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如何评价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评价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发布时间:2022-04-14 11:36:58

1. 如何评初中数学

新课程称好的数学课堂应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3)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4)一堂好课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5)一堂好课应该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6)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事迹和内容的要求。方法。为高年级学生设计的活动情境与为低年级设计的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为此,我们认为评价课堂教学应主要考察一下六个方面的指标:(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评价课堂教学,应该看着堂课是否有新意,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否有让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新内容进入课堂。那么,我们该如何听评一堂数学课呢?一、首先,我们该怎样去听课呢?我认为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一)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二)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三)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二、教师如何评课(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教授的知识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看教学思路设计2、看课堂结构安排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大少现象。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思维慢的学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5.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六)从教学效果上分析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主要看教师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

2. 初中数学如何评课

如何评初中数学课

新课称好的数学课堂应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地参与热情。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如“大数目的认识”,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大数目,提供一万人、几万人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数一数一万粒大米有多少。这样一些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和谐的气氛。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如认识圆时,给学生不同的工具,让学生选择几种,通过交流体会合作画出一个圆来。在画的过程中,学生既体会到圆的特征,也体验了“做”数学的乐趣。
3)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但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用几秒钟让学生思考,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4)一堂好课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
一节课不完全是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同时,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不是多人,多次排练的结果,不是“课本剧”的再现。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一堂实实在在的课,不仅现在可以上,什么时候都可以上。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地、不粉饰的、可以重建的课。
5)一堂好课应该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
有效学习一定是有价值的学习,对学生有用的学习,是针对学生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进行的学习。例如有老师在上复习课时,一共出了八道题,一道一道讲,刚讲完第六道题的时候,下课了。我们发现在学生中间,这些题只有两三个同学不会,但老师还要从头到尾全班讲,这种现象很普遍,所谓复习课几乎都是这样进行的,没有提出一个有效学习的针对性问题,集体浪费时间,只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没有。
有效率的课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而不是去“迎合”老师的问题,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所以,一堂好课也是解决了学生问题的课。评课时,最终是要观察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是解决他提出的问题,而是解决他在此过程中带出别的问题。问题解决了,就是好课,是有内容的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课。有效率的课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6)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事迹和内容的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不同的学习内容。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新概念、新方法的内容是需要学生去探索,但有些规定性的内容也可以用接收式的方法。为高年级学生设计的活动情境与为低年级设计的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为此,我们认为评价课堂教学应主要考察一下六个方面的指标:
(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
(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
(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
(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当然,以上这些指标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和量化。
评价课堂教学,应该看着堂课是否有新意,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否有让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新内容进入课堂。

3. 初中数学的难点有哪些

下面,就初中数学的重难点谈一下自己的一己之见,也是指一般的看法:
1、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是重中之重,也是难点,特别是函数图像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往往中考最后的压轴题是函数结合圆/相似形/三角形/四边形出综合题。而面对压轴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做,千万不能空着。这样的题一般会分层次有几个小题,往往前面的小题并不是很难得分的。
2、
数、式、统计图表、三角形、四边形、圆、列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应用题是重点。其中后两个内容综合性较强,也是难点。这些内容在中考中往往以大题的形式出现。就数而言,有一个关于数的计算题,涉及到绝对值、根式、负指数、零指数、特殊三角函数值等。就式而言,分式、根式的化简求解出现的可能性多一些,平时应注重定义、运算顺序、运算律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的运算能力。压轴题以外的解答题要鼓励学生稳拿分。
3、
作为小题,考查的有些知识也要重点掌握。比如,科学记数法、幂的运算、统计初步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轴对称、中心对称、概率、平移、旋转、因式分解、三视图、解直角三角形,这些题作为小题考查的可能性大一些,且这些知识点必考,要告诫学生不能忽视小题而只注重大题,往往注重小题的正确率还更划算些。
4、
对于中考试题的结构、类型,一般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中考题数一般为25道左右,基础题18道左右,解答题7道左右。选择题、填空题是基础题,占总分的50%弱一些。解答题是拔高题,占总分的50%强一些。选择题、填空题每题的分值是3分。解答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一般有:1)数的计算
2)式的化简求值
3)统计图表或概率
4)四边形、圆
5)列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应用题
6)作图题
7)综合性压轴题。
有需要再联系哦\(^o^)/~

4. 初中数学中考重难点

初三中考数学寒春联报班(高清视频)

链接: https://pan..com/s/1-Fgvz5eqx5aobAHk2KTHOg

提取码: u2sa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5. 如何选择初中数学重难点,掌握分析重难点的方法

如何选择初中数学重难点,掌握分析重难点的方法?
答:一、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是突破重难点的前提。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重点和难点。
三,依据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板书内容,并以板书设计为突破口。
总之,初中数学就是要学好函数和几何,然后多做题,熟能生巧,就会学得很好。所谓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比如:意义、性质、法则、计算等等。

6. 初中数学难点重点

一、 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初二学到,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不同于以往的知识,刚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困惑,很多学生在此丢了分。二次函数在初三学到,是在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基础上学习的,因此要求一次函数一定要掌握好。二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学生如果在这一环节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代数的基础,对中考的分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 圆:

包括位置关系,圆心角与圆周角,切线,扇形弧长及面积,这章节知识也是在初三学习的,是初中几何的重点和难点,同函数构成了初中数学的两个重难点。圆在中考中占得比例很大,穿插在各个题型当中,学不好圆的知识,中考丢分会很严重。

三、 三角形(全等、相似、角平分线、中垂线、高线、解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是学好几何的基础,在初一就学到了,学好了三角形,后面的四边形乃至圆的证明就容易理解掌握了,反之,后面的一切几何证明将无法进行。

四、 应用题:

包括列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三种题型。应用题是以小学应用题理解为基础的,要求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很强,同时对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有很大的要求,这三种方程是初中学习解方程的重点,不会解方程计算题就得不了分,应用题更是无法去完整解答。

五、 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学计数法及分式化简都是初中学习的重点,中考不会以大题形式出现,但却是解答题完整解答的基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后面的重难点就无法进行了。

六、 解三角函数题:

这个知识点在初三上册第一章学习,是以直角三角形为基础的,在中考中会以船的触礁、楼高、影子问题出现一道大题。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而且在以后的高中数学学习中会将此知识点挖深,拓宽。成为高考的一个重点,因此,初中的同学们应将此知识点熟练掌握。

数学各年级重点

初中

七年级(上)

一、 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数轴

2. 绝对值

3. 有理数的加法

4. 有理数的减法

5.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6. 有理数的乘法

7. 有理数的除法

8. 有理数的乘方

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二、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1. 线段、射线、直线

2. 比较线段的长短

3. 角的度量与表示

4. 角的比较

5. 平行

6. 垂直

三、 一元一次方程

1. 解方程

七年级(下)

一、 整式的运算

1. 整式

2. 整式的加减

3. 同底数幂的乘法

4.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5. 同底数幂的除法

6. 整式的乘法

7. 平方差公式

8. 完全平方公式

9. 整式的除法

二、 三角形

1. 认识三角形

2. 图形的全等

3. 全等三角形

4.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5. 作三角形

6.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7. 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重要条件

八年级(上)

一、 勾股定理

1. 探索勾股定理

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二、 实数

1.平方根

2.立方根

3.实数

三、 四边形性质探索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3.菱形

4.矩形、正方形

5.梯形

6.平面图形的密铺

7.中心对称图形

四、 一次函数

1. 函数

2. 一次函数

3. 一次函数的图象

4.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 二元一次方程组

1.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八年级(下)

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 不等关系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 不等式的解集

4. 一元一次不等式

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二、 分解因式

1. 分解因式

2. 提公因式法

3. 运用公式法

三、 分式

1. 分式

2. 分式的乘除法

3. 分式的加减法

4. 分式方程

四、 证明(一)

1. 定义与命题

2. 为什么它们平行

3.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

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5.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

6.

九年级(上)

一、 一元二次方程

1. 配方法

2. 公式法

3. 分解因式法

二、 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九年级(下)

一、 二次函数

1.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

2. 结识抛物线

3. 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

4. 的图象

5.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

6. 二次函数与一次二次方程

二、 圆

1. 圆的对称性

2. 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

3. 确定圆的条件

4.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5.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6.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7. 圆锥的侧面积

中考数学考点汇总:

1、有理数、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

2、整式、直线线段和三角形。

3、实数、四边形、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4、不等式、分式、分解因式和证明(一)。

5、证明(二)、一元二次方程、证明(三)、反比例函数和概率

6、二次函数、圆。

7. 如何最全面的评价一堂初中数学课

一、看教师的相关活动:

1.是否能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2.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用正确的数学术语进行学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

3.溶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

4.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练。

5.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作业自改互改,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二、从学生的相关活动来评价:

(一)自主性学习状态

1.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二)合作性学习状态

1.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实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责。

2.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三)创造性学习状态

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

8. 初中数学重难点归纳

几何最值问题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求平面几何图形中某个确定的量(如线段长度、角度大小、图形面积等)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中考中常以填空选择及解答题形式出现,难易程度多为难题、压轴题。务必掌握求几何最值的基本方法:

(1)特殊位置及极端位置法:先考虑特殊位置或极端位置,确定最值的具体数据,再进行一般情况下的推理证明(2)几何定理(公理)法:应用几何中的不等量性质、定理。常见几何性质有: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斜边大于直角边(3)数形结合法:分析问题变动元素的代数关系,构造二次函数等。

代数最值问题一般以应用题形式出现,常见题型为求一个花费最低、消耗最少、产值最高、获利最大的方案。作为各地中考必考题之一,难度以中档为主,是所有学生必拿之分。解这类题目的关键点在于合理建立函数模型,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合理设出未知量,分析题中等量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或方程,求解、讨论结果意义并以“答:……”做结尾。特别注意如果所列方程为分式方程,需检验增根!

具体例题题型如下:

9. 如何突破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近年来,初中数学的“方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重点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于试卷始终。另外,“动态探索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些中考题大部分来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同,但题型新颖,背景复杂,不易梳理,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以便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精选复习题目 机械地罗列知识,不利于建立灵活的知识基础。复习课时间紧、知识容量大,要让学生从“题海中” 解放出来,复习课的例题就必须精心选取,才能以少胜多。如何精选, 我的观点如下:(1)例题要能揭示解题规律;(2)例题要有启发性;(3)例题的解题入口要宽,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解题途径;(4)既要知识覆盖面大,又要能突出教材的重点。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