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二年级数学故事怎么写

二年级数学故事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2-05-15 04:20:43

1. 我需要10个二年级的数学小故事

1、镜子题

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树上挂着一面镜子。镜子里,灰太狼指着一座钟,钟上的时间是10点50分。灰太狼说:“你们知道真正的时间吗?如果你们不知道怎么做,你们就是笨蛋,如果你们知道怎么做,你们这些羊还是笨蛋!”

沸羊羊想了很久,说:“在镜子里看到的时间,不就是10点50分吗?”喜羊羊说:“镜子里看到的物体跟实际物体是相反的。”沸羊羊说:“那会不会是2点20分呢?”喜羊羊说:“不。实际的时间和镜子里的时间加起来是12点。”沸羊羊也开窍了,说:“我明白了,实际时间是1点10分。”

2、几个角

喜羊羊和沸羊羊走了一公里,到了下山的路。他们又看到一张纸,上面画着3个等边三角形,没有交叉,请问里面有多少个角,其中有多少个直角?然后沸羊羊就说:“这还不简单。”喜羊羊说:“每个三角形有3个角,有3个三角形就是三三得九,有9个角。等边三角形一个直角都没有。”

3、乘法算式

喜羊羊和沸羊羊又走了一公里,他们看到一张纸,上面写着:“当你们看到这张纸的时候,你们就好好睡一觉吧,因为这是你们睡的最后一觉了45乘以11等于多少?”沸羊羊说:“这还不简单!先算45*10等于450,接下来再加45,就等于495!”然后喜羊羊说:“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4+5等于9,把9放在4和5中间,就变成495!”

4、绳子有多长

夏天到了,爸爸妈妈领着小聪去商场买空调。空调选好了,爸爸请售货员捆扎一下。不巧,售货员没有绳子了。小聪自告奋勇去服务台拿绳子。

小聪一路小跑,到了服务台,他很有礼貌地说:“叔叔您好!请给我一根2厘米长的绳子,我要捆空调。”叔叔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笑着说:你弄错了吧?2厘米长的绳子能捆什么?是2米长的绳子吧!“小聪不好意思地拿过绳子往回跑,他想:对啊!2厘米只有两个手指那么宽,太短了,而2米=200厘米呢!怪不得叔叔笑话我!

小朋友,数学是来不得半点儿马虎的,我们在认识长度单位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千万不能凭空想象。你看,小聪就因此闹出了这么一个大笑话,你可不要学他哟!

5、2步应用题

喜羊羊和沸羊羊刚刚走完一公里,又看到树上贴着一张纸,旁边有个电视机。电视机里渐渐地浮现出灰太狼的身影。灰太狼说:“能在这里见到你们,说明你们通过了第一关。不过,那道题太容易了,连小学生都会做。第二道题你们肯定做不出来。”沸羊羊被激怒了:“我们肯定做得出来,灰太狼,走着瞧!”灰太狼说:“哈哈哈哈,多一点愤怒,那才好玩呢!”

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纸上面写着:“小白兔采了60个蘑菇,现在只剩下48个,它还要几天就能把蘑菇吃完?”喜羊羊和沸羊羊说:“这是什么题啊,它还缺少一个条件呢!”喜羊羊说:“咱们找找,旁边有什么线索。”喜羊羊和沸羊羊仔细观察,发现纸的背面写着,这是一道2步应用题。他们就说:“小白兔采了60个蘑菇,它每天吃6个,现在只剩下48个,它只需8天就能把剩下的蘑菇吃完。”

2.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故事

辨别东南西北

早晨起床面向阳,开动脑筋想一想;

前是东来后是西,左是北来右是南;

伸出左右两只手,东南西北记得牢;

地图方位有规定,上是北来下是南;

左是西来右是东,小朋友们要分清。

3. 数学故事(二年级)

好吧,正好刚回答一个相似的问题
答案就贴过来吧。

在 图书馆看到过一本 数学史 专门介绍各个厉害的数学家,现在就写几个我记过笔记的吧。
拉马努强的的士数

1729 这是个有趣的数字!可以用两个立方之和来表达而且有两种表达方式的数之中,1729是最小的。大神学习数学的方式绝非常人。他买了本写着五千多条数学定理和公式的书,又买了个厚厚的本子,然后开始一条条用自己的方式证明。
后来他结了婚,在真奈找了份抄写员的工作,怎么看起来有些眼熟是吧差不多几年前有个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犹太人也在瑞士伯尔尼的专利局里获得了同样的一份工作,所以说隐藏着绝世高手的职业不仅有图书馆管理员,抄写员也是。
过了一段时间拉马努强或许是觉得一个人研究有些无聊,于是给剑桥大学发了一长串复杂的定理,三一学院的院士、当时数学界影响力巨大的英国分析学派的扛把子哈代教授从定理中看到了智慧的光芒,将他从印度带到剑桥,然后 讲了他还没彻底搞定的广相场方程,希尔伯特后就先于爱因斯坦本人推出了场方程作用量的形式。

费马定理与怀尔斯
1637年,被称为业余数学家之王的法国人皮埃尔-德-费马在他的笔记本上写道:不可能将一个立方数写成两个立方数之和;或者将一个4次幂写成两个4次幂之和;或者,总的来说,不可能将一个高于2次的幂写成两个同样次幂的和。
这个喜欢恶作剧的天才,又在后面写下一个附加的评注:我有一个对这个命题的十分美妙的证明,这里空白太小,写不下。
费马死后,他的儿子意识到这些草草写就的自己或许有其价值,用了五年时间将其印刷刊出,这些被侥幸发现的蛛丝马迹成了其后所有数学家的不幸。一个高中生就可以理解的定理,成了数学界最大的悬案,从此将那些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整整折磨了358年。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天才前赴后继,向这一猜想发起挑战。费马大定理本身从提出到证明的过程,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惊险小说。寻求费马大定理证明的过程,牵动了这个星球上最有才智的人,充满绝望的反抗、意外的转机、隐忍的耐心、灿烂的灵性。
欧拉,18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在那本特殊版本的《算术》中别的地方,发现费马隐蔽地描述了对4次幂的一个证明。欧拉将这个含糊不清的证明从细节上加以完善,并证明了3次幂的无解。但在他的突破之后,仍然有无数多次幂需要证明。
等到索非-热尔曼、勒让德、狄利克雷、加布里尔-拉梅等几个法国人再次取得突破时,距离费马写下那个定理已经过去了将近200年,而他们才仅仅又证明了5次幂和7次幂。
事实上拉梅已经宣布他差不多就要证明费马大定理了,另一位数学家柯西也紧随其后说,要发表一个完整的证明。然而,一封来信粉碎了他们的信心:德国数学家库默尔看出这两个法国人正在走向同一条逻辑的死胡同。
在让两位数学家感到羞耻的同时,库默尔也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的完整证明是当时的数学方法不可能实现的。这是数学逻辑的光辉一页,也是对整整一代数学家的巨大打击。
20世纪,数学开始转向各种不同的研究领域并取得非凡进步。1908年,德国实业家沃尔夫斯凯尔为未来可能攻克费马大定理的人设立了奖金,但是,一位不出名的数学家却似乎毁灭了大家的希望:因为这个问题是如此困难,提出不完备性定理的哥德尔甚至怀疑这是一个在现有算术公理体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尽管有哥德尔致命的警告,尽管经受了三个世纪壮烈的失败,但一些数学家仍然冒着白白浪费生命的风险,继续投身于这个问题。二战后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大量的计算已不再成为问题。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数学家们对500以内,然后在1000以内,再是10000以内的值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到80年代,这个范围提高到25000,然后是400万以内。
但是,这种成功仅仅是表面的,即使那个范围再提高,也永远不能证明到无穷,不能宣称证明了整个定理。破案似乎遥遥无期。
1963年,年仅十岁的安德鲁-怀尔斯在一本名叫《大问题》的书中邂逅费马大定理,便知道自己永远不会放弃它,必须解决它。70年代,他正在剑桥大学研究椭圆方程,看来与费马大定理没什么关系。
此时,两位日本数学家已经提出谷山-志村猜想,将怀尔斯正在研究的椭圆方程与模形式统一在一起。看来也与费马大定理没什么关系。
80年代,几位数学家将17世纪最重要的问题与20世纪最有意义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出了证明费马大定理的钥匙:只要能证明谷山-志村猜想,就自动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曙光在前,但并没有人对黎明的到来抱有信心,谷山-志村猜想已经被研究了30年,都以失败告终,如今与费马大定理联系在一起,更是连最后的希没有了,因为,任何可能导致解决费马大定理的事情根据定义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几乎已成定论。
就连发现钥匙的关键人物肯-里贝特也很悲观,“我没有真的费神去试图证明它,甚至没有想到过要去试一下。”大多数其他数学家,包括安德鲁·怀尔斯的导师约翰-科茨,都相信做这个证明会劳而无功,“我必须承认我认为在我有生之年大概是不可能看到它被证明了。”
几乎所有人都已经放弃,除了安德鲁-怀尔斯。
怀尔斯放弃了所有与证明费马大定理无直接关系的工作,在完全保密的状态下,展开了一个人对这个困扰世间智者三百多年谜团的孤独挑战,妻子是唯一知道他在从事费马问题研究的人。
苦心孤诣的安德鲁-怀尔斯经过七年专心努力,完成了谷山-志村猜想的证明。1993年6月23日,剑桥牛顿研究所,他开始了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数学讲座,每一个对促成费马大定理证明做出过贡献的人实际上都在现场的房间里,两百名数学家被惊呆了,他们看到的是,三百多年来第一次,费马的挑战被征服。
怀尔斯写上费马大定理的结论,然后转向听众,平和地说,“我想我就在这里结束。”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持久的掌声,第二天,数学家第一次占据了报纸的头版头条。《人物》杂志将他与狄安娜王妃、奥普拉一起列为“本年度25位最具魅力者”之一,一家时装公司则请这位温文尔雅的天才为他们的新系列男装做了广告。
但事情并没有在这里结束,接下来的发展依然像惊险小说一样,悬案得破,但案犯并不轻易束手就擒。怀尔斯长达200页的手稿投交到《数学发明》杂志,开始了庞杂的审稿过程。这是一个特大型的论证,由数以百计的数学计算通过数以千计的逻辑链环错综复杂地构造而成。只要有一个计算出差错或一个链环没衔接好,整个证明将可能失去其价值。
值得解决的问题会以反击来证明它自己的价值。在苛刻的审稿过程中,审稿人碰到了一个似乎是小问题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无法使怀尔斯像原来设想的那样保证某个方法行得通。他必须加强他的证明。
时间越耗越长,问题依然解决不了,全世界开始对怀尔斯产生怀疑。14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准备公开承认失败并发表一个证明有缺陷的声明。在山穷水尽的最后时刻,1995年9月19日,一个星期一的早晨,他决定最后检视一次,试图确切地判断出那个方法不能奏效的原因。
一个突然迸发的灵感使他的苦难走到了尽头:虽然那个方法不能完全行得通,但只需要可以使另一个他曾经放弃的理论奏效,正确答案就可以出现在废墟之中——两个分别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完美地互相补足。
足足有20分钟,怀尔斯呆望着那个结果不敢相信,然后,是一种再也无事可做的巨大失落感。一百年前,专为费马大定理而设的沃尔夫斯凯尔奖将截止日期定为2007年9月13日。就像所有的惊险片一样,炸弹在即将起爆的最后一刻,被拆除了。
这个故事和中国人所熟悉的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如出一辙,可惜的是陈景润只是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而并未完成最终证明,安德鲁-怀尔斯却将费马大定理彻底解决。

偏微分的研究

什么是偏微分方程?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微分方程中出现的未知函数只含一个自变量,这个方程叫做常微分方程;如果如果未知函数和几个变量有关,而且方程中出现未知函数对应几个变量的导数,那么这种微分方程就是偏微分方程。
偏微分的研究始于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欧拉,据说这位大神一年能写八百页的论文,这码字速度远远超过愤怒的香蕉和志鸟村,人家写的还是专业论文。
他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了弦振动的二阶方程,随后不久,法国数学家达朗贝尔也在他的着作《论动力学》中提出了特殊的偏微分方程,这些着作当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
接着大神伯努利和傅里叶等人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更多的研究,直接导致了数学物理方程这一分支的建立。傅里叶的着名论文《热的理论解析》听起来像是物理论文,但却成为数学史上的经典论文之一。
然后格林在剑桥建立了数学物理学派,他培育了汤姆逊、麦克斯韦等大神,他们使用偏微分作为求解重要物理问题的屠龙宝刀,并取得巨大进展,麦克斯韦轰动世界的电磁场方程就是这一学派的辉煌胜利。
爱因斯坦在谈起这段历史的时候说道,“偏微分方程进入到物理学的时候不过是婢女,现在却成了主母!”。
到了今天偏微分已经成为研究物理化学的基础,可以说如果你不懂这个,那么你就几乎没有在物理化学上取得成就的可能。
一般的数学论文可以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前言,先简单说明一下自己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然后讲讲问题背景(比如说关于这个问题拉克斯研究到什么程度,陶哲轩有什么看法,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再往后就是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
第二板块是序言,一般而言,这里面介绍你要用到的工具,比如各种定义,公理。
第三板块就是你的证明或者解题过程,整篇论文的精华就在这里了,要求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绝对不要出现一丝漏洞。
最后一个部分就是你做出的这个成果有什么用了,这部分可以写也可以不写,因为数学研究到现在这个阶段,很多数学家都是因为兴趣而进行研究,他们也不清楚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有神马用。更多的可能是这篇论文的结论可能没什么卵用,但是解题的过程却能带来科学的巨大进步。

还有一个是杜撰的 不过很凄美
心型线

1649年,斯德哥尔摩的街头,52岁的笛卡尔邂逅了18岁的瑞典公主克里斯汀。几天后,他意外的接到通知,国王聘请他做小公主的数学老师。跟随前来通知的侍卫一起来到皇宫,他见到了在街头偶遇的女孩子。从此,他当上了小公主的数学老师。”
公主的数学在笛卡尔的悉心指导下突飞猛进,每天形影不离的相处使他们彼此产生爱慕之心,公主的父亲国王知道了后勃然大怒,下令将笛卡尔处死,小公主克里斯汀苦苦哀求后,国王将其流放回法国,克里斯汀公主也被父亲软禁起来。”
“笛卡尔回法国后不久便染上重病,他日日给公主写信,因被国王拦截,克里斯汀一直没收到笛卡尔的信。笛卡尔在给克里斯汀寄出第十三封信后就气绝身亡了,这第十三封信内容只有短短的一个公式:ra1-nθ。国王看不懂,觉得他们俩之间并不是总是说情话的,将全城的数学家召集到皇宫,但没有一个人能解开,他不忍心看着心爱的女儿整日闷闷不乐,就把这封信交给一直闷闷不乐的克里斯汀

我最喜欢的 四色猜想

这一定理通俗的说法是:每个平面地图都可以只用四种颜色来染色,而且没有两个邻接的区域颜色相同。
听起来很简单不是么?当这一猜想提出的时候大家也都这么认为,那些心高气傲的数学家不屑于在如此简单的问题上花费精力,直到哥廷根学派的重要人物、爱因斯坦的老师、为广义相对论做出突出贡献的闵可夫斯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一次拓扑课上,闵可夫斯基向学生们自负的宣称,“这个定理没有证明的最要的原因是至今只有一些三流的数学家在这上面花过时间。下面我就来证明它。”
然后……,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没有证完;到下一次课的时候,闵可夫斯基继续证明,还是没有搞定。
一直几个星期过去了……一个阴霾的早上,闵可夫斯基跨入教室,那时候,恰好一道闪电划过长空,雷声震耳;他很严肃的说,“上天被我的骄傲激怒了,我的证明是不完全的……”
1942年的时候,莱夫谢茨去哈佛大学做了个报告,伯克霍夫是他的好朋友,讲座结束之后,就问他最近在普林斯顿大学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莱夫谢茨说有一个人刚刚证明了四色猜想。伯克霍夫严重的不相信,说要是这是真的,就用手和膝盖,直接爬到普林斯顿的数学系大楼去。
几十年间,数学界对四色定理的观感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直到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和哈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判断,最终证明了四色定理,轰动了世界。

4. 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小故事。

0的故事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速算小明星"5"
在数学城电子计算器展销中心,售货员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型号的电子计算器,计算着各种问题。观看的人不时发出一阵阵赞扬声,算得多快多准呀。人群中不少小学生拉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吵着要买电子计算器。有了它,做起数学题该多好呀!
“不!”忽然,一个身材奇特的小矮人跳上了柜台,摇着手,对小学生说:“小朋友不宜用这样的东西,要从小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学会简便算法。有了好算法,有时候算起来比计算器还快呢。”
大家一齐把目光集中在小矮人身上,仔细一看,原来是外号叫“半截儿”的小“5”。
“什么?你能比我的计算器算得还快?”售货员奇怪地问。小“5”说:“你不信,我们试试。”说着,小“5”对大家说:“你们随便报一个数,求这个数乘以5的积,售货员请用电子计算器也一道算,看谁快?”
“好!”大家一齐喊道。观看的人群中有人先报了个算式“246×5”。
“1230”小“5”脱口而出。
“314×5、289×5……”
“1570、1445……”小“5”一口气报了出来。
售货员还未来得及操作完,得数就被小“5”说出来了。
“好啊!”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小“5”笑着说:“这叫做‘添零折半法’,因为5是10的一半,一个数乘以5,只要把这个数扩大10倍,再折半就行了。比如,246×5=2460÷2=1230。”
“我们再来比一比。”售货员不服气地说。
“好,我们来计算任一个末位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小“5”说。
“等于3025。”小“5”真快,一下子又报出了得数。
这时候,连售货员也佩服小“5”神速的口算能力了。小“5”说道:“任一个末位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只要把它的十位数字乘上比它大1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上25,就是结果了。例如752=5625,56就是7和8相乘的结果。
“哈哈,这样算快极了。”
“半截儿,真正灵,敢同计算器比本领;方法妙,快又准,数学城里大明星。”不知是谁编了几句顺口溜,把大家都逗乐了
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是多少呢?
高斯的故事
高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常来自高斯本人,因为他在晚年时总喜欢谈他小时后的事,我们也许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许多人都证实了他所谈的故事。
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带笑说,他在学讲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还常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后,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七岁时高斯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静坐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最后,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 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华罗庚的故事
为了一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数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 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看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教授。
便让他坐车(因为他们认识),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中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5. 二年级语文数学小故事有哪些

二年级数学小故事
村长慢羊羊、暖羊羊、懒羊羊和美羊羊被抓了。喜羊羊和沸羊羊要去狼堡救他们。灰太狼可不想这么容易让他们把村长救回去。灰太狼设了一些数学难关阻拦他们,如果做错一题,他们就会中埋伏。
第1关、镜子题
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树上挂着一面镜子。镜子里,灰太狼指着一座钟,钟上的时间是10点50分。灰太狼说:“你们知道真正的时间吗?如果你们不知道怎么做,你们就是笨蛋,如果你们知道怎么做,你们这些羊还是笨蛋!”沸羊羊想了很久,说:“在镜子里看到的时间,不就是10点50分吗?”喜羊羊说:“镜子里看到的物体跟实际物体是相反的。”沸羊羊说:“那会不会是2点20分呢?”喜羊羊说:“不。实际的时间和镜子里的时间加起来是12点。”沸羊羊也开窍了,说:“我明白了,实际时间是1点10分。”
第2关、2步应用题
喜羊羊和沸羊羊刚刚走完一公里,又看到树上贴着一张纸,旁边有个电视机。电视机里渐渐地浮现出灰太狼的身影。灰太狼说:“能在这里见到你们,说明你们通过了第一关。不过,那道题太容易了,连小学生都会做。第二道题你们肯定做不出来。”沸羊羊被激怒了:“我们肯定做得出来,灰太狼,走着瞧!”灰太狼说:“哈哈哈哈,多一点愤怒,那才好玩呢!”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纸上面写着:“小白兔采了60个蘑菇,现在只剩下48个,它还要几天就能把蘑菇吃完?”喜羊羊和沸羊羊说:“这是什么题啊,它还缺少一个条件呢!”喜羊羊说:“咱们找找,旁边有什么线索。”喜羊羊和沸羊羊仔细观察,发现纸的背面写着,这是一道2步应用题。他们就说:“小白兔采了60个蘑菇,它每天吃6个,现在只剩下48个,它只需8天就能把剩下的蘑菇吃完。”
第3关、年龄题
喜羊羊和沸羊羊他们又走了一公里,说:“现在怎么看不到题了呢?”他们四处找,发现有棵大树,树里有个洞,洞里有张纸,还有个对讲机。对讲机显出灰太狼的样子,灰太狼拿起一本书,把书撕烂说:“什么,你们居然通过了第二关。你们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这第三关,你们是绝对做不出来的!“”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纸上面写着:“妈妈的年龄是36岁,是骄太狼的2倍,爸爸的年龄比骄太狼多22岁,请问爸爸的年龄是几岁?”沸羊羊说:“这种题难不倒我。爸爸不就是94岁吗?骄太狼的年龄是36*2=72,爸爸的年龄是72+22=94!”喜羊羊说:“不,你再看一看!”沸羊羊再看了一遍,说:“没有做错啊!”喜羊羊说:“这里的意思说,妈妈的年龄是骄太狼的2倍,不是骄太狼的年龄是妈妈的2倍。正确的解题方法是36除以2等于18,18加22等于40,得出爸爸是42岁,而不是94岁!”沸羊羊说:“我真粗心,以后我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第4关、逻辑推理
喜羊羊和沸羊羊走了一个悬崖峭壁前面,发现前面有三条独木桥。旁边有一张纸,上面说“你们来到这里,证明你们过了第三关。不过,这第四关可是有巨大风险的。我在桥下面准备了3口锅,如果你们做错了,就会掉到悬崖下面,变成羊肉火锅!”沸羊羊说:“灰太狼,我们不会让你得惩的!喜羊羊说:“没错!”喜羊羊和沸羊羊又看到一张纸,上面写着小明、小刚和小红各拿着一本书,书名是《语文》、《数学》和《品德》。已知,小明拿的不是《语文》,小刚拿的又不是《语文》又不是《数学》,请问谁拿的是《数学》?小明的编号是1,小刚的编号是2,小红的编号是3。谁拿着数学书,就走他的编号的桥。沸羊羊说:“灰太狼的题怎么一题比一题简单?这题我都会做。小刚拿的又不是语文,又不是数学,那就一定是品德。然后,小明拿的不是语文,那就是数学或者是品德。小刚已经拿了品德,那么小明拿的就是数学!”喜羊羊说:“沸羊羊,你的进步真大呀,你做对了!”然后喜羊羊说:“小明拿的是数学书,小明的编号是1,我们走1号桥吧!” 第5关、几个角
喜羊羊和沸羊羊走了一公里,到了下山的路。他们又看到一张纸,上面画着3个等边三角形,没有交叉,请问里面有多少个角,其中有多少个直角?然后沸羊羊就说:“这还不简单。”喜羊羊说:“每个三角形有3个角,有3个三角形就是三三得九,有9个角。等边三角形一个直角都没有。”
第6关、乘法算式
喜羊羊和沸羊羊又走了一公里,他们看到一张纸,上面写着:“当你们看到这张纸的时候,你们就好好睡一觉吧,因为这是你们睡的最后一觉了45乘以11等于多少?”沸羊羊说:“这还不简单!先算45*10等于450,接下来再加45,就等于495!”然后喜羊羊说:“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4+5等于9,把9放在4和5中间,就变成495!”
第7关、几厘米
喜羊羊和沸羊羊又走了一公里,他们看到一张纸,上面写着:“喜羊羊,看来你们也真是厉害。不过,再厉害,你们也活不到村长被吃掉的时候!一座铁塔有2500厘米高,请问它高度是多少米?”沸羊羊说:“100厘米就等于1米,2500里面有25个100。”喜羊羊接着说:“所以,这座铁塔有25米!”
突然地上钻出一个机器人,喜羊羊过了很久才认出来,这就是软绵绵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喜羊羊和沸羊羊坐着机器人赶去狼堡。这时,在狼堡里,灰太狼说:“我们先去睡一觉吧。”红太狼说:“你不怕喜羊羊和沸羊羊把慢羊羊他们救走吗?”灰太狼说:“不怕,我在来我们狼堡的路上设计了难关,他们通不过的话就成烤羊!”红太狼说:“好啊!”
一会儿,喜羊羊和沸羊羊来了,成功地救走了慢羊羊他们。喜羊羊还把灰太狼和红太狼绑在火箭上。灰太狼醒来说:“我是在哪里?”喜羊羊说:“灰太狼,你出的题目一道比一道容易,连小学生都会!”灰太狼说:“不会吧?快把我放了!”喜羊羊说:“如果你答对这道数学题,就把你放了。如果你在10秒钟里做不出来,那么你就成为第一个去宇宙的狼了!89乘以11等于多少?”然后灰太狼想来想去,随便说:“答案是455!”喜羊羊说:“错!”灰太狼大喊:“喜羊羊,你快放了我,不然我从宇宙回到地球,第一吃的就是你!”喜羊羊:“恐怕你回不来了!”喜羊羊按了一下按钮,火箭带着灰太狼和红太狼冲上云霄。旁边的小灰灰说:“爸爸妈妈又飞了!”

6. 数学小故事20字五个

1、数学小故事——找零钱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

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

2、故事:猴子捞帽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

3、故事:蜗牛何时爬上井?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7. 小学二年级数学之星我的成长故事怎么写

下午,妈妈给我二十元钱叫我到超市去买一瓶酱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选了一瓶“豆亨”牌酱油,需要4。40元。接着,我去买蜂蜜,钱够的只有两种,第一种有8。60元,还有抄一种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种的六角和酱油的四角可以凑成一元,比较好计算,而且,第一种比第二种贵两角,说明质量也是第一种好。”

于是,我拿起第一种蜂蜜和酱油,到收银台付了钱,拿着找回的7元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们请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应了。我想:“今天我要带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带几颗好呢?我想了想,就带十二颗。如果来二个,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来三个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这样计算,来1、2、3、4、6、12个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颗巧克力出门滑冰去了。果然,来了三个人,我给每人分了四颗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8. 小学二年级数学故事有哪些

故事一:
坏了,数字宝宝们又吵了起来了!
1小妹得意地说:“你们都得叫我当老大,100分不是我造的吗?”0弟弟皱起眉头,说:“1只有一个,我0还有两个呢!”2哥哥打趣地说:“还有大鸭蛋呢!人们都夸我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就这样他们每天都在争吵着。
今天,9大叔忍不住地说:“1小妹、0弟弟、2哥哥;你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帮才能成长呀!”1小妹、0弟弟、2哥哥都红着脸,向对方道歉,成为好朋友。

9. 小学二年级参加数学比赛的小故事怎么写

今天是10月15日星期六,我和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场。
早上8点多钟,我们就乘车来到了南大街。正巧,站台边有一位老爷爷,他的身边有一台“会说话”的秤。
看到我走过来,老爷爷笑着说:“小朋友,称体重吗?
我有点好奇地问:“称一次要多少钱呀?”
老爷爷爽快的回答:“称一次只要1元,而且还可以量出身高呢!”
我想:这真是一举两得呀!
于是,我在秤上站稳。老爷爷把开关打开,只觉得有个软软的东西往我的头顶上一碰,随后,机器上打印出一张小长方形的纸条,上面写着:“体重:27.0公斤 身高132.5厘米”呀!这半年我长高了4厘米,可是体重呢?
这时,我记起数学课上老师说过,“千克”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公斤”,没想到今天被我遇见了,而且我知道我的体重增加了2千克呢!
回来的路上,我好开心啊!我一定要把身体锻炼的棒棒的!

阅读全文

与二年级数学故事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