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数学日记怎样写
数学日记就是记录自己在学习中的活动、不同的想法、收获等;也可以写生活中的看到的一些数学现象;还可以记叙自己异想天开的质疑和创造性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想法和过程等。要写好数学日记我们要学会收集、整理写作素材,平时我们要备有一本“我的金素材”,把自己在平时的学习、观察、讨论中的一些金点子和突然爆发的灵感记录在素材本上,以备数学习作之用。通过这样的方法,你就会发现发现数学日记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陌生,其实它比写作文更自由、有趣。数学日记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和数学有关的内容,那么记录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一般我们可以写写以下几个方面:写写自己的课前预习每次新课前,我们都会预习书本,并记录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可以记录一些自己已经理解的数学知识,模仿例题练习一两道练习题;也记录了自己不理解的知识,提出预习中的疑问等。写写自己的课堂表现新课结束后,我们可以及时记录新学知识的要点;举例说明自己对新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情况;指出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说说自己的见解、观点、疑问;也可以对书本例题进一步研究,提出创新方法。这样我们就通过数学日记也就对数学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复习,起到了巩固数学知识的作用。写写自己的数学情感写写生活中的数学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现象,许多数学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着。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及时的记下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问题的场景;也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说明生活中的有些问题。写写自己的数学实践在平时或许老师会布置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学习能力。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可以与同学合作一起研究,并把研究的过程、方法、结果记录下来。这也是一篇很真实、而且很有价值的数学日记。
❷ 数学日记到底怎么写
首先,写本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数学重点。再把书上的图案编成一个小故事。把这一周在生活中遇到的关于数学的事情写下过程。例:今天妈妈给我20元,让我买菜,到哪里,菠菜有多少元,拿的钱要找多少元。
❸ 数学日记怎么写
就是在写日记的过程中运用“列数字”的方法。
给你几篇范文参考参考
这条直线到底有多长
今天傍晚,我和表姐在操场上玩,我们在操场边发现一张面积大约是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废纸板,表姐看了看,说:”小婧,如果把这个纸板分割成一个个面积为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再把这些小正方形一个紧挨一个的接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会有多长呢?”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能有多长,顶多不过四米吧!”表姐笑了笑说:”你先别急着下结论,让我们一起来算算吧。”
我理了理思路,开始了片刻的思考: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000000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000000毫米,那1000000毫米不就是100米吗?哇!这条由一些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直线竟长达100米。
此时,我明白学习数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把题目看一看,就轻易的下结论,应该认真想、仔细算,才能做得对,并探究到其中的奥妙。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今天,陆老师为我们上了”节约能源”一课。上课时,同学们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节约能源的许多办法。林婧同学说”我们在白天,要尽可能不开灯,才不会浪费电。平常洗脸、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洗地板、洗衣服,淘米的水可以去冲厕所。”
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家有3口人,十月份用水18、5吨,十一月份用水15、5吨,如果按照十一月份节约用水的数量计算一年就可以节约36吨,平均每人每月用水1吨,我们南安市有140万人,全国有13亿中,一个月就可以节约用水140吨,全国有13多亿人中,一个月就可以节约用水13亿吨水,多么巨大的一个天文数字啊!看来,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❹ 数学日记到底怎么写
1、可以写在生活中用到数学的情况。
3、可以写你看到的数学现象,想到的数学问题。
4、可以编写与数学有关的故事。
5、可以介绍在书上看到的数学知识,包括趣味数学,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家的介绍,数学游戏的玩法等等!但要注意不要照抄,要通过自己头脑的思考和整理,语言要简洁。
6、可以写出自己对一道数学题的解答思路。
7、可以写你对学习数学的心得以及学习方法。
是学数学的日记?还是用数学记日记?
如果说是前者,你就记一下,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每天都学了点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还不明白,问过教师没有?还要为明天学习准备点什么等等。
如果是用数学来记日记,这可有点难了。用数字代表语言不记事,这也可以,但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复习,将当天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并做到熟知。
第二部分是预习,预习明天的内容。先将书上的内容读一遍,看看划划,在记下自己对书中重点内容理解的摘要。同时,可以做做练习题,检查预习的效果。
第三部分是自我练习,主要做一些提高题或思维性较强的题目,一般做1-2题,一题是今天学的内容,另一题是预习的内容。我提议,你尽量要一题多解,尽量思考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考试时方法不当更容易扣分(我就吃过这个个亏)。做提高题,一定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但那些基础题一定要多多练习。
第四部分是评价,是对数学学习的心情故事,可以写上课的收获、对数学的思考、想法等等,随时把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动向、态度、思考、快乐记载下来。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上数学的!其实我当初就是因为做了许多数学题,类似这样总结经验,发现学数学的乐趣的。
另外,我还建议你,在考试之后把错误的原因总结出来,仔细想想错在那里、为什么错了,以便以后考试之前提醒自己。我就是这样的,觉得很有帮助。
❺ 数学日记是什么怎么写
数学日记就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遇到的或者想到的都可以。
以下是一些参考
6月9日 星期一 晴转阴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6月1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中午,我去餐馆买了一份盒饭,并特意要了几双一次性筷子准备做实验.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实验了,心情真有点激动,但又夹杂着几丝恐慌,我可不想让第一个方案刚一出炉就遭到淘汰.为了验证实验方案是否正确,我专门测量了筷子的长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两端的宽度(分别为1.6厘米、0.8厘米).由于一次性筷子近似于梯形体,我便利用梯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来计算筷子的体积,由计算结果可知,一次性筷子体积大约为8.4立方厘米.如果实验测得的结果和我所计算的结果近似的话,那么就说明我的实验是成功的,否则,我就得另想办法.刚准备动手实验,一看实验用具还不够,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6月11日 星期三 晴
盼望的时刻总算到了,一放学,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从单位借来的烧杯.接满水后,小心翼翼地将烧杯放在盆子里,确保烧杯中的水不漏撒.接着,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迹,把筷子分成了两部分,这一道痕迹就是筷子两部分的分界线,我准备分两次来测量筷子的体积.
实验开始了,我紧张极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时发抖了,但我尽量克制住这种激动的情绪.我将筷子缓缓插入烧杯里,尽量不让筷子晃动,否则溢出来的水就太多了,测定结果就会不准确.当第一次将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烧杯中后,看到烧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烧杯再装满水后,又将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后,我将两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烧杯中,这样就得到了筷子的体积.
结果,我失败了.实验测得的筷子体积只有3立方厘米,跟我计算的筷子体积相差甚远.起初,我还有些不相信,经过反复思考,我终于明白了失败的原因.原来是因为烧杯的口径太大了,即使烧杯没有装满水,人的视觉也会看成是装满的,加之筷子的体积又太小,且烧杯的刻度又过大,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偏差.因此,我得改进改进实验方法才行.相信我会成功的,不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6月12日 星期四 晴
自从第一次实验失败后,我就捉摸改进的方法,可是就是想不到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这天中午,爸爸,妈妈有事没有做饭,于是我们决定到外面吃饭.
到餐馆点了菜后,妈妈为了不让我等烦,特地点了一杯果汁.果汁一上来,我就大口吸了几下,妈妈害怕我将果汁喝完,没有胃口吃饭,便叫我少喝果汁.菜还没有上,我觉得自己无所事事,便想到了吹泡泡,于是我就把果汁瓶里的吸管拿起来,对准水面吹了几口气,水面就起了几个泡泡,瞬间,我想到刚才我拿杯子里的吸管时,水面下降了一点,我突然有了办法,快乐极了,食欲大增,今天吃了好几碗米饭,还嫌不够.
6月13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❻ 怎样写数学日记
理解“ 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自己对每天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 数学老师教学生写数学日记到底写什么?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数学老师可以指点学生写以下内容:
一、数学日记内容
1、课堂日记
写心得体会,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体会、有什么启发、有什么发现等,都可以在日记中写上通常会记录下学生在上课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听讲情况、合作情况、思维情况、创新情况、应用情况。例如:
我们今天学习了“三角形”,知道了什么叫三角形,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等。这节课,我学得最好的地方是三角形的特征,还有一个地方我还不理解:为什么钝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不能三个角都是钝角呢?我问了其他几个同学,他们也不会,明天我得再请老师给我讲一讲。你看,有问题就是好,它能让我想得多,把所学知识理解得透彻。
2、思维日记
要记录学生上课、作业、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例如:老师给我们讲了一道题:5800万千米=( )亿千米。一个小组是这样做的:万千米和亿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就用5800万千米除以进率10000,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是0.58亿千米。我还有一种想法:先把万千米改写成千米,是58000000千米,再在它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是0.58亿千米。怎么样,我的方法好吗?
3、合作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况。例如: 今天,我又没有认真听讲,所以上交作业做得那么慢。不会的题,我就去问同位同学,他有点不想讲,这我知道,是因为这几天我一个劲的问他题,把他问烦的缘故,我不怨他。唉!今后一定得认真听讲。于是我就去问刘晓萍,她给我讲得非常细。交上作业,老师夸我做得好,我非常高兴。其实,老师应该夸那位同学,至于是哪一位同学,我想大家已经知道了。
4、生活日记
主要用来记录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的情景,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今天中午,妈妈让我买1元5角钱的白糖和打2千克酱油,给了我一张10元的钱。我买了之后,售货员找给我6元3角钱。回家的路上,我算了算:1千克酱油1元6角钱,2千克就是3元2角钱,再加上买白糖的1元5角钱,一共花了4元7角钱,10元-4元7角:5元3角,应该找给我5元3角钱,他多找给我1元钱。我又回去找售货员,他边把多找的钱收回去边说:“你真诚实,是个好学生!”啊!我用数学啦,数学的作用好大呀!
5、情感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发展变化的情况。
例如:今天中午,我发现张灿抄靳泰然的,数学学习指导,我想了一会,到底报告不报告老师呢?如果报告了,是为她好;如果不报告的话,就害了她。于是我就告诉了老师,老师把她喊了出去,她进来的时候一声也不响,好像生我的气了。这样的事,到底该怎么办呢?
6、考试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在数学考试前的应试情况,考试中的做题情况和考试后的经验总结情况。例如: 今天,我们考试完了,成绩也下来了,我估计能考90分以上,谁知才考了87分。我都是马虎做错的。如:“一个整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这个判断题是错的,因为在0的末尾添上两个0就不成数了,我疏忽了这一点。以后一定要仔细分析,全面考虑问题。
7、探索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有关数学的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实践创新的过程。例如:
我在玩计算器时发现了一种现象:21—12=9,43—34=9,65—56=9,76—67=9,87—78=9……
32l一123=198,432—234=198,543—345=198,654—456=198,765—567=198……
4321—1234=3087,5432—2345=3087,6543—3456=3087,7654—4567=3087……
54321 —12345=41976,65432—23456=41976,76543—34567=41976……通过观察发现:几个连续的自然数组成一个整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组成的数减去这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组成的数,如果组数的数字的个数一定,所得到的差就相等。你说数学奇妙不奇妙?通过研究,我知道了:只要你乐于探索,你就会有很多奇妙的发现,这时,你也就会发现数学是多么的有趣。
8、故事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听到的一些数学小故事。例如:
今天我在家里,给爸爸出了一道题:10+10等于多少?爸爸说:“20”,我说:“错!”爸爸说:“得多少?”我说:“得18,10和10垒起来,不就是18吗?”说完,我们都笑了。
9、老师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情感、建议等内容。写疑难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做数学题时碰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可以把这些难题写在日记中,请求老师帮助解决。在上数学课时,对老师讲解的例题,总是听不明白, 疑惑不解、又不敢发问,也可以写在日记中,请求老师课余给予个别辅导等等。学生对数学老师的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试评价等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写在日记上;对数学老师另有看法,或者有什么心里话要对老师说,也可以写在日记上。有位学生在日记中写着:“老师:今天不知为什么,您讲的数学例题,我总是听不进去,所以今天的数学作业有好几题做不来。为了完成您布置的学习任务,我只好到同学那里抄了几个答案。实在对不起。您如果有时间能不能再给我辅导一下。”再如:
老师这节课表扬了我三次。一次是孙佩同学不会移动小数点,我站起来对他说:“只要扩大就向右移,只要缩小就向左移。这样对应起来就好记了。”老师夸我总结得好。第二次是做既扩大又缩小的题,我有我的好方法:是先综合,确定是最后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再移动小数点。老师夸我方法新颖、有特色。第三次是我一直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夸我学习劲头足。我这节课上得可高兴了。老师,我想对你说:“以后上课,您就多表扬表扬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表扬,这样,我敢保证我们班上每一节课都会乐开了花。
10、成长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在学习中进步情况及存在问题和改正问题的过程。例如: 今天上课,我的精力总是不集中,老是想这想那,成绩也在下降,好像是掉进了陷阱(精力不集中),又无力向上爬。我想,我一定要用最大的力气,爬上这可恶的陷阱!也希望同样掉进这陷井里的同学,尽快爬上来。
11、闪光日记
主要记录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经验、心得、体会及每一个成功之处、优秀之点。例如:经过积累,我已经写了三十多篇数学日记了。我们组的同学都夸我写得好,我总结了一下,有一点经验:写今天发生的有关数学事件的过程;写我自己学数学的想法;写数学的用途……只要抓住前面的内容仔细写,就可以写一篇好日记。班级对我的月评价是:你被评为数学日记小名人,祝贺你!我们相信按照你写日记的方法,全班同学都能写出一篇又一篇好日记。每天学的数学要点,做到的好的题目和不懂的问题等等。我一般是让他们写些关于最近学习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里对观察。如: 爸爸妈妈的工作很辛苦,请用24时计时法记录一下你父母一天的工作时间,再写一篇数学日记。
❼ 小学生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怎么写
一、关于写数学日记的好处
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使同学走进生活,感悟到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同时老师也能从中看出同学们的数学发现、数学应用和数学思考的水平,还能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在写数学日记,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能让同学们睁大双眼看世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促进同学们不断反思,总结学习的过程、内容、方法和习惯,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习惯。尤为重要的是,梳理了同学们的思维,增强了同学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数学素养。
二、数学日记怎么写?
了解了写数学日记的好处,那么一篇数学日记应该怎么写呢?数学日记写的内容可以是哪些?写数学日记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
1、数学日记写什么:
可以写在生活中用到数学的情况;
可以写你看到的数学现象,想到的数学问题;
可以编写与数学有关的故事;
可以介绍在书上看到的数学知识,包括趣味数学,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家的介绍,数学游戏的玩法等等!但要注意不要照抄,要通过自己头脑的思考和整理,语言要简洁;
可以写出自己对一道数学题的解答思路;
可以写你对学习数学的心得以及学习方法;
2、一篇优秀的数学日记有哪些要求:
一篇优秀的数学日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同学们可以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但是要注意在写的时候一定要自己的思考,要新颖,文字要求简洁,清楚、生动。
❽ 怎样写数学日记
日记:记下这一天所发生的开心或不开心事情。
数学日记:记下这一天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日记,一定要求实。
所以数学日记,也要求实哦。
综上所述,建议你的数学日记写一下几点:
1、记下今天所学到的知识
2、记下今天没掌握的知识
3、确立自己今后对没掌握知识的攻克计划
4、并做好自己以后对数学学习的长远计划
首先写今天遇到了些啥事情,胡乱编个跟数学有关的,然后说你想啊想(插废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啊什么的),然后说还是没明白,在说被旁人一句不经意的话提醒,终于想到了。最后吹原来数学是这么有用的,就在我们身边。完
数学的学习对于我们女孩子真的有些吃力。但为了心中梦想的大学和前程,努力把!
例如:今天上午,我正在为数学日记写些什么而烦恼。在网络的知道上闲逛,希望能碰到些启发。突然,知道上的一片文章吸引了我:
“ 八路实验小学六(7)班 徐瑞祥
今天下午,我在《小学生双色课课通》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
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2,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我没多看分析,对着这道题便琢磨开了,咦?圆锥体的面积我没学过怎么计算啊。那这道题我有怎么解呢?我叹了口气,准备继续看完分析,刻我转念又想,这个暑假过了我不久是六年级了吗?若是连这道课课通上的题都不会做。我还算是什么奥数班的啊?不就是名不副实了吗?对,我一定要靠自己把它解出来。
按照往常我在这种题面前一定是在脑子里建立一个模型,可是,对于这道题我却格外谨慎,生怕有个闪失。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圆锥的透视效果。定睛一看,咦?这个图形如果是平面图形不就和三角形一样了吗,那这个圆锥的立方面积不就是和它同底同高的圆柱体的面积的2分之1了吗?我一下子喜出望外。原来圆锥体的面积也同容易求的嘛。只要知道圆锥体的高,和底面积不就可以求出了吗?再回到这道题上,它的条件里告诉了你底的半径,就等于告诉了底面积,它说高和底半径的比例是3:2,也就是底半径的长度是高的3分之2。那高不就是半径×3÷2=高。这么说来,高就是12分米,底面积就是200.96立方分米,圆锥体面积就是200.96×12÷2=1205.76立方分米。
“呼,终于被我解出来了。”我长吁了一口气,通过这道题,我也发现了,其实数学中有许多东西是相通的,就像圆锥体面积和是三角形面积一样。其实并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计算公式,只要可以融会贯通,一样可以解题。
可以吗?不行修改一下 !
还有:一)
今天,我们一家去龙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平均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阿姨的2个鸡腿,阿姨说:“这总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
(二)
今天,妈妈给了我1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串鞭炮用了钱的2/10,又买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钱的1/10,还买了7个汽球,用了钱的2/10,最后买了一把梳子,用了钱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还剩下一元钱只好还给妈妈了。
到家后,妈妈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还剩下一根,我送给了隔壁的小强哥哥吃。(作者:肖恩玲)
(三)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数学日记4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日记6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数学日记7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日记8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数学日记9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
打了好累啊,加多几分啊!
❾ 数学日记要怎么写
完成好初一数学日记,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四点:
1:做好课堂笔记,还有笔记的记号也要做的分明,会的;不太懂;完全不懂; 还有就是重要的 定理;公式;还有重要的 题型;这些在你的笔记上要一目了然,这样找起来方便,不至于需要时一时找不到而产生烦躁情绪,导致对数学失去兴趣。
2:我要讲的就是学习兴趣,想学好一样东西首先就是要培养兴趣,从而才会在自己解决难题时体会到其中的无限快乐与成就感,
3:课后不要盲目做题库,那是盲目乏味的,题库里大多数都是会的,总是做既浪费时间,又会让做的人产生厌倦情绪,所以要有选择性的做。还有就是要去思考,研究不懂的题,即使有点懂了也要经常去看去琢磨,到完全掌握。那时带来的是成就感。
4:多交流,不是什么题都可以靠自己琢磨就能搞定的,需要互相提供好的方法建议。
以上四点,我认为前两点是最主要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有兴趣你才会自觉去记笔记,而且记的也会很认真。而有了笔记你在做题时遇到问题,知识点能够很快得到解决,这样你才不会对数学失去兴趣。
❿ 数学日记怎么写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