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如何启发幼儿的数学认知

如何启发幼儿的数学认知

发布时间:2022-03-15 15:57:50

㈠ 如何促进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学习与发展

链接: https://pan..com/s/1Mk4fPFQOtheeRcxjMHlAWg

提取码: 6rxx

《洪恩宝宝学数学》是一套体系比较完整、内容比较全面的幼儿数学教育产品。它围绕数学教育知识点构建教学体系,充分展示了数学教育独有的风格,同时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大量选用了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素材,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接受性。

㈡ 怎样才能激发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链接: https://pan..com/s/1EgE4cr6BJmbuNhA6sJ2WKQ

提取码: 557w

㈢ 如何提高中班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面对新理念主导下的幼儿园数学教学,如何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这是当前课堂改革努力的方向。反思传统的教学,那种把幼儿当做容器,教师一味地灌输,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发现和探究,忽视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幼儿的发展。因此,要转变幼儿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要突破学科的局限,使幼儿的数学认知融合在幼儿的生活和活动中。
1.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亲历学习的过程
“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幼儿学习的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动手操作改变了“耳听口说”简单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全体幼儿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不仅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而且迎合幼儿“好奇、娱乐”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学时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让幼儿在剪剪、拼拼、摆摆、玩玩等自主操作活动中认识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与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出示鞋盒、粉笔盒、魔方、易拉罐、笔筒、足球等幼儿熟悉的实物图,让幼儿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然后让他们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直观感知各类物体的形状,逐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体验长方体是长长方方,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通过操作活动,幼儿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问题,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学习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2.让幼儿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
数学教学活动是丰富幼儿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使幼儿获得的感受和经验与人类积累的数学知识得以沟通的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数学学习不应当是单纯知识接受,而应当是幼儿主动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自己的认知建构,在探索中发展创新。
例如,在《比高矮》活动中,我请两名高矮相差不大的幼儿上台,提出问题:“怎样比较这两个小朋友的高矮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小朋友们经过一番思考,想出了许多办法。
小朋友①:用眼睛目测。
小朋友②:背靠背比。
小朋友③:同尺子量。
小朋友④:用绳子来比。
小朋友⑤:在墙上做记号。
小朋友⑥:在两名小朋友头上同时放根小木棒,朝下倾斜的这一边就是矮的。
小朋友⑦;张开双臂面对面比,手臂长的人就是高的。
教师忙问:为什么?
小朋友⑦:在幼儿园老师说过:因为人的身高与张开双臂的长度相当。……
幼儿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竟然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着实让人感到意外。可见,在教学中,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让每个幼儿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积极地表现自我,是很重要的。
3.让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在幼儿园的数学认知活动中同样适用。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积极性,拓宽幼儿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式。由于每个幼儿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不一样,因此,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幼儿提供满足需要的机会和方式,在合作交流中,让幼儿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体验认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使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全面。这样既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又培养了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产生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我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学习,让四人小组的同学拿出自己的铅笔一起放在桌面上,给这些铅笔进行分类,要求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再在组里交流,幼儿们在交流中感受到多种方法进行分类。
小朋友①:按有没有削过来分。
小朋友②:按颜色来分。
小朋友③:按笔杆的形状来分。
小朋友④:按品牌来分。
小朋友⑤:按有没有橡皮擦来分。
小朋友⑥:按长短来分。
通过合作学习,幼儿体会到分类标准的多样化。又如,在教学《认识自己的方位》时,老师并不是一味地讲解,而是大胆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首先让幼儿观察感知自己周围的小朋友在什么位置?在小组里交流,然后根据生活经验,谈谈平时你是怎样确定方位的?幼儿在小组里互相学习,掌握了确定方位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有效替代了老师单一灌输的做法,让每个幼儿都有表现交流的机会,在相互的交流中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幼儿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只有努力创建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关注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幼儿才能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有趣。

㈣ 如何发展幼儿数学认知能力

您好。发展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首先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数学无处不在,老师、家长可和幼儿一起寻找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比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

㈤ 幼儿数学如何启蒙

《巧虎快乐数学》网络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0bpsNMDA4O1ipLCE1Zus4g

提取码:c8m2

《巧虎快乐数学》是利用伊索寓言故事来教小朋友们学习数学的,当然还是由我们熟悉的主人公—巧虎、琪琪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个人感觉《巧虎快乐数学》利用伊索寓言的方法是非常赞的,让小朋友们在寓言故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数学知识,在学习这方面,巧虎的好点子确实值得赞扬。不管是《巧虎英语学习版》还是《巧虎拼音城堡》或者《巧虎学汉字》,这些学习的资源都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的学习压力,相反,会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或许这就是巧虎的神奇之处吧。

㈥ 如何帮助孩子启发数学思维

研究证明,儿童在4岁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会对数字概念,比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数运算、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极大兴趣,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x0d错过了这个“数学敏感期”,有的人一生都害怕数学,一提数学就头疼.\x0d培养误区一:数学等于算术\x0d培养误区之一是学习内容上的误区,幼儿数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帮助孩子理解数的概念,了解简单的几何形体,学习事物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有一些简单的数学操作技术(如自然测量)等多方面,这几个方面不分轻重,缺一不可,而且在发展孩子逻辑思维的同时,还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等.\x0d培养误区之二:机械训练,记忆公式\x0d培养误区之二在于学习方法上的误区.这些训练都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效果,幼儿在表面上的确能掌握一些具体的数学知识.但他的思维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幼儿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发展.幼儿学习数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操作材料进行学习,皮亚杰曾说过,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家长必须借助材料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生动地呈现在孩子面前,使他们容易理解和掌握.故动手操作是孩子进行数学思维的重要方式.\x0d针对这些培养误区,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x0d1、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x0d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幼儿对某件事感兴趣或有疑问,我们应该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并有意识地创始问题情景引导幼儿进行思考、猜想、讨论、实践等,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幼儿感受到相互学的重要和有趣,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主动积极.\x0d2、抓住数学敏感期,循序渐进,发展数学思维\x0d蒙台梭利深深了解人类的学习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唯一让孩子觉得容易的学习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由感官的训练,进一步让孩子借实物及蒙氏教具的接触,从“量”的实际体验,到“数”的抽象认识.自少到多,进入加、减、乘、除的计算,逐渐培养孩子的数学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逻辑概念.让孩子在亲自动手中,先由对实物的多与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在自然而然地联想具体与抽象间的关系.\x0d3、巧妙选择操作材料,指导孩子操作,发展数学思维\x0d数学思维是在活动中与物质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在家庭数学活动中,我们选用材料要考虑能引起孩子思维的积极性,防止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家长可以提供多样性、多层次、多功能的活动材料,供孩子自由选择,并保证孩子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时间.在家长的启发下,让孩子带着问题操作,使他们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学习探索,这样,不仅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主体性也得以充分发挥.\x0d蒙氏数学就采用了以材料操作为主导的游戏方式,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给出了情境、任务、玩法和规则,孩子借助对材料的操作,完成游戏过程.在家长的支持和引导下,孩子可以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系统.\x0d如排序,给孩子3根不一样长的长棒让他排排队.观察一下孩子可能会横着排,也可能会竖着排.先别忙着纠正他.因为孩子对长棒的长短序列已经有了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排列.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不断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帮助引导他得出正确的多种排序的形式,如按长短排,按高矮排.当孩子已经掌握了以上的排序后,你也可以再添给他2根长棒,让他重新再排.在孩子已有的排序经验基础上,帮助孩子整理得出一端对齐来比较长短的方法以及以地平线为标准线来比较高矮的方法,以使孩子能获得有关排序的感知经验.\x0d如要求孩子“给图形分类”,家长先出示两个颜色不同、形状相同的图形和两个颜色相同、形状不同的图形,让孩子进行比较,帮助孩子明确“相同”的含义,并寻找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家长给孩子一组图形,引导孩子从形状、颜色、大小等不同角度自主地给图形分类.这样,孩子就能够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有关分类的感性经验,又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发展.\x0d这些操作性的材料,都是通过孩子的各种感知觉来达到的,它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各种感知觉,也相应地提高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及认识,同时又在活动中发展了孩子的数学思维.

阅读全文

与如何启发幼儿的数学认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