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数学德育的功能有哪些

数学德育的功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1-26 09:01:51

㈠ 德育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

㈡ 德育的功能有哪些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心理健康。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2)数学德育的功能有哪些扩展阅读:
德育的功能
1、社会性功能,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2、个体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个方面发生的影响,其中享用功能是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3、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和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

㈢ 德育目的的功能有哪些

德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道德道德的品质,有哪些什么样的人,才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等等一系列的道德教育,让学生们从学校里,从小学开始就是哈尔滨教育找到了在社会有用处啊。

㈣ 德育的功能有哪些在新时期怎样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

德育除社会功能外,它还具有并发挥着日益明显的外在的或工具性的自然功能和内在的或本体性的个人发展的功能。德育除了政治性、思想文化性功能外,它还日益明显地发挥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的功能。

德育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
2.德育的个体智慧发展功能
3.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4.德育的经济功能
5.德育的政治功能
6.德育的文化功能
7.德育的自然性功能
我也在看这本书

㈤ 德育目的有何功能

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㈥ 德育个体性功能包括哪些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主要是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作用。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主要表现在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和享用等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上。

1、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这些观念、原则和规范看起来似乎是约束个体的东西,但正是这些东西却能使个体在社会性生活中顺利生存下去。德育使人的活动成为一种合规律、合道德的活动,使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改造。

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德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不断改进,形成更高质量、更具丰富性的个体道德人格。

3、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是德育成为个体幸福生活的需要,接受德育的过程就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个体因此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

德育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如果追溯,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

㈦ 如何发挥初中数学的德育功能

摘要:在教师队伍中存在不少“重教轻育“的教师,他们或者只重视教学,不重视育人,认为育人是政治教师、班主任的事;或者只会教学,不知如何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实际上,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学科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发挥学科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以汇成一股持久的德育合力,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

㈧ 主题班会有哪些德育功能

在众多过程中,班会,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的本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主题班会是一项重要的集体活动,是班主任通过班集体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高度热情和智慧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由于主题班会是在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集中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它强化教育渗透,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主题鲜明,针对性强 主题班会是经过充分准备,围绕一个明确的目的召开的班会。这从鲜明的主题的名称就可以看出。例:“祖国,我的母亲” “老师——我爱您” “诚信在我心中”等,一看主题班会的名称,就能受到教育感染作用。班主任是主题班会的组织者,是导演,起着主导作用。在确定班会内容及主题时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思想学习,精心设计,精心准备。本学期开始我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社会、学校出现的一些现象,召开了“诚信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并要求学生在周记中说说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有过哪些不诚信的事。主题班会后,有的同学向我讲了“悄悄话”,倾吐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诚信行为。这个主题班会,深受广大同学的欢迎。 二、高素质,知识性强 主题班会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又是主题班会的主体,一个好的主题班会要看是否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是否都参与了活动。主题班会从准备到召开的整个过程,学生都在不断的学习,有的还是书本上、课堂里得不到的知识。例:我们召开的“锦绣中华漫游记”,每个同学接受了“专访”任务,大家可高兴了。到处找资料,找图片,请教父母,写各地“风土人情”,写“民俗民风”简介等。这个主题班会后,不少同学反映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大开了眼界,感悟了情操。 三、知行结合,实践性强 德育过程特点之一,就是认识与实践。知和行的统一,重在实践,重在行为,这也是德育目的性的要求。对于初中学生不要多讲道理,应以具体的事例、典型形象去启迪、影响他们。对其行为要严格要求反复强化。直观形象的主题班会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例:我班自编自演的心理剧《走出心灵的亚马逊》、一班的《考试》等等,都鲜活的再现了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同学们通过观看,可对照他人修正自己的言行,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使知和行达到了统一。 四、形式多样,情趣性强 主题班会的形式很多,不拘一格。报告会,讨论会,走出去,请进来等。主题班会根据寓教于乐的特点,让学生们在唱、说、跳、讲、玩中受到教育,心灵受到启迪。如“教师节”举行的主题班会,不仅使在场的老师充满了自豪、激动,而且一股强大的暖流把师生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像这样的主题班会将会永远留在学生心中。 “主题班会是德育的聚光灯”。近年来,我校以主题班会为突破口,完成了德育目标任务,落实了德育内容。主题班会充分发挥了他的德育功能及效应。在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要施教目标的今天 ,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基础,而智力开发的原动力则是“兴趣”。德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兴趣,从而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㈨ 数学教育的德育和美育价值的表现有哪些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实施培养人的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的目的和德育、智育、体育等一样都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重要环节.而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从内容方法还是从表现形式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神奇的美学因素.因此数学教学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
而中学时期是人的审美性情较为突出的时期,作为数学教师应利用这个时期不失时机的向学生揭示数学美,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感知和理解数学美,使学生在愉快的数学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充实丰富精神世界,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造潜能.
可是,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在教学中的落实.那么究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中的美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对于完成美育的教育任务却常常落不到实处,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往往成为一句空话,而通过对数学美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醉于数学美的享受之中,心旷神怡,使身上的肌肉松驰而消除紧张学习带来的疲劳,调节生理节律,使大脑得以积极的休息,实实在在地完成美育的教育任务.
事实上,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美即是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命题模型、结构系统、推理论证、思维方法……之中的简单、和谐、严谨、奇异等形式,它是数学创造的自由形式,它揭示了规律性,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
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它们虽然蕴涵着美的因素,但由于数学的美主要是通过数学语言来体现的,具有一定的间接性、模糊性.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美的存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感知力,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比如,对于任意三角形,它们的三条中线总是交于一点,使学生看到各种三角形都是如此而并非巧合,显示了一种奇巧的美.同样,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三条垂直平分线、三条高也分别交于一点,更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既使是最简单的图形——三角形也蕴藏着铁一般的规律.
从数学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出发,变抽象为直观,充分揭示其美的内涵是数学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空间审美感知力(即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征的感知力)的培养也是如此,解析几何中讨论的空间曲面是对称的,对称虽然显得呆板,若将其看成一种美,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图形和它们的方程之间有着怎样的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数学中蕴含的美感,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分析鉴赏能力.
二、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数学审美想象力
数学审美离不开想象,想象在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谈数学审美想象力,就不能不提到“0.618”这一数字.“0.618”在数学上称为黄金分割数.按此比例把线段分割做成像框给人以协调的感觉;它可以把圆十等份,做成正十边形,连接对角线又可得到正五角星;另外,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部存在着一个最佳藕合系数,其变动范围在0.617-0.675之间摆动,正巧把黄金分割值0.618包括在内.人类意识活动的最佳状态的重要条件是脑心耦合机制,即心脑以心、脑最佳频率耦合的形式参与了思维.这些都并不是巧合,而是缘于数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美.
又如,在讲授利用圆的内接多边形面积的极限来求圆面积时,结合我国魏晋时代数学家刘徽首创的“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说明刘徽想到了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并认识到了在一定条件下无限可以向有限转化,这在当时是一种多么新奇美妙的数学思想啊!
再如,对数的学习是比较机械的、枯燥的.如若在本章学习之前,先提出一个问题,“一张0.01mm厚的纸折叠十次以后,有多厚”学生是可以计算得了.在此,又提出问题,若是折了100次呢?有的学生或许可以算得,估算即为2100层纸厚,为2100=(210)10≈(103)10=1030即为1030×0.01×0.01×0.01km=1024km,这有1024公里长度,学生都为之惊叹.这一数字,只是估算,学生感到有趣、好奇,它的新颖奇特在学生的心灵中引起了一种愉快的、孕育着丰富的“美感”想象.进一步为了解决这一繁而惊人的计算,而因追求计算的“简单性”——数学美的表现形式之一,导致了对数计算方法的产生.学生带着兴趣、美感、追求,开始学习对数运算.
三、教师应以美启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对数学美的完善与追求,是发现新理论、创造新发明的重要线索和有力手段.事实上,当某个理论、某个问题或某个对象,无论是其思想内容,还是其形式方法,尚未完善时,往往会遵循审美标准、依据美的规律去继续创造、发展直至完善它,这就是创造性审美思想.
创造性审美思想具有直觉性、统一性和创造性,创造性审美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处处有所体现.
当n是自然数,n!表示从1到n的n个自然数的乘积,而当n=0时,0!显然无意义,这就破坏了阶乘定义的整体和谐美,考察公式Cnm=m!/(n!(m-n)!),这里m、n是自然数,且m>n,当m=n时,左边为Cnm=1,右边为m!/(m!0!),为使m=n时,公式仍成立,就必须补充规定0!=1,从而满足了和谐性.
数学美作为一种诱因,往往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一旦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了审美趣味性,学习过程便会在前进中留下美的轨迹,审美趣味将成为学生心理生活的催化剂,成为学生积极的自我完善的力量,让学生对前、后知识进行比较,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的有序结构和解题的方法体系,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例如,为了介绍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几何意义,教师要求学生将公式αn=α1+(n-1)d变形为αn=dn+(α1-d),看到当d≠0时,αn是关于n的一次式.若令y=αn,x=n,k=d,b=α1=d,则可得直线方程y=kx+b,由此可见,以自然数集N为定义域的函数αn=f(n)的图象应是直线y=kx+b上那些x∈N的点的集合,而这一直线的斜率k=d,在纵轴上的截距b=α1-d,这就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几何意义.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直线方程的形式是相同的,学生从中获得了和谐的美感,很自然,在和谐美的启示下,学生容易将经过两点(x1,y1),(x2,y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k=(y2-y1)/(x2-x1),创造性地用来解决由等差数列的两项αm、αn来求其公差d的问题,即d=(αn-αm)/(n-m),此公式还能简捷地用作解决不少的等差数问题,学生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启迪了思维,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数学中处处蕴涵着美,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潜心挖掘数学中美的因素,潜移默化的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阅读全文

与数学德育的功能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2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88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3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2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6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9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7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84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6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0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3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66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1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3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1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2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0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