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数学日记关于认识图形怎么配图

数学日记关于认识图形怎么配图

发布时间:2022-05-30 19:48:54

‘壹’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数学日记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3.把整个圆周等分成360份,每一份弧是1°的弧.圆心角的度数和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

4.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即圆绕其对称中心(圆心)旋转180°后能够与原来图形重合,这一性质不难理解.圆和其他中心对称图形不同,它还具有旋转不变性,即围绕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5.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5.(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6.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7.(1)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2)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3)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1)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4)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弦.

(5)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6)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度数相等.

9.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0.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也相等.
12.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也相等.
13.同一个弧有无数个相对的圆周角.
14.弧的比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的比.
15.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或相等.
16.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能确定一个圆.
17.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18.一条弦把一个圆分成一个优弧和一个劣弧.

‘贰’ 圆的认识一数学日记。

学习圆的周长
今天早上老师要教我们怎样算周长。
老师先拿出圆片说:“每个人先画一个圆片或拿出一个圆形的东西,想办法量出它的周长。”于是,我们开始讨论了。我们先想办法,再动手操作,一个同学马上想出了办法,便说:“我有办法了。先在圆片上做一个记号,再从那个记号为点,向右在尺子上滚动一周,做一个记号,量出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片的周长了。”我马上又想到了一个办法,我说:“我也有办法,我们用纸条在圆片上绕一周,做一个记号,然后量出纸条长度,就是圆的周长了。”
过了一会,老师听我们讲出各自的办法之后便说,这样有些办法不免会有些误差,我来教你们怎样算周长吧!
“圆的周长要用到直径,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3.14),也就是c=πd或c=2πr。老师说完又举了例子。
我们学会了怎样算圆周率(圆的周长)。

篇二:关于圆的数学日记
老师就让我们将学具中的圆折一折看看能从中发现什么?我心里奇怪了:圆就是一个圆,有什么好折的呢?原来让我们折圆是为了了解圆的对称啊!
我们又拿出剪刀将一个圆剪了下来,再平均剪成八份。老师让我们想一想如何球出圆的面积来。同学们有的说用π乘、有的说用半径求……大家七嘴八舌,课堂好不热闹。最后老师让我们把剪好的八份近似于扇形的纸片试着拼成一个别的图形。我拼的是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随后,我们又分别将圆平均分成了16份、32份,再分别将剪好的小扇形拼成一个多边形。这时候我发现,平均分的数量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C/2×r=2πr/2×r=πr2
经过了图形的分解再组合,我知道了怎么求圆的面积啦!数学好神奇哟~

篇三:圆与正方形的奥秘
周末,我和爸爸一起去超市买卧室门外的小地毯,到了超市,爸爸选中了一种花色,这种花色有两种形状:圆形和正方形,服务员告诉我们,这两种地毯的周长都是一样的,是12.56dm。爸爸说:“反正大小都一样的,你来挑吧!”我连忙喊道:“我来算算。”说着,我向服务员要了纸和笔,按老师教过的方法,算起圆的面积。
要算圆的面积先求圆的半径:12.56÷3.14÷2=2分米,面积:3.14×2×2=12.56平方分米.
正方形的边长:12.56÷4=3.14分米,面积:3.14×3.14=9.8596平方分米.
“以即使圆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不一定相等,买圆形地毯比正方形地毯要划算。”我滔滔不绝地给爸爸讲着,爸爸听得目瞪口呆,一旁的服务员也夸我聪明,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生活中真是处处有数学,处处有学问啊!

篇四:生活中的圆
今天,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生活中的圆。
什么叫做生活中的圆,那就是在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还有圆的对称轴之类的东西,也就是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要应用到圆的周长,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肯定能发现的,虽然我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关于圆的周长的东西,今天我就把我所知的一点皮毛告诉大家,据我所知,车轮走一圈的路程就是这个圆的周长;时钟的分针针尖走过的路线是钟面的周长;圆形餐桌围的花布边的长度也是餐桌面的周长;人们经常戴在手上的手镯也含有圆的周长的知识……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只说了一点剩下的就由你这位高手去观察了。
圆面积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会观察,眼睛亮一点就可以了。圆桌的大小也就是圆桌的面积;时针扫过的面的大小也就是这个钟的面积;还有就是可能大家很少见,那就是用绳子拴住牛吃草,求牛吃草的最大范围,也就是求圆的面积,……。这是我所归纳的。
还有,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切记!
我知道的就这些,不算多,所谓:“天外有山,人外有人”请指教。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看你仔细不仔细。Do you know?

‘叁’ 6年级圆的认识数学日记

圆:用来确定圆的位置;线段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线段BC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固定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字母o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用字母表示是r,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连在一起的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

圆的周长要用到直径,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3.14),也就是c=πd或c=2πr。

是一种几何图形。根据定义,通常用圆规来画圆。 同圆内圆的直径、半径的长度永远相同,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圆是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同时,圆又是“正无限多边形”,而“无限”只是一个概念。圆可以看成由无数个无限小的点组成的正多边形,当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时,其形状、周长、面积就都越接近于圆。

‘肆’ 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日记急

妈妈问我正方形的周长怎么算?我大声说:边长× 4。妈妈又问:长方形的周长怎么算?我回答(长+宽)× 2。妈妈接着说: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请你算出它的周长,4×8=32(厘米) 边长是12厘米呢?我口算12×4=48(厘米) 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5厘米请你口算它的周长是多少?(9+5)×2=28(厘米)妈妈夸我口算得不错。

长方形<正方形<圆,做人要像圆一样,懂得认和宽容,这样才会变得比别人强,不要满身的刺

今天,老师教了我们长方形和正方形。回到家后,我在家里也找到了许多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有:窗户、门、英语书、文具盒、衣柜、床……正方形有:开关器、汽车坐垫、书桌,连书架的格子也是正方形的!原来,家里也有许多长方形和正方形呀!
这时,我想考考妈妈知不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我先问妈妈:“妈妈,你知不知道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妈妈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来,我正暗自得意。突然,妈妈眼前一亮,大声说:“对边相等!”妈妈终于回答出来了!接着,我又问妈妈:“那你知道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妈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四条边都相等!”“太棒了!妈妈连小学里的知识都没忘记!
原来,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还真不少呢!

今天,我们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
下午,老师和我们一起思考问题,题目是:4根一样长的小棒能搭1个正方形,至少要几根一样长的小棒才能搭2个正方形?如果要搭5个呢?这个问题包含了2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大家一下就答出来了。如图: (7根)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轮到第二个问题了。阚过问题之后,大家得出了答案,可都不一样,有13根、12根、6根。我的答案是12根,如图: (6根)
可老师却说不对,这下我可愣住了,难道还有比这更少的答案吗?我们请上了费江天同学,因为他的答案最少:6根。费江天在大家的注视下走上讲台,他画的是这样一个图形:
这个图形完全符合题意,大家把掌声送给了费江天同学。
原来复习功课也这么有趣!

今天,我们学习了“周长的认识”一课。
做随堂练习时,教师把我叫住了,老师举起手中的的一张卡纸,问我们:“这是一张长方形卡纸,如果我把它角上剪去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会怎么样?”有些同学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变短!”
我想了想说:“应该是不变。”老师见答案不一样,便拿出一张完整的卡纸和已被剪缺的卡纸重叠在一起比较,如图:①叠在后面的完整的卡纸 ②已被剪缺的卡纸


我们发现:卡纸被剪缺后(卡纸②)与卡纸被剪缺前(卡纸①)的两条边长度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一下。由此可见,我的答案是正确的。
这节课真有趣!

今天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放了一段动画,动画上有三只小动物在树叶上运动,蚂蚁沿着树叶的中心线直走,蜘蛛沿着树叶的边线走了一圈,瓢虫沿着树叶的边线走了半圈,老师问我们哪个动物走的是周长,同学们纷纷说蜘蛛走的是周长。接着,老师拿了一片纸做的树叶,让一位同学用软尺绕了树叶一周,这样,周长就量出来了。
老师给我们一条线和一把米尺,让每一组分别量一量一个三角形和圆形的周长,我们组先把线绕在圆形上,绕了一周,在线上做上记号,再量一量线有多长,量出来是30厘米。三角形也用了同样的方法量。老师让我们说有没有其他的方法量圆形。有位同学说可以拿尺再圆形上滚一圈,老师觉得有点麻烦,另一位同学说可以拿圆形在尺上滚一圈,我试了一下,果然是30厘米。
通过这堂数学课,我知道了周长就是边线一周的长度。

今天,老师教了我们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4个角都是直角,而且对边相等。正方形有4个角都是直角,而且四边相等。咦?怎么长方形有的特性正方形椰油,长方形没有的特征正方形也有?哦!我这才知道原来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呀!
接着,我们学会了用橡皮筋在钉子板做出长方形、正方形;用小正方形摆出正方形、长方形;在点子图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今天,我学到的东西真不少呀!

今天回家我看见我家许多东西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东西,长方形的东西有:橡皮、字典、日历……正方形的东西有钟、插座……爸爸问我:“上课的时候教了什么?”我说:“上课的时候教了正方形减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爸爸问:“还剩几个角?” 我说:“有三种方法,第一种,还剩五个角,如图1:,第二种,还剩四个角,如图2,第三种,还剩三个角,如图3。”爸爸问:“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我回答:“我知道了做一件事,用不同的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今天上数学课,钱老师带我们一起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老师让我们想一想:6个1厘米的小正方形能拼成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16个1厘米的小正方形能拼成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其实只要用这样的方法:小正方形的个数÷排数=一排几个。如果除不尽的话,就说明不能用你想的这种排数。比如,12个小正方形能有几种方法拼?有三种方法拼:第一种:长是12,宽是1;第二种:长是6,宽是2;第三种:长是4,宽是3。那么,16个1厘米的小正方形能拼成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呢?也有三种办法:第一种:长是16,宽是1;第二种:长是8,宽是2;第三种:长是4,宽是4。所以,也有三种方法拼。今天的数学课真有趣!

我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后,钱老师就让我们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圈出她要求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钱老师先说宽3长6的长方形让我们圈。等我们圈好后钱老师就下来检查,发现有的同学是数钉子来圈的,就错了,因为如果按他们的圈法,其实是一个宽2长5的长方形。这种错误在后来的题目中还是很多的。看来下次我们一定要仔细啊!

今天我们学了周长,回家后我对银灰色的东芝牌电视机屏幕发生了兴趣,想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我用皮尺量过后知道,原来电视机的屏幕长是70厘米,宽是47厘米,加起来是117厘米,再乘以2就是234厘米,这个答案比我想象的要小。
量完了电视机后,妈妈告诉我,我睡的大床宽170厘米,长200厘米,问我周长是多少。我一想这简单,长和宽加起来是370厘米,再乘以2就是740厘米。告诉你,这张大床我一个人独享!
原来学了数学真有用啊!

今天,我们学了一堂认识周长的课。
回到家后,我一直在观察,有哪些物体可以通过尺在算出周长。
一开始,我只是看到哪样物体就说哪样物体,连重复了也不知道,我还以为,家里可以用尺量的物体数也数不清呢!妈妈不知从哪冒出来对我说;“你按着顺序说,或说了哪样物体就在上面做个记号不就行了吗!”经过妈妈一番提醒,我终于开了窍。
首先,我先说长方形的周长,我拿了一把米尺,来到箱子前,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很爱偷懒哟,我只要量一条宽和一条长,你猜一猜,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嘿嘿,猜不出来了吧!让我来告诉你吧!只要先算出一条宽和一条长,然后乘以2,不就求出周长了吗!
这个方法,你也可以用呀!

今天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准备一个钉子板和16个小正方形。首先,老师让我们拿出钉子板,告诉我们一个格子是1,然后让我们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是6,宽是3的长方形,围好后,老师拿起了一位同学的钉子板,给大家看。咦?那位同学怎么围成了长是5,宽是2的长方形。噢!原来,他把一个钉子想成了一格。接下来,老师增加了难度,让我们围出边长是3的图形。有的同学围的是正方形,有的同学却围的是长方形。老师告诉我们围的应该是正方形,因为老师说的是边长,边长应该是正方形每边的长度,围对的同学便欢呼起来。
老师又拿来了一张长方形的白纸,让我们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同学们都知道怎么折,老师问大家为什么只能折那么大,同学们却不知道,老师告诉我们因为长方形的宽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所以正方形只能折那么大。
通过这一堂有趣的数学课,我还知道了长方形有4个直角,对边相等。正方形有4个直角,四边都相等。

回到家,爸爸对我们说:“我们来猜谜吧。” “好啊!”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对边相等的一定是长方形吗?”爸爸大声叫到:“错!对边相等的不一定是长方形。”“恭喜你,答对了。”“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吗?”“对。”“妈妈,恭喜你,你也答对了。”“四个角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吗?”“错,因为不知道这四个角是什么样的角。”“恭喜妈妈。”
……
接着,妈妈问我,钱老师上课给我们讲了什么?我说,“钱老师让我们想24个小正方形拼成正方形或长方形要几种方法,老师教了我们一种办法,24÷1(如图1)、24÷2(如图2)、24÷3(如图3)、24÷4(如图4)。再往下,24÷6、24÷8、24÷12的结果与前面的一样,重复了,所以就没有了。”
通过这堂课,我知道了四个直角对边相等——长方形,四个直角四边相等——正方形。

今天,我们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我知道了4个直、 对边相等的是长方形;4个直角、 4边相等的是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我回家一看,我发现家里的许多东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的。比如说镜子是长方形的,课外书是长方形的,门是长方形的,纸币是长方形的,桌子是长方形的......我又发现了一个奥秘:我们家长方形的东西比正方形的东西多的多。
啊!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东西

今天,我们学了周长的知识。我知道了周长是一样东西的边线一周的 长度。 回到家,我问爸爸:“你知道圆怎么量它的边长?”爸爸想了一会说:“把圆一剪两,然后把它拉平就能量出它的周长。”我说:“爸爸,也 不用这么麻烦吧,我这有2种方法:一,用根绳子沿着圆的边线绕一圈,然后再量一量绕过圆的绳子是几厘米,圆就是几厘米;二是直接把 圆放在尺上,在起点上做一个标志,再滚,滚到做标志的地方。” 爸爸大声叫到:“原来还有比我的方法更好的方法呀!”

‘伍’ 五年级数学日记 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知识!!急急急急!!!!

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原《大纲》要求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是:(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与《大纲》相比,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要求,真正落实了几何教学要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的要求。首先,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空间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有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图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这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的、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不仅是一个思考过程,更是一个实际操作的过程。无论是做长、正方体的模型还是画出图形,都要在头脑加工和组合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尝试和动手操作来实现,所以,《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操作、经历过程,同时,增加了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内容。其次,在对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上,《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淡化了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强化了对测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以及对测量过程的体验。通过具体的长、正方体具体表面积的测量,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和知识,了解测量的必要性,而不把”测量“当作单纯的图形面积计算。第三,《大纲》教材中,把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以及它们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安排在同一单元,由于内容比较多,计算枯燥、复杂,且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混在一起,再加上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识记图形特征、掌握计算技能,使学生感到难学,没有兴趣。本册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分成两个单元:本单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包括平面展开图)及表面积计算;第七单元学习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有三点:第一,加强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平面展开图的认识,充分发挥这些内容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二,利用展开图的知识,促使学生自主理解、建构表面积计算的知识。第三,减少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复杂性和相互干扰,减轻学生负担。

本单元教材在内容设计和编写思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过去的教材在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时,虽然也有操作活动,但是不够充分,仅仅是为了得出结论而操作。本教材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进一步加强了操作活动,并把操作、体验、探索的学习过程作为活动的目标之一。如先用细棒和珠子搭成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然后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棱及顶点的特征;再如,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认识。过去平面展开图的学习只是作为计算表面积的准备,在讲表面积时只作一个简单介绍。现在将平面展开图单独安排一课时,先后设计了动手剪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展示剪开后的平面图形、找平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等活动,这种立体与平面之间的相互变换的认识活动,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清晰表象。为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做准备,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时,设计了自己数面、棱、顶点的个数,自己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总结它们的异同点;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时,让学生自己剪长方体纸盒;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时,先让学生试算,然后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编写,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学会知识,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把数学学习的过程真正变成学生自主建构新知的过程。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及简单应用。共4课时。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包装磁带“的综合应用活动。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表面积计算的问题。

3、在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以及它们展开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到的结果。

5、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尝试计算、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和经验,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第1课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材首先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让学生从中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再自己举例,丰富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认识。接着,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材共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先观察长方体、正方体模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概念,以及长方体、正方体面的基本特征。再让学生观察用细棒和珠子搭成正方体、长方体框架,并数一数各有几条棱、几个顶点。然后,通过说一说”正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丰富学生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为总结抽象正方体、长方体棱的特征做好准备。活动二,总结、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材设计了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整理在表中的活动,并呈现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表格。在”议一议“中提出了”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的问题,通过讨论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教材最后介绍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长等概念。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思考、交流、自主探索的空间。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棱的特征时,分别采取先通过观察、数、讨论等方式认识长方体面、棱的特征,再让学生自己发现、交流正方体面、棱的特征。再如,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总结,可先让学生在空白表上自己整理,再进行交流、归纳,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点,真正理解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第2课时,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认识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设计了三个层面的活动。1.”把一个长方体纸盒剪开,铺成一个平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体验”立体“变成”平面“的过程。2.展示剪开的平面图,使学生直观看到,一个长方体剪开变成平面图形后,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同时认识这些平面图形都叫做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3.观察自己剪的展开图,找出展开图上相对的面,并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从而认识平面图各部分与原来立体图各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空间观念。活动二,认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认识长方体展开图的基础上,设计两个层面的活动。1.让学生剪开正方体纸盒,并在展开图上将相对的面涂上相同的颜色。2.交流涂色后的平面展开图,并用语言描述展开后的形状。

第3课时,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给长方体礼品盒贴彩纸的事例,提出了”至少需要多少彩纸“的问题和”自己试着算一算“的要求。让学生把已有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和长方体平面展开图的知识迁移到长方体表面积计算中来。然后,交流学生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并理解表面积的概念。由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比较简单,所以,在”试一试“中由学生自主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给礼品盒表面贴彩纸“的意思就是把长方体的6个面都贴上彩纸,然后再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计算。交流时,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计算方法的机会,肯定学生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在比较中,使学生学会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不要求一定列出综合算式计算。

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材选择了学生身边的学校粉刷教室墙壁的现实问题,用文字和情境对话的方式给出教室的长、宽、高和门窗、黑板的面积等有关数据,提出了”需要粉刷多少平方米?“和”自己试着算一算“的要求。让学生把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问题中来。然后,在交流学生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认识到计算粉刷教室墙壁的面积时,要减去地面面积、门窗面积及黑板的面积,从而学会灵活运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试一试“中设计了计算制作没有盖的长方体铁皮水箱的实际问题,再次给学生创造应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方法灵活解决现实问题的素材。

综合应用--包装磁带,安排1课时。

教材共设计了两个探索活动。活动一,包装6盒磁带。教材首先提出了”把6盒磁带包装在一起,可以怎么摆放?“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磁带实际摆一摆,然后交流不同的摆放方法。接着设计了两个问题。(1)估计一下哪种包装方式更节省包装纸。(2)实际测量一下,哪种包装方式用纸少。教材选择了三种比较典型的磁带摆放方式,让学生分别实际测量它们的长、宽、高,计算它们的表面积,也就是用包装纸的面积。并将相关数据填入表格中。通过实际测量、计算,用数据证明哪种包装方式用纸最少。活动二,包装8盒磁带。教材提出”包装8盒磁带,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的问题,先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包装方式,再比较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通过两个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重叠的面越大、越多时,其表面积就越小,也就越省包装纸。实际活动中,学生可能还有其他摆放的方法,教师要给与关注。也可以让学生实际测量一下。

不错吧!给我加几个财富值吧!我加你为好友。你也帮过我,但也是复制粘贴的。

‘陆’ 小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试一试的数学日记

圆的认识

圆形在生活中常常与我们打招呼,它与其他图形不同,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而圆是一种优美的曲线图形。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广泛如:圆形花坛、圆形装饰物,圆形还便于滚动,所以车轮都是圆的。

在同一圆里,半径的两倍等于直径,所以用字母公式表示d=2r;直径除以2等于半径,所以用字母表示为:r=d/2。因为圆曲线上的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车轴装在圆心上,车轴到地面的距离永远是半径,这样车才行驶的平稳。

是一种几何图形。根据定义,通常用圆规来画圆。 同圆内圆的直径、半径的长度永远相同,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圆是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同时,圆又是“正无限多边形”,而“无限”只是一个概念。

圆可以看成由无数个无限小的点组成的正多边形,当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时,其形状、周长、面积就都越接近于圆。所以,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圆,圆实际上只是一种概念性的图形。

‘柒’ 数学小日记

1.<找千克和克>

国庆假期中,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准备找找千克和克.走进超市,首先来到了饼干柜旁,这么多琳琅满目的饼干中,我选择了我最喜欢闲趣饼干,我仔细看了看,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净含量100克",说明这包饼干不含袋子的重量是100克,那要是有10包这样的饼干不就是1千克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买米的地方,我发现一袋米要10千克,如果我们家每天吃2千克的话,我家每个月就要吃60千克,也就是这样的6袋米了.
后来我又看到了16个鸡蛋大约有1千克,一个菠萝大约2千克,一个西瓜大约3千克
今天,我收获真多啊,我感受到了数学中学到的千克和克这个知识,在生活中数学真的很重要.

2.<一个小小的数学误会>
很多人都以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可是我一直对他很怀疑,果不出我所料,今天数学课上老师介绍了阿拉伯数字的真正的来历.原来这是一个误会!阿拉伯数字真正的发明者是印度人,因为当时阿拉伯人的航海业很发达 ,他们把数字从印度传到了阿拉伯,欧洲人从他们的书上了解了这种简便的记数方法,就认为是他们发明的,所以称它为阿拉伯数字,后来这个误会又传到了中国.
最后,我很想对印度人说:"谢谢你们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这么大的方便,就因为这样,我很喜欢数学.不仅数字王国很神奇,而且数学的历史知识更是丰富.

5.<发现> 三(4) 何超

今天,我在家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

我发现一杯可乐800克,一杯绿茶500克,一杯冰红茶不知道多少克,于是我又补充了一个信息-------冰红茶比可乐少200克,要求三杯一共多少克呢?于是,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算:800-200=600,再600+500=1100,最后1100+800=1900,所以一共1900克.

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希望小朋友们能多多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

6.<巧妙的加法和减法>

加法和减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身边有许多事情都要用到加法和减法.比如在学校里,统计分数,统计认数-------生活中,妈妈上街买菜付钱;在家里,计算一个月的开支也要用加减法.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加减法有关,所以加减法在我们生活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法与减法真奇妙啊!

7.<去天目湖的途中> 三(4) 壮怡

现在,我们数学课正在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全家去天目湖玩,在去天目湖的路上,我就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公交车靠第一站时,我看见有8个人上了车,而第二站上了3个人,那如果第三站上车的人数是第一站和第二站人数的两倍,那第三站一共上了几个人呢?

小朋友们,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试一试吧.

8.<24时记时法> 三(3) 叶飞洋

24时记时法真是无所不能,不信就看看下面我是怎样过周末的吧::首先,7:30起床,然后7:45---8:00洗脸,8:00---8:15吃早饭,8:15---9:15做作业,9:15---10:30看电视,10:30---11:00吃中饭,11:00---15:00睡午觉,15:00---16:00玩,16:00---17:30看动画片,17:30---18:00吃晚饭,18:00---20:00看电视,20:00---21:00打电脑,21:00睡觉.24时记时法是不是很伟大呢?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也一定要写一篇这样的日记哦!

9.积少成多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

当我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我看见货架上正好摆着火腿肠,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我又看见货架上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于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钱,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爱动脑。

数学报

今天,我们又发了小学生数学报,这期报纸真的很精彩。

上面讲了怎样让书香伴你左右,茅以升如何苦练记忆力的和阿拉伯数字的由来等数学小常识,翻开一面,有许多数学的小窍门,如:如何找规律,怎样牢记知识,翻开另一面有一些数学小故事,从中我获得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

所以,我觉得每一次看数学报都能让我掌握到更多的知识,我很喜欢它。
《数学的奥妙》 湖塘桥中心小学 张娜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在菜市场买菜要付多少元钱?在超市里买东西一共要付多少元?......还有,认识了千克和克,你就可以自己算一算称的东西的价钱了。怎么样,数学是不是很重要?
所以,我要提醒你---一定要学好数学哦!
数学又是很奥妙的,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一些未知数。所以有的小朋友觉得数学有点难,有时还要请家教。
但是数学也是很灵活的。除了我刚才提到的以外,生活中的数学还有很多种呢!

《宝贝丁丁背口诀》 湖塘桥中心小学三(2)班 李昊岚
星期天,宝贝丁丁在背口诀,当他背到“三八”时,却打住了。
这时正巧姐姐走过来,丁丁连忙问:“请问:三八?……”
姐姐气呼呼的说道:“你才‘三八’呢!还没多大就学会骂人了!”
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闻声答道:“三八妇女节呀”。
我在一旁偷偷的笑了,其实她们都误会了:丁丁既不是在骂人,也不是在记节日,而是在背口诀呀:)
哈哈……..

《比一比,谁用的单位多?》 湖塘桥中心小学三(2)班 曹可斐
早上,我从长大约2米的床上爬起来;
拿起一枝长大约6厘米的牙刷开始刷牙;
接着,拿起一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毛巾开始洗脸。
洗漱结束后,我拿了一只重大约100克的碗盛满稀饭;
吃完后,我背着重大约2千克的书包来到学校,开始了40分钟的早读课;
两节课后,我们都站在高大约7米的国旗杆下做操。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你能比我说得更多更流利吗?

《称体重》 湖塘桥中心小学三(1)班 盛徐婕
今天是10月15日星期六,我和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场。
早上8点多钟,我们就乘车来到了南大街。正巧,站台边有一位老爷爷,他的身边有一台“会说话”的秤。
看到我走过来,老爷爷笑着说:“小朋友,称体重吗?
我有点好奇地问:“称一次要多少钱呀?”
老爷爷爽快的回答:“称一次只要1元,而且还可以量出身高呢!”
我想:这真是一举两得呀!
于是,我在秤上站稳。老爷爷把开关打开,只觉得有个软软的东西往我的头顶上一碰,随后,机器上打印出一张小长方形的纸条,上面写着:“体重:27.0公斤 身高132.5厘米”呀!这半年我长高了4厘米,可是体重呢?
这时,我记起数学课上老师说过,“千克”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公斤”,没想到今天被我遇见了,而且我知道我的体重增加了2千克呢!
回来的路上,我好开心啊!我一定要把身体锻炼的棒棒的!

有趣的数学题

三(3) 苏逸

今天,我从书上看到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现在介绍给小朋友.

小赵、小丁、小张分别是教师、医生和律师,只知道:(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3)小赵和律师是朋友,你能推断谁是教师,谁是律师,谁是医生吗?

根据(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和(3)小赵和律师是朋友,可以推断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所以小赵是医生,再根据(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和小赵是医生可以看出小张是律师,所以剩下的小丁是个教师。

这道题目很简单,我运用了排除法,比如:根据条件(1)和(3)就可以看出,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以次类推就可以得出答案。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解决一切难题,想不到从数学中也能得到乐趣。

运动中的数字 三(3) 朱 皓

11月24日,我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田径有24米往返跑,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200米,1500米,2000米,还有垒球和跳远。我发现它们都是用时间和长度做单位计算的,输和赢都是靠数字来决定的。

运动也离不开数学呀!
<看书的收获>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科学的故事>,心里感到很沉重.

里面讲了一个数学家,他家很穷,但很好学,就把他送到学校里去读书,可他不认真,一直玩,一天老师找他谈话:"你吃的饭,上学所花的钱,都是你父亲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谁啊?"他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他想:长大了,我要当一个天文学家,文学家.
但后来,他受到了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师的影响,又把兴趣转到了数学上,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我国着名的数学家苏步青.
吸烟有害健康 爸爸每天抽一报香烟,每包香烟20支,我了解到每支香烟能使人缩短寿命3分钟,那每天就会缩短

20X3=60分钟=1小时的寿命,每年就要缩短365天X1小时=365小时的寿命.所以,我对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啊------."

自我介绍

Hi!大家好!我叫长方形,我的身体长得长长的,我有4条边,4个直角.

Hello!大家好!我叫正方形,我的身体长的方方的,我也有4条边,可是,我的4条边相同,我还有4个直角.
我们长的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有4条边,对边都相等,都有4个直角;长的有点不同之处是:正方形的每条边都相等.

瞧,我们长的多漂亮啊!

长方形和正方形
生活中有许多长方形和正方形.
桌子的面是正方形,我家的床的面也是正方形,钟的面还是正方形.......
再来说说长方形,书的面是长方形,门的面是长方形,椅子的面还是长方形.....
你们瞧,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我们生活中多么的常见,如果你和我一样,去观察一下周围,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小知识的,不信,你试试.

周长的作用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他们都有周长,那周长有什么作用呢?

我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的本领可真大.比如,我们要为长方形的花坛造个篱笆,如果不知道周长的话,工人们就需要去围一围,这样一次又一次,如果太短还得加长,如果太长,还得重来,你们看这样多浪费啊!所以只要知道周长,量一下,一次就行了,既节省时间,又节省木材,多方便啊!

如果你对周长感兴趣的话,自己也可以去生活中找找看,把它记录下来,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各种各样的图形

我们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图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譬如:正方形,它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而且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生活中正方形的物品很多,如电视机的面,窗户的面,柜子的面.还有三角形,也有很多种,其中比较特殊的是直角三角形,就是我们的一副三角尺:我发现一个三角形,它两条边相等,一个角是直角;另一个三角形,有一条边是另一条边的一半,一个角也是直角.在日常用品中,我发现三角形的东西要比正方形,长方形的少,我在家只找到空调架子和花架是三角形的.
你们会把这些不同的图形组成什么有趣的图形吗?试试看,你会发现很有趣的.

我们家的书房

我们家的书房是长方形的,它的长有7米,宽有4米,坐南朝北呈列着.
一进门,正对着的是一张大的紫红色的书桌,它也是长方形的,大约长有2.5米,宽有1.2米,那是我爸爸的书桌,旁边还有一张小一点的长方形的书桌,大约长2米,宽1米,我妈妈经常在这看书.
另外靠着墙边有一排沙发和一个茶几,墙角是一个空调和一个饮水机和书柜,它们也都是长方形的
最后,我发现我在我们家的书房中竟然没有看到一个正方形,真奇怪!
这就是我家的书房,欢迎小朋友来我家玩!

‘捌’ 怎么认识几何图形作文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数学课程应在重视将现实世界中的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的素材,使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这些图形,经历现实源泉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最先接触的是各种各样的物体,因此,学生可以从认识立体图形开始。在孩子们玩的积木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他们见到的楼房、砖头、纸盒、箱子、书等等,更是给他们以长方体的形象;他们从小玩的皮球给了他们球的直观形象。从这些熟悉的物体中抽象并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图形后,再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搭积木、制作模型等活动,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然后通过观察这些立体图形的某个面、得出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平面图形。这种安排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模型,从整体到局部,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也初步揭示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即使对于点线面等抽象的概念,学生的理解也需要背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因此,学习点线面,应使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在具体的背景中理解这些基本元素及其关系,了解它们的广泛应用,而不是从其抽象的形式化的描述中接受它们。当你远远地观察霓虹灯组成的图案时,图案中的每个霓虹灯都是一个点;交通图上上点用来表示一个地方;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也是由一个个小点组成;运用点可以组成数字和字母,而这正是点阵式打印机的原理。这些生活的实例,使学生体会到了“点”的真正含义及其广泛应用。“角”的概念也是如此,我们会在生活中找到许许多多角的形象,学生把这些形象印在脑子里,并从中抽象出角的本质特征。

‘玖’ 认识多边形数学日记

1、先概括学习的内容:学了什么图形?一一列出
2、复述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演示,学生展示等。
3、总结多边形的特征:概念,边的特点,角的特点等。
4、最后就所学发点所感,言简意赅即可。

‘拾’ 六年级数学日记怎么写 关于圆柱或圆锥

在形体王国里,居住着许多的公民,“立体图形小区”里就住着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图形。今天就来认识一下圆锥和圆柱体两兄妹吧!(以下简称圆柱、圆锥)
圆柱哥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立体图形。如茶叶桶、易拉罐等物品的形状就是圆柱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形,圆柱有无数条高,每一条高都相等。它还有一个与正方体、长方体通用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圆锥妹妹可是圆柱哥哥的“近亲”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底面也是个圆形,不过它只有一个底面。而高也是一条。计算圆锥的方法就是用它的底面积乘以高再乘以“1/3”。因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因此在计算时我们常常会漏了乘“1/3”,所以我们应该要多多练习,一看到求圆锥体积的题目时,就能条件反射地想到要乘以“1/3”。
知道了这些知识,我可要考考大家了。有一个木质圆柱,能削成3个最大的圆锥体。有的同学会认为这道题是对的,其实只能削出1个最大的圆锥,因为削去的部分不是圆锥,而是圆柱的2/3的体积,如果把题目改成1个圆柱可以铸成三个最大的圆锥那就是对的了。
圆柱和圆锥还有一些联系,如当圆柱与圆锥等面等高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如下图)
S=S
h=h
v=3:1
当圆柱与圆锥等体积等底面时,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如下图)
v=v
s=s
h=1:3
当圆柱与圆锥等高等体积时,圆锥的地面积是圆柱地面积三倍。(如下图)
r=r
h=h
s=1:3
同学们,在我的介绍下,你们有所悟了吗?

阅读全文

与数学日记关于认识图形怎么配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