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如何培养数学素质

如何培养数学素质

发布时间:2023-06-17 20:27:33

A.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这里来谈一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其实是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可以理解为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养成的综合学习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包含从数学意识到数学行为的很多内容,是一种合理、有序的数学思维,它基于数据基础知识,但又高于具体的数据基础知识。小学生不具备任何的数学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淡薄
小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单纯的数字表达上,对于一些公式和概念类的数学知识会感到枯燥和反感,容易使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 将数学核心素养误认为是数学技能
有些教师在认识上产生了误区,认为学好数学的唯一办法是加大学生的练习量,通过重复地做题训练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但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 师生间缺乏交流沟通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师生间缺乏交流沟通,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清楚,无法对学生做出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4. 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较差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但是小学生年龄阶段较小,学以致用的能力尚不具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还比较弱。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数字符号和复杂的数学公式,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数学是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它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琐碎事务、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2. 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数学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有序、逻辑性的数学思维,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游刃有余。
四、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1.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仅仅具备数学基本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具备数学思想和实际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联系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加强合作学习。每个学生的思想都不相同,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不相同。通过合作交流,大家能够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励人们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一门学科或某种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探索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加减乘除的计算时,让学生计算某天自己零花钱剩余的额度,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 重视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
数学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数学成绩。现在新版本的数学教材,每个数学模块之后都有相应的实践内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时间优化的知识,具体来说是要求学生明确同时做几件事情时,怎样做所用的时间最短。这主要涉及数学统筹方面的知识,这方面的知识不是教学任务的内容,所以只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解决,教师尽量放宽限制,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以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对这类问题进行尝试,还可以就这些问题寻求家长的意见。在这样实际的操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
五、鼓励学生勤提问
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勤思考、勤提问,敢于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时,教师问:“动物园里的骆驼占所有动物数量的1/4,斑马占2/7,鸵鸟占1/5,请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予以解决。”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动物园里总共有几只鸵鸟?鸵鸟和斑马占所有动物数量的几分之几?骆驼和鸵鸟占所有动物数量的几分之几?鸵鸟占斑马总数的几分之几?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解决问题。
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新课标强调,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概念比较多,公式较为抽象,许多学生无法运用正确的数学语言来加深理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示范、渗透、指导各种数学语言的表达方法,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灵活地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的必要因素,也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总结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B.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数学兴趣:让孩子对数学感到兴趣是培养数学素养的基础。可以通过游戏、趣味数学题、数学实验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去探索数学世界。

C.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大而言之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方向和发展目标,小而言之关系到人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方向性、求实性与严密性的统一体。它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逻辑思维方式以及逻辑的、直觉的、联系的、发展的思维方法。

关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都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认识和理解。因此,我着重谈四个问题。
(一)求真务实,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有的学生把加号写成减号,把除数和被除数弄颠倒了,把已经计算正确的结果写错„„许多教师把这些都归结为“马虎”造成的,其实不尽然。我觉得关键在于学生还没有形成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甚至在教学具体内容时能够准确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培养、纠正,形成稳固的思维定势。这种品质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内容时,讲新课之前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把12棵树分给两个小组去栽,每个小组分几棵?
仔细观察分析就会发现,这道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课堂上我把这道题出示给学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在我提出问题后,全班同学都不加思考,异口同声地回答:“6棵!” “有没有不同意见?”我征询道。同时目光很快地在每个同学的脸上掠过。我忽然发现,一位姓孙的学生眉头微蹙,眼睛凝视窗外,凭着我对这位学生的了解和多年来形成的特殊直觉,我敏锐地感到他一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很可能在他身上找到突破口。于是我提醒大家说:“你们要认认真真思考一下,有的学生可能把你们的答案推翻了。”这时,学生顿时警觉起来,重新思考我提出的问题。随即,便有几个同学举手要求发言,姓孙的学生也把手举起来。我立即让他谈谈是怎样思考的,同时用鼓励的目光注视着他。他站起来说:“老师,每组分6棵不一定对。”
“为什么?”我赶紧插入一个问号,让大家注意。
“因为题中没有说怎样分。如果平均分,那么每组可以分得6棵。如果不平均分,就有多种分法。”
我当即带着表扬的口吻说:“好!他说得很正确。过去我们学的都是平均分,也就是等分,今天要学习的是不平均分。”然后,我立刻在黑板上写出了“按比例分配”。
学生好像在朦胧中被人叫醒,顿时振作起来,大家看着我写出的课题,想着姓孙的那位学生提出的不平均分,都急于想知道“按比例分配”怎么个分法。就这样,我从孩子的习惯的认识中巧妙地把单一思维活动引申到多项思维中去。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设疑,使学生注意力格外集中,情绪格外高涨,大家跃跃欲试、满怀激情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究竟什么是按比例分配?我接着举例:有12棵树,按照三个等份分给两个小组去栽,一、二两个小组依次分得一份和两份,每个小组各分得几棵?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并掌握了运算方法。最后我又进一步设疑,“按比例分配”和“平均分”是什么关系呢?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经过讨论,大家终于领悟到两种分配方法都是有条件的,“按比例分配”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而“平均分”又正是“按比例
分配”的特例。
在我的数学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设难置疑,探索中求真求实,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缜密严谨地思考解答。 (二)刻苦钻研,培养学生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是非智力因素的内容。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认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儿童成长的两个翅膀,哪一个不丰满都会影响起飞,影响发展。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多数家长都只重视智力开发,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儿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协调,尤其是缺乏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我想,刻苦钻研、孜孜以求并不只是“头悬梁、锥刺骨”的坚强毅力,还要有跳出书本之外,“打破砂锅问到底”和“不到黄河不罢休”的探索意识和顽强彻底的学习恒心。
我在教学“面积的认识”这一内容时,通过让学生看、摸、想,学习什么是面积之后,又在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中,抽出了三个有趣的问题: (1)你看到过哪些东西的面是平面?最平的是哪个? (2)大海的面是不是平的?为什么?
(3)哪些东西的面没有边?怎样设法使它有边?
让二年级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不是“深”了吗?是的,是深一点。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通过教师的“点”和“拨”是完全可以领悟的。我就是想通过“深”来诱发学生主动地钻研,开拓知识领域,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德 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我们教室的水泥地面最平。”一个学生说。 “不平,因为我洒水的时候有存水的地方。”马上就有一个学生反驳,“我说玻璃黑板的面最平。”
“也不对,最平的面就不能写字了!”一个学生反驳得很有力,把大家逗乐了。 “那么,商店卖的玻璃的面是最平的。”又一个学生提出了新见解。
教室内暂时肃静了,两秒内无人提出疑意。忽然一个高个子女生站起来说:“玻璃的面也不是平的,因为把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也会钻进灰尘。” “说得太漂亮了!”我赞扬道。我让同学们继续找最平的面,大家有些为难了。于是我总结说:“在实际事物中,绝对平的面是不存在的,平不平都是相互比较而言的,数学课本里所指的平面,在我们的头脑里只不过是想象中的平面而已。可见,我们见过的几种几何图形的面并不是绝对平的。”
大家开始解答第二个问题--大海的面是不是平的?为什么?这个问题争论得也很激烈。一个学生说:“大海的面是平面,因为地图上就是那样画的。”另一个学生说:“大海的面不是平面,是曲面,因为地球仪上的海是曲面。”到底谁说得对呢?我为学生指出了思考问题的方向:“那么你们再想一想,地球实际上是什么形状呢?”大家马上找到了答案。 现在该解决第三个问题了。
“哪些东西的面没有边呢?”我刚一提头儿,马上有许多同学抢答:“皮球”、“地球”、“鸡蛋”„„
“球的面都没有边。”有个学生一语道破天机。
“没有边的面,面积可怎么算呢?我们还得想办法使它有边呀!”我故意带着为难的神情对学生说。 一个学生说:“我们把它割成两半,不就有边了吗?” 我摇摇头,“这个办法会把好东西弄坏,再说,有些东西也不能割开呀!这个办法不太好。”
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个好办法--在上边画个印,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好,这个想法可以,我们只要用一条线在上边做出标记,曲面的边就可以找到了。”我及时给予肯定。接着我又拿出一个鸡蛋,用粉笔在上面画了一条封闭曲线。这时,一个同学当即提出一个难题:“赵老师,这样的面积怎么计算呀?” 我的学生就是这样喜欢刨根问底。我认为,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不断提出新问题并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是探索精神的表现。学生早一天提出问题,就说明早一天具有探索意识;永远不问就永远没有探索精神。早一天问住老师就早一天成功,我很希望被学生问住。 (三)明确方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意识
我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给学生出了一些有关利率、汇兑方面的练习题,许多人感到迷惑不解。 近些年来,我所主持的整体改革实验以及数学教学,都是从未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出发,把人的自身发展需要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把提高人才素质作为突破口和落脚点。我的想法是:21世纪是经济腾飞的时代,现在的小学生正是21世纪经济建设的人才,人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幅度,无论是哪个部门、哪个行业,都离不开数学,尤其离不开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知识。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小学生具有迎接未来挑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方向,了解自己在未来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积极倡导学生学习微机。经济越来越发达,越来越需要高科技人才。从小让学生学习微机,不但掌握了一种社会需要的基本技能,而且能使学生懂得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从小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才能适应社会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这就是说,要让学生把现在的学习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 (四)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的观点看世界
我认为,小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不仅要弄懂算法,还要弄懂算理,重要的是算理,作为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进而了解到数学是研究数与量、时与空、形与式的关系的科学。数学中的内容彼此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充满着辩证唯物的思想。这种观点的树立要靠对教材的挖掘和点拨。
我在教学“1”时,在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实践体会的同时,注意到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深邃的数学思想,并使之具体化。
上课了,我在黑板上清晰而端正地写上了“1”字。
“同学们,谁认识‘1’呀?”孩子们唰地把小手举起来。 “好。谁能说说‘1’是什么意思呢?”
孩子们眼珠转动着,有的把手举起来,有的又慢慢地把举起的手收了回去。 我又展开挂图:“谁能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学生接二连三地回答:“一个小朋友坐着一条凳子,在一张桌子上写字,桌子上放着一本书,还有一个文具盒。”„„ --这是让孩子们看图认识“1”,是第一步。 接着我举起一根小木棒:“这根小木棒像什么?” “像‘1’。”
“是直的还是弯的?”
“是直的,一点弯儿也没有。”
“好!大家练一练,看谁写得又直又快。” 学生们都认认真真地写起来。
--这是让学生借助实物形象写“1”,是第二步。
然后,我又让学生列举“1”所表示的事物。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说起来:一张讲桌、一块黑板、一棵树、一朵花、一架飞机、一个月亮、一条银河„„学生们想象的翅膀展开了。 正在学生说得来劲的时候,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把‘1’表示的事物都说完呀?”
学生回答:“说不完。”我接着说:“对了。用‘1’表示的事物是说不完的,是无限的。” 我在讲课中巧妙地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字“1”的概念,反过来又通过事物赋予数字“1”的实际涵义,从而把数与量结合起来,有限与无限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我渗透了整体和部分互相转化的辩证法和极限的思想,使“1”的教学更加丰富引人,达到一石多鸟的目的和效果。
对培养中学生数学素养的思考
“数学素养”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这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目标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趋势。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广大数学工作者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数学素养的内涵和表现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主要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品质。
数学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1、在学习数学中所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求实的精神,认真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敏捷的思维;
2、能自觉地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周围的生活和生产问题; 3、语言表达准确、简练,逻辑性强,具有较好的数学语言交流能力。 二、重视数学知识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是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积极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形成过程。如概念的形成、定理公式的推导或发现、问题的思考分析过程等,使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的历史和现实背景,进而更广阔、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知识;
2、要避免就知识讲知识,而应把知识放到知识结构的网络中进行教学,不仅要了解知识内容本身的规定和意义,还要随时把它与其他知识内容联系起来去理解,使所学知识上下贯通、左右相联,形成一个处于动态发展的知识与思维网络。
3、重视数学概念演变过程的教学。数学概念来源于实践,是对实际问题高度抽象的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科学本质,具有普遍意义。但正是这种概括和抽象的结果,使数学学
习和数学应用之间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致使学生们虽学了很多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这就要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能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使学生弄清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弄清概念在现实中的原型,这样才能追本求源以不变应万变。
4、开展模型教学及数学建模能力训练。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构筑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寻出其结果,再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实现问的解决,最后反过来又促进数学新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至于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应从简单问题入手,师生共同创建模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用数学形式刻画和构造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勇于创造的意识。随着能力和经验的增加,可通过实习作业或活动小组的形式,由学生展开分析讨论,分析每种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修改意见,使学生在不断创造中培养信心,纠正对数学知识理解的片面性。 三、重视数学能力素养培养,确定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前提和保证。数学能力素养可表述为: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能力素养培养的核心。所以,要明确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主导地位,着力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素养。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思维情境,注重思维诱导,培养思维的探索性。根据“导而勿牵”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自由想象的时间、空间,在新情景下独立地探索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式、问答式及程序作业来让学生参与下定义、给结论,发现解题思路、方法,总结解题规律、步骤,让学生参与更多的教学探索活动。
2、克服思维定势,注重多向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思维和解题过程中,应该总结某些题型的常规解法,做到遇到问题有“法”可循,有“路”可行。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学中要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错误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3、抓住问题本质,挖掘隐含条件,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有些学生解题时,往往抓不住
问题的实质,挖掘不出问题中的某些隐含条件,思维处于较浅层次。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应注重问题本质的分析,通过逐层分析,挖掘隐含条件,揭露问题的实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4、加强对比联想,引导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本类与它类、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
四、重视数学品质素养培养,锻造学生求真务实的个性人格
数学品质素养是学生学习知识以及今后从事研究或工作所应具备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它体现了人格力量,是数学与品质的结晶。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数学品质素养的目标和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数学品质素养的培养较之数学知识的传授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和更大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数学自身特点,突出或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个性品质。数学是一门使人创造性思维严格化和理论体系严谨化的科学。学习数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即使通过想象、直觉、类比等一些不严谨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命题,也必须经严格的逻辑证明,才能确认其真伪。所以,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精神品质,对于形成一般文化素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种品质能保持和延伸到其他领域并发挥效益;
2、培养学生执着追求,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数学从数的产生和演变,逐渐发展为分支众多的“数学大家族”,教师可借助于数学的发展史以及教材中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的建立过程,来培养学生勇于开拓,执着追求,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善抓本质的个性品质。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科学。如自然数和简单的几何图形等初始概念,都是从现实世界抽象来的,甚至一些起初似乎不相关的问题,就其数学本质来讲却是完全相同的,如面积与质量、速度与切线斜率的关系等。所
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将这种精神品质渗透给学生,培养他们在处理数学或其它领城中的问题时,能够通过表面现象抓住问题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4、培养学生优化问题解决方法的品质。当今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在追求效益。如投资、股票、证券、利润等都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这些“最好、最省、最大、最低等问题,其实就是优化问题。在数学中,优化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数学发展的全过程。可见,培养学生优化问题的意识、能力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需要,也是当代社会发展对培养人才规划的要求,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将优化意识和品质自觉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总之,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我们数学教育界的努力,而且也要靠我们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对中学数学教师来说,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从而更有效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D. 数学素养怎么培养

一、培养数学定量思维意识

数学意识是指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数感。北师大严土健教授曾谈到“虽然我国的数学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至今数学并没有真正融入我们的文化传统,人们的数学意识一般还相当淡薄。”这一问题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认真反思。
二、培养数学推理意识

所谓推理意识是指推理与讲理的自觉意识,即遇到问题时自觉推测,并做到落笔有据、言之有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首先,教学新知识时,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推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可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数学推理的实质。其次,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理解推理的实质并体会推理的价值。最后,在推理过程中,要随时指出推理中的错误。

三、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数学教学的大众化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能力和可以用数学解决的其它问题。简言之就是运用数学化的思维习惯去描述、分析、解决问题。数学“应用”改革势在必行,人为的应用题已不能适应培养应用意识的需要。数学课堂要注入新的生命力,要积极倡导“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知识题材,加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解决过程的教学,并要引导学生通过小课题学习和认识实践活动,来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去描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E.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应然选择。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方法内容。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一、结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这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介绍我国的数学发展史、数学成就和数学在社会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数学教学中我们还要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留心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引导数学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美的社会形态有艺术美和科学美,数学美正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内在的美”、“智慧的美”,具有和谐性、简单性、奇异性,能不能领悟数学美,取决于学生的数学审美素养。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鉴赏,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数学美的自觉意识,从而在悄无声息的渗透引导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审美素养。

三、精心创设教材,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

心理素养,是学生多方面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和表现出来的经常而稳定的心理特征。敏锐的观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大胆的创新……这些都是学生成长所不可或缺的心理素养。21世纪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素养的竞争,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岗位,可以没有十分渊博的知识,但绝不可缺少良好的心理素养,否则会严重影响自身的发展。数学发展史与数学家成长道路的艰辛与坎坷,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的鲜活教材。在教学时,我们可通过介绍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战胜挫折的事例,发挥榜样作用。同时还可精心设计问题,合理把握难度,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尽力而为的过程中培养勇气和毅力。

四、加强语言转化,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际交往必备的工具。语言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数学同其它学科一样,有它自身的语言系统,数学语言是数学特有的形态化和符号化,它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种形式。数学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其准确反映了数学思想的强弱,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学生能初步运用这种简约、准确的科学语言。教师可通过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特别是对定理、法则、性质的准确翻译,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素养

数学观念是用数学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形成的推理、抽象、化归、整体等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中多次提到“应重视学生数学观念的培养”。合理把握渗透时机,帮助学生领悟并逐步学会运用这些思想,形成自觉意识并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素质。例如:课外活动时把学生带出教室,要求学生只允许站在操场上,运用数学知识去测量计算小河的宽度和河边大树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数学即生活”的教育思想,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同时又是提升学生数学技能素养的巧妙而有效的补充。

F.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1.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数学素养

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在学习脊裤中形成的,是通过系统的数学教学来启发和培养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封闭型走向尘旦开放型,促使学生从求同思维方式向求异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进行尝试、探究、验证,长此坚持下去,学生会逐步养成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具备良好的推理能力和勇于探究、不断进取的意志和精神。同时学生在互相讨论、各抒己见的过程中表现自我,呈现思维,在此过程中形成比、赶、帮、带的竞争机制,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地培樱兄简养了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数学素养。

2.建立数学模型,提升数学素养

学习数学的价值在于它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向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数学模型正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因此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解构、建构的过程。在解决问题之后,我们在更高层次上的要求就是要能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加以巩固。数学建模其实并不神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奠宙认为“它是一个模型而已”,做一道数学题,就是建立了一个模型。在小学数学里的数学模型,实际上就是各种基本方法和数量关系的分类,但建立的数学模型不能僵化使用、矫揉造作、生搬硬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点评,学生互相评价,自我评价,以及注意倾听、阅读别人的发言,都能帮助学生形成优选策略,形成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3.唤醒问题意识,提升数学素养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每一节课的开始部分做好学习新知的准备和思维方法的铺垫,找准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素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出讨论的问题,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4.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思维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学习的根,可以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哦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逐步增强主动思考的意识。

阅读全文

与如何培养数学素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9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8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7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6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2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