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数学怎么教都不会怎么办四年级啦愁死我了
数学的考察主要还是基础知识,难题也不过是在简单题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所以课本上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如果课本上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就没有触类旁通的资本。 1、对课本上的内容,上课之前最好能够首先预习一下,课后针对性的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不能偷懒,也可以在课后复习时把课堂例题反复演算几遍,毕竟上课的时候,做好课堂笔记。“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对于数理化题目的解法,光靠脑子里的大致想法是不够的,一定要经过周密的笔头计算才能够发现其中的难点并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终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2、其次是要善于总结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3、最后就是要加强课后练习,除了作业之外,找一本好的参考书,尽量多做一下书上的练习题(尤其是综合题和应用题)。熟能生巧,这样才能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使你的解题速度越来越快。 4、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习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因此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
2. 孩子数学计算题总是出错,简单的也做错,难得更不会做了,有什么好的改正方法呢
1、先从书写入手
有一种“粗心”错误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自作孽”的行为——孩子的字太潦草了,潦草到了自己前面写的数字,后面都能看成另外一个数字了。
2、步骤尽可能详细,尽量不要心算
在计算上“跳步”“心算”这种事情就好比是我们常说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样,稍微有一点点分神或者是受到一点点的干扰就可能会出错的。
3、常见错误分析
一是可以根据常见错误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二是每次计算之前看一遍自己容易出现的计算错误有哪些。
4、不必太过计较“技巧”
不少家长非常看重计算的技巧,即所谓的“巧算”。初期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可以作为一个趣味性的互动,父母是给孩子去介绍一些比较巧妙的、有规律的巧算方法。
5、养成检查的习惯
日常训练都应该“一遍过”才是。要检查的话,建议是尽量“逆运算”一下,或者换个方法算一下。避免因为思维的惯性导致发现不了错误。
3. 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有很多数学题孩子不会做,家长也不会做,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是培养孩子敢于向老师请教的习惯现在网上有很多的教学资源,完全可以帮助家长辅导好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听网课,也可以借助一些专门的作业APP。运用这种形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家长跟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如果家庭经济不错,可以考虑辅导班,如果家庭经济一般,借助亲友团力量,或者利用网络资源,是很好的选择。
因为家长小时候感觉很难的数学题,现在可能感觉不太难了,因为家长理解力比小时候强多了,所以只要是家长想学就一定能学会。和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学习,这样做的家长孩子会进步很快的。孩子最愿意和别人比着学习,特别是愿意和家长一块比着学,因为家长是让孩子感到最安全的人。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身体力行地去学了,孩子一定会效仿家长更用功地学习了,孩子的学习就会突飞猛进的进步。
4. 小孩在黄水小学读五年级,数学题稍微难点他就不会,该怎么办呢
小学五六年级数学还是有点难度的。诸如什么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问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牛吃草问题,鸡兔同笼,相遇,追即问题之类。要弄明白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是知识点的把握和熟悉掌握。例如:
1、已知甲数比乙数多25%,问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解决这种类型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明白分数单位1的概念并熟练把握什么是单位1或者说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何区分不同情况下的单位1。猛一看上述问题,对于这种问题没有接触过的孩子,可能说包括许多大人都会一头雾水。因为我们刚刚从3比2多1,则2比3少1中过来,于是,上述问题的结果难道不是乙数比甲数少25%吗?结果还真的不是。为什么呢?
这里只能用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才能让人明白是怎么回事。假设甲数是5,当乙数为4时,甲数比乙数多25%(或者说1/4),此时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呢?容易看出,乙数比甲数少1/5(20%)。如果认真看我们发现,得出上述结果的关键在于,当我们问5比4多几分之几时,分数单位是1/4,而当我们问4比5少几分之几时,分数单位不再是1/4,而是1/5。于是本来5比4多1和4比5少1中,如果把问题引申到分数中来解决时,其结果不再是相同的。这个结果的出现主要就是因为分数单位(也就是把什么看成单位1)不同而出现的。
2、关于牛吃草之类的问题:主要知识点个人以为要让学会让孩子明白恒量和变量的问题。孩子刚刚从恒量计算中走过来,诸如:水果多少钱一斤,现在需要买多少斤,问要花多少钱或者说现在知道买些什么有多少个,总共花了多少钱,问一个花了多少钱等等。但牛吃草之类的问题,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草的量是一个变数,因为草在生长,今天牛吃了多少的同时,要增加草今天的生产量。
当然数学是一个逻辑比较严密的学科。对于孩子,首先要看他是不是有学习数学这外方面的天赋。老实说,学习数学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天赋还是主要方面。其次,就是要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熟练的掌握;第三就是要让孩子多接触各种不同的题型,掌握某些特殊题型的特殊解法。多做多练习。当然,有好一点的老师引导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5. 二年级孩子数学应用题不会怎么办
二年级孩子数学应用题不会怎么办?朋友们,大家好,孩子们在学数学的时候,应用题是我们应该是最头疼的,今天,我们就和家长朋友聊聊二年级数学应用题孩子理解不好不会怎么办,希望帮助大家。
工具原料应用题笔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1
/4
首先在做题前我们要让孩子读题能够真正的理解题意,并且自己能够找到题目中的重点标出来,数学题必须要理清才会做题。
2
/4
难理解的话我们可以先把题里重点的东西圈出来然后再理解这个题目,再解答问题,然后做完可以在针对你标出来的进行检查。
3
/4
讲题过程中,对题目所提到的东西,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代替,让孩子主动参与解题,积极思考,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4
/4
所有的应用题,都是教材中的知识点串联,就是要考验孩子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能否举一反三。
总结
1
/1
1、真正的读懂题目。
2,把题里重点的东西圈出来再理解这个题目。
3,试着让讲题变得有趣。
注意事项
要认真的审题。
多多练习。
6. 我家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老是不会做,该怎么办呢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数学应用题老是不会做,说明孩子不会审题,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建议:多读题,并从问题入手(或从条件入手),找相应的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学会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7. 我孩子数学应用题很差,怎么办
1、在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尽量选择给孩子讲解题内孩子不懂的名词,讲解这个物件的原理,然后让孩子自己独立去思考。这样久而久之,积累的多了,孩子的成绩自然就提上去了。
2、日常内多给孩子讲解一些生活常识,比如:去买菜花多少钱,剩多少钱、坐车时看里程表的工作原理啊等等!当他们脑海里积累的越多,对应用题理解能力越强。
3、多作课外题,知识都是一点点积累来的,一天做5道应用题,坚持一年甚至几个月,所以,积少成多,久而久之孩子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和方法都会有独到的见解。
4、多看有关生活常识的课外书!每天看几件陌生的生活常识,时间长了,应用题里所出现的名词,他们脑海里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孩子可以读懂题意的时候,那么应用题也将变成计算题了。
注意事项:
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数学。数学应用题目前在小学教材称为问题解决,意思一样,只是换了名称,而应用题主要来源就是生活实际。
涉及问题面很多,如打折问题、钟面问题、年龄问题、行程问题、比多少、倍数关系等问题都存在我们的身边,家长要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提高理解能力。
8. 孩子数学不好,题目又看不懂,该怎么教法
孩子数学学不好,应该是很多家长都头疼的问题。要想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扭转他的错误数学思维才是关键。
因为错误的“数学思维”是单靠记忆去做题,而正确的“数学思维”则是依靠理解去做题。
朋友家小孩今年上了四年级,据他的老师反映:孩子做数学题很死板,只靠死记硬背。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朋友给他的孩子报了一个某知名培训机构的网课,但没想到孩子却越学越差。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与学习有关的问题都能够通过课外辅导解决,家长首先需要知道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
文章图片1
学数学最需要的就是“理解”,所以帮助孩子扭转错误的数学思维才是家长最应该做的。
那么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1、家长需要认清现阶段的学习目的,比如帮助孩子改变数学的学习思维,那么就不要追求对知识点的补充。
2、如果家长坚持给孩子上辅导班,就需要从三年级开始。三年级的内容比四年级简单,而这样做的目的其一就是让孩子用新的思维去学习,这样才能逐步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其二就是增强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会更愿意把这种新的思维坚持下去。
文章图片2
3、不要让孩子看直播课,而是要看录播课。因为直播是需要建立在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度很高的基础上,而录播即使他听不懂也能暂停多听几遍,目的就是给他足够的时间去理解,也是为了尽量让他摆脱靠死记硬背学数学的弊端。
4、前几节课家长一定要耐心陪着孩子一起上课,先帮他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具体的操作是,家长把重要的知识点或者是认为孩子没有听懂的部分在课后询问他,这样能就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问题。
5、让孩子当小老师,把所学习到的内容给家长讲一遍,以此来判断他是否真的听懂了,而这也是“强迫”他认真地用理解的方式去听课。
9. 孩子数学题总不能理解,而且不会举一反三怎么办初中学生数学不会举一反三
摘要 像这种情况主要就是因为孩子对理科不感兴趣,他的逻辑思维方式太单一。这是先天性造成的,没有办法改变,后期的努力只能是多看书多做题才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