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什么方法教孩子学习数学
注意教学方式方法:一个好的教学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把数学的抽象化具象化的表现出来,孩子们会更加容易理解接受!
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或者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者数学小故事,启蒙绘本之类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
理解数学的概念:数学是很抽象的学科,孩子对于这么抽象的东西没有概念,前期要培养孩子对于“数”和“量”的概念,还要让孩子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柱等;
儿童的学习需要有儿童心理的教学引导语言,理解思路和方法,建议条件允许的话还是让孩子参加下火花思维的专业课程比较好,能带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㈡ 大班小朋友数学怎么教
首先,从小就得教小孩数数,这个非常重要。然后,等到孩子从1能数到10的时候,可以教他数实物。比如屋子里的凳子,桌子上的苹果、老师给的糖果。然后等孩子回到家,数家里几口人、做了几道菜,到了超市买东西买了几个,只要有机会就让他数,不要显麻烦。只有应用到实物当中,小孩才会对数字有概念。
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先从简单的弄始教给孩子,比如1+1=2,1+2=3,先用实物,比如1+1就可以拿1个苹果加1个苹果,1个苹果加2个苹果,慢慢让孩子对数字加深概念,但是小孩在学校里没有实物,所以就再教用手指来算。
要先教孩子数实物,而不是用手指。先对数字加深概念一定要先用实物让孩子算,再教孩子用手指。不然孩子会依赖手指,而不了解数字的真正含义。
10以内的加减相关口诀:
一、10以内加法口诀
1+1=2
2+1=3,1+2= =3
3+1=4,2+2=4,1+3=4
4+1=5,3+2=5,2+3=5,1+4=5
5+1=6,4+2=6,3+3=6,2+4=6,1+5=6
6+1=7,5+2=7,4+3=7,3+4=7,2+5=7,1+6=7
7+1=8,6+2=8,5+3=8,4+4=8,3+5=8,2+6=8,1+7=8
8+1=9,7+2=9,6+3=9,5+4=9,4+5=9,3+6=9,2+7=9,1+8=9
9+1=10,8+2=10,7+3=10,6+4=10,5+5=10,4+6=10,3+7=10,2+8=10,1+9=10
二、10以内减法口诀
2-1=1
3-1=2,3-2=1
4-1=3,4-2=2,4-3=1
5-1=4,5-2=3,5-3=2,5-4=1
6-1=5,6-2=4,6-3=3,6-4=2,6-5=1
7-1=6,7-2=5,7-3=4,7-4=3,7-5=2,7-6=1
8-1=7,8-2=6,8-3=5,8-4=4,8-5=3,8-6=2,8-7=1
9-1=8,9-2=7,9-3=6,9-4=5,9-5=4,9-6=3,9-7=2,9-8=1
10-1=9,10- 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
㈢ 幼儿数学应该怎么教呢
数感的培养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感觉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兴趣去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去进行实践,让孩子在公园里数五百棵树,感受五百棵树所占面积有多大。每天生活中让他去学习认知这些数字,激发了他对数学的兴趣,也同时活跃了他的思维。数学,讲究的是一种思维能力,而不是生搬硬套的。
培养孩子对数学的热爱以及数感、图形感初步培养。也可以做个数学标本书,拍照形式专门搜集生活中的图形和数字。甚至数数,不厌其烦的数数,可以在家里数葡萄粒、樱桃,以便于分享给家人,或者数路灯、计算自己要走多久,数自己走了多少步才到路口等等,这种重复数数的技能,慢慢的给孩子计算
㈣ 怎么教幼儿10以内数学
方法如下:
第一步: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要求是:
1、 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
3、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
数数是小班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第二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
第三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
第四步:让孩子学会念题,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进行计算:
1、数手指加减法:
加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后面的数开始点手指,15后面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减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是14,倒数2个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1,那么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1-0=1,那么15-2=13。
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而“个、十位相加减法”虽难学些,但能适用于所有算式计算,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建议用“个、十位相加减法”。
㈤ 如何启发幼儿的数学认知
启发幼儿的数学认知有以下方式:
1、穿衣穿鞋:帮助孩子感知、理解和区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
衣服:把衣服摊在孩子面前,告诉孩子找找衣服上的一个“大洞”(下摆)和一个“小洞”(领口),然后把头从“大洞”套进去,从“小洞”伸出来,慢慢地再教孩子如何区分衣服的前后等。
鞋子:让孩子试着自己来区分左右鞋子,从鞋子的外形、鞋面上的图案、或者两边的鞋扣等来判断鞋子的左和右。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用自己的身体来感知和体验不同的方位,积累空间感,学着区分“大小”“里外”“前后”“旁边”等,不仅帮助孩子学习了数学,更培养了孩子独立自主、坚持到底的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整理物品:帮助孩子感知和积累比较、分类、集合、数量、空间等的好选择。
引导孩子将自己认为是“同样的”玩具物品放到一起,在孩子整理时可以与孩子讨论什么是“同样的”玩具,帮助孩子寻找玩具物品相同的属性特征。尽量把整理物品的过程变成游戏的延续,让孩子始终保有整理玩具物品的兴趣和习惯。
3、超市购物:引导孩子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孩子可以很直观地观察、理解数字概念。比如:引导6岁左右孩子关注一些常见食品、用品的简单价格(最好是10以内整数)。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多角度地考虑综合因素,如:给谁买,她有什么需要和喜好;买的物品品种如何搭配;然后可以让孩子试着借助手指来凑数,大概了解买这几样物品需要多少钱等等。
4、藏于生活,用于生活。
可以引导孩子关注马路上的各种数字,提高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帮助孩子理解数字的不同含义;引导孩子关注乘坐公交的花费、地铁换乘与所花费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等等;开启导航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将导航地图上的位置、路线,与眼前的立体世界建立联系,帮助孩子空间感的发展。
5、手指游戏系列
手是最直接、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工具,让孩子理解数量及其变化关系。
各种手指谣:一边念儿歌,一边用相应数量的手指演绎儿歌中的各种事物,帮助孩子理解数量。
㈥ 怎样教小孩数学加减法记得快
要根据孩子的可能与需要施教,孩子们学数学是存在差异的,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学,就应该施教,具体的方法有哪些呢?
1、画一画,找答案。大部分孩子都喜欢涂一涂、画一画,这个方法也是国际上非常推崇的数学教育法。用孩子比较喜欢的图案,给孩子示范画1个、2个,多至10个,通过最后的数量变化教孩子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用聊天启发孩子的计算意识。平时和孩子可以采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发孩子去思考。不要严格地用标准词汇,只要能表达出增加和减少的意思就可以。
3、用手指学习10以内加减法。教孩子左手5根手指,右手5根手指,就可以通过手指数数来教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最后再用双手教孩子,孩子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增加、减少的过程,这样学习效果就会很棒。
㈦ 小孩数学加减法怎么教
小孩数学加减法的教法:
1、可以找些漂亮的图片,边学边玩,让我们的孩子提高兴趣。
2、画一些孩子喜欢的水果或小动物来增加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
3、用笔在纸上画些小树棒比较清楚明了。孩子也容易听懂。
4、还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手指头数,如6+4=?可以让孩子在心里记住6,然后伸出4个手指头,从6往后面开始数,就可以了。
5、让孩子做算式,也就是凑10法。
6、孩子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要有耐心,多鼓励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掌握它的方法。
适合教给孩子的学习方法: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帮助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并与他一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督促孩子执行学习计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战胜困难,必要时给予适当帮助。
2、必要的课前预习。
基本要求: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在孩子认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必须查工具书争取自己学会。不明白的内容用铅笔划出来,准备课堂上听老师讲解。
3、提高作业质量。
做作业的要求是看清题,抄准题,理清思路,一次做对,认真检查。家长在检查作业后,发现错误,不宜直接告诉孩子哪儿错了,而应让孩子自己复查。
4、及时纠正错题。
给孩子一个专用的本子,孩子每次作业或考试出现错误,就让孩子在专用的本子上将题目抄下,按正确的方法重做一遍后,分析错误原因。
㈧ 简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链接:
《巧虎快乐数学》是利用伊索寓言故事来教小朋友们学习数学的,当然还是由我们熟悉的主人公—巧虎、琪琪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