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数学同步加法是怎样的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不进位加法
2.教学内容分析
不进位加法,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着重解决笔算加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解决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
3.教学目标
1、 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
3、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4.教学难点分析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5.教学课时
一课时
6.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
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组织全班汇报发现
2、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二 、实践探究
1、教学例1
(1)你是怎么知道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的?你是怎么计算的?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小组交流一下。
(2)生列式,教师巡视、指导
(3)我们在列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小组交流一下。
(4)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口算和笔算的结果,你想到了什么?(数位对齐)
板书: 36
+30
2、指导学生完成书中9页“做一做”
3、教学例2
(1)你们准备怎样计算?把计算方法和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2)在列式计算时,你是从哪位加起来的?还可以怎样加?你想到了什么?(数位对齐)
8.课堂练习
独立完成书中10页“做一做”
9.作业安排
1、完成教科书练习二1、2
2、课时作业
10.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㈡ 怎么样教小朋友学数学加减法
小朋友学数学加减法,要通过实物来教学,例如,你手里有5块糖,孩子手里有3块糖,一共有几块糖?可以实施加法、减法的教学,先通过数,得知答案.然后让孩子知道5+3=8的道理.等等
㈢ 小学数学加减怎么教
一、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
1、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
3、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
数数是孩子最早学习内容,我们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二、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数,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
三、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
四、让孩子学会念题
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五、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
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
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六、教孩子进行计算
加法
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后面的数开始点手指,15后面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减法
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是14,倒数2个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2个十位相加减法
加法
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1,那么15+2=179
减法
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1-0=1,那么15-2=13。
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而“个、十位相加减法”虽难学些,但能适用于所有算式计算,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建议用“个、十位相加减法
20以内的加减法
一、20以内数的加法:
1、要想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必须熟练10以内数的,加法,也就是不进位加法。如:5+4=9,6+2=8等,尤其要记住相加等于10的两个数:如5+5=10,6+4=10等。(10以内的加减是20以内的加减的基础,请各位家长一定在家帮助孩子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个基础是以2--10的分成为基础的,所以家长可以采取用10根小棒,来孩子来自己摸索来掌握,这样孩子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一些,毕竟是通过自己实践得来的,所以也不会要求孩子去死记硬背,其实是在游戏中掌握了10以内的分成)
2、在进行进位加法时,刚开始学习可以采用数一数的方法或者是接着数。如8+5=,可以从8后面接着数五个数,9,10,11,12,13。所以8+5=13(这个是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以后就不用这种方法了。
3、通常是采用“凑十法”。 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还是8+5=,我们是这样教孩子的,:“5可以成2和3,8+2=10,5分了2走,还剩3,10+3=13,所以这道题等于13.”(在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把这段话说出来,因为就是要让孩子知其然还要知期所以然,不管运用那种方法,都需要学生在计算时,说出算理,学生在熟知算理的基础,慢慢将算理内化到心里,形成口算的基础。需要孩子掌握的一些识记的东西:第一个需要识记的是:10加几就等于10几,例如:10+1=11 10+2=12,一直加到9,第二个需要识记的就是1+1=2 2+2=4 3+3=6 4+4=8 5+5=10 6+6=12 7+7=14 8+8=16 9+9=18 10+10=20
二、20以内数的减法
1、首先看个位够不够减,如果够减,可以直接从个位中减去,如:15-4=11,要求孩子会说,我们是这样说的:“我想的是先把十位上的1移到等号后,再把5-4等于1,所以这道题等于11(同样的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求孩子要说出是怎么样做的)
2、个位不够减,就要看这道题的减数,如果减数是9,8等各数,可以采用破十法。用被减数的十位数先减去减数,再加上被减数的个位数。例如:12—9=3。(9和1合起来是10,1加上2等于3,所以这道题等于3)
3、关于连加连减,20以内连加连减,我们要求孩子先看题,先找有没有可以凑成10的,如果有,就先凑成10,再来加,或者再来减,例如:8+5+2=,就可以就8和2合成10,再用10加5,再例如:8+3+1,就可以让孩子直接先算8加3,再算11加1,减法也是如此,例如:17-7-2,就先让孩子算17减7等于10,再用10减去2,所以等于8,再例如:15-2-3,这道题就直接算15-2等于13,再用13减3等于10,当然20以内的连加连减,只是为让孩子有这种意识,不是重点,家长可以稍加练习就行。
㈣ 怎么才能学好小学奥数数学加网站有帮助吗
免费的当然没有你交钱去上一对一的让你学得更快。因为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懂得的可以及时问老师,及时解决你不懂得的问题。对于你学习下一个问题就容易多了。
1、学奥数要从奥数最基本的类型学起,有基础了,其它的题型就容易解决了。平时的公式法则要先记好。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的数量关关系式要记熟。
2、计算部分的题目,要根据每道题目的特点而定方法的,这要遇到什么题型才纳算法的。每一种题型都有它的巧算方法的,有的比较容易,有的难度大少少,要细心观察才能找出来。
㈤ 小学生初中以后很难适应怎么办数学加网站上说的怎么样
每位学生都要经历的过程,靠自己慢慢的适应,小苗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后才能成才。
㈥ 怎么样让小孩子更好的理解数学加减
参考一下文章,也许会对你的问题有帮助 朵朵学加减法 几个月以前,我也是一位迷茫的妈妈,如何教孩子数学,成了让我很头疼的事,一直以为这是老师的事,孩子上学前班可以跟老师学,可是这是个对数学极其敏感的孩子,似乎等不及让老师来教她,四岁一过,跟着阶梯数学进入了加减运算的世界。 越是不在意,越是能感觉到孩子的进步,当九月份小家伙学会了20以内加减的时候,我才开始着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数学,哪知我得准备远远落在了孩子的后面,常常发现小朋友自己已经会了,我才开始引导孩子用最快捷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来纠正孩子的算法,这样也好,至少孩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学的,而不用学前班的灌输式的方法。一路走来,倒是积累了一些经验。 首先学加减法的基础,必须学会1—100的数数,100—1的倒数,至少二十以内的点数取物。这些东西朵朵小朋友四岁时就全部完成了,特别是倒数,让我很意外很惊讶,因为我从没教过她。所以我常说这个孩子对数字很敏感。 十以内的加法小朋友很顺利,但是减法小朋友开始时一定要看到实物才算得出来,特别是10-9之类的,我们看起来很容易,孩子算起来却觉得很难,想这类大数减大数,孩子最初算是老是出错,我只是点了孩子一句话,“10-9=,其实就是10比9多多少?”一句话,小朋友的十以内减法就此过关。 想着今年朵朵才上大班,觉得会这些已经足够了,不想偶然之间发现,小家伙已经会进位了,虽然我知道是在心里数出来的,还是让我很惊讶,于是,我开始到处找学习进位的方法,在朵朵买的口算书上,我找到了,现在很流行的二十一内进位加法的算法就是----凑十法。后来我问过上学前班的孩子家长,也得到了证实。 所谓凑十法,举例来说比如8+7= ,用凑十法来算就是8+7=8+2+5=15,16—9= 16—6—3=7.这个算法要求孩子是以内加减法熟练,10的组成熟悉。 起初以为孩子不容易学会,我用摆蘑菇丁(小颗粒玩具)来让孩子体会,熟悉,几次以后我也淡忘了,事实是,再后来做题时,孩子清晰的说出了思路,用的就是凑十法,才发现其实孩子还是理解了。 到了任意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小朋友还是用凑十法,但是根据题型的不同,有时凑前面有时凑后面,我发现这时很容易出错。像这样58+6=,和23+9=,好在这个时候小家伙的二十以内加减法已经很熟练了,所以我思考后提出这样的算法58+6=50+(8+6)=50+14=64。小朋友很容易就接受了。 再遇到借位减法时,我第一次向小朋友讲述了借位的概念,因为只是涉及到两位数减一位数,所以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跟着新思维的数学训练,很快就涉及到两位数的加减法,整数加减很容易,但是两个数都不是整数,朵朵就开始出错,我发现其实是孩子没有数的概念,拿来蘑菇丁,我们一起摆来做题,很快孩子就明白了数的的关系,我也发现了口算的好处,口算24就读做二十四,2是表示二十,读出口立即就明白了,这远比学前班教的列竖式数位对齐,在十位是表示十,比这个好理解多了。而且我一直不赞成太小的孩子用竖式教孩子计算,理解的孩子好些,没有理解的孩子就只是做机械的二十以内的加减运算了,即使会做,但没有明白数的关系和量的概念。而且会了口算再学竖式计算,只会更容易,所以朵朵的竖式计算我是不会教她的,留给学前班的老师教吧。 最难得两位加两位进位的加法和退位的减法,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和孩子讲,从开始学加减法,一直是我跟在孩子的后面,她会做了我在教,到最后这个时期才是我主动先思考,但是等我想好了怎么教,小家伙不知不觉中又跑到了我的前面。 十二月的某天,当我心血来潮教孩子怎么做加法时,我写下了27+14=,小朋友立即制止了我,:“妈妈,你不用教我,我会算。”思考了一会,小朋友脱口而出:“41”我惊讶的问:“你怎么算的?”小朋友的算法27+14=27+10+4=37+4=41,思维很正确,但是和我的想法不同,我的方法是27+14=20+10+7+4=30+11=41,这样思路更清晰一些,错我率会更低,小朋友还是听从了我的算法。 两位减两位借位减法是我唯一一次先教的,54—28=,我的思路54—28,先用50—20等于30,4—8不够减,从30中借10,那么三十就变成20,后面14—8=6,20+6=26,一遍讲过,觉得小朋友似懂非懂,就没再重复讲,之后的几天一直在想是不是还有更容易让孩子理解的好方法?那知小朋友自己已经在悄悄的消化着,几天过后,我又问起时,小朋友已经在我开口之前算出了正确答案。 朵朵的加减法都是在口算状态下完成的,小朋友有兴趣加上对数字敏感,所以进步的很快,这一点就连我也很意外。 整个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数的概念,这一点阶梯数学和新思维数学训练做的都很好,省了我不少时间,再加上摆放蘑菇丁,更明确了数的概念,让孩子更容易理解。 因为我的教授过程大都是在朵朵自己会做题之后,所以孩子接受的时间很短,我觉得孩子自己体会也很重要,就算是用最笨的方法,她能算出来,就说明她明白这个数字关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运算起来更简便。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1、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要让他主动的去学习。 被动的学习是很枯燥的,那样只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2、要时刻记着夸奖孩子,赞扬是激起兴趣的兴奋剂,要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 3、要有耐心和信心,和孩子一起分享学习上的得失
㈦ 数学加加减减怎样才能算得520.1314
1000-500+40-20+0.1010+0.0304=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
1000-500+40-20+0.304+0.0304=520.3344(我爱你生生世世)
㈧ 如何教孩子算数学加法
1.用聊天启发孩子的计算意识
平时你和孩子的对话,就可以通过提问和回答,激发孩子去思考,让“数的计算”走进孩子的世界。
比如:
“宝贝,给你3瓣橘子,还要吗?”
“你已经吃了2块糖了,再给你1块儿,不能再要啦!”
刚开始启发孩子计算意识的时候,你并不需要很严格地用标准词汇,只要能表达出增加和减少的意义来,怎么方便让孩子理解,就怎么交流。
用双手学加减的好处在于,孩子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增加、减少的过程,干扰因素极少,孩子的学习效果就会很棒,也减少了你寻找其他工具的麻烦。
另外,用小手指学计算,还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精细动作能力,强化脑区各个部分的感觉统合。
4.画一画,找答案
每个孩子都喜欢涂一涂、写一写、画一画,这个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非常推崇的数学教育法。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画圆圈,你可以给孩子示范画1个圆圈、2个圆圈,多至10个圆圈,还可以按指定数目画圆圈;通过圆圈的数量变化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㈨ 初中数学教学视频哪里好数学加怎么样
你家附近有么有精锐呀。 他们的初中的教学视频的
㈩ 小学数学10以内的加法怎样讲
掌握的方法:
先让孩子掌握加法,因为减法是加法的逆向思维。。
多多的联系实际(知识来源于生活),方便理解。因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经过加工总结出来的会有一些抽象。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多进行计算,重复得以熟能生巧。
提供一些1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减法都是加法的逆向,通过具体题目更好理解):
2+4= 6-4=
6+3= 9-3=
8+1= 9-1=
2+4= 6-4=
7+2=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