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如何进行数学测量课程

如何进行数学测量课程

发布时间:2022-05-26 00:38:54

⑴ 幼儿园测量教案怎么填

大班数学测量活动教案:到底有多长
一、设计思路: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测量物测量长度,感知多种测量方法。
2、引发幼儿对使用生活中常见自然物进行测量的兴趣。
重点:在探索中学习感受多种测量方法。
难点:测量工具只有一件时,怎样学会正确做标记的方法完成测量。
三、活动准备:
PPT课件;树叶、胡萝卜若干;黑板等。
四、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引出问题: (价值分析: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种植地里的甘蔗宝宝,很想知道自己到底长得有多高?蚯蚓们是他的好朋友,大家自告奋勇来帮忙,为它量量到底已经长得多高了。蚯蚓们开始到处找材料为甘蔗宝宝量身体,你们说可以找哪些材料呢?
2.根据故事情节,尝试使用不同的自然物进行测量(价值分析:多种测量方法、问题的设疑,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完成任务的快乐中,迎接新的挑战,积累对测量的直接经验。)
1)许多相同的树叶,怎么量?
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2)一根胡萝卜,怎么量
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关键问题:胡萝卜从哪里开始放?为什么要做记号?
分析测量要点:A.从头至尾B.首尾相连(做好标记)C.一边量一边数
3)没有材料,怎么量
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分析测量要点:当没有材料时用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能测量,是最简单、方便的测量工具。
五、经验拓展(价值分析:进一步引发幼儿对生活中测量的关注,不断积累新经验)
生活中还有哪些简单、方便的测量好方法。如:尺等。
六、活动评析:这个大班数活动来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它所选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物都来自于幼儿日常接触的生活中的物品。因此在活动中,我觉得幼儿对材料操作很熟练,避免了材料本身由于陌生引起的无关探索的干扰。活动的整体设计是层层推进的,从创设“很多——一个——没有”测量物的问题情境入手,引发幼儿一步一步探索新的测量方法,在这其中幼儿能积极开动脑筋,相互讨论、大胆猜测,将日常的生活经验运用其中,事实上最终孩子们找到了全部适宜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获得了探索成功地满足。在建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积累各种解决问题的经验,并激发其探索精神与愿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活动中不足的地方是,我对于提问的设计还不能很好地做到引导幼儿推进猜测、进一步思考,在本活动的难点部分:测量工具只有一件时,怎样学会正确做标记的方法完成测量。花了较长时间在这个环节上,致使整个活动时间上略有超出。

⑵ 小学数学要进行一次实际测量活动,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步测:需要知道自己一步的长度
实际测量:卷尺、标杆、记录等。

⑶ 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数学测量教案怎么写

设计意图 《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小棍,脚步,小碗等)作为量具(器)进行直接测量。即仅局限于简单工具的测量,而不是标准工具的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加深幼儿对10以内数的理解;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测量?这个有趣的问题会引起孩子的好奇,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有步骤去探索,去发现,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获得知识经验,而且还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短,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二、活动准备: 1.每两人一张桌子。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铅笔、积木、布条、纸条等)。 3.记录表、笔。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引出主题 导入语:我们马上要搬新的幼儿园了,需要定做一批新的桌子,现在请小朋友帮一个忙,测一下我们桌子长的边到底有多长。可是我们没有尺,你们说怎么办呢? 2.学习正确自然测量的方法 过渡语:对,我们可以用好多材料来进行测量,在你们凳子底下有一支铅笔,现在就请你用这只铅笔先来测一测自己桌子的长边,记住自己测到的数字? (1)集体测量,并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用铅笔侧到了几段?是怎么测量的?(个别幼儿边讲解边示范) (2)教师总结 师:我们测量时,使用的工具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能测得比较准确些。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铅笔测量了桌子的长度。老师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其它的测量工具,而且还准备了每人一张记录单,把每种工具侧到的结果用笔记录下来。 3.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出示记录表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单?记录表上前面的格子告诉我们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记录什么呢?(幼儿讲述:一个是画选用的工具、一个是记录数据) (2)提出测量要求 师:现在请你们到桌子上选择相应的工具对桌子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要首尾相接,把测到的数字记录在后面的格子里。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种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3)幼儿进行测量 (4)讨论交流测量结果 师:谁来分享你的测量结果? 师: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张桌子,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你能发现其中的什么秘密? 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4.活动延伸:猜测验证。 师:想想看,现在老师用筷子和胶棒测量钢琴,谁测的次数多?谁测的次数少?说说你的理由? 师:那我们一起去测量一下,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 个人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有好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⑷ 小学测量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测量的教学

深之入海~
2019-12-09 阅读 25
关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测量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测量具有丰富的现实情境,是描述几何的基本方法,同时为沟通代数、统计、几何及相关领域的内容,搭建了桥梁。因此,对于二年级有关测量的指示此案的教学任务也是非常关键的。

组内各位老师根据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1、注重创设学生喜欢的、能反映数学本质的现实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好的“现实情境”,应当是学生熟悉的、简明的,有利于引向数学本质的,基于这一要求,在教学中既要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主要给学生提供富于现实意义的情境,还要注意这些情境应便于反应所学的数学知识句括的本质,利于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

2、注重学具操作,在直观感知中形成空间观念。
小学阶段设计的是直观几何,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以直观加想象为主,因此测量部分的教学均要建立在学生大量操作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学具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例如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把圆分成小三角形和拼成各种图形,在这个和门
过程中有了精彩的发现;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探索过程,推导出计算公式;最后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各种推导方法为全班所皇。正是由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生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过程与方法,转化方法和推导过程精彩纷呈。
3,注重学生的猜想,在测量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将猜想引入测量部分的教学,会有助王学生开阔视野 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为此,《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当有足够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适动过程.”例如,执教“圆的周长”中,在认识了圆的周长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谈话:“根据你的观察或者你学习长、正方形周长的经验,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可能和圆的什么有关系?有什么系?”生l:我猜可能与圆的直径有关系。生2:我认为会与圆的半径有关系。师:会有什么关系呢?师:“我们来研究一下好吗?”老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圆的周长真的与直径或半径的长短有着直接的发学生一定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测。

发布于 2019-12-09

⑸ 1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测量”要求与教学如何的实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测量”要求与教学如何的实现

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中学,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⑹ 小学数学长度的测量体现了什么样的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对长度测量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具体的调整。在以往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的教学目标。从上述教学目标的具体设置上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中更加重视在测量活动中对测量过程的体会与理解。

⑺ 测量怎么学都学些什么

《【姚工】量学讲堂姚工学习课程第四期》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lehfC3TMVRopFVEifcOjPw

?pwd=zxcv 提取码:zxcv

【姚工】量学讲堂姚工学习课程第四期|姚四期9课.mp4|姚四期8课下上跳空平底阳.mp4|姚四期7课反转上跳空.mp4|姚四期6课.mp4|姚四期5课.mp4|姚四期4课.mp4|姚四期3反拖线.mp4|姚四期1课顶底分型.mp4|姚 四期第二课顶底分型.mp4

⑻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做前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学情,依据学情实际来施教。

一、合理选择学情前测方法

不同的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前测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这是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前测方法。即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张问卷,在课前让学生填写,从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上的困难所在。主要适用于概念课的教学和起始课时的教学;问卷的设计要紧扣检测目的,题量要适中。

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我围绕“你认为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问卷检测,从而确定新知的切入点如下:

●割补转化成长方形不仅可行,且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要以此为重要突破口;

●先行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练习画高;

●课堂展示易变形的框架,理解面积和底高有关系,与斜边无关。

2.个别谈话法

即教师在旧知和新知连接点处设问,通过与各个类型、各个层次的学生代表谈话,了解他们的新知生长点,确定怎样引导知识技能的迁移或类推,从而选择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后继内容的教学;谈话提纲数量以一个到三个为好。

如“集合问题”一节,我设计的谈话提纲如下:

(1)脑筋急转弯: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电影院看电影,你觉得买多少张票合适呢?

(2)排队问题:小明从前往后数排在第3,从后往前数,排在第4。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

(3)现场调查:谁喜欢喜羊羊请举手,喜欢美羊羊的请举手。

谈话后发现,对于“集合”的理解,学生有生活经验,但没有上升到意义的高度;能用图示的方法表清题意,但没有出现集合图的雏形。由此确定讲课的重难点和流程设计:

●提出运动会报名问题—学生动手操作—展示层次不同的思维脉络—经历集合圈产生过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预习分析法

即教师安排预习内容或设计预习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通过作业完成情况的了解,明晰哪些问题学生自己就能解决,哪些问题需要给予帮扶,还有哪些问题学生自己根本不能解决;预习的题型可以是动笔书写,也可以是动手操作、测量、调查,还可以是观看微课视频、网络学习等。

如:“质数与合数”一课,预习作业如下:

●请找出1至20各自然数的因数。以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进行指定数的分解;

●请根据各数的因数情况分分类。用以了解学生在两次分类中有哪些困难,需要得到老师哪些帮助。

二、精心设计学情前测问卷

要让学情前测真正起到诊断学情引领课堂教学的作用,就要在前测问卷的设计上下功夫。

1.围绕单元编排意图,设计前测问卷

即从单元教学总目标的角度,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前测问卷,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现问题,暴露未知。

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我设计的前测问卷共七道整数乘法题和一道解决问题。题型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是几百几十几,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字是0,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是0)。

计算题前测分析:

全部正确的36人,占总人数的64.3%,18位同学因为不良计算习惯或错误整数乘法竖式计算出错,占36.7%;其中计算习惯的原因,抄错数1人;漏写得数3人;因计算方法的原因,忘记进位或进位后忘记加上4人;错误的竖式计算11人。

由此我拟定了以下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加强整数乘法竖式复习补差工作;

●加强后进生个别辅导,使其掌握基本计算方法;

●合理利用迁移规律学习小数乘法;

●充分利用转化策略,把元转化成角的个性解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计算的算理。

2.围绕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前测问卷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中的“数与代数”侧重数感的培养,前测要注重复习与新课相关联的旧知,找准知识的起点在哪,已知与未知的临界点在哪;“统计与概率”的前测要侧重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哪些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衔接;“空间与图形”的前测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新的问题情境,看看哪些学生自己就能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引导点拨。

⑼ 小学数学课怎样上好测量教学反思

一、课前反思
1、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课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往往都在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有它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它却有着某些不足,需要我们改进。所以我们在课前进行反思,首先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作到扬长避短。
2、是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课前反思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创造者,才能全面盘活教育资源,全方位优化教学资讯,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发展。
如:上学期我送教下乡开的一节课《百分数的认识》,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我总会一遍又一遍的去阅读、分析教材,希望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已有知识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或是枯燥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我们知道晋江这个地方,学生对足球是陌生的,许多同学对于“足球怎么比?”、什么是“点球”是毫无概念的,这样的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真正地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由此,我想就应改编教材,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来引入。于是想到了“篮球”。因此,在课始我设计了五一期间镇教委办将要举行的教师定点投篮比赛这一情景,以此为契机,我让学生推选一位老师参加定点投篮比赛,刚开始只出示了老师投中的次数,没有投篮的总次数,让学生意识到要比较三位老师的投篮情况,就必须比较投篮的命中率。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百分数的好处,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学生兴趣盎然,他们情不自禁地就进入到情境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欲望,既显得亲切自然,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学习的对象,很自然的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课前反思能让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的理念,只要给学生创造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机会,学生手指尖上出智慧的精彩是可以预期的。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时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教学行为是否得当等等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课上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与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在认识完百分数的读写法及意义后,我让学生说说百分数有什么特点?结果学生给出的答案都是百分数都带有一个百分号,或是百分数表示两个量进行比较。我当时马上想到学生可能是受百分数的读写法及意义的影响,还有可能就是我提的问题并不明确,误导了学生。于是,我马上启发学生:大家注意观察黑板上的百分数的分子有什么特点?学生马上思路一转,就想到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可以小于100、等于100也可以大于100。从而真正体会到百分数的特点。

⑽ 如何利用仪器和自制教具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教具是以传播科技,教育人为目的的实物,是完全的科技传媒,是青少年科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材。然而在初中课堂中却很少出现教具,教师也没有布置学生去观察和了解身边与教材密切相关的可作为教具的事物。究其原因,笔者总结有以下几点:一是落后地区的学校,教具很少,加之学校不太重视教具的使用。二是有些教师对一些复杂仪器不太会操作,或觉得带着教具上课很麻烦,所以不用它来进行教学。另外某些课程本身没有现成的教具,教师便理所应当地不用教具。其实不然,教具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思维和兴趣的培养、学习成绩和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教具配件

四、直观教具起着桥梁作用,自制教具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生活动范围小,社会经验不足,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有限,因而对于许多事物和现象难以理解。直观教具便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可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麦克斯韦说过:“实验的教育价值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自制的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它却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自制教具是一种教研成果,不仅能补充教学仪器的不足和节约经费,更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培养广大师生大胆改革、敢于创造的精神。

综上可知,教具在教学过程中,其重要性不亚于教材本身。教具在教学中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以实验为主体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标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教育相当重要的今天,教具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大教具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是完全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应当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

阅读全文

与如何进行数学测量课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