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准备高中数学竞赛自学需要哪些书是不是要提前学一下高中的知识
这是我以前用的,竞赛一定要先把高考的底子打实,当你把高中的内容全部搞通后再做浙大出版社和华东出版社的专题小册子,另外推荐你奥赛经典系列。望采纳
㈡ 高中数学竞赛 怎么学
谨以此文献给最可爱的数竞生们
-高中数学奥林匹克联赛
不夸张的说,选择一个好的竞赛老师决定了竞赛之路成功与否的一半以上,因为好的老师可以帮助你少走80%的弯路。那么怎么选择一个好的竞赛老师呢?我给大家几个参考意见:
(1)首先是讲课,学生要自己判断这个老师讲课对自己有没有用。并不是大牌老师就一定好,你要自己判断,他有没有在启发我的思维?他有没有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做?这些对于竞赛起步异常重要,有些老师只是在讲知识,或者只是在讲题目答案,然后告诉你这么做是显然的,你本来就该会的,你不会是你的问题……这样的老师对于竞赛初学者是有害的,他教出来的一等奖,坦率地说,就算是自学,恐怕也是一等奖。
(2)其次是战略,他有没有给你指一条切实可行的通往一等奖的道路。有道路未必能拿一等奖,但是如果没有道路,那不是更没希望?
(3)然后是沟通,教竞赛的与其说是老师,倒不如说是教练可能更准确些。什么是教练?就是要和你沟通,随时把握你的状态,带你训练,带你恢复,再带你起跑……市面上有些竞赛课动辄上百人,注定了很多人只是去听个热闹,当个陪练,打个酱油。
总结:除了怎么做题之外,你更需要的是做题思想、学习方向战略战术指导、一个金牌教练。这个想想郎平、刘国梁、马俊仁就明白了。而且在竞赛中,数学思想>做题技巧>竞赛知识。
我是佳恩特的晏华洲,力求客观还原竞赛真相
㈢ 如何准备高中数学竞赛
关键在于三点:
一
学点大学的东西
最起码的什么柯西不等式、求导公式、近世代数里的数论相关内容
集合论
以及相关技巧都要完全掌握
二
条件反射式的东西
这个只有靠平时训练了
竞赛根高考毕竟不同
方法过于巧妙和灵活
但是训练也是有方法的
那就是把自己遇到的所有题目至少做两遍
如果是不会的
必须至少做3遍以上
达到条件反射式的境界
当然
得隔相当一部分时间再做才行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但是很有效
三
最根本的一条
必须全身心投入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将一事无成
另外要多去向老师请教
㈣ 高中数学竞赛应如何从初三开始准备练习哪一部分
首先你需要快速学习高中必修课本。因为竞赛的学习是建立在熟练掌握高中数学基础上的。
高中数学课程的书籍有两种,通用人教版和本地的数学教材。
以人教版为例,需要学习必修全部,及选修2-1,2-2,2-3。其他地区的教材也可以参照以下知识点从最基础的开始学习:函数、三角、导数、不等式、立体、解析、概率。
可以按照教材的课程顺序学习,学习课本的同时还要参考教辅材料,以免会遗漏部分知识点。
熟悉教材之后,技巧的运用也很重要。对于高考知识和解题技巧要做到融会贯通,如果实在不能学透整体的知识构架,也要把基本用法学会。
比较推荐的教材是《奥数教程》,这套书分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包括奥数教程、奥数教程能力测试(习题)和奥数教程学习手册(习题答案)三册。
这套书系统地梳理了高中竞赛知识,每讲都有知识要点和基本方法总结、例题精讲及配套的练习,比较适合刚接触竞赛的学生使用。一试学习可以以高一、高二册的内容为主。
㈤ 高中数学竞赛 如何复习学习
我对楼上的回答很无语,说了等于没说,大部分人也是像楼上那样准备的,但是想获大奖是凤毛翎角的 关键在于三点:
一 学点大学的东西 最起码的什么柯西不等式、求导公式、近世代数里的数论相关内容 集合论 以及相关技巧都要完全掌握
二 条件反射式的东西 这个只有靠平时训练了 竞赛根高考毕竟不同 方法过于巧妙和灵活 但是训练也是有方法的 那就是把自己遇到的所有题目至少做两遍 如果是你不会的 必须至少做3遍以上 达到条件反射式的境界 当然 得隔相当一部分时间再做才行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但是很有效 IMO那帮人都是这么干的
三 最根本的一条 必须全身心投入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将一事无成
对于平面几何 这个就是靠联想 记住你曾经做过的题目的相关结论 图形都是大同小异的 说不定辅助线一加就变成你前两天刚刚做过的一道题了 直接把结论拿来用吧 另外 丰富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 或者说第六感觉吧 还有就是相关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的公式和方法 经常会遇到纯几何方法一筹莫展的情况,这时候 往往正弦定理加三角函数变换就能解决问题 我个人觉得平面几何是高中竞赛里面最好拿分的地方 像全国的二试那道平面几何几乎必拿 50分几乎轻而易举 如果你遇到什么几何方面的问题 可以给我留言。
楼下的,照你的意思,你不如叫你老师帮你去比赛好了,这东西靠老师简直一点用没有,全靠自己悟.一般高中的的老师要是能拿大奖,他们也不用去当老师了,所以说楼下的意见纯属搞笑. 另外尊敬的QQFY5210778把我讲得这么多东西就归结为柯西不等式了,真佩服你的概括能力啊.
㈥ 请问要如何准备高中数学奥赛
我也是竞赛过来的人了,数理化都参加了,
关于数学竞赛我觉得先找一本高中数学奥塞教程,
再配以竞赛题目进行练习,一周一套题为好;
另外最好找个老师来进行竞赛的专题讲座
一般学校会有老师的,自己准备就是看竞赛书了,
2-3本为妙,专题讲座听懂,自己再多练一下那方面的题就行了
一定不要间断,最好先把高中课本自学完,竞赛必需的;
要尽快自学完,接着才能谈竞赛方面的问题!
这些全是本人建议,仅供参考!
㈦ 高中数学竞赛怎样自学
如果喜欢数学那就看看数学家们在你这个年纪都干什么吧,伽罗华在15岁的时候研究gauss,abel等人的着作,20岁之前就完成了方程解与系数关系的认识,群刻画的是我们对解的无知程度,4次方程可解是因为4!=24=2*3*2*2都是质数,这些数是方程在R,R1,R2,R3这些不断扩充的数域上的群之间的商,而这些群本身每一个都是前一个的正规子群。如果不是方程就不可解。你现在会解决3次方程吗?你能懂得其实你解决一个三次方程相当于两个如下的方程y^2=a, x^3=b.为什么一个数是2,一个数是3?其实就是3!=6=2*3。所以啊,你看看真正的数学家在你这个年纪都干什么,你不惭愧啊?高斯17岁就知道如何用直尺圆规画正17边形了。你不觉得惭愧啊?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多看看好书,比如《通向实在之路》,Roger Penrose写的。mathimatical thought ,klein写的。你就会发现你学校学的都是人造数学,都是垃圾。不是真正代表美学的数学。爱因斯坦曾经看着一个方程说啊,好丑啊,一定是错的。
㈧ 如何自学高中数学竞赛,需要学习什么课本
两种情况下建议入门:
一,成绩巨好,清北华五水平,竞赛只是兴趣所向。
二,成绩一般,数学特别有灵感,可以奔省一,现在省一已经不能保送科大了,可以是一条路。
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打着竞赛的名义,不去学高考,竞赛也没认真,那么,
高等数学在大学的绝大部分专业里(非数学专业)指的是由连续与极限,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积分学,常微分方程,无穷级数等问题组合成的数学知识,较初等数学而言学起来较有难度,但把握好所有模块的定义等基础知识,对一元函数积分学有足够的练习的话,学起来还是不吃力的。
自学还是很有难度的,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很多时间,最后很可能失去信心。所以你如果真的想清楚了要学,
佳恩特欢迎你
㈨ 怎样准备高中数学联赛
你现在开始准备2试只能准备平面几何的那道题(2试总共3道题,有1道平面几何),以初中的程度来说,你只能尽可能的熟练掌握和运用那几个定理(梅列劳斯定理,莱布尼兹定理等),只能多做题来练,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见得多了,做得多了,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另外,2试的那道平面几何题可能会超出平面几何范围,可能会涉及到大学里面的“图论”的相关知识,如果你能接受的话建议学学相关知识
最后忠告,现在初三就准备高中联赛的2试不可花去太多精力,有2个问题:
一,最眼前的,考个好高中才行,如果为了那个遥远的2试而让中考成绩不理想,高中联赛就很难说了,因为现在中国还是看重的你是哪个名牌大学出来的,而好高中是进好大学的第一步(切不可企盼那微乎其微的保送名额,注意,只有特定的一些学校才有报送学生的资格)
二,高中数学联赛包含了1试和2试,都是150分,但两者的含金量不同,2试的含金量明显高于1试,但是最终成绩里面是看不出含金量的,也就是说1试里面的50分和2试里面的50分是看不出区别的,但是2试里面的50分的难度远大于1试。所以1试是非常重要的,尽可能1试拿到120分以上,2试尽力而为(100分以上就很不错了),那样成绩才会理想。但是1试里的内容不是你初三就能准备的,所以还是上了高中再说更实际。
㈩ 如何准备高中数学联赛
高中数学联赛分为一试和加试,其中一试内容为高考内容,技巧性很强,加试内容为几何,数论,组合数学,代数。每次联赛前都会有一次预赛,预赛为了控制参加联赛人数,其中包括一试和加试内容,准备预赛,需要的是高中数学课本和高中数学联赛备考手册
步骤阅读
5
想要进入省队,参加CMO,必须两场考试都是非常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