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3-6岁幼儿数学、语言、艺术达到什么水平是正常范围
这个阶段也没有什么标准范围。
能够正常的说话。讲一些简单的故事。
这样就没有问题的。
② 6岁大的孩子有什么特点,说明宝宝的智商高呢
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家孩子长大更聪明,再不济也要比别人家孩子聪明,其实有些孩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只是父母没有发现而已,若在孩子6岁前有这4个“怪癖”,说明大小就高智商,父母千万别盲目阻止,很容易影响孩子大脑的发展。
③ 孩子6岁学习数学思维晚吗
着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
准备10枚大小一样的硬币,5个一排,排成两排。
一开始,两排硬币排列地一样宽,研究人员问参与测试的孩子:“你觉得两排硬币,哪一排更多?”孩子认真地数了两遍,发现每排硬币都有5枚,所以她回答说:“一样多”。
接着,研究人员当着孩子的面,把其中一排硬币的间距拉宽,又问小女孩:“哪一排的硬币更多?”结果小女孩却自信地回答离她远的那一行硬币更多:“因为,它们更长。”
这便是着名的数量守恒实验。
全世界3-5岁的孩子在重复这个实验时,几乎都是同样的结果。
但这并不是小朋友“笨”,而是因为6岁以前的孩子认知发展正处在“前运算阶段”,他们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自身的知觉,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在头脑中将硬币之间的距离缩短再计算数量,所以低龄儿童会自然地认为距离更长的一排硬币数量更多。
很多家长在教孩子数学时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我们通常想的是像1+1=2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需要教很多遍吗?殊不知,孩子的认知水平远没有达到成人水平,他们也并非不用心,而是“硬件”条件发展规律就是如此。
所以爸爸妈妈们要理解,即使我们吼再多遍,孩子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即使孩子哭得再梨花带雨,他不懂就真的是不懂。
皮亚杰将儿童发展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0-2岁左右为感知运动阶段,2-7岁左右为前运算阶段,7-12岁左右为具体运算阶段,12岁及以后为形式运算阶段。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会比较受眼前显着知觉特征的局限,意识不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缺乏层级类概念,且该阶段孩子的思维不具备可逆性。
可逆性是指能够在头脑中进行思维运算活动,分为反演可逆性和互反可逆性。
不具备反演可逆性思维的孩子,无法认识到已改变的形状或方位还可以回归原状或原位,就像上文实验中,研究员将硬币距离拉大后,孩子意识不到硬币还可以复原。
而不具备互反可逆性思维的孩子,无法进行逆运算。比如A=B,反运算为B=A;A>B,则反运算为B<A,但幼儿难以完成这种运算。所以有些家长问孩子2+3等于几的时候,孩子知道等于5,但问孩子3+2等于几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不知道了。
基于上述原因,学龄前儿童并不适合过早的进行数学学习,尤其是运算学习。
数学本身较为抽象,学龄前儿童还处在前运算阶段,从具象到抽象过渡的思维还没有建立和培养起来,甚至对数字的感知、对空间的概念都没有完全具备。即便要求孩子在五分钟学会3+5=8,但孩子也不过是靠记忆完成的。这样机械的学习数学,会严重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成为将来数学学习的绊脚石。
④ 5岁的孩子数学应该到什么程度
在儿童5岁前的这个阶段,到底要学会数到几呢?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极高的数学天赋,只是需要用科学的早教方法将其挖掘出来;上面介绍的,只是很简单的一个例子。
⑤ 儿童思维(6-12岁)有什么特点
逻辑思维能力其实是通过对人、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独立做出推理判断的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宝宝智力活动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因而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
逻辑思维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任何阶段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宝宝发展思维能力的早期,如果爸爸妈妈注意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这对于宝宝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
最后,因为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对于外界的感知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呢,在帮助孩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根据年龄对症下药。一般说来,3-6岁的孩子对于数学、图形、规律、生活常识等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绘图、猜谜、编故事等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观察、分析、比较与推理的能力。
⑥ 孩子在入学前的数学技能通常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
必须会查到100以内的数字,必须会简单的加法,不用担心,孩子智力没问题,都会跟上教学的
⑦ 儿子六岁、期末考试语文84分、数学76分、是上一年级还是上二年级好请大家给我个建议!
六岁的小孩应该上一年级,而且语文84分、数学76分,成绩也一般,算中上水平吧,并不是拔尖的成绩,上一年级很正常。
⑧ 6岁的儿童的数学知识应该是怎样才正常呢
我认为应该先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跟她讲数学在生活的作用。要培养她成为数学高手或数学家,启蒙数学教育最好还是培养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更好的研究。如果从小抓起,将来的数学成绩一定很好。
至于6岁的儿童的数学知识应该是怎样才正常,我认为没有标准。随其自然的发挥。不正常才会有不正常的成绩。
⑨ 幼儿园中班孩子的数学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仅供参考:
1、让他们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数字去表示物体的数量。
2、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3、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两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4、认识、比较物体的宽窄,并将物体按宽、窄排序;引导幼儿仿照ABB的规律给物体排序,并能发现规律知道接下去该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
5、能从各个方向说出物体的位置,并能区别第几和数量几的不同,如第5和5个是不同的。
6、能准确说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感知10以内的单、双数,能分辨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7、初步理解序数、相邻数的含义,懂得简单的数的守恒。
8、认识50以内的数字;了解50以内数的连续性。
9、认读数字11~15,并能对数量是11~15的物体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10、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在生活中辨认出平行四边形;并能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并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
11、能主动、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