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初一数学点b以什么速度移动

初一数学点b以什么速度移动

发布时间:2022-05-25 08:13:16

A. 初一数学北师大版上册动点问题

如图,△ABC中,∠B=90°,BC=8cm,AB=6cm。点P从A点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P,Q均在三角形的边上)
(1)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过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

解:设经过X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PB=6-X.BQ=2X.S△PBQ=(6-X)2X/2,S△PBQ=6X-X^2=8,X=2,或X=4.所以4秒和2秒时,△PBQ的面积等于8cm2。

(2)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并且P到B后又继续在BC边上前进,Q到C后又继续在CA边前进,经过几秒后,△PCQ的面积等于12.6cm2?

解:当P到B点时,经过了6秒,这理解吧,那么按Q点的速度经过了12cm,已经过了C点,CQ已经在AC线上,BC=8CM,CQ不就等于12CM-BC的长度吗。CQ=4CM。CQ=12-8=4cm。于是我们设经过Y秒,,△PCQ的面积等于12.6cm2。过Q点做QH垂直BC边,根据相似三角形定理.△PCQ的面积=CP*QH/2.CP=8-Y.CQ=(4+2Y)*8*3/5.△PCQ的面积=CP*CQ*1/2=12.6求解的值为Y=1或Y=5.。所以Y=1或Y=5时.△PCQ的面积等于12.6cm2

B. 初一数学题求解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15厘米,BC=10厘米,点P沿着AB边从点A开始向

  1. 解:t秒时AQ=10-2tcm

三角形QAB的面积:

S=AB*AQ/2=15*(10-2t)/2

当三角形QAB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1/4时

即:S=15*10/4=37.5

t=2.5

2.当t>6时,Q运动到AB边,P运动到BC边

此时,AQ=2t-10,CP=BC-BP=10-(3t-15)

因为AQ=CP*2/3

所以2t-10=[10-(3t-15)]*2/3

t=20/3

此时,t>6且Q,P分别在AB和BC上,符合条件,所以t=20/3

C.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急急急!!!

解:1、由题意可得1秒后,BD=5,BP=3,CQ=3,则PQ=5
因为AB=AC所以∠ABC=∠ACP
又因BD=PQ,CQ=BP
根据角边角定理
所以三角形BPD与三角形CQP全等
2、若要三角形BPD与三角形CQP全等,因为∠ABC=∠ACP相等,而边DP与PQ变化不定所以只有边BD=CP,BP=CQ或者BD=QC,BP=CP
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设Q点的运动速度为Xcm/秒,经过Y秒两三角形全等则有
第一种情况:
BD=CP,BP=CQ时可列出如下方程:
5=8-3Y(根据BD=CP列出)
3Y=XY (根据BP=CQ列出)
解出X=3,Y=1则Q点的运动速度为3cm/秒,这与P点的速度相等不符
第二种情况:
BD=QC,BP=CP时则可列出如下方程:
5=XY
3Y=8-3Y
解出X=15/4,Y=4/3,即Q点以每秒15/4cm/秒运动经过4/3秒则可以让三角形BPD与三角形CQP全等

3、由题意知Q点的速度为15/4cm/秒,P点的速度为3cm/秒,则是由Q在延逆时针方向追P点,C点与B原来逆时针相距为10+10=20cm,所以经过20÷(15/4-3)=80/3秒,相遇时P点所走的路程为3*80/3=80cm
则由B点延逆时针方向走80cm即转了3圈84cm后还差4cm又回到了B点即在AB边上
所以经过80/3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AB边上相遇

D. 关于初一数学动点在数轴上移动的问题,要有讲解、答案哦 加悬赏

已知蚂蚁A的对应点是3,每秒速度是三个单位,蚂蚁B的对应点是-2,每秒速度是四个单位,点C处有3粒食物,每只蚂蚁只能搬动一粒,C对应点为9时,两只蚂蚁最快搬动食物到0点处的时间是多少?
解:
蚂蚁B搬动食物到0点的时间:[(9+2)+9]÷4=5(秒)
蚂蚁A搬动食物到0点的时间:[(9-3)+9]÷3=5(秒)
∵蚂蚁A的速度<蚂蚁B的速度
∴第三粒食物由蚂蚁B搬动所用时间最少。
∴(9+9)÷4=4.5(秒)
∴两只蚂蚁最快搬动食物的时间是:5+4.5=9.5(秒)

E. 初一数学第五单元的动点问题

分析:(1)只要把QA、AP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利用QA=AP求解;(2)可以分别求出△QAC和△APC的面积;(3)同例4一样,要分两种情况求解.
解:(1)对于任何时刻t,AP=2t,DQ=t,QA=6-t.
当QA=AP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6-t=2t.
解得t=2(秒).
所以当t=2秒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在△QAC中,QA=6-t,QA边上的高DC=12,
∴S△QAC= QA•DC= (6-t)•12=36-6t.
∵在△APC中,AP=2t,BC=6,
∴S△APC= AP•BC= •2t•6=6t.
∴S四边形QAPC=S△QAC+S△APC=36-6t+6t=36(cm 2).
由计算结果发现:在P、Q两点的移动过程中,四边形QAPC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也可以提出:P、Q两点到对角线AC的距离之和保持不变)
(3)根据题意,可分为两种情况来求解:
当 时,△QAP∽△ABC.
∴ .
解得t=1.2(s).
∴当t=1.2 s时,△QAP∽△ABC.
当 时,△PAQ∽△ABC.
∴ .
解得t=3(秒).
∴当t=3 s时,△PAQ∽△ABC. 望采纳,谢谢

F. 初一数学题 西安交大附中月考题

  1. 点B表示5或15

  2. 当B为5时

    7.5秒后A恰好运动在BC的中点处

    当B为15时

    5秒后A恰好运动在BC的中点出

G. 初一数学(速度,高悬赏)

(1)原来两点相距为1,4秒后为25,所以运动了25-1=24
其中A点运动了24÷(1+5)×1=4 ,所以位置是 -1-4=-5
其中B点运动了24÷(1+5)×5=20,所以位置是 0+20=20
(2) A点速度 4÷4=1 单位/秒 B点速度 20÷ 4=5 单位/秒
设经过x秒点B到原点的距离恰好是点A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
B在原点右方: (5+x)×2=20-5x 解得x=10/7
B在原点左方: (-5-x)×2=20-5x 解得x=10
答:经过10/7秒和10秒时点B到原点的距离都恰好是点A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
我是真心一个一个字打的

H. 若点B以每秒2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A,C点分别以每秒1cm,4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

当移动时间为t秒时,
点A、B、C分别表示的数为-2+t、-5-2t、4+4t,
则CA=(4+4t)-(-2+t)=6+3t,AB=(-2+t)-(-5-2t)=3+3t,
∵CA-AB=(6+3t)-(3+3t)=3
∴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改变。

I. 一道初一数学题

额 好吧 看你码字那么辛苦
(1)设经过x秒相遇
A B 相距 100-(-20)=120
6x+4x=120 x=12
所以 p点移动了6x=72米
所以 c对应 100-72=28米
(3)无解 不可能追上 ------我的观点 如果你知道答案告诉 我
谢谢

J. 初一数学,求教,速度,好评。

郭敦颙回答:
在四边形ABCD中,AD=BC=8,AB=CD,BD=12,点E从D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匀速移动,点F从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C→B→C作匀速移动,点G从B出发沿BD向点D作匀速移动,三个点同时出发,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其它点立即停止运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1)试证AD∥BC,
定理: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则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AD∥BC,
若不引用上定理,则从基础条件为起点证明AD∥BC,
∵AD=BC,AB=CD,BD为公共边,
∴△ABD≌△CDB,∴∠ABD=∠CDB
∴AD∥BC(内错角相等,则平行)。
(2)当点G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题中的条件未给出确切速度),t=2(秒)时,
AE=AD-DE=8-(1/秒)×2秒=2(单位长),
BG=CG=(3/秒)×2秒=BD/2=6(单位长)=12/2,
BF=BC-CF=8-(3/秒)×2秒=2(单位长),
∵∠ABD=∠CDB
△DEG≌△BFG,△DEG≌△BFG的过程只一次,
△DEG≌△BFG时,移动的时间为2秒,G点移动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

阅读全文

与初一数学点b以什么速度移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