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班小朋友数学怎么教10以内
方法如下:
第一步: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要求是:
1、 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
3、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
数数是小班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第二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
第三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
第四步:让孩子学会念题,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进行计算:
1、数手指加减法:
加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后面的数开始点手指,15后面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减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是14,倒数2个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1,那么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1-0=1,那么15-2=13。
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而“个、十位相加减法”虽难学些,但能适用于所有算式计算,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建议用“个、十位相加减法”。
❷ 幼儿的数学怎么教
链接:
《巧虎快乐数学》是利用伊索寓言故事来教小朋友们学习数学的,当然还是由我们熟悉的主人公—巧虎、琪琪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个人感觉《巧虎快乐数学》利用伊索寓言的方法是非常赞的,让小朋友们在寓言故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数学知识,在学习这方面,巧虎的好点子确实值得赞扬。不管是《巧虎英语学习版》还是《巧虎拼音城堡》或者《巧虎学汉字》,这些学习的资源都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的学习压力,相反,会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或许这就是巧虎的神奇之处吧。
❸ 怎样教孩子数学入门
幼儿数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1、通过游戏进行数学启蒙。
游戏场景学数学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最合适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
因为游戏能对小朋友的规则意识、执行能力和策略意识进行综合锻炼。
游戏都有规则,小朋友要听懂规则、服从规则,同时又要达到目的;当规则变化的时候,他们也要跟着变化自己的策略。这个过程,不是记住知识点就够的,它其实锻炼了小朋友对知识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
2、通过绘本进行数学思维启蒙。
没有孩子不喜欢故事的,这种启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数理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吸收知识。绘本整个看下来,一点都不枯燥!听着像天书一样的数学知识,在绘本都能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依据。
以场景式代入的方式让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从故事里发掘数学问题,进行解剖和分析。
数学学习最主要的是要体会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毕竟知识是固定的,而背后的思维方法才是最具价值的。
3、看动画片进行思维启蒙。
儿童动画系列,片中小人物热爱数学,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障碍,将图案、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内容充满互动,帮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孩子能掌握对数字的认识、数学的技巧,同时发展孩子的思考性。
当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习惯和提高智力。
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基础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家长要注意在孩子每天的生活中,都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有意思的小计算,这些小计算会让孩子渐渐地习惯上数学学习。
提高孩子的智力。在孩子玩的玩具中,以及孩子玩的游戏中,家长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数学教育,这些数学教育会让孩子的智力得到提升,这也就是所谓的给孩子益智,所以,家长要注意抓住每次机会。
❹ 大班小朋友数学怎么教
一、讲带有数字故事的绘本
建立宝宝对数字的认识,可以从带有数字的故事书、绘本开始。讲故事是孩子最容易接受新知识的方式,孩子会在绘本中逐渐熟悉和自行发现数学符号,并将其赋予独特的魔力。
例如“小鸭子里面混进了一个数字,是什么呢?”“数字4和旗子们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你能找到它吗?”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很快认识简单的数字,在脑海中活跃起来。
二、玩空间搭建的游戏
数学是算术与几何学等学科的统称,对成人而言比较复杂的几何问题,其实在孩子低龄时期就可以进行启蒙。
例如积木,就是让孩子体验空间感的最好的“道具”。积木具有不同的形状,父母可以指引孩子观察这些形状的特点,通过玩“找形状”的游戏让孩子记住它们的名称;还可以通过垒砌不同造型的积木,引导孩子理解“空间”是如何构成的,在不同侧面观察空间的不同投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鼓励孩子多观察、多表达。例如,车轮是圆形的、蛋糕也是圆形的;饼干是方形的,电视机也是方形的。通过这些观察来深入理解形状在生活中的表现和用处,让孩子的“二维视角”三维化。
三、玩对比游戏
生活中的“数学道具”数不胜数。积木除了玩空间搭建游戏,还可以拿来比较大小、数目多少以及不同的长短。
能够拿来玩对比游戏的,还有高矮不同的桌子、面积不同的盘子、薄厚不同的靠垫等等,都可以培养孩子发现事物间的逻辑顺序。通过几次对比游戏,孩子很快就能理解“比较”的概念和意义,会主动指出爸爸的手比自己的手大,妈妈比自己的头发长等等。
四、测量游戏
大一些的孩子,能玩的数学游戏就更多了!例如,用脚丫丈量房间的尺寸,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想让孩子对度量单位有明确的感知,不一定要靠死记硬背。拿一把软尺,鼓励孩子玩测量游戏,家里的桌椅板凳、孩子的日常用品都可以成为测量对象。另外,还可以和父母比一比谁猜的数据更准确,都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实际操作中自然形成对“米”、“厘米”、“千克”等计量单位的印象。
五、玩数学游戏
切蛋糕、分水果这些“家务活”,父母应当乐于请孩子承担,并给出或难或易的数学指令,例如“将苹果平均分成5份”、“请给我1/6块蛋糕”等,在游戏中学数学。
更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和父母一起玩数独等数字游戏,锻炼心算和瞬间记忆能力,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聪明的父母可以和孩子比比谁完成得更快,既锻炼孩子的思维,又是快乐的亲子时光。
引导孩子不断学习是有技巧的。游戏是所有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培养“数学智能”,不但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也让孩子对数学不畏惧,品尝到学数学的乐趣。
❺ 如何教5岁孩子学数学
《巧虎快乐数学》是利用伊索寓言故事来教小朋友们学习数学的,当然还是由我们熟悉的主人公—巧虎、琪琪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个人感觉《巧虎快乐数学》利用伊索寓言的方法是非常赞的,让小朋友们在寓言故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数学知识,在学习这方面,巧虎的好点子确实值得赞扬。不管是《巧虎英语学习版》还是《巧虎拼音城堡》或者《巧虎学汉字》,这些学习的资源都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的学习压力,相反,会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或许这就是巧虎的神奇之处吧。
❻ 怎么教育一个6岁小孩学数学
宝宝数学启蒙》网络网盘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0bpsNMDA4O1ipLCE1Zus4g提取码: c8m151
《巧虎快乐数学》是利用伊索寓言故事来教小朋友们学习数学的,当然还是由我们熟悉的主人公—巧虎、琪琪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个人感觉《巧虎快乐数学》利用伊索寓言的方法是非常赞的,让小朋友们在寓言故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数学知识,在学习这方面,巧虎的好点子确实值得赞扬。不管是《巧虎英语学习版》还是《巧虎拼音城堡》或者《巧虎学汉字》,这些学习的资源都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的学习压力,相反,会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或许这就是巧虎的神奇之处吧。
❼ 如何从小开始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有什么详细方式
引言:如果你想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一定要掌握一些方式。
❽ 怎样教3岁孩子学数学
《数学》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yXnbGG0wSs2qGvJvRZ-41A
要想轻松开展幼儿数学教学,给孩子一个靠谱且有趣的学习方式很重要。1,用游戏来进行思维启蒙因为游戏能对小朋友的规则意识、执行能力和策略意识进行综合锻炼。游戏都有规则,小朋友要听懂规则、服从规则,同时又要达到目的;当规则变化的时候,他们也要跟着变化自己的策略。这个过程,不是记住知识点就够的,它其实锻炼了小朋友对知识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
❾ 怎么教幼儿10以内数学
方法如下:
第一步: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要求是:
1、 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
3、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
数数是小班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第二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
第三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
第四步:让孩子学会念题,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进行计算:
1、数手指加减法:
加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后面的数开始点手指,15后面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减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是14,倒数2个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1,那么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1-0=1,那么15-2=13。
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而“个、十位相加减法”虽难学些,但能适用于所有算式计算,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建议用“个、十位相加减法”。
❿ 大班小朋友数学怎么教
首先,从小就得教小孩数数,这个非常重要。然后,等到孩子从1能数到10的时候,可以教他数实物。比如屋子里的凳子,桌子上的苹果、老师给的糖果。然后等孩子回到家,数家里几口人、做了几道菜,到了超市买东西买了几个,只要有机会就让他数,不要显麻烦。只有应用到实物当中,小孩才会对数字有概念。
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先从简单的弄始教给孩子,比如1+1=2,1+2=3,先用实物,比如1+1就可以拿1个苹果加1个苹果,1个苹果加2个苹果,慢慢让孩子对数字加深概念,但是小孩在学校里没有实物,所以就再教用手指来算。
要先教孩子数实物,而不是用手指。先对数字加深概念一定要先用实物让孩子算,再教孩子用手指。不然孩子会依赖手指,而不了解数字的真正含义。
10以内的加减相关口诀:
一、10以内加法口诀
1+1=2
2+1=3,1+2= =3
3+1=4,2+2=4,1+3=4
4+1=5,3+2=5,2+3=5,1+4=5
5+1=6,4+2=6,3+3=6,2+4=6,1+5=6
6+1=7,5+2=7,4+3=7,3+4=7,2+5=7,1+6=7
7+1=8,6+2=8,5+3=8,4+4=8,3+5=8,2+6=8,1+7=8
8+1=9,7+2=9,6+3=9,5+4=9,4+5=9,3+6=9,2+7=9,1+8=9
9+1=10,8+2=10,7+3=10,6+4=10,5+5=10,4+6=10,3+7=10,2+8=10,1+9=10
二、10以内减法口诀
2-1=1
3-1=2,3-2=1
4-1=3,4-2=2,4-3=1
5-1=4,5-2=3,5-3=2,5-4=1
6-1=5,6-2=4,6-3=3,6-4=2,6-5=1
7-1=6,7-2=5,7-3=4,7-4=3,7-5=2,7-6=1
8-1=7,8-2=6,8-3=5,8-4=4,8-5=3,8-6=2,8-7=1
9-1=8,9-2=7,9-3=6,9-4=5,9-5=4,9-6=3,9-7=2,9-8=1
10-1=9,10- 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