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读作写作的问题
单纯的读数数字写汉字,例如105读作:一百零五,而读运算,例如乘除法或比就写数字,例如六年级读比2:3就读作:2比3。2×7=14是乘法运算,所以读作 2乘7等于14。它强调的是运算的读法。
读作:用中文字按读的方法写出来。
写作:用阿拉伯数字把数写出来。
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板书:除法) 可以这样列式:12÷4=3 (摆的方法不同,列式也不同。) 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是除号。
数学乘法历史:
最早最详细的关于十进位制乘法的规则,首见西元400年左右孙子算经。 孙子乘法在9世纪经花拉子米介绍而流行于阿拉伯国家,13世纪被翻译成拉丁文而流行西方。
印度的格子乘法在唐代流入中国,在9世纪初经花拉子米介绍到阿拉伯,但都未能流行。英国政府提出了改革数学基础教育的想法,他们要求英国的小朋友们在小学毕业之前必须熟练掌握“12乘以12以内的乘法表”,卡梅伦的“尴尬之问”也正是发生在这一政策的新闻发布会上。
㈡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乘除混合题,先算哪一步
在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计算时需要遵循四则运算规则:
1、需要按顺序进行计算
2、先算乘除后进行加减
3、如果有括号需要先所括号内的
㈢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教学目标:
让学通过经历乘法是由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的简便形式的变化过程。 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的数学实际问题,并能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乘法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的来源,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两个“因数”所表示的意义 授课过程: 揭示课题 动画明星“熊二”统计小鸟数量的形式导入,发现使用同数连加的不方便。然后请求“贝贝”老师的帮忙,引出乘法的来源。
认识乘法 讲解乘法如何从加法转变而来,进一步讲解乘法各个部分名称的认识。 把连加如何写成乘法。 “几加几的问题”如何写成乘法算式。
练习巩固 看图算出花朵数量 帮助王爷爷数出绵羊的个数 (通过看图写乘法,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并巩固)针对智力障碍五年级学生创作,根据本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的情况我的微课的设计思路如下: 用有关动画明星的故事情境导入,提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热情。
在整个微课的讲解中我速度缓和,用这种方式来适应智力学生的理解特点。在整个过程中我是字幕结合语音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
㈣ 二年级乘法公式有哪些
二年级乘法公式有以下: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二年级公式法则
因数x因数=积 ,积÷因数+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商x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小数乘法法则: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㈤ 二年级学生背乘法口诀
首先,我们要告诉孩子,乘法口诀表又叫“九九乘法口诀表”,顾名思义,这个表有九行和九列组成。而且,整个口诀表像一个楼梯形状,让孩子发现并记住这个特点,就容易使孩子将整个表的结构记在脑子里,加深形象记忆。
其次,要告诉孩子,背诵乘法口诀表时,应该逐行背诵,而且,每行开始的第一个字一定是以“一”开头的,一共九行,每行都是以“一”开头。这样,孩子在背诵的时候就不会摸不着头绪了。
其三,还应该注意,每列的第一个式子跟它所在的行有关。刚才说的是每列第一个字是以“一”开头的,那么,第二个字呢?我们发现第二个字是它所在的行数,看如图所框的位置就知道了。通过二、三项这两个特点,可以轻松将每行第一个式子记住。
怎样教孩子记住九九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小窍门 原创
2015-03-20 131 12168
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就要学习数学运算了,其中,背诵乘法口诀是一项孩子必备的内容,有的孩子虽然很快就记住了,但总是记不牢固,主要原因是孩子没有充分把握住其中的规律,死记硬背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小编总结了几点规律,如果把这些小窍门教给孩子,应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告诉孩子,乘法口诀表又叫“九九乘法口诀表”,顾名思义,这个表有九行和九列组成。而且,整个口诀表像一个楼梯形状,让孩子发现并记住这个特点,就容易使孩子将整个表的结构记在脑子里,加深形象记忆。
其次,要告诉孩子,背诵乘法口诀表时,应该逐行背诵,而且,每行开始的第一个字一定是以“一”开头的,一共九行,每行都是以“一”开头。这样,孩子在背诵的时候就不会摸不着头绪了。
其三,还应该注意,每列的第一个式子跟它所在的行有关。刚才说的是每列第一个字是以“一”开头的,那么,第二个字呢?我们发现第二个字是它所在的行数,看如图所框的位置就知道了。通过二、三项这两个特点,可以轻松将每行第一个式子记住。
其四,要告诉孩子,背诵乘法口诀时,每行结束的最后一个算式都是以相同数字相乘得出的式子,比如背到第三行,就一定以三三相乘作为最后一个算式,背到第五行,就应该以五五相乘为该行的结束算式。知道每行的结束,就马上反应出下行的开始。
其五,我们还发掘出了这样的规律,就是横向看,每一行的第二个字都是一样的,比如,第二行,所有的第二个字都是“二”,第四行,所有的第二个字都是“四”,这样教孩子记忆起来,就会比较容易一些。
㈥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诀表是先背还是等教了明白了什么意思再背熟
乘法口诀的意义很简单,如三八二十四表示3个8的和是24或8个3的和是24,同时背的时候可让孩子找一找上下口诀之间的关系,更利于记忆。可以先背后再理解
㈦ 如何让学生记住乘法口诀
如何让学生记住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作为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我国数学教育的特色内容之一,有必要要求学生熟练记忆。我们所说的记忆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达成记忆。
1.在比较中,掌握记忆方法。
教材多次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题组练习,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掌握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如7的乘法口诀,一题练习是先算7×3+7,然后计算7×4和4×7,要让学生用比较,来理解计算7×4和4×7用的是同一句口诀,并且可以想这一句口诀中的积就是前一句口诀中的积再加上7。再如,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一道练习是先算7×5,再计算35÷7和35÷5,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这3题都用一句口诀来计算。在教学中,对学生容易混淆和记错的口诀也要经常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记忆。允许并鼓励学生记忆口诀方法的多样化。
2.在游戏中,激发记忆兴趣。
游戏是低年级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形式活泼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记忆口诀的兴趣。要组织好教材提供的游戏活动。如“对口令”的游戏,根据一句口诀说出两题乘法或除法算式。组织游戏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注意人人参与,使游戏的过程成为每个人记忆的过程。再如“猜数”的游戏7×( )=21,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小兔子挡住了( )里的数,你知道是多少吗?为什么?为此激发学生记忆口诀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自主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活动。
3.在运用中,提高熟练程度
也许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不会思考为什么要记忆这些口诀这种问题,但是,如果学生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可能会体会到熟练记忆口诀的价值。因此,我们要创设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口诀解决问题。如有15个小朋友排队坐缆车,每辆缆车限生2人,7辆车够坐吗?(情境图出示),还可以将问题改为“8辆车够坐吗?”再如,有24人,每只大船坐4人,小船只能坐3人。都坐大船要用几只?都坐小船要用几只?经常性地解决这样的问题,能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熟练程度。再比如比一比,谁说的算式多:□×□=8 36÷□=□。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所想到的算式,并能按顺序说。
㈧ 小学二年级数学把两个算式合并一个算式怎么教
如果是家长,可以采用下面的办法。
3+2=5
5*6=30
想第二个算式中的是5可以用哪个式子代替?用3+2代替。
这个5是要先算出来的,所以要加上小括号,表示要先算的。
(3+2)*6=5*6=30
也可以用生活中经验来引导孩子。
小红买了3本书,小明买了5本书,两人一共买几本书?3+2=5(本)。
每本书6元,一共用了多少元?5*6=30(元)
要求一共用了多少元,要先算什么? 两人买的本数3+2=5。
所以,第二个算式中的5可以用3+2来表示,因为要先算,必须加上括号。
(3+2)*6=30(元)。
加法简介
加法(通常用加号“+”表示)是算术的四个基本操作之一,其余的是减法,乘法和除法。 例如,在下面的图片中,共有三个苹果和两个苹果的组合,共计五个苹果。 该观察结果等同于数学表达式“3 + 2 = 5”,即“3加2等于5”。
除了计算水果,也可以计算其他物理对象。 使用系统泛化,也可以在更抽象的数量上定义加法,例如整数,有理数,实数和复数以及其他抽象对象,如向量和矩阵。
㈨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主要有哪些知识点
主要是以计算和单位换算为主,知识点也是偏向于基础一些。
二年级数学初始阶段只要是以100以内的加减法为主,这也是二年级段学生最开始接触的,无论任何一个阶段数学的计算都是一个需要踏实掌握的基础。
还有就是一些物体的观察,这也是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毕竟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也是需要学生对各种的图形进行观察和学习,都是非常的重要的。这样也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考。
最后就是一直学习的应用题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这也是伴随数学学习长期的一个过程。
数学的学习更多的是要发现其中的乐趣,这也是比较关键的,简单的学习知识是比较枯燥的,更多的是发现其中的乐趣,这样我们的数学才会学习的更好,数学是一门比较实用的工具学科,而且数学的学习也是伴随我们的学习越来越重要,家长也是要学会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学习,学有所成。
㈩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怎样教孩子用加减乘除法
用最简单的例题,先教会孩子对运算的正确认知(如:你有10个苹果,你3天吃了3个每天吃几个?你还剩几个苹果?.....等等) 然后教他(她)学习如何审题(如,还是上面的题,第一问:每天吃几个?已知总数:3个,分三天吃完,用除法) OK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