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数学的`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这些,怎么算
可以用以下方法计算:一、 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1)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① 整数部分 方法:除2取余法,即每次将整数部分除以2,余数为该位权上的数,而商继续除以2,余数又为上一个位权上的数,这个步骤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商为0为止,最后读数时候,从最后一个余数读起,一直到最前面的一个余数.(2) 小数部分 方法:乘2取整法,即将小数部分乘以2,然后取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继续乘以2,然后取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又乘以2,一直取到小数部分 为零为止.如果永远不能为零,就同十进制数的四舍五入一样,按照要求保留多少位小数时,就根据后面一位是0还是1,取舍,如果是零,舍掉,如果是1,向入一位.换句话说就是0舍1入.读数要从前面的整数读到后面的整数.上面介绍的方法是十进制转换为为二进制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需要分成整数和小数两个部分分别转换;当转换整数时,用的除2取余法,而转换小数时候,用的是乘2取整法;注意读数方向 (3)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不分整数和小数部分 方法:按权相加法,即将二进制每位上的数乘以权,然后相加之和即是十进制数.需要注意的是:要知道二进制每位的权值;要能求出每位的值 二、 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数学关系,即23=8,24=16,而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是用这 关系衍生而来的,即用三位二进制表示一位八进制,用四位二进制表示一位十六进制数.接着,记住4个数字8、4、2、1(23=8、22=4、21=2、20=1).现在我们来练习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1) 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 方法:取三合一法,即从二进制的小数点为分界点,向左(向右)每三位取成一位,接着将这三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得到的数就是一位八位二进制数,然后,按顺序进行排列,小数点的位置不变,得到的数字就是我们所求的八进制数.如果向左(向右)取三位后,取到最高(最低)位时候,如果无法凑足三位,可以在小数点最左边(最右边),即整数的最高位(最低位)添0,凑足三位.(2) 将八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方法:取一分三法,即将一位八进制数分解成三位二进制数,用三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去凑这位八进制数,小数点位置照旧.以上的方法就是二进制与八进制的互换,需要注意的是:他们之间的互换是以一位与三位转换,这个有别于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在做添0和去0的时候要注意,是在小数点最左边或者小数点的最右边(即整数的最高位和小数的最低位)才能添0或者去0,否则将产生错误 三、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 方法:与二进制与八进制转换相似,只不过是一位(十六)与四位(二进制)的转换,下面具体讲解 (1) 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 方法:取四合一法,即从二进制的小数点为分界点,向左(向右)每四位取成一位,接着将这四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得到的数就是一位十六位二进制数,然后,按顺序进行排列,小数点的位置不变,得到的数字就是我们所求的十六进制数.如果向左(向右)取四位后,取到最高(最低)位时候,如果无法凑足四位,可以在小数点最左边(最右边),即整数的最高位(最低位)添0,凑足四位.(2)将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方法:取一分四法,即将一位十六进制数分解成四位二进制数,用四位二进制按权相加去凑这位十六进制数,小数点位置照旧.四、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 方法:一般不能互相直接转换,一般是将八进制(或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然后再将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或八进制),小数点位置不变.那么相应的转换请参照上面二进制与八进制的转换和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 五、八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1)八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方法:按权相加法,即将八进制每位上的数乘以位权,然后相加之和即是十进制数.(2)十进制转换为八进制 十进制转换成八进制有两种方法:1)间接法:先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然后将二进制又转换成八进制 2)直接法:前面我们讲过,八进制是由二进制衍生而来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与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相类似的方法,还是整数部分的转换和小数部分的转换,下面来具体讲解一下:①整数部分 方法:除8取余法,即每次将整数部分除以8,余数为该位权上的数,而商继续除以8,余数又为上一个位权上的数,这个步骤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商为0为止,最后读数时候,从最后一个余数起,一直到最前面的一个余数.②小数部分 方法:乘8取整法,即将小数部分乘以8,然后取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继续乘以8,然后取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又乘以8,一直取到小数部分为零为止.如果永远不能为零,就同十进制数的四舍五入一样,暂取个名字叫3舍4入.
‘贰’ 什么是十进制数法
十进制计数法是相对二进制计数法而言的,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计数方法(俗称“逢十进一”),它的定义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为十”的计数法则,就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位位值制记数法包括十进位和位值制两条原则,"十进"即满十进一;"位值"则是同一个数位在不同的位
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如三位数"111",右边的"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中间的"1"在十位上就表示1个十,
左边的"1"在百位上则表示1个百。这样,就使极为困难的整数表示和演算变得如此简便易行,以至于人们往往忽
略它对数学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
‘叁’ 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要是小学数学上的完整概念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样的计数方法,称为十进制计数法。即10个1是十,10个十是100..........
‘肆’ 十进制怎么算
十进制基于位进制和十进位两条原则,即所有的数字都用10个基本的符号表示,满十进一,同时同一个符号在不同位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不同,符号的位置非常重要。
基本符号是0到9十个数字。要表示这十个数的10倍,就将这些数字左移一位,用0补上空位,即10,20,30,...,90;要表示这十个数的10倍,就继续左移数字的位置,即100,200,300,...。要表示一个数的1/10,就右移这个数的位置,需要时就0补上空位:1/10位0.1,1/100为0.01,1/1000为0.001。
(4)数学十进制怎么算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数源于对物体的累计与计算,一个一个的数,就产生了自然数。今天,国际上最常使用的计数方法是十进制,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十进制是古印度人发明的。从公元前2500到公元前1750年的哈拉帕文化时期开始,古印度人就采用十进制计数法。他们先是发明了1—9这九个数字符号和定位计数法,后又提出了零的理论和作为演算基点的十进制。
印度人之所以按“逢十进一”的规则进行运算,大概是因为当时他们用10个手指辅助计数。有了十进制,所需要的计数的单数仅为0,1,2,3……9。中亚许多民族都逐渐采用了这个简便的计数方法。
‘伍’ 十进制怎么算的
十进制数的运算遵循:加法时:“逢十进一”;减法时:“借一当十”。 十进制数中,数码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值就不相同。
十进制是以10为基础的数字系统。而如果用不多于10个号码,代表一切数值,不论多大,以进1位表示10倍,进二位代表100倍,依此类推的十进制数字系统,则称为十进位制。
二进制同样是“位值制”。同一个数码1,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数值是不同的。如11111,从右往左数,第一位的1就是一,第二位的1表示二,第三位的1表示四,第四位的1表示八,第五位的1表示十六。
所谓二进制,也就是计算机运算时用的一种算法。二进制只由一和零组成。
三进制是以3为底数的进位制,三进制数有0、1、2三个数码,逢三进一。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采用了一种偏置了的三进制(对称三进制),有-1<一般用T表示>、0、1三个数码,这种三进制逢+/-2进一。
四进制,以4为基数,用0,1,2,3表示的一种计算实数的一种进制。因其具体算法为逢四进一,故而得名。
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小数:
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小数采用"乘2取整,顺序排列"法。具体做法是:用2乘十进制小数,可以得到积,将积的整数部分取出,再用2乘余下的小数部分,又得到一个积,再将积的整数部分取出,如此进行,直到积中的小数部分为零,或者达到所要求的精度为止。
然后把取出的整数部分按顺序排列起来,先取的整数作为二进制小数的高位有效位,后取的整数作为低位有效位。
‘陆’ 一个数的十进制怎样算八进制又是怎么算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都是计算机算法,
我们现在用的数学就是十进制的,逢10必进
而八进制采用0,1,2,3,4,5,6,7八个数字,逢八进位
十进制转换成八进制有两种方法:
1)间接法:先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然后将二进制又转换成八进制
2)直接法:八进制是由二进制衍生而来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与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相类似的方法,还是整数部分的转换和小数部分的转换,
①整数部分方法:除8取余法,即每次将整数部分除以8,余数为该位权上的数,而商继续除以8,余数又为上一个位权上的数,这个步骤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商为0为止,最后读数时候,从最后一个余数起,一直到最前面的一个余数。
②小数部分方法:乘8取整法,即将小数部分乘以8,然后取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继续乘以8,然后取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又乘以8,一直取到小数部分为零为止。如果永远不能为零,就同十进制数的四舍五入一样,暂取个名字叫3舍4入。 例:将十进制数796.703125转换为八进制数
解:先将这个数字分为整数部分796和小数部分0.703125 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因此,得到结果十进制796.703125转换八进制为1434.55
‘柒’ 一个数的十进制怎么算
十进制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使用的进制,逢十进1。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数字都是十进制的。5就是十进制的5。十进制的算法建议学习小学数学。
‘捌’ 二进制和十进制转换怎么算
二进制转为十进制从右到左用二进制的每个数去乘以2的相应次方
例如二进制的1101转化成十进制
1101(2)=1*2^0+0*2^1+1*2^2+1*2^3=1+0+4+8=13
十进制转为二进制
用十进制的13除以2 每除一下将余数就记在旁边
最后按余数从下向上排列就可得到1101
例如302
302/2 = 151 余0
151/2 = 75 余1
75/2 = 37 余1
37/2 = 18 余1
18/2 = 9 余0
9/2 = 4 余1
4/2 = 2 余0
2/2 = 1 余0
1/2 = 0 余1
故二进制为100101110
‘玖’ 十进制和六十进制是怎样的计数方式
十进制和六十进制是两种不同的计数方式,十进制使用广泛,通常都是使用十进制。六十进制主要使用在时间、角度、地理坐标上。
中国人在很早就发明了十进制。至迟在商代时,中国已采用了十进位值制。从现已发现的商代陶文和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当时已能够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十三个数字,记十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这些记数文字的形状,在后世虽有所变化而成为现在的写法,但记数方法却从没有中断,一直被沿袭,并日趋完善。
现在普遍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就是十进制。这要感谢印度人。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公元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即现在用的计算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人很愿意学校这种新的算法。并把它传播到了欧洲。
六十进制是以60为基数的进位制,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闪族,后传至巴比伦,流传至今仍用作纪录时间、角度和地理座标。
数字60有12个因数,即1、2、3、4、5、6、10、12、15、20、30和60。由于拥有较多因子,六十进制的数可被较多数整除;换言之,可以分拆成多种不同的时间长度,例如一小时可以被看作2个30分钟、3个20分钟、4个15分钟等。60也是可同时被1至6整除的最小的数字。
在六十进制中,一小时相等于60分钟,而一分钟则为60秒。一个圆形被均分成360度,每一度有60分,一角分等于60秒。
虽然十进制要更先进,但是六十进制也有它的优点。如2/3这个数,在十进制下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六十进制下可以表示为40,是整数,这就方便多了。
‘拾’ 什么是十进制数怎么算的
十进制
首先,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离的十进位值制,就是中国的一大发明。至迟在商代时,中国已采用了十进位值制。从现已发现的商代陶文和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当时已能够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十三个数字,记十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这些记数文字的形状,在后世虽有所变化而成为现在的写法,但记数方法却从没有中断,一直被沿袭,并日趋完善。十进位值制的记数法是古代世界中最先进、科学的记数法,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李约瑟所说的:“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古巴比仑的记数法虽有位值制的意义,但它采用的是六十进位的,计算非常繁琐。古埃及的数字从一到十只有两个数字符号,从一百到一千万有四个数字符号,而且这些符号都是象形的,如用一只鸟表示十万。古希腊由于几何发达,因而轻视计算,记数方法落后,是用全部希腊字母来表示一到一万的数字,字母不够就用加符号“‘”等的方法来补充。古罗马采用的是累积法,如用ccc表示300。印度古代既有用字母表示,又有用累积法,到公元七世纪时方采用十进位值制,很可能受到中国的影响。现通用的印度——阿拉伯数码和记数法,大约在十世纪时才传到欧洲。
在计算数学方面,中国大约在商周时期已经有了四则运算,到春秋战国时期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已相当完备。其中,出现于春秋时期的正整数乘法歌诀“九九歌”,堪称是先进的十进位记数法与简明的中国语言文字相结合之结晶,这是任何其它记数法和语言文字所无法产生的。从此,“九九歌”成为数学的普及和发展最基本的基础之一,一直延续至今。其变化只是古代的“九九歌”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如四”止,而现在是由“一一如一”到“九九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