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教一年级小学生学数学加减法
《巧虎一年级数学》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巧虎一年级数学》这个建议给下半年要上一年级的孩子看的,同步一年级书本课程
② 怎样教一年级小学生学数学加减法
1、首先10以内加减法是小学数学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就好像乘除法计算中的“小九九”一样,都是需要孩子去背的。那么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可能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无法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去。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于孩子还小可能无法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那么就先从兴趣开始吧!
3、多多的联系实际(知识来源于生活嘛)因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经过加工总结出来的会有一些抽象。
4、先让孩子理解加和减的概念,找些道具,积木什么的,演示给孩子看,理解了概念,孩子就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先让孩子理解加和减的概念,找些道具,积木什么的,演示给孩子看,理解了概念,孩子就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至于说,10减去4孩子能不能立刻说是6这个得靠练习,我觉得没必要家长担心,老师会教的,回家都给孩子念叨一下练习一下就好了。
③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怎么教
首先,从小就得教小孩数数,这个非常重要。然后,等到孩子从1能数到10的时候,可以教他数实物。比如屋子里的凳子,桌子上的苹果、老师给的糖果。然后等孩子回到家,数家里几口人、做了几道菜,到了超市买东西买了几个,只要有机会就让他数,不要显麻烦。只有应用到实物当中,小孩才会对数字有概念。
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先从简单的弄始教给孩子,比如1+1=2,1+2=3,先用实物,比如1+1就可以拿1个苹果加1个苹果,1个苹果加2个苹果,慢慢让孩子对数字加深概念,但是小孩在学校里没有实物,所以就再教用手指来算。
要先教孩子数实物,而不是用手指。先对数字加深概念一定要先用实物让孩子算,再教孩子用手指。不然孩子会依赖手指,而不了解数字的真正含义。
10以内的加减相关口诀:
一、10以内加法口诀
1+1=2
2+1=3,1+2= =3
3+1=4,2+2=4,1+3=4
4+1=5,3+2=5,2+3=5,1+4=5
5+1=6,4+2=6,3+3=6,2+4=6,1+5=6
6+1=7,5+2=7,4+3=7,3+4=7,2+5=7,1+6=7
7+1=8,6+2=8,5+3=8,4+4=8,3+5=8,2+6=8,1+7=8
8+1=9,7+2=9,6+3=9,5+4=9,4+5=9,3+6=9,2+7=9,1+8=9
9+1=10,8+2=10,7+3=10,6+4=10,5+5=10,4+6=10,3+7=10,2+8=10,1+9=10
二、10以内减法口诀
2-1=1
3-1=2,3-2=1
4-1=3,4-2=2,4-3=1
5-1=4,5-2=3,5-3=2,5-4=1
6-1=5,6-2=4,6-3=3,6-4=2,6-5=1
7-1=6,7-2=5,7-3=4,7-4=3,7-5=2,7-6=1
8-1=7,8-2=6,8-3=5,8-4=4,8-5=3,8-6=2,8-7=1
9-1=8,9-2=7,9-3=6,9-4=5,9-5=4,9-6=3,9-7=2,9-8=1
10-1=9,10- 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
④ 一年级的加法减法怎么教
一年级的学生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抽象思维,采用以下方法,能使习惯以来摆实物来计算或者是掰手指头来学生也能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另外多和孩子聊聊,让孩子能够清晰地明白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能够从根部去让孩子理解透也是非常重要的。
⑤ 怎样教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
求采纳!谢谢!
小学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的口诀表
加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
1+ 1= 2
1+ 2= 3 2+ 2= 4
1+ 3= 4 2+ 3= 5 3+ 3= 6
1+ 4= 5 2+ 4= 6 3+ 4= 7 4+ 4= 8
1+ 5= 6 2+ 5= 7 3+ 5= 8 4+ 5= 9 5+ 5=10
1+ 6= 7 2+ 6= 8 3+ 6= 9 4+ 6=10 5+ 6=11 6+ 6=12
1+ 7= 8 2+ 7= 9 3+ 7=10 4+ 7=11 5+ 7=12 6+ 7=13 7+ 7=14
1+ 8= 9 2+ 8=10 3+ 8=11 4+ 8=12 5+ 8=13 6+ 8=14 7+ 8=15 8+ 8=16
1+ 9=10 2+ 9=11 3+ 9=12 4+ 9=13 5+ 9=14 6+ 9=15 7+ 9=16 8+ 9=17 9+ 9=18
1+10=11 2+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7+10=17 8+10=18 9+10=19
10+10=20
20以内加法口诀
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 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 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
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3+17=20
1+18=19 2+18=20
1+19=20
10以内减法口诀
9-9=0 9-8=1 9-7=2 9-6=3 9-5=4 9-4=5 9-3=6 9-2=7 9-1=8
8-8=0 8-7=1 8-6=2 8-5=3 8-4=4 8-3=5 8-2=6 8-1=7
7-7=0 7-6=1 7-5=2 7-4=3 7-3=4 7-2=5 7-1=6
6-6=0 6-5=1 6-4=2 6-3=3 6-2=4 6-1=5
5-5=0 5-4=1 5-3=2 5-2=1 5-1=4
4-4=0 4-3=1 4-2=2 4-1=3
3-3=0 3-2=1 3-1=2
2-2=0 2-1=1
1-1=0
数学版乘法口诀表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小学生除法口诀表
1÷1=1 2÷2=1 3÷3=1 4÷4=1 5÷5=1 6÷6=1 7÷7=1 8÷8=1 9÷9=1
2÷1=2 4÷2=2 6÷3=2 8÷4=2 10÷5=2 12÷6=2 14÷7=2 16÷8=2 18÷9=2
3÷1=3 6÷2=3 9÷3=3 12÷4=3 15÷5=3 18÷6=3 21÷7=3 24÷8=3 27÷9=3
4÷1=4 8÷2=4 12÷3=4 16÷4=4 20÷5=4 24÷6=4 28÷7=4 32÷8=4 36÷9=4
5÷1=5 10÷2=5 15÷3=5 20÷4=5 25÷5=5 30÷6=5 35÷7=5 40÷8=5 45÷9=5
6÷1=6 12÷2=6 18÷3=6 24÷4=6 30÷5=6 36÷6=6 42÷7=6 48÷8=6 54÷9=6
7÷1=7 14÷2=7 21÷3=7 28÷4=7 35÷5=7 42÷6=7 49÷7=7 56÷8=7 63÷9=7
8÷1=8 16÷2=8 24÷3=8 32÷4=8 40÷5=8 48÷6=8 56÷7=8 64÷8=8 72÷9=8
9÷1=9 18÷2=9 27÷3=9 36÷4=9 45÷5=9 54÷6=9 63÷7=9 72÷8=9 81÷9=9
⑥ 小学加减法怎么教
最近我在给二年级的孩子讲1000以内的加减法。发现有几个孩子的计算能力太差了。别说跟班里的优秀学生比了,就是普通学生也已经落下他们一大截了。
这几个孩子在一年级里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就比别的孩子慢。10以内数的合与分达不到脱口而出的地步,还要偷偷的数手指头。
到了20以内的计算时,首先20以内数的组成不太清楚。比如18由1个十和8个一组成,所以10+8=18 或者18-10=8 这是不进位的2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进位和退位的加减法,教过一年级孩子知道,进位加法用的是凑十法,退位用的是破十法。
大家看看这里面突出的还是“10”,其实在一年级里把10的合与分掌握熟练才是最基本的。
但是很多家长在训练孩子的时候,注重的是数字的计算问题。包括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许多家长都是给孩子用数学卡片做了大量的计算,其实孩子对于计算已经很厌烦了,但是提高的不太多。
班里一个小女孩的妈妈在一年级上册的时候。就沾沾自喜的说自己孩子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都会了。但是现在这个孩子的计算能力并不高,1000以内的数计算常常出错,只是开始时孩子的妈妈进行了强化练习,才有的结果,但是她对于数学计算的原理并不清楚,所以后来计算能力不是很高,并且她一做计算题就觉得麻烦,不想做,就是在小的时候,家长就让她大量做超过她智力水平的计算题,她感受到的不是乐趣,而是枯燥无味。所以现在做1000以内的计算题她迟迟不做,觉得计算很麻烦,也经常出现很多的错误。
那么怎么有效的教孩子的加减法呢?
首先是不要急于给孩子出加减法的计算题,而忽略了孩子领会加减法的意义。
加法是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这是加减法的意义。但是不能直接给孩子去表述。一定要利用实物去感知这个过程。
不管是老师、孩子家长都不要粗暴的直接就运用加减符号去做计算题。
加法:
自制的教具也好,身边的实物也好,色彩鲜艳的,令孩子感兴趣的都可以使用。
比如:我手里有一朵花片,小明给了我一朵花片。那么我现在有几朵花片?
孩子会快速说出2朵,那么这时就边说1和1合起来就是2.然后写出算式:1+1=2
现在老师手里有2朵花,我送给小红一朵,老师手里还有几朵?
要学生感知减法就是从总数里去掉,很多小孩子出现计算时用小数减去大数就是搞不清楚谁是总数。知道总数后,再知道去掉、吃掉、飞走等等现象都是用减法表示。这时在写出算式:2-1=1
以此类推由1到10变换花样给孩子把10以内的数的分与合掌握好。算式达到张口就说的地步。
其次是20以内的不进位、退位和进位退位的加减法练习方法。
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训练前,先要学生练习11到20之间数的组成。
比如11就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12就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20是由2个十或者20个一组成。
根据这些就写算式10+1=11 10+2=12 ······10+10=20 减法:11-1=10 11-10=1
12-2=10 12=10=2·······
这样的算式写的多了,孩子根本就不用计算,直接印在脑子里张口就说出来了。
第三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这一共有三种方法。加法用凑十法,减法是破十法和平十法。我们只讲破十法,有的版本讲到了平十法。
用图片解释下会更清楚。
一般都是破小学和大数凑成10,但是考试时也有给小数凑成10的,可以灵活些,多加训练。
破十法。
举个例子给大家讲一下。
14-9=()14-9=4+1=5
15-8=() 15-8=5+2=7 明白了没有以此类推掌握起来很快。
平十法。
破十法和平十法的区别在于,破十法是先减后加,平十法是连减。孩子喜欢哪个,就教孩子在做题过程中用哪种方法好了。
第四点、加减法的应用题,在小学一二年级很有特点,要教会孩子抓住主要的词去判断用加法还是减法。比如“一共”“原来'用加法计算,而“还剩“等等用减法计算,要教会孩子总结经验,数学学科是个有规律可循的学科,有边学习边总结,这样孩子学习才会有进步,对于学习的内容有有个体系的感觉,不要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在学什么,被动的机械的学习肯定不会有良好的结果的。
这是我的一点的看法,如果友友们有补充说明的,可以在下面分享你的意见或者建议
⑦ 数学加减法应该怎么教
首先,小学生一开始学数学加减法,最主要的还是依靠熟读熟记,要做到个位数相加不用手指头数也不用心里数就能说出来,这是基础。后面多位数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加以训练。最主要就是多练多说,熟读熟记。
⑧ 怎样教小学生两位数数学加减法
两位数的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2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两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孩子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2)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基本的数感,引发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0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法。 难点:理解并会应用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四、教具 卡片若干张、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俗语说,立冬,收萝卜收葱。冬天到了,小白兔们一家人来到土地里收萝卜,妈妈说,我收了64个萝卜,兔妹妹说,我收了25个萝卜。妈妈问兔妹妹说,我们俩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师:同学们你们说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生:兔妈妈和兔妹妹一共收了89个萝卜。 2、讲解算法 师:(视情况夸奖),你用的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生:口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计算的。(PPT) 师:将25看成20与5,64先加上20等于84,84在加上5等于89。我们在来看看竖式:64加上25,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先算个位,4加5等于9,60加20等于80,结果是89。【PPT】 (生:竖式,如果没有,老师视情况给予补讲解如果学生不熟悉竖式则补充竖式的基本知识。师: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板书】 教师详细介绍竖式的格式。 64(加数) (符号) + 25(加数) (相当于横式中的等号) 89(和) 竖式这样写: (1)从上往下依次排; (2)相同数位对齐; (3)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前面; (4)横线画平、画直、长度合适。) 师:一会儿,兔爸爸说,我收了72个萝卜,兔哥哥说,我收了49个萝卜。兔爸爸问,我比兔哥哥多收了几个萝卜? 师:同学们你们说,兔爸爸比兔哥哥多收了几个萝卜? 生:兔爸爸比兔哥哥多收了23个萝卜。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口算(竖式,或其它) 师:(视情况给予表扬)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算的 师:将49看成40和9,先用72减去9等于6 3,再用63减去40等于23,结果就等于23。我们再来看看竖式,72减去49,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先从各位减起,2减9不够,从十位借 1,变成1 2,12减9等于3,再算十位,7借走1,还剩6,6减去4等于2,所以最终结果为23。 (如过有其它的算法,老师视情况讲解,并板书。如果学生不熟悉竖式则再次强调补充竖式的基本知识。 竖式这样写: (1)从上往下依次排; (2)相同数位对齐; (3)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前面; (4)横线画平、画直、长度合适。 3、巩固练习 比一比: 师:我们来个比赛吧,现在,我随机发放卡片,请拿到卡片的同学做好准备,看谁先将卡片上的算式计算得又对又快,没拿到卡片的同学则自己看书练习,一会儿当小老师,评改对错,清楚了吗? 师:预备开始。 算一算 10+20+30 = 15+30+45= 17+27+39= 100—50-50= 98-48-23= 85-28-19= 25+43-63 = 93-54+12= 43-39+51=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都复习了什么呢? 七、作业布置 课本第2页2、3、4余下的部分题 八、板书设计 64(加数) (符号) + 25(加数) (相当于横式中的等号) 89(和) 72(加数) (符号)- 49(加数) (相当于横式中的等号) 23(和)
⑨ 启蒙数学加减法怎么教
如果想让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的意义,那么,就要让孩子操作实物,不断的练习,从练习中理解。理解加减的意义才能真正的让孩子的思维得到锻炼。
1、要练习10以内的运算,这是进位退位运算的基础,10以内的运算清楚了就好办,不然,10以后的运算就会糊涂。
2、要让孩子认识两位数数字的结构,分辨“十位”和“个位”,例如“14”,包含一个“10”,一个“4”,特别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只有搞清楚了,才能接受两位数的运算。
3、两位数的运算,适合将“横式”与“竖式”结合起来运算,竖式的十位与个位的关系更明显一些,不是给孩子讲这些“术语”,而是让孩子通过感性理解。
(9)小学数学加减法怎么教扩展阅读:
加法有几个重要的属性。 它是可交换的,这意味着顺序并不重要,它又是相互关联的,这意味着当添加两个以上的数字时,执行加法的顺序并不重要。 重复加1与计数相同; 加0不改变结果。 加法还遵循相关操作(如减法和乘法)。
加法是最简单的数字任务之一。 最基本的加法:1 + 1,可以由五个月的婴儿,甚至其他动物物种进行计算。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被教导在十进制系统中进行数字的叠加计算,从一位的数字开始,逐步解决更难的数字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