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学离散数学结构英文版比较好
不会。
Ⅱ 我大二,图书馆借了一本离散数学的英文教材,读了第一页,效率比较低,但又不想读翻译的,求给一些建议。
在初次踏入某个外语专业领域的时候其实跟英语水平没多大关系,因为专业词汇很多,所以很难懂。效率很低是非常正常的。我在学科学的时候一开始也很困难,因为有很多词汇不认识。我建议第一就是要不就完全放弃英文教材,读中文。但是如果想学习的话,就先把基础词汇掌握了,这样下面学下去也会容易很多。不要把每个词都查一遍,就把专业的,基本的查了就行。不太必要的就可以避免了。
Ⅲ 离散数学,稍微懂点英文的进来
这道题是问下列推理哪个错误,答案选B
P后面是标点符号,可以忽略
Ⅳ 要不要选《离散数学》的 全英文教学
其实要学离散不需要任何其他的数学基础,也就是说分析代数几何什么的都不需
要。但要学好离散的话要有中等偏上的数学成熟度。最好的话还有一定的代数基
础。
1.
如果你是纯数学专业请务必选择纯英文,就算英文再烂也要学英文的。
离散数学这门课包含了非常多近代发展起来的数学理论。不同于数学分析,或者
现代几何,离散里诸多理论,比如形式逻辑,集合论,组合计数,图论,抽象代
数(如果你把代数也算进去的话),都是在19世纪才完善的理论,中文的资料少
之又少,各地方教导的模式和专用术语都极其不统一,这些缺点,在你以后学习
高等课程和阅读相关数学文献时都对你非常不利。
2.
如果你是学电脑的话,选择中英文或中文即可。离散数学对电脑最主要的作用来
自两门理论:组合数学(计数和图论用来解决算法问题)和形式逻辑(用来分析
系统和程序),你只要花功夫在这两节上就是了,因为抽象代数和集合论的英文
术语非常多,如果不是专业学纯数学的话没必要花那么大的功夫,而图论和计数
都比较具体,选择多一点中文的就可以了,因为主要是为了电脑,离散数学只是
一种有力的理论和思考工具,至于用什么语言来学习,对你的电脑不会有什么影
响。总之你要是把离散学好了,你会发现编程啊系统啊什么的其实就是将离散数
学里的所有的理论有效地应用到一种叫“计算机”的图灵机上而已(图灵机也是
离散数学里形式语言这一章的课题)。
除了这两个专业,你应该不会那么需要离散数学这门课的,如果单纯是因为兴趣
的话,你也许应该考虑转到数学系。。。。
我是以英文教学完成这门课的,分数虽不很高但是学地很愉快。如果你学纯数学的话,离散的作用主要在代数学,逻辑学,以及组合数学(及其应用,比如密码)上才能起到最大效益。但是学电脑的话就不一样了,电脑无论在什么方面你都能应用离散来帮你解决问题,而且在早期众多丑陋乏味,实时考试又多的编程课里这么美的纯理论课也并不多(还有门课叫算法分析,是属于怎么将离散数学应用到算法(乃至普遍计算)复杂度分析上)。所以学编程的话我是非常推荐你学这课的,其实大多学电脑的人并不重视自己的数学能力,但事实上强大的离散背景对任何一名程序员来说都是一项宝贵的才能。。。。
Ⅳ 求离散数学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没什么特殊要求 离散的特点就是概念、定义多。一个小节能搞出10多个定义定理,一定要理解记忆。 上课认真点、 注意老师上课着重讲的东西。 做一些课后习题就行了
Ⅵ 怎么学离散数学
集中精神好好的听课。回去后认真的将课上将过的东西再看一遍,最好将讲过的那节课的书上的 所有文字都仔细阅读一遍,然后做课后的习题,多练,全部做完再对答案,然后找出自己没有理解的问题 做到弄懂 坚持 坚持 直到学完为止。其实跟其他学科都一样,集中精神(保证效率)+恒心 一定能学好 祝你学好离散数学~~
Ⅶ 大学“离散数学”的课程内容
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是数学的几个分支的总称,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地是有限个或可数无穷个元素;因此它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
内容包含: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图论、组合学、数论等。
由于数字电子计算机是一个离散结构,它只能处理离散的或离散化了的数量关系, 因此,无论计算机科学本身,还是与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研究领域,都面临着如何对离散结构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又如何将已用连续数量关系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离散化,从而可由计算机加以处理。
离散数学课程主要介绍离散数学的各个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些概念、理论以及方法大量地应用在数字电路、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的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程中;同时,该课程所提供的训练十分有益于学生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于学生严谨、完整、规范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离散数学通常研究的领域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关系论、函数论、代数系统与图论。
相关书目
Kenneth H.Rosen着的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Fourth Edition
此书的价值已经被全世界几百所大学所证实,作为离散数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全世界几乎所有知名的院校都曾经使用本书作为教材.以我个人观点看来,这本书可以称之为离散数学网络.书中不但介绍了离散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还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相关学习网站资源.更为令人激动的便是这本书少有的将离散数学理论与应用结合得如此的好.你可以看到离散数学理论在逻辑电路,程序设计,商业和互联网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实例.本书的英文版(第五版)当中更增添了相当多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家的传记,是计算机科学历史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作为教材这本书配有相当数量的练习.每一章后面还有一组课题,把学生已经学到的计算和离散数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这本书也是我个人在学习离散数学时读的唯一的英文教材,实为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所研究的对象是离散数量关系和离散结构数学结构模型。
由于数字电子计算机是一个离散结构,它只能处理离散的或离散化了的数量关系, 因此,无论计算机科学本身,还是与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研究领域,都面临着如何对离散结构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又如何将已用连续数量关系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离散化,从而可由计算机加以处理。
离散数学课程主要介绍离散数学的各个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些概念、理论以及方法大量地应用在数字电路、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的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程中;同时,该课程所提供的训练十分有益于学生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于学生严谨、完整、规范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离散数学通常研究的领域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关系论、函数论、代数系统与图论。
Ⅷ 怎么学离散数学
离散数学跟集合,逻辑推理,还有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关,当然,跟数学也有关,不过不用担心没学高等数学。
离散数学里的很多概念性的东西是最不好理解的,要是把那些概念的东西弄懂,再做点例题就行了,总之,离散数学最难的就是理解方面!
Ⅸ 怎么学好离散数学
如何学好离散数学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离散数学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地是有限个或可数个元素,因此他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由于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许多大学都把它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程中的一门,或者是一门中的一部分。
作为计算机系的一门课程,离散数学有与其它课程相通相似的部分,当然也有它自身的特点,现在我们就它作为考试内容时具有的特点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1、定义和定理多。
离散数学是建立在大量定义上面的逻辑推理学科。因而对概念的理解是我们学习这门学科的核心。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特别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而描述这些联系的实体则是大量的定理和性质。
在考试中的一部分内容就是考察大家对定义和定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如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试题,问什么是相容关系。如果知道的话,很容易得分;如果不清楚,那么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分数的。这类型题目往往因其难度低而在复习中被忽视。实际上这是一种相当错误的认识,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试题中,经常出现直接考查对某知识点的识记的题目。对于这种题目,考生应该能够准确、全面、完整地再现此知识点。任何的模糊和遗漏,都会造成极为可惜的失分。我们建议读者,在复习的时候,对重要知识的记忆,务必以上面提到的“准确、全面、完整”为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能达到,就说明还不过关,还要下工夫。关于这一点,在后续章节中我们仍然会强调,使之贯穿于整个离散数学的复习过程中。
离散数学的定义主要分布在集合论的关系和函数部分,还有代数系统的群、环、域、格和布尔代数中。一定要很好地识记和理解。
2、方法性强。
离散数学的证明题中,方法性是非常强的,如果知道一道题用怎样的方法证明,很轻易就可以证出来,反之则事倍功半。所以在平常复习中,要善于总结,那么遇到比较陌生的题也可以游刃有余了。在本书中,我们为读者总结了不少解题方法。读者首先应该熟悉并且会用这些方法。同时我们还鼓励读者勤于思考,对于一道题,尽可能地多探讨几种解法。
3、有穷性。
由于离散数学较为“呆板”,出新题比较困难,不管什么考试,许多题目是陈题,或者稍作变化的来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如果拿到一本习题集,从头到尾做过,甚至背会的话。那么,在考场上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题见过或似曾相识。这时,要取得较好的成绩也就不是太难的事情了。
本书是专门针对研究生入学考试而编写的,适合于读者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如果还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推荐两本习题集。一本是左孝凌老师等编写的《离散数学理论、分析、题解》,另一套有三本,是耿素云老师等编写的《离散数学习题集》。这两套书大多数题都是相同的,只是由于某些符号和定义的不同,使得题目的设定和解法有些不同而已。
现在我们就分析一下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哪些题型,以及我们应如何应付。
1、基础题
基础题就是考察对定义的识记,以及简单的证明和推理。题目主要集中在数理逻辑部分和集合论部分。这些题目不需要思考,很容易上手。
这一部分的题目主要问题是要防止粗心大意和对定义记忆似是而非而丢的分数。不重视这一点的人将会在考试中吃大亏。如在主合取范式中,极大项编码对应的指派与真值表对应的指派相反,这一点在许多的参考书里也会犯错误;还有是要防止没有按照一定的方法而引起的错误,如我们在数理逻辑或者集合论里作等价推演,可以省略若干不重要的步骤,只要老师和考生都清楚就可以了,而在推理理论里则不能省略任何步骤,否则被认为是逻辑错误。
我们在学习中,还要注意融会贯通,例如,数理逻辑和集合论是相通的,因此记忆或者总结方法的时候可以综合起来,这样便于比较和理解。
2、定理应用题
本部分是最“死”的一部分,它主要体现了离散数学的方法性强的特点。并且这一部分占了考试内容的大部分,我们必须在这一部分下功夫,记住了各种方法,也就拿到了离散数学的大部分分数。
下面我们就列出常用的几种应用:
●证明等价关系:即要证明关系有自反、对称、传递的性质。
●证明偏序关系:即要证明关系有自反、反对称、传递的性质。(特殊关系的证明就列出来两种,要证明剩下的几种只需要结合定义来进行)。
●证明满射:函数f:X??Y,即要证明对于任意的y??Y,都有x??X,使得f(x)=y。
●证明入射:函数f:X??Y,即要证明对于任意的x1、x2??X,且x1≠x2,则f(x1) ≠f(x2);或者对于任意的f(x1)=f(x2),则有x1=x2。
●证明集合等势:即证明两个集合中存在双射。有三种情况:第一、证明两个具体的集合等势,用构造法,或者直接构造一个双射,或者构造两个集合相互间的入射;第二、已知某个集合的基数,如果为??,就设它和R之间存在双射f,然后通过f的性质推出另外的双射,因此等势;如果为??0,则设和N之间存在双射;第三、已知两个集合等势,然后再证明另外的两个集合等势,这时,先设已知的两个集合存在双射,然后根据剩下题设条件证明要证的两个集合存在双射。
●证明群:即要证明代数系统封闭、可结合、有幺元和逆元。(同样,这一部分能够作为证明题的概念更多,要结合定义把它们全部搞透彻)。
●证明子群:虽然子群的证明定理有两个,但如果考证明子群的话,通常是第二个定理,即设<G,*>是群,S是G的非空子集,如果对于S中的任意元素a和b有a*b-1??S,则<S,*>是<G,*>的子群。对于有限子群,则可考虑第一个定理。
●证明正规子群:若<G,*>是一个子群,H是G的一个子集,即要证明对于任意的a??G,有aH=Ha,或者对于任意的h??H,有a-1 *h*a??H。这是最常见的题目中所使用的方法。
●证明格和子格:子格没有条件,因此和证明格一样,证明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的最大元和最小元都在集合中。
图论虽然方法性没有前几部分的强,但是也有一定的方法,如最长路径法、构造法等等。
3、难题
难题就是考试中比较难以下手,大多考生作不出来,用来拉开分数档次的题。那么,遇到难题我们怎么下手分析呢?
难题主要有以下四种,我们来逐一进行分析:
①综合题
综合题就是内容涵盖若干章的问题,这样的题大多数是在群论里面的陪集、拉格朗日定理、正规子群、商群这一部分中。这一部分结合的内容很多,而且既复杂又难理解,是整个离散数学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