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字1到10分别像什么
1:“1”,一根棍子,一个拐杖,一把竖立的枪,一支蜡烛。
2:“2”,一只木马,一个下跪着的人,一个陡坡。
3:“3”,两只手指,乳房,斗鸡眼。
4:“4”,一个蹲着的人,小帆船,小红旗。
5:“5”,大肚子,小屁股。
6“6”,小蝌蚪,一个头。
7:“7”,拐杖,小桌子,板凳,三岔路口。
8:“8”,数学符号“∞”,花生米,套环。
9:“9”,一个靠着坐的人。
0:“0”,胖乎乎的人,圆形“○”,鞋底,脚丫。
Ⅱ 小学课文数字7像什么
数字7就像是一个锄头一样,上面是横的,下面是斜的,遮起来,很像一个锄头。
Ⅲ 数字“0”到“9”各像什么
1像粉笔,2像鸭子,3像耳朵,4像红旗,5像钩子,6像口哨,7像镰刀,8像麻花,9像气球 。
Ⅳ 123456789分别像什么物品就比如0像鸡蛋
1像铅笔能写字。
2像小鸭水中游。
3像耳朵能听话。
4像红旗迎风飘。
5像鱼钩把鱼钓。
6像哨子能吹响。
7像镰刀能割草。
8像葫芦上下圆。
9像勺子能盛饭。
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
这个原则实际也是数学计算的基础。罗马的计数只有到Ⅴ(即5)的数字,Ⅹ(即10)以内的数字则由Ⅴ(5)和其它数字组合起来。Ⅹ是两个Ⅴ的组合,同一数字符号根据它与其他数字符号位置关系而具有不同的量。
这样就开始有了数字位置的概念,在数学上这个重要的贡献应归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后来古鳊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2,3,4,5,6,7,8,9,0十个符号,这就成为记数的基础。八世纪印度出现了有零的符号的最老的刻版记录。当时称零为首那。
Ⅳ 1像什么,2像什么,3像什么,4像什么,5像什么,6像什么,7像什么,8像什么,9像什么,10想什么
1像铅笔细又长。
2像鸭子水中游。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旗子迎风飘。
5像吊钩能卖菜。
6像哨子嘟嘟响。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葫芦装水喝。
9像气球飞上天。
10像火腿加鸡蛋。
(5)数学7像什么东西扩展阅读
这几句话是幼儿园为了方便小孩子记忆编出来的。有时候会因为不同地区,或者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而导致,内容会有所不同。如4像旗子迎风飘和4像红旗迎风飘,2像鸭子水中游和2像小鸭水上漂等。
虽然内容有所不同,但并不会影响小孩子的学习,像旗子和红旗,水中游和水上漂,虽然文字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并不影响学习。
Ⅵ 1—10数字像什么
1像铅笔,细又长;
2像鸭子,水中游;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迎风飘 ;
5像称钩,来买菜;
6像哨子,吹声音;
7像镰刀,来割草;
8像麻花,拧一道 ;
9像蝌蚪,尾巴摇;
10像铅笔 加鸡蛋。
(6)数学7像什么东西扩展阅读:
一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爬呀爬
二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变成小兔子,蹦蹦蹦
三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
四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变成螃蟹走,走走走
五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变成大老虎,吼吼吼
六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变成小电话,铃铃铃
七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变成小老鼠,吱吱吱
八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变成小手-枪,叭叭叭
九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变成拉勾勾,哎呀呀
十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变成大锤头,咚咚咚
Ⅶ 1像什么2像什么3像什么4像什么5像什么6像什么7像什么8
1、1像铅笔能写字。
2、2像小鸭水上游。
3、3像耳朵听声音。
4、4像小旗随风飘。
5、5像秤钩称东西。
6、6像哨子口朝上。
7、7像镰刀能割草。
8、8像葫芦能盛酒。
9、9像勺子能喝汤。
10、10像铅笔加鸡蛋。
Ⅷ 6像哨子吹得响,7像什么,8像什么
6像哨子吹得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扭一扭。
幼儿园教的数字儿歌:一像铅笔细又长,二像小鸭水上漂,三像耳朵听声音,四像小旗空中飘,五像秤钩来卖菜,六像豆芽咧嘴笑,七像镰刀割青草,八像麻花拧一遭,九像勺子能吃饭,零像鸡蛋做蛋糕。
童年的美好记忆不单只是吃喝玩乐,有些时候学习的过程也充满乐趣。比如数字,应该可以算是每个小宝宝学会叫爸爸妈妈之后就要开始认知的东西了。数字对宝宝来说是相当枯燥乏味的,然而儿歌贴近宝宝生活实际,能够将抽象的数字与宝宝的具象思维相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所以利用儿歌教宝宝认识数字,学习数学,是很好的招数。
正确书写数字1—10的方法
要求:用田字格本书写,数字1—9书写时占右半格(左半格是为日后幼儿学习、认识,添加十位数做准备)。
0、从上端正中偏右起,向左画弧,虚线以下碰左线,再碰下线、右线,画成一个斜斜的椭圆,向上回到起笔的地方为止。
1、从日字格的右上角附近起笔,画斜线到左下角附近。
2、起笔碰左线,然后向上向右碰线,略成半圆,斜线到左下角,碰下线一横。
3、起笔不碰线,向上碰线,向右不碰线,略成半圆,再向中间,在虚线以上停止,转向右下方碰线,向下碰线,弯弯地到左碰线为止。上下都是大半个圆弧,但下面比上面大。
4、从上线当中起,向左斜线到下格,碰左线后再横过去,向右碰线。第二笔从右上一半不到的地方向下,斜下去到下面的当中碰线。
5、从上线一半不到的地方,向左到中格角,再向上超过中线画一个大半圆碰右线、下线到左线为止,上面一横平,在右上线下面一点,向右碰线。
6、从上线偏右一点起,向左下方画一个弧形,碰左线、底线,绕圈向上,画成一个小圆,小圆上面超虚线。
7、靠近上线,从左上角到右上角,再斜折到下面,在中间偏左的地方碰线。
8、从右向上到左一个半圆,拐向右下,碰右线、下线、左线,回上去,在虚线以上和原线相交,直线到右上角附近与起笔的地方稍离开一些为止。(注意:8是不封口的)
9、上面的一个圆是长圆,稍斜些,四角碰线,在右上角附近向左下再一竖到下线中间。
10、其中1写在田字格的左边,0写在田字格的右边,组成10字。
Ⅸ 阿拉伯数字7像什么
阿拉伯数字7像镰刀。
阿拉伯数字7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奥妙:
1、自然界没有七足动物或昆虫,却有七叶植物;不过,必须是有头叶的、有首领叶的植物,才可以有7、9、11等奇数叶。黄河流域和北京、江浙均栽植有七叶树,两广、贵州等地盛产七叶莲。
这种7叶植物的大量存在,说明“7”在数学上虽不对称、不可约,在生物界却首叶居中、两两成行,而且枝繁叶茂的奇数叶,恰可类比人类“有头叶、有首领叶”才有社会的合理结构。
2、北斗星由七颗星组成,人们夜夜可以仰望七星的“斗转星移”,还可以按北斗星的指示找见永远悬在正北方的北极星。
3、白色的阳光通过三棱镜便折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跨越天际的彩虹也是这七种色,“7”便在彩虹中客观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奇妙与神秘。
7、20世纪80年代初,西蒙开始涉足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的研究,力求使计算机能更像人那样进行“思考”,而不必去求助于效率欠佳的穷举法来求解。能够记忆七项数据已经达到我们的记忆极限了。
8、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和“7”有着密切的联系,每项和“7”有关的事物都让人觉得神奇:人有“七窍”、每周有七天、水的PH是7(中性值)、甚至童话故事里有七个小矮人、神话中有七仙女……
Ⅹ 数字1像铅笔细又长 2像什么 3 4 5 6 7 8一直到50各像什么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口哨嘟嘟响(豆芽脑袋大);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来吃饭;10像筷子加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