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总得来说第一 内容充实 二 设计科学 三 形式多样 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五 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
可以下载科学的教学设计。
举例来说。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
2、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发现规律,创造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每生一张入场券和白纸、一盒彩笔;每组一个围裙、不同颜色的小花和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音乐《生日快乐》。
师:今天是谁过生日?想知道吗?呆会上课我们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播放生日快乐歌,营造氛围,使数学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味。】
一、创设情境,引入规律
(课件出示生日画面)
师:大头儿子过生日,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为他开生日party,正在摆放水果。(课件演示两组西瓜和菠萝。)
师:猜一猜,接着摆是什么?(西瓜和菠萝)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西瓜和菠萝是一组。)
师小结:像西瓜、菠萝,西瓜、菠萝这样重复排列的事物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找规律。(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可爱的大头儿子过生日的情境,让学生在摆水果的过程中,感知规律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观察交流,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生日party会场图)
师:瞧,生日party的会场布置好了,漂亮吗?
仔细观察,在这幅图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有规律?有怎样的规律?
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点击课件。)
(灯笼的排列有规律。)
师:有怎样的规律?完整地说说。(紫色红色、紫色红色)
师:接着排是什么颜色?
师:谁还有新的发现?
(小花的排列有规律,一朵绿色一朵紫色------)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接着排是什么颜色?(绿)
师:谁有与众不同的发现?
(彩旗的排列有规律,一面红色一面黄色-----)
师:接着排是什么颜色?(红色)
师:谁还有更多的发现?
(小朋友的队伍也有规律)
师:说说你的看法。(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师:你是从男孩开头的,还有不同意见吗?(一个女孩,一个男孩)
师:对,这是一个圆形的队伍,我们既可以从男孩开头,也可以从女孩开头。 如果这样站(课件出示)接着是男孩还是女孩?(女孩)
师小结:我们在会场找到了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队伍的排列规律。(课件演示)像彩旗的一红一黄、小花的一绿一紫、灯笼的一紫一红和小朋友队伍的一男一女都叫做一组,如果这一组重复排列,我们只要根据其中的一组,就能发现它的规律。
【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概括,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激趣练习,应用规律
1、涂一涂
师:生日party要开始了,让我们抓紧准备好入场券。 (课件出示入场券)师:这是一张颜色变化有规律的入场券,我们只要涂对颜色就可以入场了。
请小朋友拿出入场券和彩笔,仔细观察,找准规律,再动手涂一涂。(学生涂入场券)
师:第一行图形颜色排列有什么规律?(生交流,汇报)
第二行呢?第三行有怎样的规律?(根据生回答,课件揭示答案)
师:你们涂对了吗?请每个孩子都来当小小检票员,同桌交换入场券,涂对了宣布他通过,涂错了请他立即改正。(生相互检票)
师:老师祝贺你们都取得了入场券,现在我们可以进入会场了,高兴吗?
2、做一做
师:小寿星来了,让我们祝他生日快乐,你们唱歌,老师做动作,如果看明白动作的规律,就跟着老师一起做。(课件播放《生日快乐》,老师随着旋律做动作,学生跟着做。)
师: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老师的动作!你们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编出一些有规律的动作吗?小组内商量商量,试着编一编。(小组合作,创编动作。)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全班展示)
师:有规律的动作真美!
3、猜一猜
师:大头儿子看大家这么聪明,他也想出题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课件出示第87页做一做,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涂一涂、做一做、猜一猜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规律,应用规律,为创造规律提供思维方法。】
四、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1、摆一摆
师:大头儿子还想比比谁的小手巧。请拿出白纸,组长拿出学具,在白纸上摆一摆,设计出你喜欢的规律。(学生动手摆。)
师:让我们欣赏几个孩子的作品。(实物展台汇报)
师:你摆的是什么规律?接着摆是什么?(展示3个作品)
师:下面的孩子摆的都很美,请把你的作品举起来,让听课的老师看看,再转回来让老师也欣赏欣赏。
师:真是一幅幅精彩的画!
2、贴一贴
师:大头儿子可喜欢你们啦,瞧,他来了。(课件播放:小朋友们,谢谢你们来参加我的生日party,晚会的最后,我想送个礼物给妈妈,你们能帮帮我吗?)
师:大头儿子真懂事,能体谅妈妈。其实我们小朋友的妈妈和围裙妈妈一样,每天为我们做许多事情,吃了很多苦,作为孩子,我们一定要爱自己的妈妈,能做到吗?
师:大头儿子送给妈妈的礼物是一条围裙,请小朋友用小花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或花边。小组内先商量商量,准备怎样设计。(小组内商量设计方案)
师:请各小组按照设计好的方案,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小组合作,设计围裙)
(师边巡视边把设计好的围裙粘在黑板上)
师:多美的围裙,谁来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设计的?(指名介绍)
师:围裙妈妈可高兴啦,她夸你们最聪明,最懂事!
【设计意图:我国着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就象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适时的让学生把围裙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或花边,以情入境,既巩固新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情感,渗透感恩教育。】
五、联系生活,欣赏规律
师:小朋友,生日party结束了,该和大头儿子再见了。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指名回答)
师:其实规律随处可见,你能找一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呢?(指名回答)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欣赏。(课件演示春夏秋冬、、霓虹灯、红绿灯,日出日落等有规律交替的画面)
师总结:规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多动脑筋,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的规律,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设计意图:找生活中的规律,欣赏规律,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个鲜活生动,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② 如何设计小学低年级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数学教学中的“四基”发展, 即 “基本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以及“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而且特别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针对儿童活泼好动、思维由直观行动向具体抽象转变、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等特点,就需要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贴近生活的数学情景,组织合理的数学活动,让小学生在开展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快乐。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合理开展数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理念,并能有效促进低段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为建立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学活动包括讲故事、小组讨论、趣味游戏、现场表演、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我们在设计低段小学数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考虑低年级小学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设计直观生动的、低年级小朋友能积极参与体验的数学活动,让小学生乐于活动
1.1 设计直观生动的数学活动。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良好的情感会影响认知的选择,可以提高认知的积极性,有利于认知的内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效果。这就要求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努力把教材中的数学问题,编成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数学童话故事,创设直观、生动、富有情趣的数学问题情景,有效调动低年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小朋友们乐于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习、理解相关知识和道理。如在教学“上下 前后 左右”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已有基础的位置观念,因此,本节课利用游戏活动,强化学生对于“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理解和运用显得尤其重要。在数学活动的设计中,我开展了抢位置、手势游戏、按位置要求填画图形、排队等多种游戏活动,把知识融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运用位置知识来获得成功,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又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激发了小朋友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1.2 设计贴近低年级小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促进低年级小学生们获得积极的数学体验。 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倾向非常明显,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小学生学习该学科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而贴近低年级小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设计能使小学生们获得积极的数学体验,积极的体验会使小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低年级小学生一旦通过活动达到“乐于学习数学”的状态,其学习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我力求从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与“联欢会”这些生活情境出发,设计了一个布置联欢会会场的活动,小朋友们提前准备好各种材料(彩纸、气球、彩带、小灯笼、胶带、剪刀等),将教室划分为四个方形区域,分组进行布置会场,最后让小朋友们参观比较,选出布置得最漂亮的联欢会会场,请这个小组的同学说说是怎么设计的。通过这个活动,让低年级小学生感受了数学规律的美,理解了什么是规律,从而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这样以贴近低年级小学生生活经验的题材设计数学活动,使活动真正处于学生最熟知的生活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深入研读教材,活动设计合情合理,重在悉心指导低年级小学生活动方法,让学生善于活动
认真准备、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是必要的,但是提供给学生活动的方法更为重要,因为善于活动是保证活动有效性的必要条件,而任何方法的运用要取得好的效果,都必须将这种方法内化为学习者的一种习惯和技能。所以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明确自己“为何而动”,是否懂得该“如何而动”,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悉心指导。
(1)在课前,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对于本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怎么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等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注重课前预设,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理清教材的知识脉络和结构特点,准确定位当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合理、新颖、多样的数学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
(2)在课堂上,关注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教师要清楚展现活动要求,让小朋友们明确活动的过程,知道每一环节该做什么,怎么做?及时观察、了解小学生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
(3)在活动中,注重活动的过程,教师要特别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组织和管理好学生,将学生分成若干活动小组(也可独立开展),协调学生在活动中的关系,为学生提供活动便利。如一年级教学《认识时间》时,可以让学生与同桌合作,一个说时刻,另一个在钟面模型上拨,然后交换操作;也可以分小组开展,小组长说时刻,一部分组员在钟面模型上拨出来,另一部分在本子上画出对应的钟面时刻;还可以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老师说时刻,大家一起拨,比一比,谁拨得又快又准(也可以在本子上画出钟面时刻)。这样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既展现了个人才能,又呈现了集体智慧,促进低年级小学生在活动中达到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小朋友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对于活动结果,教师也一定要重视。在活动进行时,低年级小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是非常强烈的,当然也对自己或小组通过活动获得的学习成果充满信心。教师要善于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组织、引导小学生们归纳汇报,总结所发现的规律,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达成教学目的。从而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 对低年级小学生多表扬、多激励,肯定小学生们在活动中的发现,注重过程,关注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数学体验
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中的首要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是一切课堂活动的落脚点,也是评价学生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尺。教师可以用激励的语言或用赞赏的眼神、手势对学生活动加以肯定,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还可以适当地用奖励小红花的方式表扬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优异表现,也可以在课内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活动表现加以评述。一定要鼓励小学生积极汇报活动过程及活动结果,老师要组织学生及时评价,巩固活动成果。通过激励式的活动评价方式,让低年级小学生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更多的小学生能从活动中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建立基本数学思想、获得较多的数学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直观、生动的数学活动,为小朋友们提供进行数学实践与体验的机会和空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紧贴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激发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做”和“玩”中学数学,在数学活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用数学,发现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
③ 小学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同以往的教案,具体地讲教学设计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开始一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之前,每个教师都要思考:通过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该获得那些知识和能力?怎样设计教学能适应这个班级的学生,学生能否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这就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教师在理论上应重点关注知识目标的分类,在技术上关注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怎样确定和表述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怎样避免教学目标表述的含糊性及知识、技能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的问题。为此,我认为设计好教学目标要把握住这样几点:1、全面设计教学目标不能只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而忽略其他领域的目标。2、不能以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代替教学目标。3、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4、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实施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二、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一般分为导入、新授和结束三个阶段。导入的设计没有固定模式,它完全因教学氛围、对象、目标的不同而不同,其主要作用是引起学生注意,并激发学生兴趣。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一般常见的导入方法有:开门见山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式、故设悬念式、启发诱导式、故事导入式、谜语导入式、实验导入式等。新授阶段是上课的主体部分,要求学生对新任务有实质性的理解,教学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同新授环节的课堂结构是否优化预设有关,要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应运用以下方法:1、设计新颖教学,引起学习兴趣。2、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3、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条件。结束阶段的设计也非常重要,一般在教学终了时,教师要运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对课文的精要之处进行点化、揭示、气势如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同感,对巩固所学知识和学会运用所学的新知识,用实践检验知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教师常采用:1、归纳法、2、迁移法、3、点拨法、4、前后呼应法、5、设疑激趣法、6、情感升华法。 总之,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说学问很深,需要教师们潜心研究。特别是职业教育对广大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要求更高,一方面要重视围绕让学生体验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享受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乐趣。 三、 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我认为应充分注意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及行为发展三个方面。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教师要理性把握这个规律,认真贯彻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各类教学对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设各种氛围以适应不同风格的学习者。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取长补短,全面发展。学生的情感发展也是教学内容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真心实意热爱学生。2、寓教于乐、寓教于趣。3、以情施教,以情育情。4、注意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协调统一。5、发挥情感因素的维持作用,磨练学生认知活动中的意志。学生行为发展规律在教学设计中更是需要教师多加思考的问题,更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地位。 四、 学习策略的设计 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提出要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虽然仅仅调整了两个字的位置,但里面蕴涵的教学思想却非常丰富。“我要学”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是学习动机被激发、被增强的结果。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动态实施过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开展教学过程的一个关注点,有一般要注意这样几点:1、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关切。2、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发现和优化学习方法。3、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信心。4、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获取满足感。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将学法指导有机溶入教学过程之中。
④ 制定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注意哪些事项
制定数学教学计划时要注意的事项:
一、内容充实;
二、设计科学;
三、形式多样;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六、合理设置问题:
1开放性问题可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
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面对全体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放性问题能较好地达到这一要求,学生需要通过一系列分析,展开发散性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经过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充分显示出思维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个性化,从而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操作性问题可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欧、美等国提倡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活动的开展,尤其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它具备知识综合性强、趣味性强、容量大等特性。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如利用户外测量活动、制作活动、利用实物探索数量和图形的活动等。新教材七年级已把实践操作纳入其中,如利用易得的包装盒,让学生动手操作,了解图形在展开与折叠过程中的变化,亲自发现结果的来龙去脉和可靠性,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留给学生一个活动和探索的空间。
3应用性问题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尽管我国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连获总分第一,在1992年国际教育进展评估(IAEP)的测试中也名列总分第一,但在简单应用题方面的得分率较低,仅据第九。另据调查,初中毕业生中半数不理解利润,看不懂股票走势图,弄不清统计图,不会填银行票据,更不会计算分期付款与一次性付款的利息问题。究其原因是在校内外学做家庭理财和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太少了。新课程标准重视数学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重视考查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对应用性问题的领悟能力和解决能力。
4探索性问题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课程标准从以往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发展到引导教师形成开放性、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体现主体性、反思性和合作性等教学思想,要求学生学会问题探究发现推广,这就把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等,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做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在新教材中,七年级的代数式中已经把探索规律放入课程,数与式的规律寻找在历年来的中考中都有所体现。
⑤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任何活动都应是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而设计的.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四人分别坐在四个方向,观察摆在课桌正中间的茶壶,让学生自己描述所观察到的茶壶的样子,再交换位置继续观察,比较与前面观察到的形状是否相同.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同一个物体,观察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也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观察物体都只观察到物体的一部分.要观察到全貌,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因此,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数学知识及数学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完成.二、活动设计要活而有序,要具有可操作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忘我地投入课堂活动时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其次,一堂课的活动既要灵活多变,又要活而有序.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既要考虑其多样性和灵活性,更要考虑其有序性.课堂活动要做到富于变化,难度适中,连贯紧凑,循序渐进.一般来说,活动顺序的安排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要使学生活动之后感觉到进步,获得成就感.最后,教师要发挥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障学习过程顺利进行.一要合理分配每个活动的时间,随机调控课堂节奏;二要考虑每个活动的注意事项,活动前要提出要求;三设计的活动要便于操作,有客观的评价标准.三、活动形式要多而不乱,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