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考数学的题型都有哪些各自占着怎样的占分比
1、高考数学分值分布
真懂。知识要掌握准确:在复习中,考生要树立稳扎稳打的习惯,对似懂非懂的基本问题必须实实在在地对待。方法要到位:比如证明问题常用的方法:比较法。2016、2017、2018年高考题都有它的应用,到现在没有变化吗?现在的比较法从高考题上就告诉我们不仅要会直接比较,还要会间接比较即调整后作差或作比,而且还要和导数相结合。
真算。提高自己运算能力,也就是加强算功。将运算进行到底,应当始终成为高考复习的一个原则。注重算法,算理。在平时运算时应注重精算、心算、悟算、不算的训练,注重把握好运算方向,选择好的运算公式,避免盲目运算。
❷ 高考考试科目顺序是怎样的
一、全国统一高考的科目考试顺序依次为语文、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具体时间安排:
6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2020年高考时间为7月7日-7月8日)
二、部分省份(北京、天津、浙江、山东、上海、海南)新高考的科目考试顺序依次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具体时间安排:
6月7日,语文09:00-11:30;数学15:00-17:00。6月8日,外语15:00-17:00。6月9日,物理8:00-9:30;政治11:00-12:30;化学15:30-17:00;6月10日,历史8:00-9:30;生物11:00-12:30;地理15:30-17:00。(2020年高考时间为7月7日-7月10日)
三、江苏省新高考的科目考试顺序依次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具体时间安排:
6月7日,语文9:00-11:30(文科生时间增加30分钟);数学15:00-17:00(理科书时间增加30分钟)。6月8日,外语(听力)15:00-17:00。6月9日,物理/历史9:00-10:40;15:00-16:40化学/生物/政治/地理。(2020年高考时间为7月7日-7月9日)
(2)数学高考怎么考的扩展阅读:
高考各科答题时间分配
一、高考语文答题时间分配
高考语文的总分是150分,考试时间是150分钟,考生要合理分配好高考语文的答题时间,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的默写试题尽量用最少的时间,高考语文作文和阅读理解的重点部分要占用稍微多的时间。
二、高考数学答题时间分配
高考数学在考试前的五分钟建议各位高考生先浏览一下整张试卷,看看大题部分都有哪些题型,有没有以前做过的类似题型,对高考数学试题的整体难度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最后还有留出一部分的高考数学试卷的检查时间,检查自己有没有计算错误的失分项。
三、高考文综理综答题时间安排
高考中的文综和理综考试都是由三个科目组成,因此要求考生安排好各个科目的答题时间,尽量合理分配,不要顾此失彼。建议还是按顺序进行答题,这样不容易出现漏题的现象。
❸ 高考数学怎么备考呢
高考复习备考阶段,面对众多的习题,高三学生必须要学会有所取舍。大家都认为:做习题一定要立足高考,与其费尽心机搜集各种怪题,不如老老实实地将手中的高考真题研究透彻。
总之,充分利用手中的高考真题是高考数学复习的关键所在。做到一题多解,有利于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发散性思维,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灵活地选择解题切入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自己不满足一种方法,而去追求更独特、更快捷的解题方法,享受解题带来的快乐;有利于学生积累解题经验,丰富解题方法,学会如何活学活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做到一题多思,对多种解法进行反思,提炼共性,区分个性,揭示不同解法之间的关联,解题的关键步骤是什么,从这道题的解法中提炼出一类题的解法套路。做到一题多变,精选了相关内容或者相关方法的足量练习,意在巩固和提高,题目新颖,难度为中档题为主,让自己面临新情境,不思考做不了,跳一跳够得着。
善于总结真题规律,能做到一题多解、多思、多变,高考数学备考就会收获多多!
❹ 高考数学考什么
必做题:
1三角函数或数列(必修4,必修5)
2立体几何(必修2)
3统计与概率(必修3和选修2-3)
4解析几何(选修2-1)
5函数与导数(必修1和选修2-2)
选做题:
1平面几何证明(选修4-1) (现在已取消该部分内容)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4)
3不等式(选修4-5)
1.高考数学必考七个题型
第一,函数与导数
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
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应用
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
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概率和统计
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主要考察对定理的熟悉程度、运用程度。
第七,解析几何
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
高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
针对数学高考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我们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原理、法则、公式、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以不变应万变。
❺ 高考数学要怎么考好,高中数学做题方法归纳
1、 先看笔记后做作业。 有的高中学生感到。老师讲过的,自己已经听得明明白白了。但是,为什么自己一做题就困难重重了呢?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的理解,还没能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层次。因此,每天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把课本的有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先看一看。能否坚持如此,常常是好学生与差学生的最大区别。尤其练习题不太配套时,作业中往往没有老师刚刚讲过的题目类型,因此不能对比消化。如果自己又不注意对此落实,天长日久,就会造成极大损失。 2、做题之后加强反思。 学生一定要明确,现在正坐着的题,一定不是考试的题目。而是要运用现在正做着的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因此,要把自己做过的每道题加以反思。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要总结出,这是一道什么内容的题,用的是什么方法。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日久天长,构建起一个内容与方法的科学的网络系统。 3、主动复习总结提高。 进行章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时是教师替学生做总结,做得细致,深刻,完整。高中是自己给自己做总结,老师不但不给做,而且是讲到哪,考到哪,不留复习时间,也没有明确指出做总结的时间。 4、积累资料随时整理。 要注意积累复习资料。把课堂笔记,练习,单元测试,各种试卷,都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整理好。每读一次,就在上面标记出自己下次阅读时的重点内容。这样,复习资料才能越读越精,一目了然。 5、精挑慎选课外读物。 初中学生学数学,如果不注意看课外读物,一般地说,不会有什么影响。高中则不大相同。高中数学考的是学生解决新题的能力。作为一名高中生,如果只是围着自己的老师转,不论老师的水平有多高,必然都会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要想学好数学,必须打开一扇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当然,也不要自立门户,另起炉灶。一旦脱离校内教学和自己的老师的教学体系,也必将事半功倍。 6、配合老师主动学习。 高中学生学习主动性要强。小学生,常常是完成作业就尽情的欢乐。初中生基本也是如此,听话的孩子就能学习好。高中则不然,作业虽多,但是只知道做作业就绝对不够;老师的话也不少,但是谁该干些什么了,老师并不一一具体指明,因此,高中学生必须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准备向将来的大学生的学习方法过渡。 7、合理规划步步为营。 高中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每个学生都要投入自己的几乎全部的精力。要想能迅速进步,就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较长远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详细的安排好自己的零星时间,并及时作出合理的微量调整。 另外:我们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除了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外,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很重要,只要学生认真努力,数学成绩提高是很容易的。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千万不要有心理包袱和顾虑,任何学科也是一样,是一个慢慢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但要记住的一点,这个过程我们是否能真正的学好初三数学课程(或者其他课程),除了以上的方法,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出自己优质的
❻ 高考数学怎么考
高考大题前3道拿分是基本的 我们这最起码是这样的
第一道三角函数
第二道立体几何(一般第一个问考证明,第二个问求二面角)
第三道忘记了 前三道30多分 就算拿到20分
选择蒙对5个 20分
填空基本蒙不出分
剩下的考后面3道后的几道大题了:一般第一个问题都简单 有什么双曲线椭圆的类似的题 拿到4分
还有时候出数列什么的 圆什么的 再拿他6分 不就50了
关键别灰心 还有近1个月 拿到50分不难的 加油吧
❼ 高考数学新课程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1,应该是高考数学新课标吧,不是新课程。新课标卷分为新课标二卷和一卷。不同省份使用的试题是不同的。新课标全国卷I 涉及省份: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山西、新疆、云南、内蒙古、河北九个省市自治区等。
新课标全国卷II涉及省份::贵州、甘肃、青海、西藏等。
2、新课标全国卷I 、卷II都是由教育部专家命题。
整体难度:新课标全国卷I >新课标全国卷II,使用全国卷I 的地区考生竞争压力都比较大(所以需要题难来增加区分度),全国卷II地区考生竞争压力比较小,各省自主命题是省内的教育局和大学联合命题的,可能有更针对本地区特色的题目。
3、数学科目新课标卷的考试内容考生可以查询考试说明。
❽ 高考数学数列怎么考考场的知识点有哪些
一般的题型是
给定题目
第一问
证明他是等比
或等差数列
一般用定义法证明
或求数列的地推公式
一般常用公式法
归纳法
累加法
第二问
另订与第一问有关的新数列
求
数列的第N项
第2N项
前N项和
前2N项和
等等
这里要用到数列的
通项公式
定义
性质
数列的求和
常用方法
公式法
倒序相加法
裂项相消法
并项求和法
分组求和法
错位相减法
我遇到的最多的是裂项相消
跟错位相减
li用S
n-Sn-1求A
n
必须考虑n≥2
❾ 高三学生需要怎么样掌握数学考取高分的方法呢
每年的高考都是一场大仗,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而随着倒计时上数字的减少,我们总会或多或少地开始紧张起来。高三学生的数学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学会一题多解
数学学习过程对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独特的优势。高三学生经常有各种大型考试,在这些考试中要有意识培养心理素质。比如遇到不会做的题要敢于放弃,有人感情用事就是不肯放弃,最后耽误太多时间。
调整好心态的一个标志是以平常心态进考场,考试时沉着、冷静,充满信心。会做的得全分,不会做的尽可能多得部分分数,少犯或不犯低级错误,得分将大大提高。“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
解数学题是心智活动很强的学习过程,遇到困难是对学生智力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磨砺。最后阶段数学复习不仅是比智力,同时也是体力、学习习惯优劣和心理素质的竞争。
❿ 高考数学怎样能上140
本人亲身试验
如果LZ你是新高一,那就好办。
1.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自信。不管你初中怎样,高中的数学是不一样的,初中很死很呆。如果只是按照初中的方法,学不好高中数学,至少不会拔尖。所以,给自己信心!这样才有动力啊。
2.有自信,那就拿出行动。在高一时,最好自学完大部分课程,不用钻得很深,把参考书的知识提纲看看,大致掌握。然后,看教科书(现在高考题蛮多技巧都是课本上的,比如放缩法的一个公式),把书上的练习做一做,做简单的,不需要很深。
3.在自学的同时,最最重要的是老师讲的课程,讲到哪里,你就要钻研到哪里。若是条件可以的话,可以跟个辅导班,我之前就是这么过来的,分享一家口碑不错的http://www.wpjj.cn/a/1.html,仅供参考。伴随着老师的步伐,在已经自学的基础上,开始做一些高考题,有些题一开始或许有些难度,或许有些知识点的技巧老师没讲到,但是,你要钻研,探寻知识的本质是什么。
4.笔记本,这个当初我没注意到,很是后悔。笔记本记什么,记你自己的技巧与老师的技巧(最好配上题),记错题(不要错一题写一题,把错误分类,每一类后写明自己错的原因)
5.如上所做,在高二,上课会很轻松,你只要学习技巧与思维,这时开始,一题多解的训练,一道题,尽可能想多一点方法,还可以与同学交流。
6.在高一,一开始学集合可能会很晕,这很正常,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是这样的,你一定要给自己信心,努力钻研,这个过渡期就很快度过的。
7.下面给出 我自己曾经遇到的问题。
a.立体几何(血的教训,记住啊),一开始学的是“综合法”(是什么你先不用管),很简单, 是简单的立体几何,在高二时,又会学到“坐标法”(这个基本是万能方法),坐标法,是万金油,但是,你要记住,千万不要用泛滥了。我在学习坐标法后,立体几何题都用坐标法,不用思考,提笔就算。最后,我发现我不会用综合法了......现在高考趋势于综合法,坐标法对付几年前高考题,很快。但是,坐标法最近不好用啊,甚至用不了。综合法,是思维,坐标法,是计算。
两者过关,万无一失。所以,建议你两种方法都练,但综合法为主,坐标法为辅。
b.圆锥曲线,通常是高考最后3题,较难,刚学不建议马上做高考题,基础一点要牢(一定,一定,切记切记).
c.导数, 通常较难,也是基础要牢,导数题,通常比较活,题海战术似乎没什么用(不要深陷其中),要掌握思维与技巧,才可能学好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