的颜色。

第三遍,正确理解后再读一遍,加深记忆和理解,然后动笔做题

2、不要给孩子检查

关于检查作业这件事,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不需要代劳去检查,而是引导孩子掌握方法!

检查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题检查方法不一定相同,但是都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不能只看答案,而是要再看题目要求,对照题目要求检查过程、最后才是答案。如果是填空题,最基本的诀窍是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是计算题一定要再算一下。

家长可以根据题目的类型指导孩子相应的检查方法。

3、引导孩子掌握检查方法

1.A类:粗心的错误

家长发现错误后先不做任何提示,只是提醒他再看题目要求、图或者文字,然后对过程、答案进行思考。

孩子如果自己发现并改正了,就让他在这道题的序号下面写一个A,表示这类错误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完全可以自己改正,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再粗心。

2.B类:方法、知识错误

孩子自己不知道为什么错,家长可以给他提示。

例如:某题:下面哪一行不一样,在它后面的括号里画“√”。

(1)1、2、3、4、5()

(2)2、4、6、8、10()

(3)5、6、7、8、9()

孩子能够理解题目要求是选择不一样的一行,可是不知道哪一行不一样。家长可以这样提示:“第一行的数字在发生什么变化?每次增加多少?第二行呢?”孩子根据提示去思考,而不是家长直接告诉他答案。总之,能让孩子去思考的,家长决不代替。

孩子根据提示作出来以后让他在这道题的序号下面写一个B,表示这类问题自己还有一些困难,是自己的薄弱点,需要以后多思考、多练习。

3.C类:无法理解的问题

有些错误家长提示方法以后都不能解决,必须家长讲解方法、过程,帮着孩子做出来的,这类问题请在序号下面写一个C,表示这是孩子的难点,提醒孩子在老师讲解类似问题的时候注意听。

这些A、B、C符号的标注,其实就是孩子对自己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找到发生错误的根源,同时也帮助孩子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例如:对于A类错误,需要仔细读题,认真检查;对于错误,需要上课时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方法,多思考,多练习。

家长可以针对B、C类错误,再设计类似的题让孩子练一练,力争能够在下一次不再成为薄弱点、难点。

4、记录每天作业时间

时间写在每次作业的后面,例如做练习册第9、10页,就把时间写在第10页最后,不要写在家庭作业的记录本上。

记录时间会给孩子压力,这样可以督促孩子集中注意力,专注地完成作业。同时为了追求速度,孩子会有意识地寻找解决问题有效、简便、快捷的方法,对孩子开动脑筋很有帮助。

初期家长可以帮着看时间,建议现在就买一个时钟,让孩子慢慢学着认钟表,自己记录时间。钟表的认识本身就是一年级的难点,这样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习钟表知识。

这些专注、高效的作业习惯,在孩子们上了初中、高中以后会有很大的作用。

家长指导孩子数学的方法

作业之前的“三问”

当孩子放学时,爸爸妈妈一定要先和孩子聊几分钟,了解学校今天都发生了什么。等孩子进入聊天的状态后,再自然而然地问孩子有关作业的事情,这里有三个问题比较重要:

1. 今天各科都有多少作业?

只问一句“今天作业多吗?”是不够的,不够专注的孩子往往会避重就轻,把麻烦的作业放在后面,而孩子觉得作业麻烦,是因为孩子没学会分解麻烦。

2. 各科作业的难点是什么,为什么觉得难?怎么去解决?

分析各科的作业是体力活儿还是脑力活儿。体力活儿是指类似抄写生词之类的,这类作业适合在孩子精力不济的时候去做。

3. 今天计划先从哪一科开始做,为什么?

精神好就从难点开始搞定,精神不好就先干“体力活儿”。

在上五年级的萌萌,最怕背诵古诗词。学校布置作业要求孩子们每周背诵几首。作为萌萌的学习难点,她妈妈就最先让她背古诗。指导她如何学会高效背诵古诗,比如教会她发现这首诗压什么韵,找出写景的关键字词,有时会找出配有画面的朗诵视频给她看,帮她理解这首诗在讲什么。

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多了,她也不害怕了,心情轻松的完成作业。

阅读全文

与怎么跟孩子讲解数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5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