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数学活动设计意图怎么写

数学活动设计意图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3-06-10 10:42:11

1.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设计意图怎么写

要看你关于什么课程,是认识图形还是点数,有很多不一样的课程,他的设计意图也不同。 例如:认识圆形,设计意图可以写:让幼儿通过对圆形的认识,感知的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存在与运用。

2. 数学作业的设计意图怎么写

示例如下:
第一,设计作业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合理分配作业难度。第二,数学作业要针对学困生的基础性作业,针对优秀生的拓展性作业。第三,要对不同层次作业进行精心点评,保证作业效果。

3. 小学数学设计意图有哪些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则必须以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使课堂充满“自由”的氛围。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充满求知的渴望,产生浓厚的兴趣,大胆探索和尝试,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创新的潜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2.培养直觉思维,点燃创新火花。爱因斯坦曾说过:“直觉可以说是思维的洞察力,直觉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活动几乎就是直觉。”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普遍认为数学作为一种理性思维的认识活动,是不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的,但是从创造性的角度来讲,创造性思维是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直觉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它必须以扎实的知识背景为基础。所以,教学中不仅应该重视学生理性的分析思维的培养,也应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猜想和推测,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鼓励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并不是求“一”的认识活动,问题的解决可以追求最佳的途径,但也应注重寻求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发展不同的求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大班数学教案怎么写

大班数学教案怎么写5篇

作为一亩裂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有关大班数学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怎么写,希望大家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怎么写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数学逻辑推理、肢体运作、空间、内省、自然探索智能。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并发现事物间内在的联系,进行简单推理与分析。

3、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红、黄纯顷丝带若干条;故事图片,眼罩一付,自制大书大小颜色不同的碗;1个小球;3杯水和勺糖。

活动活动:

一、导入部分:

谈话: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范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在玩游戏之前,小朋友先告诉我10以内的单数都有谁?10以内的双数都有谁?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名称:跳单双

①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今天我们小朋友身上都系有漂亮的丝带,那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丝带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那我们系红丝带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系黄丝带的小朋友在红丝带小朋友的外面再围一个大圈,小朋友手插腰跳,里面的小朋友往外跳,外面的往里跳,按照老师的的口令来回的跳反复进行,直到老师说:“停”则立即停下,老师检查完丝带就可以判断出你跳的是单数还是双数,你们相信吗?

②游戏过程:教师喊口令幼儿做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并对犯规的幼儿及时提醒。

③教师总结:为什么老师能说出你们谁是单数,谁是双数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2、教师讲述故事《小鸭子学游泳》

①教师提问:乌龟老师为什么说小鸭子撒谎了。

②教师总结:因为它在原地往对面游,到对面是一次,到原位是2次,反复……听完了这个故事小朋友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聪明吧!是因为老师通过简单的分析和推理才想出它的结果,所以我们小朋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难题时要多动脑筋,多思考。接下来我就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谁”。

3、游戏名称:猜猜他是谁游戏规则:教师选一位幼儿戴上眼罩,任意再请一位幼儿上前,让戴眼罩的幼儿用手摸摸其头部并可以提任意的问题。如:是男孩还是女孩,胖还是瘦的,喜欢什么等,请戴眼罩的幼儿来猜猜他摸的是哪位同伴。

4、阅读推理游戏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奇妙的大书,出示大书幼儿观察,从封面到第3页,封面是彩条,依次红、橙、黄、绿、紫,第1页是一个大大的红苹果,第2页是两个橙色的桔子,第3页是三个黄香蕉,请幼儿依次猜猜后面几页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

5、小朋友真聪明接下来我们在玩一个游戏“猜猜看”。出示三个碗和小球,请幼儿闭上眼睛,把三个碗倒扣好,再将小球放入任意一个碗中,根据情境给线索,如球放在最右边的碗里,给出的线索可以是不在中间的碗里,也不在中间碗的左边的碗里,请幼儿猜出小球换位只继续游戏。

6、小朋友你们喝果糖水吗?那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猜猜哪杯水最甜”,在3个杯子里倒入不同量的开水,水量区别大一些在分别放入一勺迅裤闭糖,请幼儿猜一猜哪杯水最甜,并说明理由,尝一尝验证一下。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小朋友通过动脑筋思考,进行分析与推理说出了很多难题的答案和结果,最后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获得了爱动脑筋的小明星,接下来我们一起到外面继续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怎么写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小朋友已经开始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数的可分性方面理解不是太好,在学习中、活动中缺少协商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完整。

活动目标

1.体验数量为5的物体分成两部分有多种不同的分法,能用标记和数字等符号记录分的结果。

2.能与同伴协商,学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体验分享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什么是每次分的数目不相同。

2.语言的完整描述。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10张男孩图片1张女孩图片1张操作单若干张梨卡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分水果

1.老师家里来了两个小客人(哥哥和姐姐),请小朋友帮老师把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客人,在操作单上记录下来,并给大家完整地讲述分的结果。

2.出示五个苹果请小朋友来分一分,要求要和刚才分的不一样,并记录下来,并完整地讲述分的结果。

3.引导小朋友讨论:两次分的结果一样吗?帮助小朋友理解什么叫每次分的不一样。

4.再将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客人,要和前两次不一样,可以怎样分?

二、操作活动:分水果

1.发放梨卡片和操作单。

2.两个小朋友自由结合,分工合作。引导小朋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一人分水果,一人记录结果)

3.展示小组操作单,并向大家讲述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记录结果,同时学习同伴的记录方式。

4.集体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记得和分的是否一致。再次感受5分成两份有多种不同的分法。

三、活动延伸

1.带领小朋友玩“对口令”的游戏。

2.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分东西的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怎么写篇3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学习将物体以2和5为单位分群,并能按群计数。

2、发展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以及学习计数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软件。

2、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底版、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复习20以内的数数。

教师:“看,这里有这么多数字,哪个小朋友愿意来数数看!”

(1)请幼儿用顺数和倒数的方法练习数数。(1个1个数)

(2)用双数的方法练习数数。(2个2个数)

(3)以2为单位进行计数。

教师:

鱼儿正在进行队列表演,请小朋友一个仔细看,它们是几条在一起的?(划圈,说明这是群)有几群?一共有几条鱼?

小结:这样两种数数的方法,2个2个数比1个1个数快。

2、学习按5分群计数

(1)幼儿操作活动,练习按5分群。

教师: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袋几何图形,请小朋友按照5个5个分好,并贴在纸板上。

(2)学习5个5个唱数到20。

教师:请小朋友把含有5的数字找出来。(同时用双手帮助幼儿理解10与5的关系。)

运用多媒体让幼儿练习5个5个唱数到20。

(3)学习按5分群计数。

将鱼按5分群,并有规则地排列;

将鱼按5分群,排列上稍有改动;

将鱼按5分群,不规则排列。

小结:5个5个数比2个2个数更快。

出现错误的分群,引导幼儿发现错误。

小结:每一群的数量一定要一样多,这样才能数得准确。

3、游戏“快速抢答”

玩法: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抢答。答对一道题加上相应的分值。最后评出优胜队。

规则:抢答中出现错误的一队要暂停一次比赛。

最后评出优胜队。

大班数学教案怎么写篇4

【设计意图】

《谁的位置动了》这节活动课,幼儿比较难理解,为了引导幼儿能够清楚区分左和右,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我将本节活动课,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欢愉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区分左右关系。

2、发现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3、发现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4、发现以上两者之间的差别。

【活动准备】

1、用海绵纸做红、绿两种手镯。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

3、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铅笔?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对了,我们都要用右手。我们的右手很能干,给它戴上红手镯,那左手就戴上绿手镯。今天我们就来区分左和右。

(二)、发现自身的左右

1、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戏:看谁做得对。

让幼儿跟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始速度可以较缓慢,随后游戏的速度由慢变快。如:“举起你的右手(戴红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绿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盖”。“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

(三)、尝试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1、请5—6名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__的左边是谁,右边有是谁。

2、游戏: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听教师的指令作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四)、操作活动

1、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

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具体的左右关系。

【活动延伸】

让幼儿区分左右,加深对左右空间方位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左右是一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的相对概念。

大班数学教案怎么写篇5

教学目标:

1、建立凑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知道如何凑十。

2、经历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会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完整叙述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小猴子图片、桃子图片、2行5列的大表格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加几。

为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奠定基础。

1、师出示课件卡片: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小猴子),有没有信心?请看大屏幕:10+1=()10+7=()10+3=()10+8=()10+5=()10+6=()10+2=()10+4=()10+9=()

2、小结:10加几等于十几。

二、看盒子说数。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将盒子建成10的模型。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小猴要送大家一个礼物,(出示空盒子)这个盒子非常神奇,能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想知道它的秘密吗?

1、先来仔细观察一下:一共有几个格子?

2、如果每格装一个菠萝,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3、出示9个菠萝图:现在有几个菠萝?怎么知道的?

4、出示8个、7个菠萝图,提问同上,感受8加2和7加3的模型。

5、出示10个菠萝图,问答后小结:装满就正好是10个。

三、小动物们的问题。

体会凑十的优越性,初步感受凑十需要从一个数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个数组成10。

1、小猴的桃子,9+3。引出凑十法,从多样化中初步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

(1)出示10个格子的盒子装有9个桃子,盒子外面有3个。师背景叙述:爱劳动的小猴帮妈妈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几个?(9个)今天又摘了几个?(3个)。

(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一个数学问题)?(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你知道吗?怎么知道的?可能出现点数、接着数和凑十法,对于前两种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凑十法做重点分析。教师对凑十法的引导语:从外面拿一个放进去装满正好是10个(板书10),10加剩下的2等于12。启发其它孩子理解,提问: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谁来再说说?/一样想法的请举手,再来说说。引导其它孩子评价,教师定性评价语:不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12个。

(4)教师在课件上圈出盒子,小结:将盒子装满凑齐10个,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又快又简便。这真是一个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将它喂饱(装满)它就告诉你答案。结语:凑十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脱离实物进行凑十。

1、说图意、提问、列式。

2、说计算过程。提问:怎么凑十?

教学反思:

“凑十法”是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应该会“凑十”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凑十”的计算方法,做一做时再通过圈一圈、看图计算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凑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小网络:凑十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

5. 如何撰写幼儿园数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数学领域目标、要求的解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数学教育列入科学领域,使数学学习和对自然界的探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它为我们点明了:幼儿对数学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探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的,数学知识必须通过幼儿自身与物体、与外部世界直接地相互作用,在活动中自我建构。 从目标定位来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关注的是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情感和态度,重视在认知活动中发展积极的情感、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从内容和要求的变化上看,数学教育应扎根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从幼儿现实生活中去挖掘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幼儿通过亲身的经历、感受、体验来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数学课程的核心。 新《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首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表现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科学方法。 其次,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宗旨是引导幼儿学习生活中的、能在生活中应用的数学。(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第三,“生活中的数学”可以理解为“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幼儿的现实生活,引导幼儿对生活和游戏中的现象用数学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强调数学是一种探究工具) 第四,“生活中的数学”关注幼儿对生活和游戏的观察与理解、关注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关注幼儿对数学基本知识在实际活动中的运用。 基于对《纲要》的深刻解读,许多幼儿园教师对如何开展优质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作了积极的探索,例如试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增进幼儿对数学探究的自主性,尝试投放较多的材料供幼儿操作,等等。教师也经常借助专业性的教学策略和智慧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数学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以此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这种“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充满“数理逻辑”的“生活情境”(包括生活事件、生活材料及其相互关系等),让幼儿以“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止数学内涵的流失;另一方面又强调让幼儿在“解决生活事件的冲突与矛盾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情趣,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同时帮助幼儿积累探究经验,避免数学学习的机械化。 “生活化”兼顾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原则与应用原则。引领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和游戏中运用数学,这是我们已经拥有的共识,也是我们一直努力想要达成的目标。 二、关于幼儿数学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有:数学教学活动,活动区中的数学活动,数学游戏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 一、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 1、什么是教学­ 所谓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从教学的规定性要求看,“教学”活动应具备三方面特征: 首先,“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它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第二,它是由教师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它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教”不仅意味着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和技能,“教”还包括着改变学习者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根据以上所述,教学应是由教师发起的,旨在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的师生共同活动。 2、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制定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考虑并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带有预成性的特点。 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或更改教学计划中的某一环节,但就整个计划来说,一般是不会作大的变动的。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师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往往会对幼儿的兴趣、需要有所忽略或注意不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化的特点,能较好地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自己的需求,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策略。 例如,小班幼儿学习将动物与其相应食物匹配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了《梅花鹿请客》这一游戏情境,在游戏中,“主人”梅花鹿请小朋友帮助他,给每位“客人”(请来的小动物)送去它爱吃的食物。当幼儿看到教师出示的梅花鹿请来的客人——各种动物(玩具)及其食物,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愉快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知道了每种动物爱吃哪种食物,学习着用一一对应的摆放方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幼儿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 又如小班活动(可爱的小瓢虫),教学目标是“排除颜色、排列的干扰点数5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进一步构建等量对应、数量对应的数学经验,老师通过创设“为小瓢虫找朋友”、“请瓢虫吃苹果”的情境,引导小班幼儿在“和瓢虫做朋友”、为瓢虫宝宝摘苹果”、送瓢虫宝宝回家”等一系列的情境游戏中进行操作和表达,把幼儿的学习活动变成情境性游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常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集体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的直接指导,帮助幼儿归纳、整理其获得的一些零散的、片断的数学经验,使其能建构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并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集体活动形式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影响。 (二)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维果斯基曾指出:“发展来自合作……发展来自教学—这是基本事实……,”“组织得当的儿童教学,会导致儿童智力的发展,会引发一系列在教学之外根本做不到的发展过程。”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对幼儿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幼儿对事物数量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虽能获得很多的数学经验,如对物体数量、形状特征的认识,但幼儿获得的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星的、片断的,有时甚至是表面的,不能使幼儿感受到数概念的本质属性。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提供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的凸现出来,使幼儿能注意到物体的这些特征,感受到蕴含于物体中的数量关系,或者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物体的数、形特征和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幼儿数概念的建构。 例如,幼儿学习按帽子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首先他们仔细观察搜集来的各种帽子(共7顶),比较、区分这些帽子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如果按颜色分,红色有3顶,黄色2顶,白色2顶;而按帽子的式样分,鸭舌帽有2顶,有帽沿的有2顶,带绒球的有2顶,装饰帽有1顶,同时他们还发现这些帽子还可以按其制作材料、按其功能来分。这样的学习经验,使幼儿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并能按其不同特点进行分类计数。 2、通过幼儿与材料之间、师幼之间,幼

阅读全文

与数学活动设计意图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2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7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69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9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