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三年级如何提高数学思维

三年级如何提高数学思维

发布时间:2023-06-19 08:01:19

Ⅰ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而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用所习得的数学思维习惯更巧妙地解决数学难题和预习未知领域的数学知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 教学 方法 与技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此同时,本人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一种方法,就是启发式教学法。想要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思考,如果教师能够将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那么,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思考的方法,教师一边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的讲解,一边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提升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当然,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的过程中,也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旦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出现压力过大的情况。

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过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就是一个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机械的接受知识,学生的思维不仅不会变得更加活跃,而且会越来越僵硬。教师只有通过与学生之间有效进行互动,才能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学生才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积极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2培养数学 逻辑思维 能力

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改变学生注意的方向和学习的态度。但是如果教学情境的设置与学生实际相脱离,就会出现反复强调知识点但是学生仍然记不住的现象。如“有理数加法”这一课,教师提出了一个关于踢 足球 的问题,而有些农村学生根本不了解足球,这样的背景对学生的学习就没有帮助,反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不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

创设教学情境的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而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其实就是很好的切入点,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学“旅游的租车和购门票中的数学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课前了解当地租车和购门票的相关信息,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租车和购门票的方案设计;再比如教学时可以采用“商品打折”“电话计费”的例子。这些实例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并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产生求知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在过去的知识 经验 ,尤其是在愉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令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某些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的好恶。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或内在动机。因此数学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课堂效果才有保障。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则时刻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艺术。

比如教学“角的比较”时,教师首先出示一张山的图片,并提问“你选择从哪一面上山呢?”以此引出对角度的比较。在布置任务时对学生说:“请一、二组的同学每人任意画出两个角,三、四组的同学每人任意剪出两个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并讨论你们的比较方法。”教师通过提出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很有效。

3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利用情境教学方式,诱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加之好奇心重,枯燥的数学教材常常很容易使他们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通过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以小学 三年级数学 中奇偶数教学课程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让不同奇偶号学生组队的方式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开拓数学思维

当前数学学习中的一个很大误区就是人们认为数学学习无用,这是因为教师在数学授课中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是片面地学习数学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引入相关的实际教学的案例,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数学作业形式,如,通过鼓励学生们记数学 日记 促使他们仔细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学习中,不断拓展他们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开拓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在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教育 游戏”在学科教育中的应用在近几年开始受到教育界的追捧.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是以教师为主,进行理论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倾听者,没有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而游戏式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形式.游戏的趣味性不断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自己所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在教学设计中引入“24点游戏”来培养学生们的心算能力以及反应速度,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游戏中不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而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用所习得的数学思维习惯更巧妙地解决数学难题和预习未知领域的数学知识,

4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1)思维具有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特点表现在思维的主体能够根据思维对象的变化,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原来的 思维方式 ,使新思维能够更高效的解决问题。对小学数学来说,思维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数学的解题方法不是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根据题型的不同转化解题方法,转变解题思路,从而找到更适合的解题方法,主要表现在一题多解、变题练习、同解变形等解题方式。例如:200千克海水能够制盐2.5千克,那么50000千克的海水能够制盐多少千克?这属于一题多解,可以通过2.5÷200×50000;50000÷(200÷2.5);2.5×(50000÷200)几种方法来解。

(2)思维具有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它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主要表现在通过表面现象能够引发深入思考,从而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和内在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的训练。

(3)思维具有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具有独立创造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寻找多种解题方法,不受到常规的解题模式限制,找出解题最简单的方法。例如:把2.5.6三个数字卡片进行组数,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模式,组成的数就只有25.26.256.265.52.56?,除了这些数,学生还可以发现“6”的特点,把“6”反过来当“9”用,这样就会组成更多的数,也是思维创造性的一种表现。

(4)思维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主体通过独立思考,有敢于质疑的能力和较强的辨别力,能够发现自己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自觉纠正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在思考中善于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独立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检验和推理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多多质疑,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相关 文章 :

1. 教会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2. 如何培养数学思维

3. 怎样提高数学的逻辑思维?

4. 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5. 思维提升:初中教学中如何提高思维能力

Ⅱ 孩子上三年级了,但是对数学还是没有开窍,该怎么帮助孩子呢

应该要帮助孩子养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这样可以让孩子有特别好的提高。

Ⅲ 小孩子数学思维很差怎么培养

小孩子数学思维很差怎么培养,回答如下:

1、让孩子学会心中默算,养成一个善于思考的习惯

首先就是让孩子学会心中默算,这样是最能让孩子思考的一个过程,当一个数字在眼睛上呈现出来,随之进入的就是大脑,通过大脑与心理进行运算,才转移到孩子的嘴上叙述出来,这就是一个循环过程,有助于加深孩子对数字的印象。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学会心中默算。

3、让好孩子看关于数学思维的书,每天看

最后的方法爱就是让孩子看一些关于培养数学思维的书,书的知识都是能够正确引导孩子进行思维训练的,不像有特定的方法让孩子去训练,而是在书中看着看着就已经不知不觉进入训练模式了,所以给孩子选择这么一套书,是个好方法。

这三个方法就是能够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方法是不是很简单?是不是觉得原来被你忽略的方法正是能够培养孩子数学脑的方法,现在学会也不要紧,只要你的孩子还没有三年级,都是来得及培养的。

Ⅳ 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如何将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 创新思维 的技巧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注重课堂练习,发掘创造性趣

新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具有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对这些练习进行加工、改造,经常是以游戏、比赛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提高练习的实效性,有利于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新知识,开发课堂的创造情趣。

如在教学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时,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于是我用了三个游戏把整节课贯穿起来。首先是个人抢答赛。老师出题学生抢答或学生互相出题,这个游戏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接着是小组合作争优赛。4人一组,用三个数组成4个算式,比比哪个组想的算式最多。这个游戏不仅使学生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合作竞争的意识。最后“吃鱼”这个游戏把整个课堂气氛烘托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情绪高涨。游戏是这样的,每人一条鱼,每条鱼的上面都有一道题,只要能大声地读题说得数,这条鱼就送给你。学生们不仅要把自己的题说对,还要对其他同学的题进行判断,大提高了练习的强度。游戏是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的,又提高了练习的时效性。在练习课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创造性的开掘就孕育在其中了。

培养自信,开发创造潜能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需要勇气和信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创造性的发展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如在比较15和9两个数的大小时,我让孩子们创建小组讨论如何比较大小。同学们说出了很多 方法 ,有的用数数的方法,9往后数6个才是15,所以15大于9;有的认为9在添上6才是15,所以15大于9;有的说15是两位数,9是一位数,所以15大于9。有一个学生的想法十分独特,他在9的前面加上1个0,这时15十位上的1比0大,所以15大于9。许多学生对他的想法大为不解,我也觉得这样做简直就是画蛇添足,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同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吗?于是我对这位同学的想法给予肯定,并告诉大家这种方法在同位数比较中用途更大。这样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鼓励的方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信心。我们要始终坚信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

值得注意的方方面是:1,教师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2,对于学生的一些大胆的想象及创意不要硬性的否定,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感受和心理承受能力,一般更好的增强孩子创新的自信心。

2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1.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 总结 。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2.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在于 学习方法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在学习数学时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是小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 经验 ,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4.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 抽象思维 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3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培养孩子

孩童时期,不用刻意的拿数学书来教孩子,因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天,一个三岁的小孩子想吃棒棒糖,我就问他,你要多少个啊?他想了想,竖起三个手指说:“我要三个.”我便给他买了三个棒棒糖,他很高兴的吃了起来,这时候,我问他:“小朋友,给你买了几个棒棒糖啊?”他高兴的说:“三个”.“现在你吃了几个啊?”“一个”“.还有几个啊”?他想了想说,“还有2个”.我想,如果你直接问他,“3-2等于多少啊?”他肯定不知道.所以,生活是孕育数学的沃土。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现实生活。

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小学数学过程中,某些老师会有随意降低教学目标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一味追求结果或结论,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出现了目标定位偏低,使教学停留在直观的实验操作上,忽视了从直观上升到抽象的过程。例如教学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有的老师出示了多种内容(如上衣与裤子的搭配、早餐搭配、去公园的路的搭配等)都只是让学生画一画来解答,整堂课,就是连线搭配,解决问题的策略停留在直观状态。这样做,没有抽象,就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二就是,不注重学生探究过程的体验,喜欢简单明了地“先告知学生。如有教师上五年级的《找次品》时,就明确告诉学生:将要找的产品分成3堆,而且要尽可能的平均分。3个称一次,9个称2次,27个称3次……”然而,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学生没有经历过,没有活动经验,这种避开活动过程“从繁就简”的做法,如同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无法让学生体验数学思考。所以教学时,我们既不能随意降低教学目标,更不能“拔苗助长”这都违背了我们教材的编写初衷。教学时,我们应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做到目标定位张弛有度,要纵观全局,融会贯通。这样他们就比较好理解了。

巧设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能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也会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做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开放性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

4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注重语言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才能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思维的结果和认识活动的成就又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相应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促使思维更加完善、精确。

对于一些小孩,他们的问题是很多的,家长也应该对小孩的问题要认真回答,不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敷衍了事.还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如一些一年级的孩子在读白雪公主与七个小人的 故事 的时候,白雪公主在森林里迷路了,很伤心,看到前面有一栋房子,变走了过去,这时,孩子想了想问道:“她为什么不去找警察叔叔?”“因为森林里没有警察叔叔啊”“可是,那她为什么不给警察叔叔打电话啊?”虽然这些问题好像很可笑,但是说明小孩他是在认真听故事,并且开动了脑筋,在积极思考,所以,家长必须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不要让孩子感觉到问家长为什么,家长是在敷衍。

教学中要“预设有度,有效生成”

“生成不是天外来客就具体教学而言文本”是生成之“母”“预。追求生成的课堂教学不能脱离“文本”也离不设”是生成之“父”开“预设”。一般而言,课前,我们应该善于预设学生的“已知”,预设学生的“未知”,要预设迎接偶发事件的心态。预设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真们课堂教学要能有效“适度预设”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安排教学活动、选用 教学方法 、设计教学过程,着力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从多方面进行估测,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方案,以备在教学中及时。调用,应对各种“不测”同时,教学时我们往往会遇到“不曾预约的精彩”――课堂中的意外生成!这可以说是我们日常教学的惊喜,一堂课常常可以由“意外生成”由此而出彩!但这需要我们教师具有敏锐的眼光、高超的教学机智去驾驭。

某教师在执教四年级的《植树问题》时,遇到这样一种意外:在教学正方形四边(包括四个角)摆花盆这一环节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规律已经顺理成章地得出了结论:正方形四边可摆花盆总数n×4-4,当正准备顺利往下进行时,突然有一学生提到:如果正方形每边只摆一盆花,那么n×4-4=1×4-4=0,但我摆的不是0,老师这个公式不对”如果不仔细想一想,说不定我们老师都傻眼了,一着急说不定还真的被学生给问到了。其实这位学生说的这种想法只是一个“特例”,因为要求四个角都摆,那么四边形的一条边只摆一盆花是不现实的。这说明了我们前面得出的规律不够完善,应该附加条件n>1这个附加条件我们老师在平时教学时往往容易忽视。

Ⅳ 怎样培养三年级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训练

第一阶段
思维训练的黄金阶段
三年级孩子人生进入人生的“第一次长大”阶段。许多家长会感觉到,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还真的很小,但是进入到三年级,随着课程难度和课业难度的增大,家长难 以想象自己一二年级的小宝贝竟然能肩负起那么巨大的责任,承担那么沉重的压力。
原因其实在于孩子的思维在这个阶段正在进行转变,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 化。简单举例来说,孩子小时候看到糖,自然而然就流口水了;而在经过这个阶段之后,孩子的思维有具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就会变成一想到糖果就会流口水!
思维的转变会成为孩子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字母代数思想的基础根基。
第二阶段
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三年级是会对任何一个孩子在任何学科上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年,所以学校习惯成了孩子在这个时期成绩出现两极化的的“罪魁祸首”。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决定 孩子的人生!
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孩子在一二年级养成的不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修正,对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深度发掘是重中之重。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的数学习得。
第三阶段
独立思考的过渡期
好多家长反馈,一二年级孩子的功课还是可以辅导的,但是一到三年级许多孩子的功课家长也不一定能够讲清楚。原因在于,由于现在小学数学知识点以新颖为主,家长以一些比较陈旧的知识思路来辅助孩子的话,只会出现摩擦而不是提高。所以需要孩子独立思考并独立完成。简单举例说明何为独立思考:一二年级孩子说出的话 通常比较直接,要吃什么会直截了当“妈妈,我想吃……”,而进入三年级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这样表达“妈妈,你看….好看吗?(实际是饿了)”在这个阶段, 孩子开始有了自己思考的意识,对表达自己的想法方面会有一些“小心思的设计”。
这个时期养成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最佳,所以说小学三年级是学习数学思维培养的黄金阶段。

Ⅵ 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数学意识的培养。
什么是“数学意识”呢?举一个例子,假如学生会计算“48÷4”,说明学生具有除法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解“有48个苹果,平均每人分4个苹果,可以分给多少人?”,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都不能说明学生具有数学意识。而在体育课上,48位学生在跳长绳,教师共准备了4根长绳,由此学生能想到“48÷4”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意识了。
(一)理解数的意义与数的联系,培养数感。
“数感”,就是对数的本质的理解和感觉。数的本质是“多与少”或者“大与小”,从而过渡到数的顺序。如果人不会数数的话,能辨别到几呢?实验表明,人也只能辨别到4或5。由此可以推断,在数学方面,发明了计数之后,人类才与动物产生了本质的差异。有了“多少”这一概念,人类才能理解“有序”、“数”等概念。从l开始,便形成了自然数系;通过自然数的四则运算,形成了有理数系;通过有理数的代数运算,最终形成了实数系。所以,“多少”的概念,以及由其自然产生而不是通过运算产生的自然数,才是数学最本质的概念,也是小学数学的根基。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低学段教学的重点。
(二)经历符号化过程,培养符号意识。
英国着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
当然数学符号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阿拉伯数字的诞生和使用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结合数的认识的教学向学生介绍数字诞生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数字符号的发展史,感受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实践操作与数学思考相结合,培养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臵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等。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利用学生已有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的生活经验,先确定东方,再来认识其他三个方向。这样就把教学视野拓展到了生活空间,利用生活原型来有效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空间观念的发展不仅需要丰富的现实情境、而且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在教学“体积和容积”时,我就利用从粉笔盒抽出粉笔和放回粉笔的动态过程,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让“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在这里,教学过程把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活动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效促进了活动的内化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二、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数是形的抽象,形是数的表现。“数形结合”能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数学表象,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如“千克与克”的认识属于概念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在学习千克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找1千克的环节。我让学生一只手掂着1千克重的洗衣粉,另一只手掂一掂袋子里的东西,估一估哪袋东西也重1千克。人对物体质量的直观感知,除了掂一掂然后估一估之外,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是根据具体实物的数量来进行简单推断。因此,在评价学生“克与千克”知识掌握程度时,经常要考查学生“5个苹果约重()千克”、“1箱苹果重10()”。我们大人根据一般的生活经验,都能做出简单的估计。但刚上三年级的小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少,或者平时经历了但没有留心,临到做题时只能瞎猜。而且同样质量的物体,每个物体的大小不同,物体的数量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践活动,唤醒学生的经验,提醒他们注意积累对质量的体验。比如,学生掂、称出1千克苹果、面粉等后,让学生数一数、看一看,就能发现4~6个苹果约重1千克,2瓶矿泉水约重1千克,1千克黄豆(约4000粒)有几捧。让学生将抽象的1千克数学概念与具体事物的数量、体积联系起来,能帮助学生有效建立1千克的质量概念,化抽象的概念为可以看得见的数学事实。
(二)精心组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得出新判断的思维过程。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应以合情推理为主。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认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数学猜想是合情推理发展的基础。“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推理策略。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要求学生把圆柱形的胡萝卜削成等高的圆锥,并猜测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有的认为是圆柱的1/2,有人认为是1/3,也有人认为介于1/2和1/3之间。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借助观察与实验进行了大胆猜想;我们也可以运用类比提出猜想,如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可以类比推断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由于合情推理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我们要采用实例法和演绎法对结论进行论证,并以实例验证为主。实例验证,主要是通过举例的方法进行,可以举反例,推翻原来的结论或猜想。也可以举出正例,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验证猜想使原来的结论更加可靠。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往往不是靠“传授”得来的,而是在自主参与的推理活动中“领悟”出来的。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并不仅局限于课堂,一些有效的课外活动及游戏方式同样是培养推理能力的良好途径。
(三)把握整体,突破常规,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真正可贵的思维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问题、现象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如小明今年8岁,他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妈妈比小明大几岁?按一般的思维方式,此题列式是“(36+6)-(8+6)”,但具有良好的直觉思维的学生就会简化信息与问题间的距离,直接列式为“36-8”.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和形式,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如问题:下面时间中,与你的年龄最接近的是()。a.600时b 600日c 600周d 600月本题是一道选择题,只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挑选一个合理的答案,省略了解题过程,允许学生运用合理的猜想,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
三、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记得匈牙利着名数学家罗莎曾做过一个比喻:假如在一群专家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要想烧开水,应当怎么做?大家都认为应先灌水,再点燃煤气灶,然后放到火上烧,这是共同的认识。但如果壶中已经灌好水了,其它条件都不变,又该怎样做?这时,多数专家会直接点燃煤气灶,然后放在火上烧,而唯有数学家会把水倒掉,因为数学家这时会用数学思维——化归思想来思考问题,把后一情形化归为前面已经熟悉的情形。比喻虽有点夸张,但它的确能说明:与其他应用科学家相比,数学家更善于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能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策略等去解决数学问题或日常问题是学生数学素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阅读全文

与三年级如何提高数学思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1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6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7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6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9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4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