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教学生思考
一、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
1.对于识字不多,思考能力有限的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应采取在老师指导下讲解和阅读相结合的办法。如对刚入学的小朋友,首先要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数学课的特点,知道数学课要学习哪些知识,看数学课本的插图时要看清、数准图上各种东西的个数。接着教他们学会有顺序地阅读教科书,即要从上到下,从左往右地看;教学10以内数的认知看主题图时,要学会先整体后部分地看。又如,低年级教材中的知识是用各种图示表示的,教师要把指导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掌握看图方法上,努力使他们做到四会:一要会看例题插图,能比较准确地进述图意;二要会看标有思维过程的算式,看懂计算方法;三要会看应用题的图示,能根据图示理解题意,搞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思考解答方法;四要会看多种练习形式,懂得练习题的要求。
2.对于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具有一定能力的中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采用半工半读半扶半放的方式进行培养。如教师既可先讲后读,具体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也可骗制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提纲阅读课本,寻找答案,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3.对于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来说,则可采取课前预习、启发引导、独立阅读的办法。如指导预习时,教师对学生要有明确的要求,要有预习的范围,要提出必要的思考题或实验作业,要检查预习情况。课堂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读、讲讲、论论、练练的方式进行自学与讨论,要求他们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上理清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1.理解记忆法。就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的方法。如:什么叫梯形。首先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理解“只有一组对边”是什么意思,若把“只”字去掉又会怎样。通过积极思考,学生认知到“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是四尺渗山条边中相对的两条边为一组,其中一组平行,另一组不平行。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梯形这个喊裂概念就容易了。
2.规律记忆法。就是寻找事物内在规律,抓住其规律帮助记忆的方法。数学知识是有规律的,只要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就可以进行有效记忆。例如:记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进率。因为长度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掌握了这个规律记忆就比较容易。
3.形象记忆法。就是借助事物的形象或表象进行记忆的方法。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讲课时要注意生动、形象,以唤醒学生对事物的表象,进行形象记忆。例如,一年级数的认知教学时,老师把数与某些实物形象记忆:把“2”比作小鸭子、“3”比作耳朵等。
4.比较记忆法。这是把相似、相近的数学材科学的进行对比,把握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加强记忆的一种方法。例如,整除与除尽,质数与互质数等,在学生理解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记忆。
5.类比联想记忆法。是指对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性质上相似的陵中事物的回忆的方法。例如,让学生记忆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联想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和除法与分数的关系,那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就不难记忆了。
6.归纳记忆法。是把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集中起来,组成系统,形成网络的记忆方法。你如,有关面积知识,学生是跨越几个年级才全部学完。这些图形有特征上的不同,也有公式上的区别。零敲碎打获得的知识,必须给予系统上的整理,才能保证这部分知识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可以通过下面网状图形,把这些图形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记忆。
三、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
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练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包括一堂堂数学课累积起来的,因而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和片面的,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知识链条的断裂现象。基于这一点,单元复习和总复习都是很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概括复习。学生每学完一个小单元或一个大单元,就组织他们对于知识体系进行一次再概括,理出纲目,记住轮廓,列出重点,帮助他们掌握单元的主要内容。
2.分类复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比较,以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深度、广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
3.区别复习。把学过的相似的概念、规则等,如以区别、比较,掌握知识的特征。总之,一方面,复习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重点、关键,然后提炼概况,组成一个知识系统,从而形成或发展扩大认知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复习,不断地对知识本身或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进行提高与精炼,是有利于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的。
四、教会学生整理与归纳的方法
整理知识是一项主要的学习方法。小学数学知识,由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原因,往往分若干层次逐渐完成。一节课后、一个单元后或一个学期后,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记忆和运用。
1.把知识串成“块”,形成知识网络。
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涉及到五线(直线、线段、射线、垂线、平行线)、六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圆心角)、七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扇形)五体(长方体、正方体等)教完几何后,把七种平面图形组成一个知识网络。
2.系统整理成表,便于记忆运用。按照数学知识的科学体系和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小学几何初步知识分散在小学各册实现教材中。在总复习中,教师应避免罗列和重复以往知识,而应恢复几何初步知识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法则,按点、线(角)、面、体四大部分知识认真系统地归纳整理成表,使之在学生头脑中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便于记忆与运用。
五、教给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
迁移是指已获得知识、技能乃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的,纠正迁移,反之纠负迁移。人们在解决新课题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密性极强的学科,它的知识系统性强,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发展。所以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
②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说理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讲道理
小学数学课程中想要说里小学数学课课中的夹道里这个其实就是班数学运算变成一个里的运算就可以了
③ 浅谈在数学课上怎样培养学生听,说,读,解能力
内容概要:在实行新课程,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在数学教学中像语文课、英语课一样对学生进行听 、说、读、写、做能力的训练,有助于优质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通过采用实施听老师精讲 ,耐心听同伴讲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有利于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2.通过说计算过程;说“解决问题”的过程,说学习收获 ,说活动课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表述、交流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操作活动和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3.通过教会学生读教材,关注数学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锻炼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及数学交流能力。4.通过让学生写数学学习总结 ,撰写数学日记的策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5.通过进行课堂上的做和课外时间的做等具体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经过对学生进行听 、说、读、写、做五个方面的训练,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不断的提高,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上课精力集中了,听讲比以前认真了,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数学综合素质在不断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
谈起听 、说、读、写、做,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在语文、英语课上进行的,那么在实行新课程,深化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今天,在数学教学中是否也能对学生进行听 、说、读、写、做能力的培养,从而有助于优质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呢?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都必须亲历学习学习过程才能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美国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收获显着不同。看一遍的收获是10%,听一遍的收获是20%,写一遍的收获是50%,说一遍的收获是70%,做一遍的收获是90%。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通过巧用听 、说、读、写、做,对学生进行这五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叙述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巧用数学学习中的“听”。听,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种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有助于孩子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助于孩子们记忆力的增强。学会倾听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思维、培养学习能力和提高合作成效的重要手段。 1.听老师精讲 ,现在全县各校都在学习实践“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其中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教师上课要“三讲三不讲”,即:着重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讲易漏点,而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因此,在课堂上老师精讲点拨的环节,要求全班必须静下来,每个人必须精力高度集中,注意听老师讲,才能把学习中的重难点,疑问等解决好。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听力,现在,每堂数学课前,我都对学生进行最多5分钟的听算题训练,老师读题或学生读题,其余的学生边听、边记、边口算,规定时间一到,停止做,同桌交换看。经过大半学期的听算训练, 学生的听算能力大大提高。 2.耐心听同伴讲。 现在,学校各班都在实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注重小组的合作,探讨、交流、汇报。因此倾听同伴的表达,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听同学的发言有三步:一,要听出同学发言的正误,二,若正确,要听出同学们的想法,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自己能否借鉴。三,若错误,要听出错误的原因,并能和同学们及时交流自己的正确想法。注意倾听他人,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只有听到了,才能知道应怎样去表达。在教学生学会倾听的同时,那么我们教师更要用心听学生的发言,为学生做个榜样。因此,每一个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教师要停下其它动作,仔细地倾听他的发言,并做出回应,让发言的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也让其他学生有个学习的榜样,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像老师一样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之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检验学生是否倾听教师和同学的发言,如观察学生的动作行为、眼神,或者随意指名某个学生重复刚才发言的同学所说的话等等。对于那些能倾听他人发言的同学,教师及时予以表扬,让学生有同伴榜样可以效仿。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有利于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巧用数学学习中的“说” 。数学上的“说”不仅仅是说习题答案的对错,还要说出对错的原因,描述做题的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调动学生表述、交流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操作活动和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的良好发展。 1.说计算过程。例如,在学乘法、除法、以及混合运算时,除了让学生说出习题答案外,还要说出是怎样做出来的,从过去只说到如今关注思维的过程,表述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不论是算理还是法则,只有学生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才能知道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而让学生口述算理和法则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其深入理解掌握的过程。2.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小学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是教学中的重点加难点。在实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能做对题,却不会表述自己是如何做出来的,这就给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助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在教学应用题时,我重点训练学生怎样分析题,如何讲述解题过程的能力。先让学生跟着老师学说,再逐步同桌之间互相讲,最后当小老师,到讲台前,讲给全班同学听,说完了都要问一句,谁还有补充?鼓励其他同学也积极参与讲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现在学生的解应用题的水平大有提高,同时,同学之间的互助能力也在逐渐增强。 3、说学习收获 。每一节,每一单元学完后,我都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先在小组里人人都说,然后各组推选代表,在全班说,这不但锻炼了学生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收益匪浅。 4.说活动课 。 苏教版数学设计了很多的学生实践活动,学生做完活动后,再来描述自己的操作活动经历,更容易说出自己的发现、对自己的经历感受进行总结,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总结能力。
三、巧用数学学习中的“读”。许多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应用题学习中,很多学生就是因为看不懂题意,不理解题意,或者在读题时,丢三落四,导致错误不断。这就说明了没有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多么的虚弱无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更是说 “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阅读更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因为借助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数学课上的阅读教学是不可轻视的,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数学理解能力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1.教会学生读教材。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可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教材的例题编写和之后“试一试”、“想想做做”、“你知道吗”的编排都是数学专家经过精心设计的,而现在有些老师和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进行大量的书本之外的练习,结果并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其实让学生在讲课之前做好预习,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堂上寻找答案,在讲课之后重新阅读课本,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更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2.关注数学课外阅读。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上面,还要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展知识来源,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的敏感性,从而学以致用,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我校每个学生都订阅了数学《行知天下》,书中介绍的一些数学背景知识,与数学有关的社会、自然、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常识,中外古代数学发展的简单史料,以及很多精彩的数学故事,谜语、笑话等,都深深吸引了学生们, 这不但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数学知识,还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另外,老师还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给学生推荐优秀的数学读物,例如,《马小跳学数学》、《数学智力故事》等等。
(四)巧用数学学习中的“写”。 数学学习中的“写”不仅仅是书面写(做)作业外,我学习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学生写数学学习总结、写数学日记。 1.写数学学习总结 。每学完一单元,我就让学生写一篇学习总结, 总结自己一单元学习中的得与失,总结小组中各成员的表现,总结全班同学的整体学习情况等。这样做的好处。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回顾,哪里学得不好,没有彻底掌握,要“亡羊补牢 ,为时不晚”及时补上。二是让老师对全班的学习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以便日后工作的改进、提高。2.撰写数学日记。写数学日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学生可以在日记上尽情表达自己当天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懂的可记在上面,还可发表对同学、老师的课堂表现看法,这样,老师就很容易地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老师教学的评价,从而更有利于师生的教与学。注意的一点是写数学日记贵不在字数多少,而在于对师生的教与学有利,只要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行,不要让学生当成一种负担,一种任务。
(五)巧用数学学习中的“做”。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材的编排上突出了“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几个板块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 因此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勿忘“做”。1.课堂上的做。凡是课堂上通过做能有利于学生学会的内容,都让学生先做。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几个单元时,都是引导学生边做图形,边想边交流,边探讨,学习效果非常好。 2.课外时间的做。因为现在国家规定,小学生的在校时间只有6小时,所以学生的业余时间很多。若让学生单纯做数学题,很快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在应付,不得不做。而如果让学生做一些动手操作、实践类的作业,例做数学手抄报,做量器,做七巧板能拼的图形,做生活数学调查等,学生们不但非常乐意做,而且做的相当好,这同样也能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取得的效果
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做”的训练,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不断的提高,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上课精力集中了,听讲比以前认真了,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同学越来越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数学综合素质在不断提升。
四、注意的问题
1.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做”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2.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实际,将“听、说、读、写,做”的方法,不断改进创新,不能一成不变。
3.多借鉴学习语文、英语课上的“听、说、读、写,做”的做法,将不同学科间的学习方法,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迁移,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教好学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