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学口算不行,很自卑,找钱都麻烦怎么办
你找错过钱吗,如果找错过,你就能长记性了。当然这是下下策,最好的方式就是背熟乘法口诀,经常练算数,经常算,算完了那计算机核对,时间久了,能力就能锻炼出来。愿你早日变成口算高手。
Ⅱ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
我觉得孩子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家长对于孩子数学考不好不必太过心急,孩子的数学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可以试着一下几种学习方法来进行:
一、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不要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会把孩子对数学的热情扼杀在萌芽中。要让孩子们参与讨论,甚至争执,错误不怕,就怕不参与,在讨论争执中学到的知识是最深刻的。
二、教学过程要直观
要充分利用教具让孩子们看到数学推理过程,看到几何图形的组成演变过程,直观的东西最容易学会。
三、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购物时让孩子去买单,算一算应该找多少零钱,包装袋上的百分数是什么意义,等等,都可以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四、趣味化教学
善于利用游戏,道具,情景化的教学方式来把数学的抽象性给孩子具象化的表达出来,孩子会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孩子数学能力不好,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对于这么抽象性的学科没有概念!
课余时间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下火花思维的课程培训,是比较全面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计算能力的在线培养课程,口碑也不错!
Ⅲ 数学学不好是什么原因啊
数学学不好的原因因人而异。有的同学成绩也不错,但对数学学科来说,非常吃力才能勉强稳固他们的成绩,想再提一步却比较困难,这类学生也自己认为数学学不好。总体而言,数学学不好的原因有三大方面:⑴ 造成数学学不好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的形式与以前学习时打下的基础密切相关,是知识缺陷日积月累的结果。 ⑶ 被动学习数学。纯理科学科需要积极参与思考与应用。但是大多数学生被动学习,习惯听老师讲课,做题时习惯认为把题做完就是完成学习任务,缺乏主动思考能力,大部分的数学知识可以说都是老师的、课本的。数学学不好,主要与基础知识、学习时间、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兴趣、教师教学方法等有关。⑴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数学困难的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学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丧失突破障碍的毅力与勇气。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弱,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成绩一旦滑坡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⑵ 教材知识的衔接不好。学生基础知识对现有学业成绩影响最为显着,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更没有查漏补缺,及时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形成学生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上学数学,长此以往,知识形不成完整的网络,造成基础知识的破网,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⑶ 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习方法、策略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又一因素。中学生年龄处于青春期,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伸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数学的理解,偏重于课本上定义、公式、定理的记忆,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归纳,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学生们尚未从初中手把手教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最终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逐步形成了对高三数学学业发展相滞后的状况。⑷ 考试障碍。数学学不好的同学,往往在数学考试中无法得到正常发挥,这种心理障碍大体在考试中表现为:①惧怕心理,考试时速度慢而来不及完卷。②心理焦急造成审题马虎,发生各种审题错误,甚至漏做题目。③由于前一个题目不会做,手在做下一个题目,脑子里还在想前一个题目,因而造成简单计算失误。④处理不好“不全会”与“全不会”关系,因而对于某个题目,部分理解掌握的也不做,造成全题失分。考试障碍严重影响学生正常数学水平的发挥,使学生得不到满意的数学成绩,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⑸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下列情况:①教学方法上灌输型盛行,忽视对学生的研究、对知识分叉点的研究。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练得过少,教师一讲到底包办教学,学生静心听讲,其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况,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忽视知识的形成,使一些知识在理解上出现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时矫正的学生渐渐造成了数学学不好。②作业布置过多或偏少,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作业有效度极低,学生普遍把作业当作“任务”对待,因此,学生把作业当成任务,而不是用于检测自己的水平,也同时失去了对学科钻研的兴趣。⑹ 突发事件的影响。极少数学生受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影响。如高考落榜复读、早恋、父母离婚,生病等。突发事件至使学习中断及心灵遭受重创,造成学生突然学习困难,如不能及时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他们就会丧失信心,成绩也一落千丈。我们都希望学生能够学好、学的轻松、考出高分,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关键是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对症下药。透彻阐明数学学科的特性与思维,将之传授给学生,鼓励引导他们。从思维角度、数学学科本源思想、心理学、生理记忆方面入手,逐一的解决他们的问题。“赢得了数学就赢得了高考”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一种共识。对于数学学不好的同学们来讲,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根本已经“无心”(完全放弃)。认为自己数学学不好的同学大体上分为两种:⑴后进型。之前对数学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造成一些定理、公式、方法掌握不好,学习效率不高,错误率增大,又不注意调节,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厌倦的心理。⑵自卑型。有一些学生,由于学生智力较差,或学习方法不当,考试屡考屡败,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形成严重的失落心理。久而久之认为自己就是笨,不是学数学的料。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数学学困生们已经被数学折磨的没有了信心。对策:最关键的是重新建立他们对数学的信心。为他们点燃一盏数学希望之灯。而后是要引导他们找到数学学科的本质。数学是一门纯理科学科,注重的是严谨的逻辑,讲究的环环相扣的数学现象。是需要用思维来引导,而不是灌水式、填鸭式的教学。在数学学科教学上,应当重点放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方面上,理解与应用相结合,而不是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后,就拿题“应用”。学生是能通过不断的“应用”来达到理解的目的,但是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我们认为,理解与应用应当相互结合,齐头并进,相互印证,方能事半功倍。⑴建立数学信心。很多教师面对成绩较差的班级学生时潜意识中会说:“讲什么他们都不懂”索性就教师一讲到底。而后导致学生听不懂,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老师失去信心:“你讲你的和我们没关系,反正听也听不懂”。到了高三阶段,不能碰见好的老师,只能依靠自己。 有人认为,都到高三了,数学才考了二三十分,难道还有可能?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目标,高考的目的不是什么清华北大,而是尽自己所能,在高三的数学学习中努力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确保最后有大学上。这是当前高三学生努力的根源,还要相信,成绩越低,提升的空间越大。所以要重新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⑵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复习,挑选适合自己程度习题。数学新课程标倡导:让每一名学生在数学上都有发展,每个人都学到属于自己的数学。成绩差的先抓住基础。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老老实实的从第一册开始,逐渐追溯自己的数学概念,从新累积自己的数学基础。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毕竟到了高三这个阶段,整个数学应该已经学完一次,并做过了大量习题,在重新复习的时候并非十分陌生,因此独立复习尽管吃力,但是效果还是能立竿见影的。在习题的选择上,要紧扣课本,这样一方面抓住了基础,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难度,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达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⑶ 要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不少学生不是不想学,而是不会学。所以学习方法也是至关重要。例如抓重点、做笔记、整理错题等,都是属于方法。更高一点的方法就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能因为基础较薄弱就放弃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例如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等,将有助于同学们对于已学知识的简单梳理,从而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的系统化。如果复习停滞不前,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同学们不想走下去,而是大家迷失了方向。因此,对于同学们出现的失误,我们要自我反省与总结,要始终确认自己的信心和志向。 只要老师指导得当,学生肯学、学习得法,哪怕是数学成绩再不理想生,一样可以转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状况,大幅提高学生们数学成绩。
Ⅳ 我数学算术不好,我从小看到数字就头疼,大家你说说我是不是很丢脸。有时自己做生意找钱都会找错。
我也是,口算真的不行,尤其是你不经常口算,不经常找钱,我也经常觉得自己很丢脸,怕家长说我,特别怕家长说我都已经上中学了,钱都找不好,其实有时候能找好的,紧张的不行,或者是总觉得自己算的不对,这样就导致找错了,不知道为啥,如果有父母在旁边的话,会更紧张,更容易找错
Ⅳ 数学小故事20字五个
1、数学小故事——找零钱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
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
2、故事:猴子捞帽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
3、故事:蜗牛何时爬上井?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Ⅵ 想个办法让我练习找钱,我不会找钱
不知道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我跟你一样对数字不敏感很笨,每天都为这事烦恼着,我自己琢磨了一下找钱最简单不会错的方法就是,记住两个数字,一个是我应收的钱,另一个是客人给的钱,从我应收的钱开始往上加,加到客人给的总钱数为止就可以了。
Ⅶ 学习数学的问题
其实学数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个人认为你可以通过智力题来提升学数学的兴趣。以下是几道有趣的题目:智力题1(海盗分金币)
海盗分金币:
在美国,据说20分钟内能回答出这道题的人,平均年薪在8万美金以上.
5个海盗抢得100枚金币后,讨论如何进行公正分配。他们商定的分配原则是: (1)抽签确定各人的分配顺序号码(1,2,3,4,5);(2)由抽到1号签的海盗提出分配方案,然后5人进行表决,如果方案得到超过半数的人同意,就按照他的方案进行分配,否则就将1号扔进大海喂鲨鱼(3)如果1号被扔进大海,则由2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由剩余的4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才会按照他的提案进行分配,否则也将被扔入大海; (4)依此类推。这里假设每一个海盗都是绝顶聪明而理性,他们都能够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并能很理智的判断自身的得失,即能够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得到最多的金币。同时还假设每一轮表决后的结果都能顺利得到执行,那么抽到1号的海盗应该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才能使自己既不被扔进海里,又可以得到更多的金币呢?
解题思路1:
首先从5号海盗开始,因为他是最安全的,没有被扔下大海的风险,因此他的策略也最为简单,即最好前面的人全都死光光,那么他就可以独得这100枚金币了。接下来看4号,他的生存机会完全取决于前面还有人存活着,因为如果1号到3号的海盗全都喂了鲨鱼,那么在只剩4号与5号的情况下,不管4号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5号一定都会投反对票来让4号去喂鲨鱼,以独吞全部的金币。哪怕4号为了保命而讨好5号,提出(0,100)这样的方案让5号独占金币,但是5号还有可能觉得留着4号有危险,而投票反对以让其喂鲨鱼。因此理性的4号是不应该冒这样的风险,把存活的希望寄托在5号的随机选择上的,他惟有支持3号才能绝对保证自身的性命。 再来看3号,他经过上述的逻辑推理之后,就会提出(100,0,0)这样的分配方案,因为他知道4号哪怕一无所获,也还是会无条件的支持他而投赞成票的,那么再加上自己的1票就可以使他稳获这100金币了。 但是,2号也经过推理得知了3号的分配方案,那么他就会提出(98,0,1,1)的方案。因为这个方案相对于3号的分配方案,4号和5号至少可以获得1枚金币,理性的4号和5号自然会觉得此方案对他们来说更有利而支持2号,不希望2号出局而由3号来进行分配。这样,2号就可以屁颠屁颠的拿走98枚金币了。 不幸的是,1号海盗更不是省油的灯,经过一番推理之后也洞悉了2号的分配方案。他将采取的策略是放弃2号,而给3号1枚金币,同时给4号或5号2枚金币,即提出(97,0,1,2,0)或(97,0,1,0,2)的分配方案。由于1号的分配方案对于3号与4号或5号来说,相比2号的方案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那么他们将会投票支持1号,再加上1号自身的1票,97枚金币就可轻松落入1号的腰包了
智力题2(猜牌问题)猜牌问题
S先生、P先生、Q先生他们知道桌子的抽屉里有16张扑克牌:红桃A、Q、4 黑桃J、8、4、2、7、3 草花K、Q、5、4、6 方块A、5。约翰教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 P先生,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Q先生。这时,约翰教授问P先生和Q 先生: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 于是,S先生听到如下的对话: P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P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Q先生:我也知道了。 听罢以上的对话,S先生想了一想之后,就正确地推出这张牌是什么牌。 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
解题思路:
由第一句话“P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可知,此牌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花色,即可能是A、Q、4、5。如果此牌只有一种花色,P先生知道这张牌的点数,P先生肯定知道这张牌。由第二句话“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可知,此花色牌的点数只能包括A、Q、4、5,符合此条件的只有红桃和方块。Q先生知道此牌花色,只有红桃和方块花色包括A、Q、4、5,Q先生才能作此断言。 由第三句话“P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可知,P先生通过“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判断出花色为红桃和方块,P先生又知道这张牌的点数,P先生便知道这张牌。据此,排除A,此牌可能是Q、4、5。如果此牌点数为A,P先生还是无法判断。 由第四句话“Q先生:我也知道了。”可知,花色只能是方块。如果是红桃,Q先生排除A后,还是无法判断是Q还是4。综上所述,这张牌是方块5。
参考答案:
这张牌是方块5。
智力题3(燃绳问题) 燃绳问题
烧一根不均匀的绳,从头烧到尾总共需要1个小时。现在有若干条材质相同的绳子,问如何用烧绳的方法来计时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呢?
解题思路:
烧一根这样的绳,从头烧到尾1个小时。由此可知,头尾同时烧共需半小时。同时烧两根这样的绳,一个烧一头,一个烧两头;当烧两头的绳燃尽时,共要半小时,烧一头的绳继续烧还需半小时;如果此时将烧一头的绳的另一头也点燃,那么只需十五分钟。
参考答案:
同时燃两根这样的绳,一个烧一头,一个烧两头;等一根燃尽,将另一根掐灭备用。标记为绳2。再找一根这样的绳,标记为绳1。一头燃绳1需要1个小时,再两头燃绳2需十五分钟,用此法可计时一个小时十五分钟。
智力题4 乒乓球问题
假设排列着100个乒乓球,由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能拿到第100个乒乓球的人为胜利者。条件是:每次拿球者至少要拿1个,但最多不能超过5个,问:如果你是最先拿球的人,你该拿几个?以后怎么拿就能保证你能得到第100个乒乓球?
解题思路:
1、我们不妨逆向推理,如果只剩6个乒乓球,让对方先拿球,你一定能拿到第6个乒乓球。理由是:如果他拿1个,你拿5个;如果他拿2个,你拿4个;如果他拿3个,你拿3个;如果他拿4个,你拿2个;如果他拿5个,你拿1个。2、我们再把100个乒乓球从后向前按组分开,6个乒乓球一组。100不能被6整除,这样就分成17组;第1组4个,后16组每组6个。3、这样先把第1组4个拿完,后16组每组都让对方先拿球,自己拿完剩下的。这样你就能拿到第16组的最后一个,即第100个乒乓球。
参考答案:
先拿4个,他拿n个,你拿6-n,依此类推,保证你能得到第100个乒乓球。
试题扩展:
1、假设排列着100个乒乓球,由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能拿到第100个乒乓球的人为胜利者。条件是:每次拿球者至少要拿2个,但最多不能超过7个,问:如果你是最先拿球的人,你该拿几个?以后怎么拿就能保证你能得到第100个乒乓球?(先拿1个,他拿n个,你拿9-n,依此类推)2、假设排列着X个乒乓球,由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能拿到第X个乒乓球的人为胜利者。条件是:每次拿球者至少要拿Y个,但最多不能超过Z个,问:如果你是最先拿球的人,你该拿几个?以后怎么拿就能保证你能得到第X个乒乓球?(先拿X/(Y+Z)的余数个,他拿n个,你拿(Y+Z)-n,依此类推。当然必须保证X/(Y+Z)的余数不等于0)
智力题5(喝汽水问题)
喝汽水问题
1元钱一瓶汽水,喝完后两个空瓶换一瓶汽水,问:你有20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
解题思路1:
一开始20瓶没有问题,随后的10瓶和5瓶也都没有问题,接着把5瓶分成4瓶和1瓶,前4个空瓶再换2瓶,喝完后2瓶再换1瓶,此时喝完后手头上剩余的空瓶数为2个,把这2个瓶换1瓶继续喝,喝完后把这1个空瓶换1瓶汽水,喝完换来的那瓶再把瓶子还给人家即可,所以最多可以喝的汽水数为:20+10+5+2+1+1+1=40
解题思路2:
先看1元钱最多能喝几瓶汽水。喝1瓶余1个空瓶,借商家1个空瓶,2个瓶换1瓶继续喝,喝完后把这1个空瓶还给商家。即1元钱最多能喝2瓶汽水。20元钱当然最多能喝40瓶汽水。
解题思路3:
两个空瓶换一瓶汽水,可知纯汽水只值5角钱。20元钱当然最多能喝40瓶的纯汽水。N元钱当然最多能喝2N瓶汽水。
参考答案:
40瓶
试题拓展:
1、1元钱一瓶汽水,喝完后两个空瓶换一瓶汽水,问:你有N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答案2N) 2、9角钱一瓶汽水,喝完后三个空瓶换一瓶汽水,问:你有18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答案30) 3、1元钱一瓶汽水,喝完后四个空瓶换一瓶汽水,问:你有15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答案20)
智力题6(分割金条) 分割金条
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
解题思路:
本题实质问题是数字表示问题。由1、2两个数字可表示1-3三个数字。由1、2、4三个数字可表示1-7七个数字(即1,2,1+2,4,4+1,4+2,4+2+1)。由1、2、4、8四个数字可表示1-15十五个数字。依此类推。
参考答案:
把金条分成1/7、2/7和4/7三份。这样,第1天我就可以给他1/7;第2天我给他2/7,让他找回我1/7;第3天我就再给他1/7,加上原先的2/7就是3/7;第4天我给他那块4/7,让他找回那两块1/7和2/7的金条;第5天,再给他1/7;第6天和第2天一样;第7天给他找回的那个1/7。
试题拓展:
1、你让工人为你工作15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15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三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1/15,2/15,4/15,8/15)2、你让工人为你工作31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31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四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1/31,2/31,4/31,8/31,16/31)3、你让工人为你工作(2^n)-1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2^n)-1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n-1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1/((2^n)-1),2/((2^n)-1),4/((2^n)-1),...)4.人民币为什么只有1、2、5、10的面值?(便于找零钱。理想状态下应是1、2、4、8,在现实生活中常用10进制,故将4、8变为5、10。只要2有两个,1、2、2、5、10五个数字可表示1-20。)
Ⅷ 数学不好真是麻烦啊!找钱的时候紧张死了。。。别人买了十五的东西,给了我105元,我要找多少找90
我以前也这样,需要认证十进制计数法的可靠性,尤其感觉数量加减后计数会跳跃式的变动,会引起自己的不安,导致怕被人笑话或生气或是被人歧视低能儿,各种情绪化都是人性的弱点引起,别放心上,人都会傻气的
Ⅸ 孩子数学特别差,三年级考了70,怎么办
我觉得孩子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家长对于孩子数学考不好不必太过心急,孩子的数学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可以试着一下几种学习方法来进行:
一、改变教学方式
不要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会把孩子对数学的热情扼杀在萌芽中。要让孩子们参与讨论,甚至争执,错误不怕,就怕不参与,在讨论争执中学到的知识是最深刻的。
二、教学过程要直观
要充分利用教具让孩子们看到数学推理过程,看到几何图形的组成演变过程,直观的东西最容易学会。
三、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购物时让孩子去买单,算一算应该找多少零钱,包装袋上的百分数是什么意义,等等,都可以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四、趣味化教学
善于利用游戏,道具,情景化的教学方式来把数学的抽象性给孩子具象化的表达出来,孩子会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孩子数学能力不好,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对于这么抽象性的学科没有概念!
课余时间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下火花思维的课程培训,是比较全面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计算能力的在线培养课程,口碑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