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怎么考好数学

怎么考好数学

发布时间:2022-05-06 06:00:16

A. 怎样才能在中考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什么办法

引言:跟语文英语这两门大科相比较,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去背诵,但是想要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还是要打好基础知识的。数学对个人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在中考中如何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呢?

第三,放平心态,做题认真仔细

粗心大意是学生写题时的常态,也是数学丢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每个学生都吃过亏粗心大意丢分的亏。数学同其他学科不一样,它的题目有时会玩文字游戏挖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小陷阱,所以我们阅题时一定要加倍小心,毕竟辛苦掌握的知识点在这种事情上丢分是很令人心痛的。粗心大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心情的浮躁,所以学生也要学会调整心态,养成做题认真仔细的习惯。

B. 如何考好数学

考好数学四大绝招
参加数学考试和阅卷工作之后,感触颇深。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每个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它对你数学成绩的影响也许是几分、十几分、甚至更多。根据我的观察与分析,以下四方面对考生解答数学题应有帮助。
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理19题就比理20、理21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C. 想要把高中数学考好,应该怎么学习呢

高中数学相较于初中数学,不仅在难度上比初中高,而且在知识量上比初中增加很多,难度主要体现在更抽象、更难理解、技巧性更多,题型更多,知识点之间的交叉联系更多,如何学好数学呢,我觉得做好以下几点:

D. 怎样数学考试才能取得好成绩

考试要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在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中培养起来的数学能力,同时,也取决于临场的发挥。下面,我们结合数学科的特点和中考阅卷的经验,谈几条考试的建议,以便使同学们临场不慌,并能在紧张的考试中超水平发挥。
一、提前进入“角色”
考试前一个晚上睡足八个小时,早晨吃好清淡早餐,按清单带齐一切用具,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区,一方面可以消除新异刺激,稳定情绪,从容进场,另一方面也留有时间提前进入“角色”——让大脑开始简单的数学活动,进入单一的数学情境。如:
1.清点一下用具是否带全(笔、橡皮、作图工具等)。
2.把一些基本数据、常用公式、重要定理“过过电影”。
3.最后看一眼难记易忘的结论。
4.互问互答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
一些经验表明,“过电影”的成功顺利,互问互答的愉快轻松,不仅能够转移考前的恐惧,而且有利于把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
二、精神要放松,情绪要自控
最易导致心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是入场后与答卷前的“临战”阶段,此间保持心态平衡的方法有三种:①转移注意法:避开临考者的目光,把注意力转移到某一次你印象较深的数学模拟考试的评讲课上,或转移到对往日有趣、滑稽事情的回忆中。②自我安慰法:如“我经过的考试多了,没什么了不起”,“考试,老师监督下的独立作业,无非是换一换环境”等。③抑制思维法:闭目而坐,气贯丹田,四肢放松,深呼吸,慢吐气,如此进行到发卷时。
三、迅速摸透“题情”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不忙匆匆作答,可先从头到尾、正面反面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全面调查,一般可在十分钟之内做完三件事。
1.顺利解答那些一眼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或填空题(一旦解出,情绪立即稳定)
2.对不能立即作答的题目,可一面通览,一面粗略分为A、B两类:A类指题型比较熟悉、估计上手比较容易的题目,B类是题型比较陌生、自我感觉比较困难的题目。
3.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对全卷一共有几道大小题有数,防止漏做题,对每道题各占几分心中有数,大致区分一下哪些属于代数题,哪些属于三角题,哪些属于综合型的题。
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四、信心要充足,暗示靠自己
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家会的我也会,人家不会的我也会”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五、三先三后
在通览全卷、并作了简单题的第一遍解答后,情绪基本趋于稳定,大脑趋于亢奋,此后七八十分钟内就是最佳状态的发挥或收获丰硕果实的黄金季节了。实践证明,满分卷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考生都只能拿下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得分。因此,实施“三先三后”及“分段得分”的考试艺术是明智的。
1.先易后难。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再做复杂题;先做A类题,再做B类题。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通览并顺手解答算第一遍),就无需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
2.先高(分)后低(分)。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使时间不足时少失分;到了最后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就高分题“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3.先同后异。就是说,可考虑先做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思考比较集中,知识或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一般说来,考试解题必须进行“兴奋灶”的转移,思考必须进行代数学科与几何学科的相互换位,必须进行从这一章节到那一章节的跳跃,但“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和过陡的跳跃。
三先三后,要结合实际,要因人而异,谨防“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及”。
六、一慢一快
就是说,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凡是题目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
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啰嗦重复,尤忌画蛇添足。一般来说,一个原理写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题目考查的过渡知识,可以直接写出结论。中考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七、分段得分
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决得多,有的人解决得少。为了区分这种情况,中考的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这种方法我们叫它“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
鉴于这一情况,中考中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实为一种高招儿。其实,考生的“分段得分”是中考“分段评分”的逻辑必然。“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1.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经验表明,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阅卷老师则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给点分,所以“做不出来的题目得一二分易,做得出来的题目得满分难”。 2.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我们说,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题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
①缺步解答
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确实是个好主意。
②跳步答题
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来不及了,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
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插上去,可补在后面,“事实上,某步可证明或演算如下”,以保持卷面的工整。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③退步解答
“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
④辅助解答
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找辅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既必不可少而又不困难。如:准确作图,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等。
书写也是辅助解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是说第一印象好会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书写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给分偏高。
有些选择题,“大胆猜测”也是一种辅助解答,实际上猜测也是一种能力。
八、以快为上
中考数学试卷共有12个题,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平均每题约为5.5分钟。为了给解答题的中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时间,每道选择题、填空题应在一至二分钟之内解决。若这些题目用时太长,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或“隐含失分”。一般,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时间分配为4∶6。
九、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
平时做作业,都是按所有题目来完成的,但中考却不然,只有个别的同学能交满分卷,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都不允许多数学生去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数学科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十、立足一次成功,重视复查环节,不争交头卷
答卷中要做到稳扎稳打,字字有据,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成功,提高成功率。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所写字母与题中图形上的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规范,尤其是要审查字母、符号是否抄错。在确信万无一失后方可交卷,宁可坚持到终考一分钟,也不做交卷第一人。

E. 数学怎么考高分

你好,这是很多学生应该说比较普遍的问题,我觉得
(1)读题要仔细,很多学生考试答题很着急,想快点写,争取时间,而往往时间争取下的结果是,卷子答的可以说面目全非,太多的想错,看错,算错,这些错避免的话,成绩就会“不错”了。
(2)解题技巧的训练,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往往只关注知识的掌握,不太在意解答技巧性的训练,其实数学题很多答案可以很明显的检验出是错误的,而选择和填空题也包含很多技巧,在平时学习中要有意识的训练解题的技巧,算完后我如何快速检验,小题怎么可以迅速又准确的解答,

(3)找到题目的“味道”,在正式考试中一般题目难度是螺旋上升的,也就是选择,填空,解答,分别由简单到难,位置决定他们的难度和运算量,如果简单题算的很“大”,说明你解题的味道不对,切忌不要盲目做题,要多思考,比如,三角函数高考高过一个例子,三角形ABC中,sinC+sin(B-A)。。。好多学生把sin(B-A)展开了,算了很多也没突破,这就是没有找到题目的味道,命题不可能把一个解答题第一道设计成复杂运算的,而仔细思考后,发现如果用诱导公式将C角换成180°-(B+A)就可以将原式子的两部分结合起来,这个味道就对了。
(4)对题目心中有数,多数考试发挥不好的学生,会被认为是心态问题,其实我认为是在下面做过很多题,但是对题目认识不够,在下面做题要常常小结,要感觉题目越做越少,也就是发现题目之间的一些规律,考试发现同类型题就可以不用思考,直接作答,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毕竟120分钟,做150分的题目,时间和难度都很大的。我们只能放松心态,好好准备。

再说一些答题的小技巧:
选择题是有些技巧的,我给你几个小方法,由于篇幅有限只举一个例子
(1)转化图像巧猜
(09北京)点P在直线上y=x-1上,若存在过P的直线交抛物线y=x^2于A,B两点,且PA=AB,则称P点为“点”,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A.直线上的所有点都是“点”
B.直线上仅有有限个点是“点”
C.直线上的所有点都不是“点”
D.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点不是所有的点)是“点”
正面解此题难度非常大,但是如果画图太观察的画,很容易发现A是正确的
(2)最值法
(海淀二模)△ABC,a=csinA,求(a+b)/c最大值
此题,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由a=csinA,加正弦定理可得,sinA=sinCsinA,即sinC=1,即C=90°,而直接猜测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1+1)/根号2

(3)特值法
(09全国I)等差数列,若S9=72,则a2+a4+a9=?
此题本质在考查3项的项数和性质,即a2+a4+a9=3a5,而很多学生其实很难想到,但是如果采用特值思考,8,8,8,8,,,此数列S9=72满足条件,而a2+a4+a9必然等于24
(4)排除法

利用选项排除,例子很多
希望你能好好体会,考试灵活使用。

另外,大题一般高考命题每一个题都是有区分度的,即命题人希望这个题的得分是阶梯式的分数,有人满分,有人10分,8分,6分等等各种分数,可以把不同档次的学生区分开。所以,就算是最后一题,往往他的入口问题是很简单的,建议第一问一定要认真读题,仔细阅读,好好作答,如果挡手,往往是思路上的错误,所以大题第一问,要多想避免多算,而压轴问往往配合一些复杂变形,巧妙构造,确实难度很大,一般建议学生尽量作答,因为将来评卷是步骤给分,而且步骤一般会很细,所以可能写意个式子就会有1分,只管尽量答就好了,反正打错也不扣分。另外,其实有些大题的最后一问,确实难度很大,如果实在不做会,不要过多纠缠,不如好好检查前面,毕竟前面的题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对于大题挡手总结起来就是:入口问题要多思考,压轴问尽量答,不要过多纠缠影响前面的检查。祝你好运!

F. 怎么考好数学

首先,你一定要有学好数学信心,这太重要了,绝对不能因为几次考试考的太差而丧失信心,我当时鼓励我自己的口头禅就是(平时的考试成绩都是浮云,高考考好才是王道),可能有很多人会说,平时都考不好,关键时候怎么会考好?其实是这样的,我们平时的测试在我自己看来仅仅是检测,考得不好没关系,但你绝不能放弃,其实你仔细想想,考得不好也有好处啊,一方面能给你拉响警钟,督促你要想办法提高成绩,另一方面也能够戒骄戒燥,更能坚定你学好这门功课的决心,学习的劲更足,学习的过程更充实有趣,不是吗?以上我说的前提条件是,你在学数学时必须不能怕失败,不能放弃,要有信心学好它。
至于接下来怎么学习数学,我和你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方法,你可以参考一下,首先要提前预习要学的内容,预习的时候不用太细致,预习时尽量能懂书上的例题,不会的做记号,然后做课后的简单一点的练习题,不会做的pass,课前准备一个专门的数学笔记本,上课时注意听讲,重要的知识做笔记,尤其是在做记号的地方更要注意听老师讲,如果还没有听懂,下课抓紧时间问老师同学,一定搞懂,绝不留盲点,然后趁热打铁,把课后没有做完的习题抓紧做完,亲,可不要小看课后的练习题哦,不要以为简单就不做,那是非常经典的题,必须要做完,然后在选择性的做练习册和你买的资料书上的题,不一定全做…在做的过程中,把比较经典的题摘抄在笔记本上,或者是用剪刀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隔三差五的翻看笔记本,不要小看那个笔记本哦,那里面可是记载着经典的题型和重要知识点… 每次考完试,一定要总结,把做错的题一定在重做一边,一定不要懒,建议准备一个错题收集本,把做错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题用剪刀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然后把正确的解题步骤再做一边,注意,可不是抄一遍… 再有就是在考场上怎么做题,策略很简单,就8个字(遇阻先闪,出招必赢),就是从前向后做,会做的题,一定要有不让它错的信心,不会做的,暂时pass,绝对不能在一道题上耽误太多时间,那样会严重影响心情,对做后面的题影响也很大,切记!!!当把试卷做完一遍后,再回后头做第二遍(策略还是那8个字),第二遍是只做之前空着没做的题,那个时候你会感觉很踏实,因为你会的题已经做完了,即使不会做的题,那个时候心里比较踏实,你认真分析题,可能会由于兴奋灵感一来就给做了出来,嘿嘿…最后真正不会做的题,坚决不要空着,能写多少就写多少,能得一分是一分,平时养成习惯,因为高考的时候一分可会让你在全省下降几百个甚至上千名次哦… 我用这个方法使我的数学成绩提高了很多很多,希望对你也有所启迪

G. 数学考试如何考好

你好,你平常能写好,说明你学的很棒。考试的目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学习上的不足,让我们将来更优秀。我有以下建议:
1.考前放松心情,进入考场前可以深呼吸,按摩太阳穴,两腿小蹦。
2.拿到卷子后请别急着答题,而是大概浏览一下,目的是对卷子出题结构和主要考场内容有了解。
3.遇到难题时,先放,把容易的题先做掉,而且力争不错。然后再分析稍难题。
4.做完卷子后,若
有余下时间,一定要自查。别急交卷。
5.写数学题时,一定要条理清晰,书写整洁。这会让阅卷老师为你加分的。
祝你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H. 数学考试怎样才能考好


学科基本功要过关。
1.数学的概念要完全理解,很多同学不以为然,但是考试的时候往往问题就出在概念上。
2.数学的公式和基本方法要记住,老师强调的东西要记住,要善于归纳方法和题型,考试时看到题型熟就会不慌张,就会考的得心应手。二、要充分注意考试的马虎现象,它也是一种能力。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3.
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4.
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理19题就比理20、理21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I. 想要考好数学,只要掌握公式就可以了吗

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主课,无论中考,还是高考,都扮演者很关键的角色。那么如何学好数学呢?有的朋友可能觉得数学公式之类的掌握好了,能学好数学,真的这样吗?其实不然,数学的学习,远远不是记住公式那么简单。

三、学习好数学,要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学习。

数学的学习,刚开始可能觉得比较简单,越往后面,就会复杂,因此前面的学习需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不少朋友觉得数学比较难学好,其实只要基础打好了,形成了数学思维,数学也是非常有趣的一门科学。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用智慧去解答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让深奥的数学变得简单有趣。

大家有没有学习好数学的小窍门呢,一起分享给大家吧。

阅读全文

与怎么考好数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