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知道中班数学:相邻朋友在哪里
中班这节数学课,我施教了2次,在老教师那认真的听课学习了一次,这一次数学活动的施教,让我成长了很多,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以前总是以为自己知道了这些问题就可以,一直的安慰自己,慢慢的改就好了,每一次对自己、对孩子都是宽容的,但是这次通过王老师的点评和与中二班何老师的施教情况进行比较,我焕然知道之前对自己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这样下去将是耽误自己,耽误孩子,同时也给搭班朱老师带来了工作上的负担。在听何老师的数学课之后,何老师只是简单的问了我一句:“感觉怎么样?”“有很多点值得我学习”随后,何老师给我细心的指点,一、数学课有它自己的体系,不能像语言那样,要循序渐进;二、操作习惯,首先说好收的指令,操作习惯一定要严格要求,必须要求到每一个孩子;三、操作材料的投放要有效且可循环利用,减少老师的工作量。这是身为资深教师的针对课堂教学活动给我的三条建议,现在回想我的课堂,正是缺乏这三。
从教学内容对比:何老师教学方式,首先是直奔主题,从家里的邻居的导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话说;第二,数字宝宝2也有邻居,用更加形象的方式,房子下面有三个房间的形式,引导孩子观察。首先是幼儿自己观察为什么是1,3,幼儿有按照1-10的顺序数的,然后何老师总结一个更好的方法:多1和少1。随后在以后的的环境,也用这个方法去比较。这一环节,何老师的教学方式符合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孩子在前,老师在后,消弱师本位,让在我第一次施教的时候,就忽略了这一点。第三,幼儿操作,出示4,让幼儿用用点卡操作,首先提问“4”可以用几个点表示,其次打开点卡,复习点卡,最后再让幼儿操作。在此环节,何老师并没有多说多少,没有示范,只是讲明白要求,而我一般对孩子的要求,总是重复,对幼儿的操作,有时候也会给提示,看了何老师的施教,自己的行为是多此一举,完全没有必要。看完何老师的施教,首先课堂氛围很好,在这一基础上,孩子的倾听能力才能提高,其次关键问题简明,是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最后流程清晰,循序渐进。
在听完之后,我紧跟着就进行了二次施教。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更多的是对教材的分析,对施教对象的年龄特点的分析,对施教的方法的分析。在王老师指导下,重构的教案,实施的过程看,孩子们自己发现“台阶”感知了多1和少1,课堂上游离孩子相对减少。孩子在感知相邻数的基础上,让孩子自由操作?34想让孩子考虑3的另外一位相邻朋友,然后再给他们吃糖葫芦,相对应要吃几个,数与物的对应。第二次施教下来,孩子了解了相邻数的特点,只有几位幼儿不能需要再次请教老师。
这次的施教,基于孩子的立场,试试的效果更佳明显,不仅教学目标的完成,老师的内心也有所满足。以后备课,不仅要备好教材,更多的要备好幼儿,备好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才是我的成长的捷径。
⑵ 中班数学 相邻朋友在哪里 活动反思
不懂你什么意思
⑶ 小班数学活动《好朋友在哪里》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是小班计体美教研组的三研课,由于一研课、二研课上得比较完美,到了三研课就完全打破前面的模式,重新设计。一研课、二研课时教师先集体讲解,认识一样多、多和少,幼儿再动手操作。三研课就改成先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幼儿自己操作中体验到一样多、多和少,这时教师再引导幼儿认识一样多、多和少。另外考虑到幼儿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学习的特点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组织的数学活动在内容的选择与操作方面离不开生活实际,教学演示材料与操作的材料都结合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事物,强调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方面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这些特点。
活动感受与反思:
一、从感兴趣话题引入,注意数学与生活联系
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认为,当孩子的学习材料是他们所熟悉的并感兴趣的事物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尝试,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方法对其进行创造。爱小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本次活动我结合孩子爱动物的这些特点,设置教育情景小动物来做客,导入语:“今天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小动物们也来做客了。”让孩子对小动物的做客产生兴趣,另外通过游戏让孩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孩子的参与热情与探究欲望,获得亲身的体验。
二、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孩子特点层层深入
从幼儿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孩子主动学习、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层层深入让孩子轻松学习。活动刚开始教师请幼儿给小兔排队,再给小兔吃萝卜,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请幼儿比较两者的数量关系。直接地操作图片,深入浅出的提问很快吸引了大部分孩子的注意,“是不是每只小兔都有萝卜吃?”幼儿很快就理解了“小兔和萝卜一样多”。接着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猴子和桃子的数量,“是不是每只小猴都有桃子?小猴和桃子谁多?谁少?”孩子的兴趣很浓厚,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这对他们没有难度,孩子们很快发现小猴多,桃子少,教师在一旁鼓励孩子回答完整就可以了。然后,又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演示教具,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小鸡和虫子的数量,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小鸡和虫子多少关系。通过层层深入、合作交流突破难点,让幼儿易于理解与接受。
三、关注学习方式,让孩子在操作中主动学习
教师努力为孩子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开始教师就安排幼儿自主操作活动,让孩子在操作中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给小动物排队,给小动物喂食,来感知动物与食物两组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操作活动中创设了一些游戏的情境,把摆放材料变为有趣的手脑并用活动,使幼儿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与乏味,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果。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幼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动的最后延伸活动“送给教室里的猴子送桃子”,教师没有事先考虑清楚游戏的细节问题,如:小猴的队伍里没有红旗,幼儿不知从哪只猴子送起;在让幼儿操作前,教师应示范一下如何给墙壁上的猴子送桃子,幼儿有些不知所措,这一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整个教学活动显得有些“虎头蛇尾”。
⑷ 中班数学相邻的朋友在哪里教案
《相邻朋友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初步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
3.乐于参于游戏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5只小动物图片、5座房子、1~5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看数字拍手。
二、基本部分:
1.小动物找邻居
(1)通过小兔搬新家,初步感知“邻居”概念。
师:今天有个小客人来到我们班,我们欢迎它(教师出示小兔)!
师:小兔刚刚搬了新家,住在三号楼,搬了新家后还有了两个新邻居,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住在家两边的小动物就是小兔的邻居。
问:乌龟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少1,小猪家住在几号楼?
小狗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多1,小狗家住在几号楼?
教师小结:原来邻居就是住在隔壁的人家,小动物们都有两个邻居,就是住在他们前面和后面的小动物。
2.数字朋友找邻居
师:小动物们有了新邻居真开心,这里有一些数字朋友,他们也要来找邻居了。
教师出示数字1、2、3、4、5
提问:数字2的邻居是谁和谁(1,3)?
(因为1在2的前面,比2少1;3在2的后面,比2多1)
教师小结:一个数与它前后邻居的关系,[.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是相邻数关系,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所以2的相邻数是1和3。
3.游戏:找朋友
(1)教师幼儿共同游戏:找朋友
(2)幼儿自主游戏找朋友
4.幼儿操作《幼儿画册》
5.活动评价
⑸ 小班数学活动《好朋友在哪里》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哪个多 哪个少》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是小班计体美教研组的三研课,由于一研课、二研课上得比较完美,到了三研课就完全打破前面的模式,重新设计。一研课、二研课时教师先集体讲解,认识一样多、多和少,幼儿再动手操作。三研课就改成先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幼儿自己操作中体验到一样多、多和少,这时教师再引导幼儿认识一样多、多和少。另外考虑到幼儿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学习的特点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组织的数学活动在内容的选择与操作方面离不开生活实际,教学演示材料与操作的材料都结合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事物,强调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方面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这些特点。
活动感受与反思:
一、从感兴趣话题引入,注意数学与生活联系
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认为,当孩子的学习材料是他们所熟悉的并感兴趣的事物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尝试,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方法对其进行创造。爱小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本次活动我结合孩子爱动物的这些特点,设置教育情景小动物来做客,导入语:“今天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小动物们也来做客了。”让孩子对小动物的做客产生兴趣,另外通过游戏让孩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孩子的参与热情与探究欲望,获得亲身的体验。
二、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孩子特点层层深入
从幼儿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孩子主动学习、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层层深入让孩子轻松学习。活动刚开始教师请幼儿给小兔排队,再给小兔吃萝卜,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请幼儿比较两者的数量关系。直接地操作图片,深入浅出的提问很快吸引了大部分孩子的注意,“是不是每只小兔都有萝卜吃?”幼儿很快就理解了“小兔和萝卜一样多”。接着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猴子和桃子的数量,“是不是每只小猴都有桃子?小猴和桃子谁多?谁少?”孩子的兴趣很浓厚,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这对他们没有难度,孩子们很快发现小猴多,桃子少,教师在一旁鼓励孩子回答完整就可以了。然后,又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演示教具,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小鸡和虫子的数量,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小鸡和虫子多少关系。通过层层深入、合作交流突破难点,让幼儿易于理解与接受。
三、关注学习方式,让孩子在操作中主动学习
教师努力为孩子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开始教师就安排幼儿自主操作活动,让孩子在操作中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给小动物排队,给小动物喂食,来感知动物与食物两组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操作活动中创设了一些游戏的情境,把摆放材料变为有趣的手脑并用活动,使幼儿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与乏味,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果。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幼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动的最后延伸活动“送给教室里的猴子送桃子”,教师没有事先考虑清楚游戏的细节问题,如:小猴的队伍里没有红旗,幼儿不知从哪只猴子送起;在让幼儿操作前,教师应示范一下如何给墙壁上的猴子送桃子,幼儿有些不知所措,这一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整个教学活动显得有些“虎头蛇尾”。
⑹ 中班数学活动《相邻朋友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优秀中班数学教案:相邻朋友在哪里(相邻数)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相邻两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活动重点:
学习5以内的相邻两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掌握5以内的数序,5以内的大数卡各两张,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读数字1~5。
游戏“报数名”。把大数卡发给5个小朋友,请他们拿着数卡站成一排。教师报到数字几,手拿相应数卡的幼儿把数卡举起来,大声的念“我是数字几”。
二、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
1、理解“相邻”一词的含义。提问:每个小朋友左右看一看,坐在你旁边的小朋友是哪两个?我们可以说XX和XX诗我的相邻朋友。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相邻朋友是谁和谁。
2、理解相邻数的意思。数字也有相邻的朋友,想一想数字2的相邻朋友是几跟几呢?为什么?学说:2的相邻朋友是1和3。
3、讨论3和4的相邻朋友是几和几。学说:3的相邻朋友是2和4,4的相邻朋友是3和5。
4、理解相邻两数间的关系。出示1、2、3三个数字,提问:2的相邻朋友是1和3,2和1比谁多,多多少?2和3笔谁少,少多少?请幼儿比较其他数与相邻朋友的关系。
三、游戏“相邻朋友在哪里”。
教师把1~5的数卡发给5个小朋友。教师任意出示一张数卡,然后问:我的相邻朋友在哪里?拿到相邻数的两个幼儿上来,按照数序分别站在教师的左右两边,并回答:你的相邻朋友在这里。
四、幼儿做相关练习。
幼儿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用点子或写数字的方式表示数字的相邻朋友。(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⑺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儿不一样及反思
活动目标: 1、 启发幼儿找出图形间两个相同点,并作记录。 2、 培养幼儿抽象概括图形特征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挂图2幅、标记若干。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篮子、胶水、小标记。 活动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教师讲解提问启发幼儿找出图形间的两个相同点,并作记录。 难点:让幼儿通过说、作操作材料,从而培养幼儿抽象概括图形特征的能力。 活动过程: 1、 集体活动。 (1) 引导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请谁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小兔)小兔子告诉我它有好多好朋友是图形宝宝,我们来看看都是谁?可是图形宝宝今天给小兔子出了几个难题,小兔子不会做了,要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帮它。” (2) 出示挂图一,概括两个图形间相同点。
⑻ 小班教案 颜色朋友在哪里 教学反思
《颜色朋友在哪里》教学反思:
《颜色朋友在哪里》中的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较高,但不能很快地找到并说出颜色在哪里。小班年龄的孩子语言能力发展较弱,缺乏相应的语言技能,可在日常活动、教育活动等活动中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让孩子想说、敢说、会说。老师要积极利用活动室内的环境因素和家长资源,鼓励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各式各样的动物玩具,丰富活动的游戏材料。
《颜色朋友在哪里》教案
本课的导入是先让幼儿跟着钢琴有节奏的做拍手律动,目的是稳定幼儿的注意力,然后以‘一只孤独的小鸭’展示给幼儿,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小鸭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感到孤独。
但大多数幼儿不能够说出‘孤独’,应该让幼儿只观察小鸭的表情,戴上小鸭头饰以‘孤独小鸭’的身份向幼儿表演找朋友的场景(请三位幼儿事先准备好一段:在这里,在这里,朋友在这里)一边表演一边反复唱歌曲3~4遍。
⑼ 中班数学:相邻朋友在哪里 详细�0�3
中班数学:相邻朋友在哪里教学目标:1、学习5 以内的相邻两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 或少1 的关系。
2、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教学准备:1、掌握5 以内的序数。
2、5 以内的大数字个两张,《幼儿画册》(第三册第17 页),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游戏“报数名”。
二、学习5 以内的相邻数。
1、理解“相邻”一词的含义。
2、理解相邻数的意思。
教师把1-5 的数卡发给5 个孩子,任意出示一张数卡 问:我的相邻朋友在
哪里?拿到相邻数的两个幼儿上来,按照数序分别站在老师的两边,并回答:你
的相邻朋友在这里。
四、幼儿做练习。请幼儿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用画点子的方式表示数字的相邻朋友
⑽ 数学教案《好朋友在一起》观察及评价
通过碰球游戏让幼儿复习4以内的组成。在课件的辅助下让幼儿更形象地认“+”、 “=”号,并通过应用题学会列算式。通过学习,练习,让幼儿加深对4以内加法的认识。通过课件、教师引导,让幼儿学习4以内的减法,并能够列出算式,在会列算式基础上,尝试编简单应用题。通过练习让幼儿巩固对4以内加减法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复习4以内的组成,初步学习4以内的加、减。
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
3、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4的分合的概念。
2、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一份、幼儿画册三(23)、有趣的数学(5)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做碰球游戏,复习4以内的组成
1.教师交代碰球游戏规则:今天呀,我想请小朋友们和数字宝宝4来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是4。比如我说:"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你们就说:"你的1球碰3球"。
2.组织幼儿练习。小精灵儿童网站
3.和幼儿正式玩碰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