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学前班数学怎么教
学前班数学教学方法如下所示。
一、教材分析。
经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本事,经过供给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达解决问题的本事。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二、学期目标。
1、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2、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
3、教幼儿学习8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8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4、幼儿学习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近。
5、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
6、引导幼儿学习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7、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在教师的帮忙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习从不一样角度,不一样方面思考问题,能经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培养幼儿进取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工具。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必须的空间想象本事。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四、学生基本情景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一样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本事等方面的不一样,这就构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
所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本事,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五、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进取的活动,能根据自我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
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供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本事。
㈡ 如何教幼儿学10以内加减法
教孩子1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如下:
1、先易后难算术是比较复杂的,而对孩子来说,如果—开始就让他们学习较难的算术,很难让他们接受。家长可以将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触数学并学习数学,可以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运用分解技巧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从5以内的开始。先从分解2开始。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3、大数记心里,小数上下加减。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5、6,之后得出结果4+2=6。
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5、4、3,之后得出结果6-3=3。
家长需配合每日为宝贝出30道10以内加减法,提升幼儿的算术能力。注意不要让孩子数指头,养成习惯不好改,培养心算能力。
4、需要幼儿掌握的一些实际的东西第一个需要识记的是:10加几就等于10几。
例: 10+1=11,10+2=12,一直加到9,第二个需要识记的就是1+1=2,2+2=4,3+3=6这样记住了以后,进行20以外的加减法运算,对孩子来说,就不会很难学。
㈢ 学前班数学教学方法
对于老师来说,要怎样教好学前班的数学呢?掌握一个好的 教学 方法 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学前班数学教学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学前班数学教学方法一
幼儿数学 教育 是幼儿教育内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时值幼儿升大班,开展系统的数学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但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除了组织集体学习和小组活动之外,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渗透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因此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面简单聊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试与大家一同分享和探讨。
1、点名法
点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做的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仔细探究,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无数的教育契机。我们的点名不是叫名字而是喊学号。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固定的学号,三年来孩子们与自己的学号相依相伴,如影随形:毛巾上、水杯上、学习用品上……,每每都要对号入座。说到学号,不仅孩子自己,就是同伴都会自然而然的与具体的小朋友对上号。通过喊学号进行点名,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数字的敏感性,让抽象的数字符号变得生动、亲切起来。
集体活动学习了顺数和倒数、双数和单数之后,我们每天的点名也变得花样百出。今天我们按顺数点名,明天倒数点名;这会单数点名,过一会再来双数点名。点名成了有趣的复习,点名时间也变得快乐和有趣。
2、游戏法
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利用生活的间隙时间我们开展“我的飞机起飞了”的游戏,以同伴之间的问答形式展开。“我的飞机起飞了。”“飞到哪里去?”“飞到10号家里去。”10号幼儿站起来问:“我的朋友在哪里?”这时10的两个相邻数9号和11号小朋友就得马上站起来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以反应快的朋友担任下一个起飞者。以此类推。这个游戏开始时会有些难度,主要是复习数的相邻数以及训练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3、实践运用法
学习数学就是要在实践中拿来用的。值日生工作不仅培养了幼儿为别人服务的劳动意识,而且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考验了他运用数学的能力。
开饭前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5-6人,每次选出一位值日生,要求点数本组人数,说出总数。接着按本组人数点数碗筷,要求做到每人两个碗一双筷。训练幼儿点数、总数及做事的条理性。值日生轮流做,开始会出错,慢慢地情况就越来越好了。
学前班数学教学方法二1、教学方法及其当代特征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
(2)当代教学方法的特征
①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②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突出了教学的双边性。
③以发挥非认知因素为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感性。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②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③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④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 辩论 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
②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③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3)直观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练习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语言的练习。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其二,解答问题的练习。包括口头和书面解答问题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术性学科中占重要地位。
(5)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是:
3、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和依据是:
首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起着导向作用的应是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了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懂得有关教学目标分类的知识,能够把总的、较为抽象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来确定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其次,必须依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总是相对于某种课程内容而存在的。不同学科性质的教材,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再次,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受到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已有知识条件的制约。
最后,必须依据教师的个性化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条件,取决于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总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综合加以考虑。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通常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综合运用。
看了学前班数学教学方法的人还看:
1.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
2.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4篇
3. 2016年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
4. 学前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5.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6. 学前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3篇
㈣ 大班小朋友数学怎么教10以内
方法如下:
第一步: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要求是:
1、 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
3、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
数数是小班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第二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
第三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
第四步:让孩子学会念题,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进行计算:
1、数手指加减法:
加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后面的数开始点手指,15后面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减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是14,倒数2个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1,那么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1-0=1,那么15-2=13。
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而“个、十位相加减法”虽难学些,但能适用于所有算式计算,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建议用“个、十位相加减法”。
㈤ 幼儿园认识数字11至20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认识了1~1011~20各数,基本建立了数数的方法,并在生活中接触过比10大的数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各数的读法及组成。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是理解11~20各数是由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件、集星卡、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 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学习星”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8,17,11,20……)。 3.揭示课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引出课题,让学生真切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㈥ 学前班数学怎么教
一、精心准备,注重教法,让学生在做中学习。
每一节数学课,把要交给学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逐步体验数学概念的内涵以及相应的运算规律。如:在教学“认识20以内的数”时,让每位学生准备50根小木棍,10根一捆,然后比一比看谁拿的快,比10根多1根,比10根多5根,比10根多10根,学生的兴趣特别浓。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比较科学的数学结论,使所感受到的经验系统化,完成认识到过程的一次飞跃,同时学生也巩固了前面学习的“10以内的数。
二、在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生活中,常常出现数学例子,例如让班级小朋友发勺子、筷子。都可以让小朋友参与到数学里去。就像学生准备的小木棍,还有学生的玩具,可以让小朋友数一数玩具有多少个。平时学生站队可以让学生观察班级里有多少学生。
三、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是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譬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教师示范串珠子串好后,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很快大家举起了手说,一颗红的一颗绿的,两颗红的两颗绿的,三颗红的三颗绿的,??。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是有规律的摆,接着在课本上有规律的涂一涂。这样他们就知道了是有规律的,而不是乱串,乱摆,乱涂。学生的思维容易形成定势,就让他们多动手操作,比一比谁的摆法多。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也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注意预留作业,让家长参与。
如何预留作业很重要,也很简单,比如课堂留小作业,可以数一数家里几口人、家里有几双鞋、家里有几个杯子、家里有几条毛巾等。多熟悉,运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㈦ 学前班怎么教孩子算数
1、用往前数或往后数的方法,记大数数小数。
幼儿园孩子老师都教的有数数,先是从1数到20,慢慢数到50,最后数到100,数数实际上就为加减法打下了基础。
数的大小,孩子一般能分清楚,但是说到某个数前面的数或后面的数时,有的孩子就不知道了。
所以需要教孩子分清每个数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比如5前面是4后面是6,这样孩子就知道“往后数”和“往前数”怎样数了。
比如8+7=?记住8,往后数7个数,9、10、11、12、13、15,就知道得数是15了。
8-3=?记住8,往前数3个数,7、6、5,就知道得数是5了。
2、熟练背诵10以内数的分成和组合,巧妙运用“凑十法”和“破十法”。
利用孩子记忆力好的特点,熟练背诵10以内数的分成和组合,就能够熟练计算出10以内数的加减。
熟背了10的分成和组合,为“凑十法”和“破十法”打下了基础。
比如,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那么看到3+5就立刻想到了8。
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6和4、7和3、8和2、9和1。
“凑十法”(加法)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破十法”(减法)是把大数分出10和几,接着用10减去后面的数,最后加上分剩下的数。
比如,9+7=?把7分成1和6,9和1就凑成了10,加上剩下的6就是16。
17-8=?先把17分成7和10,接着用10减8等于2,最后再用2加上7等于9。(如下图)
总之,学前班孩子先教他们容易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学加减,是为一年级打基础的,如果太复杂就打消了孩子学数学的兴趣,建议用上面两种方法即可,第一种方法相对简单,第二种方法孩子只要背熟了10的分成和组合,学起来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