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望获得科学的文化知识,并主动去认识它,探索他的一种倾向,使内部动力中最实现、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
只有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过程中,可以借助讲故事、游戏等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数学课堂。
要想上好一节课,引入新课是很重要的,刚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课堂情景,激发参与课堂兴趣
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氛围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由“被动”变为“主动”,使他们求知的欲望越来越强。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敢想、敢问、敢创新,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 让情感充满数学教学课堂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和爱护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充满信心,那怕是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手势,都会给学生带来安慰和鼓舞。
二、巧妙设计活动,引导思维参与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本身是与苦燥、呆板的数字打交道,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小,教师如果再照本宣读,对学生没有新鲜感,不能激活学生学习的情感,那么,学生觉得无趣,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感觉学数学太苦太累,没有意思,而真正给学生情感陶冶和智慧提升的鲜活的数学却消失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如何巧妙设计有效的活动,将静态的结论性数学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教学活动的过程,有效地发展数学思维,是心、眼、口、手、脑的全方位接触,“多功能'”协调。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从每一个学生实际出发,立足于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他们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对学习充满信心。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认真备课,分析教材,备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并积极参与数学教学。
(一)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在授新课时,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思维过渡为直观的实体,从中得到要学的知识。所谓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过程,动手操作,学会用眼观察,学会动口表达,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的形状内化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把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表象,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
(二)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参与数学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使他们的认识在不断提高,能力在不断得到培养,情感在不断升华,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让学生历经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处于兴奋的状态,思维能力也提高了。
总之,在数学教育中,要倡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钻研,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让学生自己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主体,有自己的知识经历和积累,增加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
⑵ 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都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 学习 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
1.让学生会听,让学生会看
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要养成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观察材料要具体、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观察时,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或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等等。让学生通过主动观察、比较,做出自己的判断。
2.让学生会问,让学生会用脑去想
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敢于提出问题,对于疑问不能放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组织他们进行分析,即使是提的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耐心解答,千万不要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会提问题,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动脑筋去解决问题。老师除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外,还要促促使他们动脑子。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保证教师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展现教师的亲和力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怎么样,直接影响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该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千万不能因要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而不允许学生接近自己,给自己和学生之间设置人为的屏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感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1、给学生交流的时间。交流是最好的“活化剂”。课堂是学生学习,提出问题,交流解决的最佳时机。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们经常把提问的机会给了尖子生,忽视了其他学生的参与机会,或者老师就干脆自问自答,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参与的积极性。这就严重扼杀了学生自我探究的主动性。
2、给学生“问”的勇气。赏识 教育 强调的是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 儿童 好好学习的欲望。”轻松快乐的课堂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情绪,能激活学生的大脑细胞,从而激发起学生想表达的欲望。即使是平时比较沉默的同学,也会受到集体情绪的感染,努力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会情不自禁地有了“老师,我想说的”涌动。这就需要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当学生专心注意时,教师投以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发言精彩时,教师竖起大拇指。课堂上多用“你真聪明!”“你的问题提得真妙!”“我喜欢你!”“说得好!感谢你”“夸夸你,你真棒!”等语言。哪怕他们说错了,也要对他们的勇气精神予以充分的肯定。让他多得些认同,少些失落感、失败感。这样,课堂上学生不再拘谨,踊跃参与,使课堂活跃了起来。
3、给学生明确的答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明确的答案,回答问题不能含糊不清。如果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把握,可课后查阅资料后再做解答,千万不可不了了之。
3数学课充满乐趣的 教学方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趣乐学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发扬学问中的自由和组织管理上的民主。如在小组活动中我大胆让小组长自己组织对学习的讨论,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并快乐的去学习。
二、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是激趣乐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首先,我减轻了分数对学生的压力;接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再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使他们均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与多变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生活中体会到学习之乐
在低年级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游戏情景的教学方法,学生卜分欢迎,兴趣更浓,教学效果也更好。如;我在教“认识方向”的这节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游戏情景,把全班分成九个小组,每个小组学生都戴有不同动物头饰,出示相应的位置图,然后,做找家家的游戏,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做着小动物的动作,在欢快的音乐下找回自己的家,并让他们都说一说是如何找到自己家的。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使其在身临其境的毫无束缚的课堂中自由地放飞自己数学思维能力。
四、主动参与,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参与之乐
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让学生拿不同大小的圆柱形商品,把外面贴的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看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沿着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沿斜线剪开,展开后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把高瘦的圆柱体商标沿高剪开,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长(或底)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宽(或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最后交流汇报: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这样学生学得主动、活泼,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侧面积的公式,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相关 文章 :
1.
2.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如何出色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4. 如何提升数学教学的几种方法
5. 提高小学数学成绩的课堂教学方法
6.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7. 怎么激发提升小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
8. 如何提高教学手段有哪些方法
9.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10. 小学数学课堂的改进方法
⑶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的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怎样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好地调动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将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生理及年龄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明确学习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最根本动力二、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最基本途径
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三、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最有效的办法,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要注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2、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
教师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3、重视课后复习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4、 将数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在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以有的放矢的指导。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⑷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对学习数学积极性不高,的确,数学不像理化生那样有生动有趣的实验,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数学有些枯燥无味,令人厌烦,作为数学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在实践中从以下四个方面下手,颇有些收获。
一、创设问题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产生迫切解决问题的心理。我提出的问题主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或已有知识,并富有情趣。这样就能把学生引入到有关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求的思维活动。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意,都有新鲜感。如在讲椭圆时,我在课前布置要求每三个人一组,每组带一个拉链和一张大白纸,课上我叫三个学生到前面做示范,其中两个学生各用一只粉笔固定在黑板上做为两个定点,第三个学生用一只粉笔转动拉链,其他学生观察,最后画出来的是椭圆,然后其他学生在下面画,根据椭圆的形成过程归纳椭圆的定义。这节课我让学生经历椭圆的形成过程学生很自然就得出了椭圆的定义。再如,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时,为了得出抛一次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我采取每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抛硬币,一个人记下正面向山的次数,最后统计出全班共抛掷硬币的次数和正面出现的次数,计算正面向上出现的频率,发现如果抛次数越多,正面向上出现的频率越接近,这样得出求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做大量的实验,看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所以“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由于能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所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如,讲到线性规划时引入:一只蚂蚁在直线2x+y-1=0的左下方爬行寻找食物,食物在2x+y-1>0的一侧,问蚂蚁能否吃到食物?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引入新课搭好台阶。在不等式的第一节课时,可以利用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不等关系普遍存在,不等是绝对的,等是相对的。在讲几何概型时,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某人在家门前相距6m的两棵树上系一条绳子,并在绳子上挂一个衣架,求衣架钩与两树的距离都大于2m的概率。长此坚持下去,课堂上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要尊重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树立信心。
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好的课堂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比如在讲函数图像及性质时,首先让学生动手画图像,然后让学生根据图像观察函数所具有的性质,这时可采取分层提问,展示图像时可以让基础较弱,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展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还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在归纳性质的时候,可以让观察能力较强的人总结。另外提问时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题一出来就马上提问,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尤其是提问过程中,有时候学生不能马上回答,教师不要着急提问其他学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应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说明、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对学生回答对的地方要及时予以肯定,进而增强学生信心。
三、学生自编题检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几次考试和高考来看,学生失分不仅仅是因为难题答不上,而是基础题失分较多,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我把学生分成以下四种,一是基础不好,对自己没有信心。二是反应比较快,但不加以复习巩固,没有钻研精神,数学成绩一般。三是功夫和时间花费很多,但效率很低,脑袋反应不过来。四是课堂反应很好,学的比较扎实,数学学得很好。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除了每天按时布置作业外,在每学完一节或一单元时,对学生进行课堂检测,时间不超过十分钟,每次的检测题由前三类学生轮流出,首先由学生根据最近所学的知识进行选题,然后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把握方向,进行试题的删减,主要是知识点梳理,如:在学习数列部分,可安排学生出一些求通项,求前n项和的题等等。然后由出题者组织批改,统计得分。学生在批改完之后,我和他交流问:“你出完题,批改卷子有收获吗?”,学生回答:“我收获很大,在出题的过程中必须把握重、难点,批改卷子时,我知道哪些错误不该出现,在以后的学习中我知道该怎样学习数学,怎样梳理知识点,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在数学上我对自己有信心,而且每出完题,都感觉特有成就感。”通过一年来的尝试,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比以前积极、主动,对数学充满信心,而且有些学生争取更多的出题机会,在期中、期末考试,这部分学生数学成绩均在110分(满分150分)以上,班级的学困生明显减少了。对于数学有优势的学生安排他们每日选择一题给班级的学生进行讲解,题目必须新颖,而且是高考重点考察的知识,学生们每天都扮演老师的角色,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尖子生,使他们对数学充满极高的热情,在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班级有30人达到优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提供展示的机会,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四、利用作业和错题积累本,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仅判断正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利用评语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我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推理过程中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工整一点那就更好了!”、对于结果正确,但格式不正确的写上评语“注意知识的严谨,解题步骤的整齐、美观。”对于方法比较麻烦的评语写“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等。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再细心一些,准行!”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志治学态度。便于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存在的优缺点,同时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发展。对于作业做得较好的方法比较新颖,在全班做展示。一年来我还坚持让学生养成整理、反思的学习习惯(整理错题集),每周收一次错题积累本,不但写上评语,提醒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设计格式来整理错题,对于总结好的同学,除了让大家浏览外,把积累本做成图片作为班级文化贴到墙上,让大家学习,为同学树立典范。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和错题积累本的批改中,将作业错题积累本进行展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让数学不在枯燥,让学生充满兴趣,每天都盼望着上数学课,写数学作业,这是每个数学教师的愿望,我觉得只要用心去思考,抓住学生的心理去设计问题情境,设计课堂提问,提供好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作好相互间的沟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能提高,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⑸ 怎样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发地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是课改下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只有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做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只有有积极性,才能学好数学。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
一、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比如生活中的剪纸,实际上就包含着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知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感。又如:学习了第五章《相交线、平行线》后学生对平移有了一定认识,教师就此在班上组织学生开展图案设计大赛,以及“我是一名建筑设计师”活动,设计我最喜欢的户型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既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又找到了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探寻充满创意的数学实践
现实生活、自然现象赋予生命能量,也赋予数学课题。为了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放飞心灵,实验组达成共识,指导同学们把书本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加深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锻炼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触类旁通”的思维方法。“原来数学这么有意思!”同学们乐此不疲,学习数学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我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进行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三、联系实际,培植学习积极性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学生喜欢学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如果是他们身边的熟悉的、面目可亲的事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概念,感悟新知识。比如学习点到直线的概念时,可以用熟悉的立定跳远的例子来理解;在储蓄中的利息和利息税问题,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几个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课前到银行去询问和调查,课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调查成果,用实例引发了学生学习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学时要善于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比如,每个学生在去商店的时候,当遇到打八折和买100送30的情况时,可让他们学习自己动脑,如何买才会更经济、更划算。又比如,校运动会将至,请学生根据甲、乙两人的运动成绩相近的跳高运动员,近期内的十次训练纪录,选出一名选手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比赛,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才会着力解决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的意识。
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希望被鼓励,初中生也不例外。表扬是老师对学生一种肯定,是学生成功的一种标志。“好表扬”是每一个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我在教育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是可以用点头表示肯定、赞许;用鼓励的话来激励;还可以用大家鼓掌、奖给小红花等形式。我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如教学初一新教材《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前,根据教材中教学的需要,我布置了预习作业:制作一个棱柱体教具(每个小组尽可能地制作出几个不同的棱柱)。学生经过认真观察、精心准备、设计,互相帮忙,互相请教,制作了一个个精致的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通过选纸,折叠,动剪……反复尝试,课堂上同学们踊跃
的举起手中的模型,每名同学都从心里发出“这是我创造的”的心声,在制作的过程中,所有的同学都体会到了棱柱的:顶点的个数、棱的条数,各侧面的形状,侧面展开图的形状等。更有好多出色的同学通过认真分析、互相协作,得出精彩的结论.
在制作的顺序上有两个关键步骤可以使制作方法简便易行:1、先制作两个完全相同的正多边形的上、下底面。2、再根据上、下底面多边形的边长依次截取相应的长度作为各个侧面的边长。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同学们又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作品。制作完成,通过展开,进而发现上下底面的位置可以随意变化。
总之,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对中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课改新形势下,我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⑹ 数学课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教师教学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一、将故事融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不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吸收新知识,增长智慧,而且能通过故事中的寓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达到会学、乐学的功效。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况,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就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一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配合老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师生间心灵不沟通,产生了对立情绪和对立行为。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首先就要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每个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对学生抱有亲切感、信任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绝不能高高在上,伤害学生自尊,侮辱学生人格,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只有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规律,共同享受成功喜悦的过程。
如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学习基础很差,在班上很少有同学和她玩,加上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善于交朋友,针对这一情况,请她和我同坐一起,面对面与她进行个别谈心,首先就表扬她,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你就是没有自信,帮助她分析存在的问题,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生活上关心她,学习上帮助她,上课有意请她回答问题。简单的题目叫她上黑板、板演计算,有一次计算正确了老师对她竖着大拇指说你真棒,同学也鼓励她,从哪以后她开始有了一点自信。就主动和同学交朋友,也和老师建立起师生关系。慢慢地这位学生改掉了以前的不爱学习的习惯,性格也渐渐地开朗了,学习也进步很快。后来,不管做什么事情她都积极的参与。
二、发挥情的积极作用,强化学习兴趣和信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情感的知识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满足。
1、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
融洽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首先要爱学生,这种爱是真诚的爱,要体现在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所有的学生,耐心地教育他们、亲近他们、帮助他们。再次在课堂上要民主,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无拘无束地心情舒畅地学习。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
2、正确评价学生。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映思考、钻研。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在上课中虽然学生答错了,老师不说他错了,而是高兴他大声赞道:“你真棒”,这样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正确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
3、成功是最好的激励。
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探索好数学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能让学生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特别是后进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如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说说理解题意,举个例子等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除了抽象的概念、机械单调的公式外,就是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往往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不佳。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结合教材特点,采用愉快的教学方法,如有趣的游戏,生动的语言,教学内容穿插,插在故事中,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就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感知、思维、记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时、分、秒的认识》时课前教师先让学生听一段录音,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小白兔说:“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小动物们在森林里举行田径运动会,在800米决赛中,小狗跑了1分40秒,小猴跑了100秒,小狗说自己跑得快,小猴说自己跑得快,两个小动物争议不休。到底谁跑得快呢?哪位同学能帮助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听完录音后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剌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四、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式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争强好胜,富有探索精神,而悬念更易引起儿童的探究心理。因此,数学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正方形周长”时,我设置如下的导语:“教师会速算,你们只要说出正方形的边长,老师就能说出它的周长,不信你们试试看”,学生不大相信,纷纷举手提问想难住老师,结果老师能准确地说出答案:“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样功没诱因,增强了学生求知欲望。
动手操作,调动兴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动手操作很感兴趣,如果把抽象思维与具体的实验结合起来,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要努力的使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五、语言风趣,讲求艺术,在快乐享受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幽默的语言是点燃激情的火种,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语言作为交流信息、思维、感情的桥梁。如果老师的语言生动有趣,就能活跃课堂气氛,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地避免枯燥无味的说教,力求把抽象的概念刻画得生动形象,把定义、法则描绘的栩栩如生。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⑺ 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号召小组学习相互交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采用分层教学,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既能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线上逐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有了自信心,培养学习积极性就不难了。
2、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领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