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岁半宝宝如何进行数学启蒙
链接: https://pan..com/s/1EgE4cr6BJmbuNhA6sJ2WKQ
2. 孩子的数学能力应该如何提升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吗
孩子的数学能力应该如何提升?本人分享几点学习经验:1、练好数感;2、强化计算能力;3、背熟公式概念;4、培养思维能力;5、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1、练好数感。很多人可能会感觉莫名其妙,数感还要练吗?数感这东西,还真要好好练,否则有很多孩子会因为数感问题,不知道如何去学习数学。比如在教孩子学加法的时候,如果你只是用干巴巴的数字叫他几加上几等于几,孩子用的是学语文的方法,叫“背诵”!孩子是没有数感的,如果长期这样教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靠背诵还应付的过来,而一到高年级的时候,你会发现数学成绩会直线下降。这就是没有数感导致的。数感要怎么练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数字生活化,通过具体的物于数字关联起来,让孩子对抽象的数字能具体化,形成数感!
5、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多数学问题是需要透过问题的表面看到本质,这就需要比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从小就要多训练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如何去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呢,可以多与孩子玩玩猜谜、脑筋转弯以及简单的逻辑推理题。也可以玩玩数独(九宫格)、学习围棋、或者迷宫类的游戏。
总之,要提升孩子的数学能力,需要从小开始培养数感,低年级的时候强化计算能力和强背公式、定理和概念,培养他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如何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链接: https://pan..com/s/1Kyg3AeXaCa7wNWcn7sII-A
4.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
链接: https://pan..com/s/1Kyg3AeXaCa7wNWcn7sII-A
5.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
链接:
6. 早教:怎样开发2岁前宝宝的数学能力
欧拉岛:虽然看似不可思议,但科学家告诉我们:即使只有3个月大的小宝宝,就已经具备基本的数量分辨能力。研究者给3个月的婴儿看一系列的电脑画面,每一画面都包含三件东西(三朵花、三个气球、三只熊等),若偶尔出现两颗苹果或两只青蛙,正在吸吮的小宝宝会吸得更快或是看得更久,显示他们能觉察数量差异。婴儿时期的BB也能做简单的加减运算,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和宝宝学习从1念到10、并且将念唱1到10和数数儿正确配对又有些不同,这属于另一门学问。通常宝宝要2岁以后,才能做出3以下的加减简单运算。那么怎么样才能开发2岁前宝宝的数学能力呢? 步骤/方法让孩子数一切可以数的东西!数实物能帮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数字。 因此,你和孩子间做数学游戏的最佳选择就是让孩子去数生活中的实物。例如数街上的电线杆或路灯,不仅练习了数数,还培养孩子的节奏感以及感受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为了使孩子学会正确、有效地计数,可以这样: 告诉孩子待数的对象共有多少个; 大人在讲出某一数字时,同时用手指着相应的实物对象; 利用手指当工具; 有意识地帮孩子连续数数,不要跳过某个数;重复多数几遍;简单的几个数倒着数,增强孩子对数的固定顺序的理解。鼓励孩子挑选出颜色、形状或大小相同的东西。 即找相似性;或找不同处,如挑出最大的盒子,让孩子理解数字是用来描述量及关系的。找生活环境中的数字。 如门牌号、楼号、汽车牌号、信箱号,等等,并与孩子一块讨论数字的用途,例如比赛中的计分,可以用数字给东西命名,根据数字找到房子或街道的地址,也可以给食品标出价格等等;还可以玩“牌照”游戏;大声朗读各类牌照上的数字;找一个上面有“2”的牌照或找上面有宝宝年龄的牌照,这样来训练孩子对数字的识别力。对1到10间的数字进行适当的思考。 可以给孩子提供线索,如大一点的,小一点的,然后让他们猜数。除了有趣之外,还有助于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数字序列”来理解不同的数及数间的关系。和孩子一起听天气预报,或读出家中温度计的温度值,也可比较室内和室外的温度。 同时还可以问孩子这样的天气应穿什么样的衣服等,这样让孩子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高低。
7. 如何提高幼儿数学能力
链接:
8. 孩子2岁想让孩子提高一下数学思维,怎么办
链接: https://pan..com/s/1EgE4cr6BJmbuNhA6sJ2WKQ
9. 提升宝宝数学能力的方法,哪种比较有效
学会阅读,阅读的功效绝不仅仅是丰富文化积淀,提高语文素养,而且帮助孩子点燃思维的火花,拓展视野,深化思维,提高学习力。学数学主要是上课认真听讲,思维要跟着老师走,下课后再多想想,自己思考再思考。儿童数概念的发生有一定顺序,先辩数,发展到认数,再发展到点数。儿童一旦掌握了点数,将迅速发展超越认数,3岁左右式认数和点数关键转化期。
其实数学的学习对生活的影响很大,提供很多的帮助。例如买东西、计算利率、盈利等等,这些都用到数学。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跟孩子提数学问题,让他解答。
10. 怎么培养孩子数学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十大数学思维能力
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要从小开始锻炼,这有助于孩子在学龄前后的智力开发,并且能够影响孩子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孩子的数学成绩。
1、数量
包括唱数、计数。唱数是1、2、3、4、5……计数是孩子能查清到底是几个,比如几根手指等。这两种家长都比较重视,却常常忽视另一种——测量,包括对刻度、重量等单位的感知。
2、计算
多数家长可能是掰着指头教孩子算加减法的,这不够。我们不是主张让孩子在小时候一定学会计算多少数,而是在算的过程中,更多地让他去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3、分类
想让孩子思维发展,必须重视多元化分类。比如: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你会把三角形归属一类;但把这三样变一下,一个蓝色三角形、一个红色圆形、一个红色三角形,除了按形状,也可按颜色,把红的归为一类,这就是多元化分类。
4、集合
从小学开始,所有计算、概念都是在集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集合的概念清楚了,以后解决问题会好很多。当孩子感知集合以后,就能分析出两种集合之间有何相关或完全不同之处,也有助分类。
5、时间
除认识钟表,让孩子知道这个针走到哪儿是10分钟,要让他感知时间,亲身感受一下多长时间是10分钟。
6、空间
除让孩子感受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方位词,还要培养孩子的空间建构能力。拼积木、拼图等游戏都是在进行空间建构。拼积木是随意的、创造性的、立体的空间建构;拼图前事先就想好要拼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是有目的、平面性的空间建构。
7、对应
小猫对应小狗、小狗对应动物等等,找相同、找关系的对应,是家长常给孩子布置的连线游戏。
8、排序
现在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循环排序,比如一说三角形、圆形、三角形、圆形,你就知道下面跟着的是三角形、圆形。
9、抽象
抽象思维的意义就不再多讲了,怎么培养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你看妈妈今天和平常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孩子就要通过思考,在提取一个个信息比较后,分析出不同在哪里。
10、解决
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它绝不像语言那样是用来背的,更多地体现在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过程最重要,结果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