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怎么教孩子预习数学

怎么教孩子预习数学

发布时间:2023-08-30 23:35:14

A. 如何预习初中数学

数学的预习主要是看数学书,这需要我们既要动脑思考,还要动手练习。
怎样预习数学课

预习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首先,预习可以使我们了解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使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

第二,预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我们在听课时抓注重点,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第三,通过长期的预习有益于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怎样做好数学课的预习呢?

(一)该学习什么。

预习时我们先要想一想,以前学习了什么知识,接下来该学习什么了?自己来个

“预测”。这样有利于提高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思维习惯。

(二)全面阅读教材。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在上面思考的基础上,我们就要认真读

书。

要从头到尾把教材仔细读一遍,看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如果一样,就

要抓住教材的基本内容,想一想这些新知识的基础是什么,自己掌握得怎么样,做

一些必要的复习,为新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在阅读教材时初步了解新知识的基本

结构。

(三)抓住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预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了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课上更好地学习做准备。

B.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的预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必要性
预习是学习的开始,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准备。预习充分、合理、有效,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必然促使教师更加深入地去解读教材,预设课堂。学生的预习与教师的预设相互交融的时候,是课堂最具生命力的时候。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创造的快感。
预习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课程实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都知道,有效的学习一般包括课前预习、课内学习,课后巩固,三者缺一不可。而课前预习的作用就在于使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个整体把握,对学习困难有个心理准备。预习内容是所学新知识的基础与先导,所学知识是预习的延伸与发展。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掌握一些已有知
识,并对新的知识完成在“知识树”上的架构,为学生有效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也就是说,预习在数学学习中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二、培养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策略
“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使学生能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地预习,才能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才能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预习,并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目标设定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布置预习就是一句话:“今天回家预习某某页,某某内容。”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反而会养成学生做事盲目、草率的坏习惯。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的接受、理解、感悟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告诉我们:预习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量从学生实际出发,起点要低,要循序渐进地设立恰当的预习目标。首先,预习作业的布置不能机械单一;其次,预习作业布置不能简单随意,要有针对性;最后,还要注意不能一刀切,缺乏层次。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制定些学生稍做努力就能完成的目标,让他们比较乐于完成预习作业。 (二)指导预习方法
合理地选择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指导预习要因材而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预习的方法也不相同。如:概念型教材重点采用阅读理解法预习,计算内容重点采用尝试练习法预习,而几何内容则适合采用实验操作法预习……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预习数学,一般以某一种(或几种)学习方法为主,辅以其它。这样的预习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独特理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

1、通读内容,圈画要点,了解大概内容。这一过程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例如在预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找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一边看书,一边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有哪些特征,并在书上圈画出来。

2、细读例题,初步理解,“消化”重点知识。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初步完成预习文稿,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如何指导学生怎样“消化”呢?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列举事例,理解概念。数学概念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来的。让学生自己学会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念,帮助形象理解概念。例如对“约数和倍数”的理解,课本上只有一句话:“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就a叫做b的倍数,就b叫做a的约数。”学生就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6能被2整除,6就是2的倍数,2就是6的约数;15能被5整除,10就是5的倍数,5就是10的约数等。表面上看,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际上学生是在用具体的例子理解概念,当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就会有质的飞跃。 (2)动手实践,感受数学。《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长方体和在正方体的认识》中对“面”、“棱”、“顶点”的预习,我指导学生在身边找一些长方体的物体,像火柴盒、魔方、药盒、数学课本等。让学生动手去摸一摸这些长方体物体的面、棱、顶点的数量。又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中对体积公式的推导,课本中有较为明确的推导过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摆一摆、算一算、想一想,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更助于学生应用体积公式。我们都知道,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还很自然的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

(3)尝试解题,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以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如果不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样的内容,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读完题后看答案的现象。而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自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碰到这样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先用东西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解答后再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或者实在不会解答时再看课本上的。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巧用对比,分析关系。在数学的学习中“对比”是很重要又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在预习时也是如此。如预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以指导学生将正方体的特点与长方体进行对比。再如预习《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指导学生将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对
比。使用对比不仅可以揭示两个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外延和内涵;还能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3、初步练习,检验效果,完成“我的尝试”。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4、精读难点,思考疑点,记录“我的疑问”。这也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 还可以利用儿歌来让学生记住预习数学的方法和步骤:“预习法,要牢记;一遍粗读,二遍要细;重点圈,难点画;疑点标,易点练;会分析、善质疑;和谐高效来预习,学好数学真容易。” 作为教师,及时有效地介入学生的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内容,预习时如果能促成小组研究性的预习,那么学生接触的范围和视野一定能够更加开阔;也可以通过家校信息平台,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一些预习中碰到的困难。
(三)精心设计文稿
预习文稿是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导航”和“拐杖”,它能够使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和方向,提高预习的效率!设计预习文稿的原则是:1、预习题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2、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就要激发学生对预习产生兴趣,所以设计的预习题要体现趣味性,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探求问题。3、预习题要有启发性和指导性,能启迪学生思维。4、预习题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预习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要求过高,学生“跳”了,还是摘不到桃子,或预习形式千篇一律,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按照预习要求,让学生以预习文稿设计的问题为依据,根据预习提示,主动查阅教材,做实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尝试获取知识,自主发展能力。从实际操作中可以发现预习文稿介入课堂还有以下作用:(1)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应地调整教学环节。教师所预设的教学难点不一定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难点,反之,我们未曾预设的却有可能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2)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学生通过预习,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疑问,带着问题学习,注意力相对集中,当自己能够为其他学生答疑的时候更是热情高涨。课堂中学生的紧张程度、兴奋程度都明显提高,相应的教学效率也提高了。(3)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使得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4)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数学预习文稿,很多孩子充满了自信,原先成绩较差的学生敢于在小组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认真倾听别人独到的见解,又找回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成功体验! (四)注重预习检查

美国着名专家H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可见,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作业检查,老师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一定要每天按时检查预习作业,检查的形式有教师提问检查、同桌互检、小组交流汇报等。检查中,若发现学生没有完成预习,要督促其及时补上,并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对认真完成的学生要大张旗鼓的表扬。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会设计一些环节,让认真预习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让他们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使其
他学生感受到预习的好处,从而产生认真预习的愿望。对学生的预习作业,我从不做简单评价,时时注意给予真诚而富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评价。让孩子从中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付出的认可、赞许,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更主动地完成预习,从而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此外,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
培养学生数学预习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当学生有了预习的兴趣、掌握预习方法之后,对预习也应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会认识到,预习可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上老师将要教学的内容和任务;同时,只有自己认真地预习,才能在课堂上与同伴们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火花和光亮。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有计划地坚持不懈地指导和督促学生预习,学生定能学会预习,学会学习,也会更加自主地走进数学课堂!

C.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数学预习

教学研究表明,预习是学生认知过程中一项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良好开端,更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新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
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学生一开始就从思想上对预习不够重视,行动上不到位,预习常常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的加深,最终导致学生弱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致使学生不重视预习的因素固然有多种,但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不到位、对预习的结果不能进行及时检测,以及课堂上不能有效地运用预习的成果,是导致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的主要起因。学生认为预习跟不预习差别不大,所以也就缺乏了预习的动力。鉴于这种情况,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专注,作好预习的指导更显得非常重要。
一、指导设问。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一方面由于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继续。当发现学生学过的概念有不明白的,一定要在预习中设计温故环节,让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扫除绊脚石。另一方面教师应立足学情,围绕“探究”设置系统的、逐层深入的思考性问题,让学生的预习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指导学生提前对所学教材通读,引导学生把重要内容和感到疑惑的地方用符号标记出来。如用“1、2、3、……”标出重要步骤,用“△”标出关键字,用“”画出主要内容,用“?”标出疑难之处,等等。这样为课堂学习作好准备,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习惯。
三、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教师指导时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弹性要求,每次布置的预习任务可以有必做项和选做项,要求学生边做边思考,并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既照顾到优秀生的发展,又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
四、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每小组设1名组长,每班分8-10个小组,每个小组不超过5人。在课前组长检查组员预习情况,教师检查组长预习情况,每天一汇总一总结,形成小组合作预习法。
五、检查预习反馈情况,采取家长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或问、或交流、或展示资料等,让评价多元化并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六、教师将预习提纲层次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在传授课程的过程中让他们展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听课能力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而言之,抓好预习环节,课堂上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敢于发言,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新课的效率。
2018-11-02
0

D.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预习小学数学

课前学习有助于提高课堂的听课效果,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很多家长自身对“预习”就存在错误理解,将其等同于提前学一遍,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现象,趁假期将孩子送进某个培训机构去学。同时也出现另一种担忧——提前学会了上课还有兴趣认真听吗?其实对于接受过教育的家长来说,只要花一些心思,我们自己就有能力引导孩子预习数学。

下面,季风就结合小学二年级数学来和大家说说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预习数学!

首先,家长要了解整册的知识结构,预估孩子的学习难点

推荐!激发兴趣有帮助哦

以上,就是季风针对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预习数学的几点建议,如果您觉得“季风说”对您有帮助的话请关注我!如果您也热心于孩子的教育,也请您关注我!我们相互讨论,共同学习,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

阅读全文

与怎么教孩子预习数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2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8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3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6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8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7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8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0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3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6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7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9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2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1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2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0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6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