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学好数学很关键,怎样让幼儿学好数学
激发兴趣很重要
由于我很喜欢数学,因此我愿去学它,因此我还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任何的千难万险也想要去摆脱;战胜困难所得的来的感受又提高了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更喜欢数学了。一个很容易的正循环摆放在我们眼前,所以说,学好数学,激发孩子的兴趣很重要。
取得成功感受的累积
每个孩子都想变成学者,发现人的本质心愿,都是有被认可和器重的需要,都期待获得造就和发展。教育工作者应当擅于发觉学生的一点点发展,给不一样学生提不一样的要求,让他们还有机会取得成功,感受取得成功时的满足感。
具体方法:给孩子讲题时不必一下子把构思都说完,要以提出问题的方法正确引导孩子学会思考,或讲一半,留一半让孩子自身思索。假如孩子没有能力思索下一半,最少要让孩子学会思考到下一步。自然,父母还需要适度给与语言激励,一方面提高孩子的信心,并让孩子感受单独解决困难的成功感,另一方面,父母也会在激励孩子的环节中改善对孩子的了解,塑造孩子对同一难题深入考虑的能力和习惯。
B. 怎样教孩子学数学
儿童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教授方法十分重要。 由于儿童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因此父母在教儿童学数学的方法要生动、有趣和形象化,把孩子所看、所听联系到数学问题,然后通过最简单最形象的方式来教授孩子。学好数学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的重要。那么怎么教儿童学数学呢?教儿童学数学的几个重要的方法有:
1、教孩子要有耐心,从易到难:大部分的父母都属于急于求成,总是希望孩子多掌握一些知识,不要着急,可以教孩子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慢慢地加深难度。
2、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孩子对数学基础有了广泛的应用,就不再老是背加法表、减法表、乘法表,而是可以学习一些可以实际应用的。父母可以培养小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孩子从中可以理解数学的概念,比如量的概有念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厚薄等。
3、可以让孩子从形状入手学习数学: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会画圆、正方形、长方形。父母可以让孩子涂色,看哪个图形涂色时间长,也可以用报纸来演示,折一次,减小一半的面积,再折一次,又减少一半,这都属于基本平面图形的学习。
4、父母在教孩子数学的过程中用形象的图片表示:孩子一般对图画是非常感兴趣的,用形象的图片,例如一些小兔子或者是苹果来形象地表示数字,通过这些来练习数学。
5、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这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手段。给孩子买上一个小本子,专门让孩子把平时做作业包括考试时出现的错题,在错题本子上做出订正与总结。在复习阶段让孩子再翻看一下错题本子上的错题,那么孩子就能明白什么地方需要特别留心,这时复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能用到数学知识的,都可以让孩子动动脑筋帮助解决一下。总的来说,孩子学好数学必须要坚持。每天学的新内容,到第二天要及时复习。这样循序渐进,学数学就会既轻松又高效。
C. 孩子学好数学,有哪些小窍门
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从小打好基础,孩子学起数学来就不会很吃力。孩子学习数学的小窍门,我认为首先是兴趣的问题,要通过老师的引导或者家长的引导,让他对数学,对数学问题,生活当中的数学应用能够感兴趣;其次,我认为是给他设置一些不同难度的挑战题,孩子们都喜欢挑战,让他从易到难逐渐的感受到挑战的快乐,就会喜欢上数学。要想数学学的好,思维能力很重要。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生活密切相关。想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学好数学,会玩懂生活是关键。
D. 如何辅导一年级小学生学好数学
辅导一年级小学生学好数学,要对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育内容,作一番认真地学习与分析,并要根据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采用与学校老师大体一致的方法,方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1、摆学具学:
如5的组成,先拿出5个圆片,然后有规律的分摆圆片 ,后2个是前2个交换位置得到的只要记住前2个就可以了,因此,10以内各数的组成与分解的学习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有规律的分摆,有规律的记忆。
2、用游戏记:
在孩子通过摆学具得出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后,可采用一些游戏的方法,让孩子加深印象,达到熟练的目的。如对手指、对口令、拍手等。这些方法,可在平时走路、睡觉前夕,经常化的练习,使孩子达到脱口而出的目的。
一年级数学的内容及要求
1、1—10各数的认识,写法和加减法:包括实物图,数10以内的数,1—5各数的认识和写法,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0的认识和写法,加0减0和得数是0的减法,6至10各数的认识和写法,10以内的加法、连加、连减式题。
2、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数11—20各数,十和几组成十几,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钟面整点的认识。
3、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
4、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及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E. 小朋友怎么样学习数学
对孩子的数学教育,一方面给孩子建立数学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生活中点滴渗透。
1、增强瞬识数能力
瞬间识数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在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能立刻反应过来这个数字代表的实际含义。
这份能力的好处,可以减少孩子在脑中判定数量的时间,提高回答效率。
平时,家长想要训练这份能力,可以从生活中找实例:
比如出去吃饭要几双碗筷,吃水果的时候,抓一把樱桃,让孩子估计总共有几颗。
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判定数量的情况,都可以要求孩子来完成,这其实就是在训练孩子的瞬间识数能力。
2、凑十法熟练应用
数学早教中,加减法尤其是20以内的加减法,关键就是要能灵活运用凑十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
8+6,将8拆分为4和4,得出4+4+6=14的结果。
考虑到数学本身的抽象性特征,在一开始早教时,可以先以书面形式进行练习,待孩子熟悉后,再训练口算能力。
3、基础练习不能丢
一些家长在看到孩子已经能够进行口算后,就觉得不必再做书面的计算习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书面式的练习,对孩子来说,是熟悉计算最好的方式,
未来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口算只是早教中一个附加能力,使用率最高的还是笔纸的计算。
4、善用生活中数学
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都暗含着数学计算,家长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计算机会,给孩子提供多样化计算环境。
超市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给孩子练习计算能力的地方:
购买多件商品后,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可以让孩子自己来算一算。
同样的产品,在打折促销时,不同的方案,到底应该买哪一种,会更加优惠。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高的学科,家长只要善于发现,就能找到很多练习的机会。
5、让计算变趣味性
计算本身就是非常枯燥的事情,但是掌握计算能力,又是不可避免的,
这时就需要家长开动脑筋,多找一些有趣的形式,锻炼孩子的口算能力。
比如:今天是5月20日,距离六一儿童节还有多少天?
外婆今天买了12个苹果,家里五个人都吃了一个,还剩几个苹果?
多样化的提问,会让孩子更乐于去使用自己的计算能力。
F. 辅导孩子作业,如何辅导孩子学好数学
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只是暂时的,引导赞美孩子看到每一次努力后取得的小小进步,鼓励孩子在数学学科上投入比以前更多一点的时间和精力。找老师了解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了解孩子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情况。
家长平时无论多忙,都要找一些时间翻看一下小孩子的数学教材,找一些自己懂的问题装作不懂问问孩子。如果他回答正确就借机表扬一下,如果回答不出来或者不准确,也不要批评更不要打骂,要跟孩子一起翻书到相关章节寻找答案,让孩子明白书上的知识就是解决各种问题的答案或者关键,那么当孩子以后在学习中或者做题时有问题会去主动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