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国《数学评论》的介绍
美国《数学评论》是美国数学学会发行的一份杂志兼线上数据库领域出版品的摘要或评价。部份评论也有发行单行本。
B. 为什么美国数学那么简单,却有那么多名校,那么多人才
首先,他们的数学确实没有中国难 ,但是他们的SAT主要是国内的竞争,所以会相对的选出人才。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大学的宽进严出政策,尤其是名校。在美国读大学是非常辛苦的,想从名校毕业是不容易的,和国内的情况有些不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您说的情况,此外还与美国的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以去知网找专业的期刊论文进行研究。这个问题以前我也疑惑,后来一个普林斯顿的朋友解答了我的疑惑。
C. 美国《数学评论》怎样投稿
有两种方法:
其一,你问编辑部不就知道了;
其二,你按照《数学评论》上告诉的地址(Email或电话)不就行了吗?
朋友,你说对吧?
(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请采纳,祝你成功!)
D. 如何访问美国数学会期刊,如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
1.具体可以访问如下8本期刊的全文内容:
2.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JAMS) 《美国数学会志》 刊载高水平的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论文。
3.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 (MCOM) 《计算数学》...
E. 美国普通人的数学到底差到何种地步
给你讲一故事:
在达拉斯,从公司回宾馆的路上正好口渴,路过沃尔玛就进去买了一瓶可乐(1$)。德州的税是8.25%,所以总价是1.08$(去掉零头)。放在国内,这是任何一个小学生应该都能做出来的简单乘法吧?1*1.08=1.08
去收银台结账,收银员扫了一下标签,然后乘了一下税(有的收银机是自动算上税,有的是手工乘的,我倒霉催的就遇上了手工乘的,以下就是我们之间奇葩地对话)
收银员妹纸:一块八毛二,先生。
我:不是一块零八分吗?
收银员妹纸:(很坚定滴重复)一块八毛二,先生,含税价。
我:你肯定搞错了,应该是一块零八分,不是一块八毛二。
(为了防止她误解我的意思,我拿出手机,按了1.08给她看)
收银员妹纸:(狐疑地看看我,然后毫不犹豫滴叫了老板。。。尼玛商场经理和保安都过来了。。。)
商场经理:有什么事吗,先生?
我:我要买一瓶可乐,标价写的一块钱,我想含税价应该是一块零八分,不是一块八毛二。
经理:等一下先生,让我看看。
(尼玛这么明白清楚的事情还要看毛啊?自己加一下就知道了啊)
经理:(在收银机上郑重滴按了1*1.0825,发现果然应该是1.08(去掉零头),不是1.82,转头露出歉意滴笑容) 对不起。先生,您是对的,应该是一块零八分。
我:喏,给你...(扔出去一堆硬币,有两毛五的,有一毛的DIME,也有一分的,但我之前已经数过,应该是正好1.08)
经理:等一下,先生 (焦头烂额中……)
我焦躁滴看着他数了有足足一分多钟把钱数清楚。。。尼玛就算是沃尔玛,你们都不考虑收银员和经理会不会数数的吗?我只买一瓶可乐而已啊,尼玛正好一美金啊有没有?这都算不清楚的吗?
有了这个事情以后,我对于普通美国人的心算能力有多好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来我把这事儿当笑话讲给我老板听,他居然这么跟我说:Why we need to learn arithmetic? We can rely on calculator to do it.(我们为啥要学算术?可以用计算器啊。)
F. 美国人的数学有多差,听听网友怎么说…
在美国生活过的人一提起美国人的数学,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嘿,太差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主要指的是平民百姓,较高端的领域内肯定不是这样,且不说各领域顶尖的科研水平,就说在数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获奖者中,美国籍的获奖者人数还是最多的。
这里,我们说的数学差指的是普通美国人在心算口算能力上和我们中国人比有着天壤之别,不夸张地讲,在口算能力上,随便揪出一中国卖菜的老太太都比美国本土产的硕士博士强。
此处该上案例了,例子1:我姐读书时课余时间帮一个美国人家照顾小孩,那家的大孩子是个十几岁的小美眉。有一天,这个美眉问了我姐一个问题:七加八等于多少?我姐张嘴即来:十五啊。那个美眉从沙发上站起来,看着我姐蹦啊跳啊,兴奋得不得了,大叫:“我发现你是个天才!”晕倒,我姐的确特聪明,在国内的时候被别人夸聪明那是家常便饭,听了向来处之泰然。可这个小女孩的夸奖让她震惊得半天没说出话来。照这个标准,咱全中国人可都是天才啊!
考试结果是我拿了满分。下午小组做课题的时候,知道我拿了满分,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后来才知道这个专业64个人一共三个满分,祐也君(那个日本人)、Helen(老爸菲律宾老妈白人)和我,两个半Asian。Dave问我,你怎么知道怎么做的,我说书上有啊,他说,我TM怎么就没找到。
然后我就教他,后来才发现他连十进制转化成二进制都不会,Cody就更别说了,听都没听过,这还学毛啊,注意我们都是本科毕业的孩子。Dave还好,他算是我们班上比较厉害的白人了,脑子比较灵光,我教了他10分钟左右把大概思路讲了他就明白了。
不过教Cody二进制就教了20分钟,结果他还是没弄懂。从此之后,在Jorge的强烈要求下,每次小组课题的时间都会先来一段“潘老师给你开小灶”,我在白板上给小伙伴们讲解如何做data mining的作业,大家还听得挺认真。Cody就更别说了,以后每次作业要么我去他家,要么他来我家,讲一两个小时,有一次讲的东西太难,他直接放弃走了。
我和Cody关系挺好,还请他来我家吃过火锅(国内带的底料),他家有party也总是叫我去(party上的奇遇,以后的章节会提及),我还送了一个中文名字给他“呆萌”,我跟他说读音叫diamond,人如其名,真的是又呆又萌。
转眼到了期末,考data mining的前一天,大家都比较头疼,其实我那个时候已经复习完了。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我又前往学校给大家来次考前突击。我的做人准则一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第一步还没有完成,偶尔也要帮帮兄弟嘛。
从下午2点教到晚上10点,才知道和美国人讨论和数学沾边的东西有多么蛋疼,当然我也是抱着巩固知识的心态。整段时间基本都是我在讲解,Raj也会帮忙写一下步骤,每步运算我都会详细地写在白板上,有些我觉得很简单的逻辑算法,课上讲过的,我要再解释两三次才行。
当Jorge问我Y+aY=(1+a)Y是怎么得到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无语了。更无语的是,我教了Cody两个小时才把他教会自己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都帮他写好了,关键人家不知道哪个是a、b、c,怎么代进去。比如说2x^2+bx+c=0,怎么用求根公式算。
再说些更弱智的,算63*5,Cody下意识地就去拿计算器,被我制止了,他看了30秒,写下153,我擦。再来个难点的,有一次去教他作业,78+56,我直接就把答案写出来了,他看了之后惊呆了,真的就是下巴都要掉下来的感觉。
当我告诉他中国的SAT(SAT是美国的高考)数学考试不允许用计算器,并且找了一道2014年江苏高考填空题(第8还是第9题)翻译成英文给他看,在白板上算满半个白板算出答案之后,我感觉他的世界观都已经崩塌了。
最后期末考试运气比较好,我又拿了满分,由于期中、期末、平常作业我全是满分,只有我一个,最后成绩自然是A+,这点还是要沾沾自喜一下的。
故事还没有完,考完后第三天,Cody突然来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帮他弟弟Casey补习数学,还说要付钱给我。我认识他弟弟,感恩节的时候Cody邀请我去他家过节,玩得很开心。第一次见识到美国的土豪,Cody家后院比我们家整个房子都大,这感觉太爽。
原来Cody老爸是我们学校新闻学院的院长,这TM才叫深藏不露啊,原来土豪就在身边。感恩节那天认识了他弟弟Casey,人还挺不错,正好刚放寒假那几天也没什么事,我便答应下来,说好帮他补pre-calculus,就是上微积分前的基础知识。
因为本人数学也一般,自知比考研的同学差远了,国内考研数学让我做估计有一半连题目都看不懂,什么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拉格朗日定理、复合求导在我脑海中都已经成为了传说。为了不出丑,我还自己复习了一下,心想这pre-calculus应该和人大版高数的第一章差不多,讲函数的基本性质的。
开始教Casey,大跌眼镜,我看了他们期末考试给的例题,全是选择题,总共三个知识点,二次函数求极值,变化率的概念(问你20,40,65,95,增大的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指数函数基础(真的是基础,如1000刀本金,银行年利率5%,每年年底利息转成下一年本金,求第五年本息和)。真的就是国内初中的内容,顶多是高一的,作为2010年江苏高考接受过葛军摧残的人,我真是笑了。
于是我就耐心地教他,想想以前老师是怎么教我的,还自己出题给他做,告诉他怎么画图看二次函数的开口朝向。一共两个下午,大约7个小时,Cody居然给我了我280刀,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最狗血的是,过完圣诞,Cody突然告诉我个天大的好消息,Casey数学考了全班第一,全家人都很开心。
我笑尿了,因为教Casey之前还收到他老妈的短信,说麻烦我了,Casey在这门课上已经被拉下好多。于是,顺理成章地,这个学期Casey又找我辅导,前几天刚教了一次,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刚开学终于学到虚数了,翻了下他的课本,发现后面还有椭圆等圆锥曲线。
我已经感到一大波美元正在靠近。
来自智课网
G. 美国人的数学到底有多差
去网上搜这个问题,能弹出来一堆网页。举一个个例子来证明外国人数学烂,每个例子简直都是一个搞笑段子,觉得又一次长见识了。
H. 如何将美国数学评论的数据与wos的数据整合
美国的高中数学中有矩阵内容。大体内容包括:矩阵与数据、矩阵相乘、使用矩阵来转换几何图形、行列式与克莱默法则、矩阵求逆与解方程组、矩阵的行运算与增广矩阵等。 美国中学的数学特别简单,中国学生来了以后每个都表现的像数学天才。其实美国高中的学习并不简单,特别是为培养学生们将来进大学的私立高中,他们一般称自己为大学预科学校。九年级的高中学生入学时,往往要接受数学分班考试,以便学校分班,学生将根据自己的水平被编入不同的班里,难度可以从很简单的“几何”到越来越难的“代数1”、“代数2”、“前微积分”,甚至“微积分”。
美国高中数学大体包括:函数的基础、线型函数、线性方程组、矩阵、二次函数、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有理函数与根函数、函数的性质与属性、圆锥截面、概率与统计、数列与级数、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绘图与特征等。
I. 美国数学学会的那几本杂志是个什么档次
主要是主流杂志《BusinessWeek》、《NewsWeek》、《Reader’sDigest》、《Time》、《Fortune》、《Forbes》等说到“英文杂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市面上卖得火热的“英语教育杂志”?它们不是原着,不是海量阅读的对象。发现一本“教育杂志”的卖点介绍上写着“本杂志旨在提高读者阅读国际知名期刊的能力,内容全部精选自最新的欧美着名杂志……”我不禁好笑:干嘛不直接读那些欧美着名杂志呢?读一本60页的《BusinessWeek》,胜读10本“英语教育杂志”。短篇的难就在其“短”。杂志里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尽管是现代原着,但是涉及广,各方面的术语层出不穷,生词比长篇弥散。如前所述,每读一篇文章都要熟悉新的写作风格,读到不明之处没有充分的篇幅协同理解,有时出现把握不住文章大意的情况。短篇的难度毕竟是相对长篇而言的。毕竟在同一本杂志里,文章都有某种共同属性,例如《BusinessWeek》,都是关于商业、金融的报道,财经记者的套路不外三板斧。开始不适应,读了几本以后就觉得易懂了。还有,国内有本非常受欢迎的杂志《读者》,可知道《Reader’sDigest》也正是美国人民的《读者》呢!意味深远的文摘,肯定能引起你的阅读兴趣。兴趣调动了,还有什么难的呢?洋人的杂志使我们站在新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1997年一期特别加厚的《BusinessWeek》全面回顾几十年来美国硅谷的发展历程,比我从前看过的一切关于硅谷的报道都要深入详细,使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信息技术浪潮的中心;1997年另外一期《BusinessWeek》关于东南亚经济的报道让我明白到,随后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确实是经济泡末破灭的必然结果;2003年的一期《NewsWeek》大量文章从多个方面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为什么失事,无不让我的资讯触觉延伸。洋人的杂志向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有一期《BusinessWeek》介绍美国的3M公司招纳世界上的创意人才,产生了无数改变人类生活的发明——这篇报道无疑为富有创意的我指明了前途:3M也许是我最能发挥才干的地方;又有一期预测美国10年后医生的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因此有可能放宽外国医学人才进入的限制——这对我的医学生同学们,不是一条诱人的信息么?2005年中美大打纺织品的贸易战,国人还以为:美国的纺织品业已经被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逼上绝路了。但5月23日的《Forbes》报导了美国的企业技术进步的情况:由于纳米技术等尖端科技的应用,劳动力只占生产成本的5%!一位企业老板说:“我们靠这就能跟中国竞争。”如果国内纺织业不能敏锐地感知这些动向,恐怕不出几年中国反过来要面临美国纺织品的倾销了。特别感兴趣的是洋人究竟怎样看中国的。西方报道让我看到了很多国内媒体不便表达的内容和观点,特别新鲜有趣,例如《BusinessWeek》报道大陆某位富豪现在风头减退,因为随着社会的规范化,从前的“关系”越来越行不通了;宝钢在国企改革后活力大增,三万人的企业年产量超过了另外三家总共11万人的老国企……不过它们毕竟是西方的主流媒体,有时报道难免不给中国人留面子。例如2003年有一期《Time》的封面以我们的国旗作为封面,配文“SARSNATION”,引起了很多同胞的愤怒抗议。老美固然不怀好意,趁我们遭受瘟疫落井下石,但细想中国当时的SARS疫情确实是世界上最严重的,《Time》的说法似乎不太离谱,而且其报道的风格本来就大胆自由,对美国国内、对各国政府的态度都是尖酸刻薄的。如果看多了他们的杂志,就见惯不怪了。
J. 美国数学评论point有什么用
point
英 [p??nt]
美 [p??nt]
n.
小点,点;(几何等概念中的)点
(文字中的)标点(尤指句号);小数点
具体(或确定)的位置,地点;(空间的)一点
(球类等运动员的)位置;(在某一位置上的)球员
(时间上的)一点;特定时刻,瞬间
(物理等概念上的)点;程度;阶段;地步
细目;条款,(表示事项的)点
特点,特征;动物的身体特征;(作为判定动物品种标准的)品质
vt. 指向;弄尖;加标点于
vi. 表明;指向
n. (Point)人名;(法)普安
短语:
match point 赛末点,迷失决胜分,拿到赛点
West Point 西点军校,西点 (犹他州),西点 (阿拉巴马州)
例句:
1、In this point,I join with you.
在这一点上,我与你意见一致。
2、We differ with them on this point.
在这一点上我们跟他们看法不同。
3、I shall return to this point in the next chapter.
在下一章中我还要谈到这一点。
希望帮到你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