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一年级数学小组合作怎么教

一年级数学小组合作怎么教

发布时间:2023-07-26 02:35:48

‘壹’ 浅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此,教师应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在教学课堂中科学引入各种新型且有益于学生成绩提高的全新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协作与合作,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习、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最后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另外,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课堂内社会心理的气氛,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非常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合理分组,注重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在于如何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应充分评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知识基础以及学习的能力等,并在分组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一般情况下,一个小组里都应该有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使组内结构变得合理。另外,由于数学知识点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强,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杂的原则,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经、交流想法并进行组�忍致郏�从而迅速的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攻破知识难点,进而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合理分组后,提问“第一组的人数是多少,第二组又是多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应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肯定。教师再问“那么第一个小组和第二个小组的人数加起来一共是多少?”此问题稍微增加了一点难度,学生一般会选择数人数来找到答案,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加法算出人数,如“第一组人数是4个人,第二组也是4个人,那么两组的总人数就是4加4的和”,然后教师再在黑板上进行演算,在学生明白4+4=8的时候,教师再鼓励学生数一数,验算答案是否正确。这样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练习,并在学生理解能力的范围内,相应的增加难度。
二、分组辩论,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都是教师提问,部分学生回答,然后直接公布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会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对于学习知识较慢,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慢慢的他们就会跟不上教师的学习进度。另外,若是碰上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的时候,学生的想法不一样,就会产生激烈的争执,扰乱课堂的纪律,更不利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不同的争议固然很好,说明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但要学会用正确的态度与实际证明来证实自己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争吵。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人民币元、角、分的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小红去商店买10支铅笔,每支铅笔的价格为3角钱,那么小红应该付多少钱?应该怎么付钱?”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若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敢提出来。如有些学生认为“应该付3块钱,可以付3张1块钱”有些学生则认为,“在付3块钱的时候可以给2张1块钱和2张5角钱”;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两组,然后进行辩论并在辩论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并找出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法,而且,两组的解法都是正确的,进而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共同寻找其他的解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思考并产生强烈的探索欲,然后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辩论、听取不同想法等,从而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合作意识。
三、适当给予奖励与表扬,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很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好奇心,但也很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再加上教师的数学教学模式吸引力不足,学生提不起兴趣,进而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搞小动作、打瞌睡等现象,不利于低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为此,教师应主动寻找问题的根源,采取一系列可行性措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并喜欢上数学。
如奖励与表扬。小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好胜心理,教师可以以这一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进行分组竞赛,然后对于赢了的小组进行表扬,并给予小红花等,同时也要鼓励其他的小组再接再厉等;然后在期末时评出冠军小组,再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作业本、铅笔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保持这份热情。在竞赛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白不能只有自己一个人优秀,而是与组内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同时,当有些学生对知识点不很理解时,教师则应鼓励已经学会的同学给予其帮助,从而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还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探索欲,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合作意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斗志,对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的成绩有积极的影响。

‘贰’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广汉福州路小学:张成勋

关键词:合作交流学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氛围,有效的教
学,有效的学习,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
一。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
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
式,
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
他是新教学理论下的

一道亮丽的教学风景。它不但包含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
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下面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营造和谐的合作氛围。

数学是为所有人的数学,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数学。因此,面向全体学生,积
极为全体学生服务,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努力的目标。
众所周知,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围绕

“以
学生的发展为

本”
这个中心,
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言讨氛围,
一个和谐、
开放的课堂氛围,
这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
件。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成为
一种需求;
在这种氛围中才会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来表现自我,
同时在无
形中也产生了一种力量促使学生愿意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认真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
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
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
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

用,
因此,
学生愿意接受,
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但是,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好动,
自制能力较差,
再加上我们学校农民工子女较多,
他们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

成天忙于做生意,无心也无力管孩子的学习,所以他们的孩子的学习习惯较差,
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
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
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

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
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
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
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我的做法是,
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
性格和学习情况以
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
4

6
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
流当,
每周一换,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
小组长对小组成员
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
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
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三、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
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
完成任务的
方法等,
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
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
组织组员有
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
作学习的盲目性,
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也使那些胆小怯弱,
被动

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
比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
五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时,
(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形状大小相同
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在操作之前我提出:
“请同学
们拿出准备好
3
组三角形图形,
动手拼拼,
能否用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
已学过的图形,
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
每组图形中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
之间有什么关系?又如:教学人教义务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时,我采
用了课件——大猴和小猴分月饼的情境。教学过程:师:同学们,看大猴和小猴

‘叁’ 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该如何操作

1、营造一个自由、安全的氛围。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往往先让学生说说学习的困难,谈谈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现象,从中找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大家讨论。在讨论中允许每个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受任何的限制。当学生提出了古怪的问题,有了别出心裁的观点,教师不仅要及时肯定,而且要让他们知道,他的观点很有价值。

对于学生这种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行为,教师一定要爱护和保护。同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记得有一次,在教学圆柱体的特征时,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也有可能是一个正方形”。这时有一个小组举起了手,他们认为“也有可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是否正确呢?我一面思考,一面说:“你们的想法很有创造性,但老师还不能证明是否正确,哪个小组能证明这一点呢?”各个小组的同学都进入了紧张的思考之中,不久就拿出了好几种方案。又如,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生学生争执不下、难以判决的情况,这时就可以请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只作旁听,或偶尔“插几下嘴”进行旁敲侧击,让学生在辨析中明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1)全体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抓好学生的个体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水平进行自我学习。比如在进行数学总复习时,采用“同质同组”的形式,自己选择复习内容,设计练习,然后拿到小组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练练,不理解时合作解决。

(2)主动参与。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一堂课上,教师谈得眉飞色舞,喋喋不休;学生静坐于座位之上,或凝思,或念念有词,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连提问的兴趣都没有了,谈何主动性?故而,教师首先要视学生为学习合作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让学生由配角变成主角,主动参与。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并非是直接讲授,而是先让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引导学生,“你还能拼成哪些图形?”四人小组通过讨论,实验操作,将圆分割后拼成我们所熟知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并且计算出了各自的面积。接着将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然后集体归纳,推导出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齐心协力,一起实践,一起计算,共同得出结论,在品尝喜悦的同时,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是要精心设计合作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分析,自己解惑。并在合作中有所争论,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前,教师设疑,“汽车上的测示器记载行驶的千米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从而引入新课提出问题“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试验论证,把测示器、车轮与圆的周长联系起来,明确找出圆周长就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3)差异参与。根据学生实际,允许部分学生暂时先达到低标准的要求,可采用“同质同组”的形式。水平高的小组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讨论,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自己的想法。中等层次的小组,可根据学生示范,先自己提问,再讨论回答。低层次的小组,由于在小组里平等相处,没有心理压力,与小组同学一起提出问题,自由争论,始终保持热烈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人人参与,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而“异质同组”本身就有其差异性。

3、在课堂上分工合作,各取所需。

在这里主要是指合作,分工是明确的,而合作是主旨。合作主要有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教师要尊重学生,加大与学生的接近度,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要多采用“角色对换”来缩短师生距离,增加师生感情。我在组织讨论时,通常会与学生一样,趴在桌上,与学生一起讨论,这样就在感情的交流上毫无障碍。

而生生合作就人员的构成看,可分为异质同组和同质同组。从组织的内容看有语言上的合作、作业上的合作。语言合作,在交流或讨论时,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其次,发言者不但要善于说,还要善于听,给每个同伴以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接着,是进入小组的辩论阶段,允许各抒己见,但要以理服人,争取小组意见的统一。在全班交流时,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可根据层次差异、难度的高低,适当派出相应的人选。当小组的成员不能完整叙述时,还要给予适当的点拨。作业合作。通常是指在一些开放题或一个练习量较大,须重复计算的练习中。如果每题都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能有效提高效率。在一次活动课上有这样一题:“一包香烟长9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这样的10包可包成一个长方体,称为一条。如果你是设计师,你能设计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案?哪一种最合理?”我首先让学生讨论有几种可能性,学生通过研究得出了九种方案。教师进行一一演示,并且要求开展小组竞赛,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这一道题让一个学生计算,重复性太多,且一节课根本完不成。于是在计算时,各小组明确分工,根据组员的能力,合理安排,能力强的做两题三题,能力差的只做一题,快速完成了任务。这样既复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求解方法,又减少了计算中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又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我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下面的图形中,是有两个边长分别为厘米和3厘米的正方形组成,请从中任意的找出三个点或四个点,用线连接,求出该图形的面积。”在此题中,方法多样,光靠一人之力,难以迅速解答,且多有遗漏,这就需要通过多人合作完成。

4、让学生自我管理,提高自觉意识

小组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就好像脱缰的野马,想到哪里是哪里。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因而教师首先要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总方向,引导学生的合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二是要重视对小组长的培养。着重提高组长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长的人选刚开始时,可以由老师指定,到一定时间,先小组评议,再进行推荐与自荐,重新认定小组长。其三,引入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间的竞赛。同时,小组内也要进行竞赛,与以前比,自己有了那些提高,还有什么不足;与组员比,谁的方法多,谁的发言多,谁的设计最棒等等。比如在总复习时,通过组长的统筹安排,小组内的四人积极参与其中,认真复习,并相互约束,使自己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5、对学生积极评价,激发学习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不断的成功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欲望,闪现出各种思维的火花。而《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因而在学习中,教师一定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对于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教师要积极鼓励,并给予高度的正面评价。而观点中的缺陷,教师要敏锐地感受到,引导学生,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合作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合作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小组有意识的说说学习策略,并进行适当评价。其三,注重评价中的激励意识,一次无意识的表扬,远比十次批评更有效果,所以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正如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也有可能是一个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教师随口赞道,“真是天才”,竟使得这一小组以后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又如,对于在竞赛中获胜的小组,教师一定要大力表扬,使学生加强学习兴趣。

‘肆’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方式。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索与反思。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和实施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以班级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其基
本形式为:设计合作内容和目标→小组活动→反馈评价→归纳点评。

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活动内容

小组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老师设计小组活动时,要有明确规定的目标。通过什
么样的小组活动,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老师必须在设计时考虑到,否则学生盲目活动,不能有效地合作学习。另外,对活动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设计,不能设计太难或操纵性不强的活动,最好是根据地学生特点,设计一些容易操作,趣味性强的活动,要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水平,才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共同进步。

分组就座,明确分工

本人在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时,主要以前后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就是以4
至5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男女比例、性格各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针对组内人员各自的特点进行不同分工,例如:组长、发言人、记录员、声控员、检查员等。

小组活动,交流反馈

课堂上,老师首先提出合作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之前,要让他们明确合作目标。
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然后留给学生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各自去构思设计思路,再进行组内交流,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各组再选出一至两种最佳方案,由发言人向全班汇报各组的方案,其他同学适当补充。在学生合作期间,老师积极关注学生的活动,适时点拨。在学生设计方案中,有的学生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也给予肯定和鼓励。设计的方案多种多样。有的设计很精美,有的设计特别有创意……,当然有的也很不尽人意,设计很复杂,尽管如此,我们也给予鼓励,并让他们在分析和审美观中,对方案进行取舍。

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
的教学。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显着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当然也有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小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指导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遵守纪律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阶段的评价,主要从是否积极参与,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反思
1、“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遇到障碍,使合作无法进行,此时需要教师及时发
现并及时点拨,使小组合作能继续进行。因此,教师课前要对活动过程进行充分的预设和安排,让小组合作活动过程活而不乱、井然有序。这点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师应变能力的挑战。

2、“小组合作学习”前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
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了“独立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往往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来,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3、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思考
倾听不仅是获取、提炼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教师适时提醒学生
要带着问题倾听,边倾听边思考,特别注意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思路与方法,从而在交流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更全面深刻地理解问题。

4、表面热闹不应是合作学习的追求目标
由于问题的不明确或难易,各小组会出现不同的情景:有些小组特别安静,各小组
成员都不作声,既不讨论也不进行分析或计算,就等老师宣布讨论结束或出示问题结论;有些小组的讨论成了个别学生的一家之言,其他同学是人云亦云;小组成员或坐或站,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本不去听其他同学的见解。这种合作与讨论看起来很热闹,实际效果非常牵强,实质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团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

不以个人成绩为评价依据,而是以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整体成绩为评价依据,
就是在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促使小组内部的。

‘伍’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 正确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并非简单的小组讨论。它是一种有组织的、系统的、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根据教学班级情况划分小组,一般8—10人一组,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生个性尽量平均分配,不能出现高智商组,也不能出现低能力组;其次,赋予每个小组成员固定的职责。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全组的总体安排,,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有自己的责任区,有自己必须做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再次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定期交换分工,也有得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 制定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实质是通过学生互动,求得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我们不能造成少数人学习,多数人休息。教师就要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否则将会损坏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而且还要帮助他人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目标,只有小组成员都完成任务,小组学习目标才能最终达成。
三、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布置任务,游走几圈,听取各小组报告,就宣布结束了。使小组合作学习处于自由放任状态。在整过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起到主导作用,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去,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了解小组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方法。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测试的方法,了解学生合作学习质量,对优秀的合作学习小组及学生给予激励,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来。
四、 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合作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应该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对小组学习的贡献等等方面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合作精神,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陆’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认真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4—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二、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 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比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时,(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形状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在操作之前我提出:“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3组三角形图形,动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每组图形中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页的例题,要求根据乘船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南瑞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读,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南瑞小学二年级学生设计最佳乘船方案,并填写好乘船方案,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三、优选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再中学习面积单位后,测量学校篮球场面积时,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面积大小,小组中有的同学记录、测量、监督测量和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地乐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要求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及时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如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参与的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育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同学说话态度要友好,遇见和自己的观点不同,你可以这样说,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在活动中,我有意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口算加法计算”时,用小棒合在一起,每组准备一份小木棒,操作时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发现有些小组表现得好,完成任务得很好,给予表扬。但是也有个别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活动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这时,我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表现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样做的,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五、总结评价
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讨探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和谐,尤其更要多关注学困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让组长多些机会给他们发言表现等。对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颁发“小红花、金苹果、智慧星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认真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4—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二、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 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比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时,(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形状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在操作之前我提出:“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3组三角形图形,动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每组图形中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页的例题,要求根据乘船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南瑞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读,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南瑞小学二年级学生设计最佳乘船方案,并填写好乘船方案,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三、优选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再中学习面积单位后,测量学校篮球场面积时,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面积大小,小组中有的同学记录、测量、监督测量和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地乐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要求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及时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如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参与的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育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同学说话态度要友好,遇见和自己的观点不同,你可以这样说,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在活动中,我有意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口算加法计算”时,用小棒合在一起,每组准备一份小木棒,操作时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发现有些小组表现得好,完成任务得很好,给予表扬。但是也有个别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活动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这时,我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表现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样做的,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五、总结评价
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讨探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和谐,尤其更要多关注学困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让组长多些机会给他们发言表现等。对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颁发“小红花、金苹果、智慧星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柒’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实施后,《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在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那么,怎么能让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建立起数学的高效课堂呢,这是我们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结合多年来教研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科学搭配,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这就需要进行科学的搭配,如果随意搭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起不到预想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点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至六人一小组。这样,小组成员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学习效率会大幅提升,同时也缩小了小组间的差别,便于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学习小组经过合理、科学、优化地搭配,在此基础上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组长的带动下,通过组内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探究、互帮互助学习活动,同心协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抓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切入点
1.复习中创设情境
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会出现复习时一问一答的基本模式,学生的参与率比较低,兴趣也不浓,对旧知与即将学习的新知之间的联系不感兴趣,更难以激发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新知识环节的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则有效的避免了这一点,复习中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创设氛围,一方面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复习中去,通过唤醒旧知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创设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新知的学习状态中,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2.新授中启发心智
新授中要设计好教学的细节,针对重难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要适时开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设计教学:
(1)独立思考,让学生根据给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在小组合作前必须有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感知新知,进行思考,而不仅仅作为小组中的一位听众。教师在此时要鼓励学生,特别是能力中等和较弱的学生,引导其观察,审题。
(2)组内讨论,让小组内各成员交流各自思考的成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形成初步共识,得出结论。
(3)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发表各组的意见,这是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过程。
(4)引导评价,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从而通过横向的比较意识到与别组的差距,促进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这样有步骤的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另一方面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锻炼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练习中提高效率
“精讲多练”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的教学形式。其实,这里的“多练”不仅指练习的数量上,更多是在质量上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参与率,另一方面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思想的有效形式,从而保证了练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老师就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和设计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积极性。
三、拓展合作学习形式,引放适时、充“盈”合作
如何采用合作学习活动形式,要依据教学内容、问题解决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在合作研讨时,讨论与交流是紧密联系的,但也有以交流为侧重的小组交谈活动,在进行知识的建构、问题的思考、活动的反思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有差异,所产生的想法和表现自然也会有不同。适时交流,给予了不同能力的学生展示自己发现的机会,每个人还将会得到来自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信息。交流时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能包容多种答案,应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一方面交流不会“冷场”,另一方面要遵守“有相同意见可不重复”的规则。交流中有述说、有补充、有倾听、有启发,使有效合作得以实现。当然,也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问题解决,积极运用“做数学,活动中学数学,合作学习也是教学目标之一”等先进理念,丰富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如学习“角的认识”,学生在小组内人人操作,画角、剪角、折角、然后交流每个人的发现,不一会儿角的基本特征学生就能完全了解。在学习“人民币”时,可让学生先自愿组成小组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或简单计算。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同桌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形式。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教师“收放自如”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相互比较鉴别,把发散的思维再回拢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四、重视合作学习评价
心理学认识: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识和力量。因此,恰当、有效地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能激起学生参与合作的愿望。
1.课堂评价。“你的想法真了不起”,“这个小组办法多,合作好”,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闪光点、成功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定期评价。在两周或一个单元教学后,进行“个人与小组”评价活动。先在组内评价个人,然后组间互评,最后教师综合评价,让学生体会合作优势,同时加强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培养。
总之,多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地去飞翔;多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多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独自去探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对话,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这将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

阅读全文

与一年级数学小组合作怎么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6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6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19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0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98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4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4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