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二年级数学学什么

二年级数学学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20 03:36:16

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都有什么科目分主科和复科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如下: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的科目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在科目设置上分了主科和副科。

主科是语文、数学副科是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人教版的科目设置中,一二年级是没有英语的,英语从三年级开始。三年级还增加了科学,信息副科。主要是增加学生生活常识,了解自然规律,了解电脑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简介:

“人教版 ”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如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长春版”、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粤教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沪教版”。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人教版

Ⅱ 二年级小朋友怎样学好数学

对孩子的数学教育,一方面给孩子建立数学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生活中点滴渗透。

1、增强瞬识数能力

瞬间识数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在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能立刻反应过来这个数字代表的实际含义。

这份能力的好处,可以减少孩子在脑中判定数量的时间,提高回答效率。

平时,家长想要训练这份能力,可以从生活中找实例:

比如出去吃饭要几双碗筷,吃水果的时候,抓一把樱桃,让孩子估计总共有几颗。

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判定数量的情况,都可以要求孩子来完成,这其实就是在训练孩子的瞬间识数能力。

2、凑十法熟练应用

数学早教中,加减法尤其是20以内的加减法,关键就是要能灵活运用凑十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

8+6,将8拆分为4和4,得出4+4+6=14的结果。

考虑到数学本身的抽象性特征,在一开始早教时,可以先以书面形式进行练习,待孩子熟悉后,再训练口算能力。

3、基础练习不能丢

一些家长在看到孩子已经能够进行口算后,就觉得不必再做书面的计算习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书面式的练习,对孩子来说,是熟悉计算最好的方式,

未来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口算只是早教中一个附加能力,使用率最高的还是笔纸的计算。

4、善用生活中数学

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都暗含着数学计算,家长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计算机会,给孩子提供多样化计算环境。

超市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给孩子练习计算能力的地方:

购买多件商品后,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可以让孩子自己来算一算。

同样的产品,在打折促销时,不同的方案,到底应该买哪一种,会更加优惠。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高的学科,家长只要善于发现,就能找到很多练习的机会。

5、让计算变趣味性

计算本身就是非常枯燥的事情,但是掌握计算能力,又是不可避免的,

这时就需要家长开动脑筋,多找一些有趣的形式,锻炼孩子的口算能力。

比如:今天是5月20日,距离六一儿童节还有多少天?

外婆今天买了12个苹果,家里五个人都吃了一个,还剩几个苹果?

多样化的提问,会让孩子更乐于去使用自己的计算能力。

Ⅲ 二年级数学学习内容有哪些

有1000以内的加减法,1~9的乘法口诀,角的认识和比较角的大小,分类统计,确定方向和方位,余数除法,四则运算,应用分析

Ⅳ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哪些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
上册目录
1.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认识米
用米量
认识线段
画线段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不进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2)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综合练习
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整理和复习
3.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锐角和钝角
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
4.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2、3、4的乘法口诀
乘加、乘减
6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解决问题——惩罚和假发应用题的区别
整理和复习
5.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
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物体(练习课)
6.表内乘法(二)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综合练习(运用2~7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用乘法解决问题
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乘法竖式
用数学(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乘法口诀表
整理和复习
量一量比一比
7.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一)
认识时间(二)——用数学
认识时间(练习课)
8.数学广角——搭配(一)
排列
组合
9.总复习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表内乘法的复习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观察物体的复习
认识视角的复习

Ⅳ 总结一下一二年级数学学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二)两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数射线(千)读写千以内的数

.
拓展题:十位上可以填几?
3

2


345
(三)位值图上:掌握个位、十位和百位各自的位值。

一个数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右起第
二位是
(十)
位,
千位是右起第
(四)
位,
十位右边是
(个)
位,
十位左边是
(百)
位;

最大的一位数是(
9
),最小的一位数是(
1
),最大的两位数是(
99
),
最小的两位数是(
10
),最大的三位数是(
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
100
),最
大的四位数是(
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
1000
)。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

要点:它是按照口算、估算、笔算的顺序安排的,具体内容有:正确口算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三位数的加法,三
位数的减法,结合有关的计算还要掌握探索规律与解决问题。

Ⅵ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学习的重点是什么

主要学习:

表内乘法和除法,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不进位、退位)含有加、减、乘、除的两步计算题和括号的认识,也就是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

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它的还有统计和初步认识,能用一个方格表示5个或10,图形的简单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重量单位千克和克等计量单位的简单认识,所学内容比较简单。

重点要注意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做简单的表内乘除法,两步计算的运算法则和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6)二年级数学学什么扩展阅读:

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都很重要。

第一章重点:有余数的除法;加一法;去尾法;以及余数(即周期)应用题。

第二章重点:混合运算顺序;添加小括号。

第三章重点:辩认八个方向;会看简单路线图。

第四、六、八章:三位数加减法; 第五、七、九章:单位换算;长方形正方形特点:绘制条形统计图。

Ⅶ 二年级数学需要背哪些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厘米cm、米 m  

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 

2、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3.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4.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5.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7.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8.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尺 )来量。 

11.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 0 )刻度对 准物体左端。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 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 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3、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减起。 

4、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第三单元 长度单位 

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 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 

3、画角要记住:先画顶点再画边;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4、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 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6、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 分针都成(直)角。   

7、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4)个角,而且 都是(直)角。 

8、三角形有(3)个角;三角尺有(3)个角,有 (1)个直角,有(2)个锐角。 

9、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10、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11、每块三角板中,都有(3)个角,有(1)个直角,其余两个角都比直角(小)。 

12、数学书封面、黑板上有(4)个角,它们都是 (直)角。 

13、一个长方形有(4个)角,有(4)个角是直 角。

1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 以得到直角。

第四、六单元 表内乘法   

1、乘数×乘数=积 

2、因数×因数=积 

3、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4、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 

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 6、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1、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四种几何体。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长方体),也可能是(圆柱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圆柱体),也可能是(球)。 

4、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1、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3、1时=(60)分   60分=(1)时 

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可以说成(一刻)。 

5、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6、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7、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60)分,是(1)小时。 

8、钟面上三根针都重合时是(12)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线时是(6)时。 

9、“过了几分钟”以及“之后”,用加法;“之前”用减法。 

10、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一圈是(12)时。

第八单元 排列与组合 

1、 每两个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3)次手。 

2、 每两个人握1次手,4人一共握(6)次手。 

3、 每两个人握1次手,5人一共握(10)次手。

Ⅷ 如何学好小学二年级数学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切重大科技进展无不以数学息息相关。没有了数学就没有电脑、电视、航天飞机,就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时期,学习数学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升学做好前期准备。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来说,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是最主要的。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学生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学习难度,为重点中学培训班的选拔做好准备。

二年级:拓展思路阶段

二年级的学生应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长期学习的重点,而这个习惯都是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起来的。二年级的孩子在习惯上还比较有可塑性,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若是一旦不注意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等孩子大了要想再改就比较困难了。

1、数学入门越早越容易

现在数学在各种选拔以及小学六年级考试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学习一些数学。对于今后希望在小学六年级中选择较好学校的学生,我们的建议是较早的学习相对是较好的。首先较早学习数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比较完整,不会存在六年级时还要补习三年级数学知识的情况。其次较早入门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入门难度相对较低。

2、兴趣最重要,起点是关键

不少四五年级希望开始学习数学的学生,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在低年级时曾经学过数学的,但因为当时学习听课效果不好便放弃了,到了高年级,迫于小学六年级形势又不得不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定阴影的,甚至有些学生抱定了自己不适合学数学的念头,有一定抵触心理。

所以既然家长决定低年级开始学习数学,一定要首先注意兴趣上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数学中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比如数字游戏等等。

同时起点如果没有选好,孩子学得吃力,自然不会有兴趣,所以合适的课程选择也是家长要注意的。

3、一个好老师,一个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找一位孩子喜欢的老师就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一位好的老师能够让孩子迅速喜欢上课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不仅是孩子的是师长,也是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思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喜欢老师的同时喜欢数学。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

1、计算要过关: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数学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2、枚举是难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数学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3、应用题要接触:

很多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仁华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三年级的内容要不要学,尤其是应用题要不要学?首先,二年级数学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部分,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我们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部分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数学课本中那样大。

Ⅸ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哪些概念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Ⅹ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主要有哪些知识点

小学打的就是基础,加减乘除这些在我们原来看着就跟世界难题一样的问题,现在也是可以‘’张口就来‘’,刚刚过完了懵懂的一年级,迎来的二年级主要也是基础知识,并不会有很大的跨度和难度,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吧!小朋友们可以酌情复习或者预习哦!

可能还会涉及观察一些简单的图形,这个章节一般孩子们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课本上花花绿绿的几何图形能够很好的折射出来要学习的图形,亦或是轴对称图形,镜面对称图形,都能有很好的理解,孩子们能够快乐的学习,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学习,都要帮助孩子们有兴趣的去探索知识的海洋。

阅读全文

与二年级数学学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8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45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40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9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93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6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55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5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81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10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536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5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14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9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8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72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72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52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